當年沒有被逼上興趣班的你,如今感謝父母嗎?

劉Free

知足吧,父母逼上興趣班其碼說明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有所打算並願意投資,而那些不樂於讓孩子讀興趣班的父母,才是將孩子視為低本萬利的買賣。

以自己為例,我從小喜歡畫畫,初中時素描水準就能達到高考B級卷的水平,但父母認為畫畫不是正經營生,在小學學了兩年素描後就不再支持我學下去了。高中時美術老師根據我的專業水平再次建議我考慮美術學院,又被父母拒絕,報考了我不喜歡的專業⋯大學畢業後專業就因為沒興趣再沒用過,依然以寫寫畫畫為生,對於失去進入專業領域的機會和時光,偶爾想起依然遺憾。

比我更可悲的是我先生的一個遠方表弟,那個大男孩天賦比我更甚,在完全自學沒有任何專業指導的情況下,可以用最便宜的材料模擬出類似巖彩的顏色風格。可是他的畫都被父母撕了!對,全當拉圾一樣撕了扔了,理由同樣是“畫畫又掙不來錢”!

現在那孩子在老家的工廠裡做著不到三千的普通工人,而他的表兄,就是我先生,卻因為被有遠見的父母送到上海,住到專業老師家裡學畫,畢業後便成為出色的設計師,現在妥妥的兩個階層。

孩子在大多數時候,對於自己的興趣天賦是沒有自覺的,只能說父母的眼界真的太重要了!


在下翩竹

我大學是鋼琴專業。應該是對這這個事比較有發言權的。小時候都是自己先喜歡,然後去學了,之後就經常被打,因為其他孩子在玩我在練琴。

但是最後靠鋼琴考上了北京985大學,說真的,靠文化課考上北京985估計要比鋼琴苦十倍。

因為小學雖然比不學特長的孩子辛苦,但是到了中學上了藝校,文化課一週只有16節,加每天練個五個小時左右鋼琴,比一般中學生輕鬆多了。

再說畢業後,我們班百分之九十都留了北京戶口。一般專業估計做不到吧。而且現在我雖然戶口車房都在北京,但是因為寶寶還小,不想受霧霾影響,就回父母三線城市教鋼琴,年收入有五十萬。如果在北京會更高,同學基本也是這個收入。

一個女生又不用天天八小時,還能多和寶寶在一起。收入也不錯。真心感謝我媽在我小時候對我的付出和堅持。靠自己真沒幾個能成的,周圍同學一聊都是被打出來的。

呵呵,其實自己也不記得小時候被打的事情了,也不太記得玩的事情,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小時候的童年學沒學特長,對童年幸福感覺都差別不大。哪種學了7、8樣的例外啊。現在四歲女兒除了學學鋼琴,跳舞英語也就像是玩玩。所以她也挺幸福的。計劃還是學鋼琴專業了,現在文化課壓力實在太大了。能稱得上幸福嗎?


喂喂吃飯啦

我出生於農村,憑著自己的堅持和努力考上了985大學,真的很不容易。記得經常因為家庭困難,一餐只能就著白開水啃一個饅頭。大學別人生活費800、1000的時候,我的是一百。經常被同寢室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女生惡毒的嘲笑。大學很多生活費都是自己勤工儉學賺的。所以我除了唸書,什麼都沒學過,唱歌、畫畫、音樂都是一竅不通。呵呵,記得大學教舞蹈的時候,我聽不懂節拍跟不上舞步,那個時候看到別人異樣的目光其實很自卑的。上天待我最大的優待,就是給了我一個聰明的大腦和一張漂亮的臉蛋。雖然我自己覺得自己長相一般,但從小到大很多人都說我長得古典秀雅。大學剛開學不久的開學晚會就有男生向我表白,說我長得非常古典清純,氣質非常清雅秀麗,問我有沒有學過鋼琴。那個時候內心其實是苦澀和自卑的,因為連讀書都因為經濟困難差點沒堅持下來,哪兒來的經濟讓我去學鋼琴古箏呢?所以那個時候很膽小很自卑,經常用看小孩子的心態看那些玩著花樣追我的男生,關緊著敏感的心扉。再後來,有男生說要送我一部古箏,被我拒絕了,我說不想有心理負擔,而且我也沒有經濟能力去學古箏。大學畢業後,遇到了帥氣的老公,和他一見鍾情,有了幸福的家庭,也有了可愛的一雙兒女。我給女兒報了鋼琴和舞蹈,國畫,這三項一直堅持著。開始女兒也哭鬧不願意去上課,但慢慢的堅持到現在,舞蹈已經考過七級,鋼琴考過六級了,國畫考過七級了。很多鄰居都沒堅持下來放棄了,我一直在默默堅持。有時候女兒自己會很自豪,跟我說別人誇她腿長氣質好,像媽媽一樣漂亮。我會笑著鼓勵她。利用暑假寒假,我讓她學過游泳,高爾夫,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溜冰,她的興趣非常廣泛,真的比媽媽小時候幸福太多了!


美人遲暮2016

我爸媽當年琴棋書畫都試了下,結果我一上琴就哭,放棄;圍棋會點,但下得一般般。後來遇到了個好老師,水平很高,幾乎免費教,學國畫和書法了。一學就是10多年。我很慶幸遇到這樣一位老師,他教書畫時,經史子集都教。初中畢業那會兒老師說我有天賦,可以搞美術專業。他說他有個世交是謝稚柳的弟子,可以讓我拜師。最後我還是拒絕了,總覺得自己畢竟才氣不足,不足以成大家,還是老老實實高考簡單。這樣的興趣班真的不覺得苦。雖然學畫那幾年幾乎沒有玩耍的時間,但是真心覺得樂在其中,大大小小的獎也沒少拿,高考還有個20分的加分,不過沒用上,考分足夠。最最大的益處是女生受書畫薰陶十幾載,氣質自然與眾不同。所以我覺得找個孩子有興趣的,培養一下絕對有好處。


2208722525

農村長大的娃,從來沒有上什麼興趣班,倒是上過班主任在暑假辦的補習班。

小的時候沒覺著什麼,因為周邊都是一樣的小夥伴,整天玩遊戲上山下田多嗨皮。但當我對這些興趣班的東西發生興趣,以及與城裡的同學對比時,我是多麼渴望小時候能有興趣班可以上呀。

因為學習成績不錯,考上了本地最好的高中,同學也有不少農村的,但還是城裡的多,那時就羨慕他們多才多藝。後來到了大學甚至現在工作了也是一樣,對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方面一竅不通,對比周圍有的會彈琴有的會寫字畫畫,覺得自己的生活少了一份雅趣。

我在高中開始喜歡上打乒乓球,一直都靠自己琢磨鑽研,在技術進步上走過很多歪路。到了大學,進入了校隊,周圍的隊友全是小時候練過或者培訓過的。那份渴望自己也能有個紮實基本功也有人指導的心情,我現在仍然記得。其實直到現在,我依然希望能找一個好的教練再培訓培訓。

我的女兒已經兩週多了,很快要上幼兒園了,也可以上各種興趣班了。

我的想法很明確,我會盡力創造有機會接觸各種興趣的環境給她,有興趣的,可以著重培養。沒有興趣的,就上個短短的培訓班,就當是常識普及吧。


手機用戶50380655092

記得幾年前我教的學生拍過一個紀錄片《風箏》,講述了三位十歲左右小朋友上興趣班輔導班的真實故事。主人公A是個小男孩,在父母的逼迫下練鋼琴,經常因為練琴鬧情緒;主人公B是小女生,自己特別喜歡跳舞,雖然幾次練到受傷依然堅持;主人公C的家長主張散養,什麼興趣班都沒有讓小男孩上。從紀錄片裡對小主人公們的採訪看,B和C的快樂指數明顯高於A,尤其是練舞蹈小姑娘B,小小年紀談到舞蹈時透出的堅毅自信非常打動人;由於沒有上固定的興趣班,男孩C的日常生活比較輕鬆,自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但也有“眾人皆忙我獨閒”的寂寞;男孩A是這部片子裡情緒波動最大的,經常因為練鋼琴生氣哭鼻子、說自己恨鋼琴,他的媽媽沒有退讓,算不上嚴厲但是態度很堅決。比較有意思的片子最後,A男孩參加鋼琴考級,考試通過以後他特別高興,說挺喜歡鋼琴的。

從我國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內容來看,美育、體育教育比較欠缺,審美、體魄的基礎需要在人生的早年形成,從這個意義上說,課堂以外的美術、音樂、舞蹈、體育等興趣班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是有益的。甚至最近有一些熱文都極力推崇“孩子練鋼琴有助於專注力養成”的觀念。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我教的是藝術類當中文化課要求最高的專業,有比較多的機會接觸到從小進行藝術訓練的孩子。我的個人感受是(純屬個人感受不要對號入座):從小接受音樂、舞蹈類課外訓練孩子更能適應目前綜合性大學公共課的教學內容,沒有受過類似訓練或接受美術類訓練的孩子對大學公共課程的適應性普遍差一些。身邊有一些學齡兒童的家長朋友也普遍反映:學過鋼琴和舞蹈的孩子在小學階段自主完成作業的狀況要好一些;在一些注重孩子藝術素質的學校裡,能夠經常參與藝術表演活動的孩子在人際交往和自信心方面的優勢都比較明顯。

上述情況細分析起來也不難理解:音樂舞蹈類的興趣班強調和老師的互動練習,美術類課程強調個人沉浸式創作。學習舞蹈和音樂的過程中要求孩子記憶一系列的動作和樂譜,並將這些觀察到的信息轉化為自發動作才能完成日常訓練,這種訓練過程對孩子日後的學校教育是有幫助的。美術類教育對孩子的觀察力提高較大,更強調孩子的自我表達技巧,但在當前普遍強調以“標準答案”衡量學習效果的初等教育環境下,美術訓練對學習成績的正面影響不如音樂舞蹈訓練那麼“立竿見影”。

其實大多數父母都是以自己的成長經歷來規劃孩子的成長,上不上興趣班這個問題並沒有統一答案。從大概率來看,通過從小訓練在成年後擁有一技之長的人更容易找到舒緩壓力的出口。孩子能不能堅持上興趣班,其實更多考驗的家長的恆心和毅力,家長在堅持時把握好“適度”原則:不要體罰、傷害孩子身體,耐心跟孩子講清興趣班訓練的好處,相信大多數孩子成年後能夠體會到早年興趣班訓練的益處。


親媽學堂

我家女兒今年14歲,初二。正是加油中考的時候,現在還是堅持每週上一節專業課,學的雙簧管。初一開始學的,當年就拿了個全市金獎,畢竟這個學的孩子太少,難。堅持下來的更少。現在吹的都是5.6級水平的曲子。先說說孩子怎麼進的初中,小學沒給學奧數,考五大名校吃虧了,只能在片區上,可是學校太爛不想去,。只能自己找學校,考慮後就到現在的這所學校來諮詢,有管樂,舞蹈,體育特長生,考慮了下還是學管樂,招生辦一聽孩子舞蹈9級,學鋼琴,懂樂理,還學過國畫。啥都沒說第二天讓帶著孩子,證書到學校面試。結果就是沒考試,沒交一分錢,直接報名!要知道誇片區的孩子都要考試錄取,還要交2萬塊才能上的。有這2萬給孩子上專業課的錢都出來了!

孩子上課初中後才知道後悔了,小的時候沒好好學鋼琴,班裡孩子好多都會2門樂器,知道比較了,我說你怪誰?再說說中考,孩子今年畢業的2個師姐,成績就是2類高中的630.640分數線,硬是被五大名校提前錄取了!一般的文化生要680才能進,滿分750。我女兒小學學的還是挺亂的,主要培養興趣,我沒給她抱奧數,英語。就是不想她天天都是補課。小學多學點,有個特長,要不上了初中哪有時間?等孩子大點就知道比較了,人家會這個,會那個都好羨慕,說自己為啥沒堅持學,我就一句話,現在還不晚。再說說我盆友的孩子,女孩,2年級給學圍棋,拉丁,畫畫,還給語文,數學補課。現在3年級沒有一個學的好的。跟風學圍棋,說是拓展思路,到現在數學都不動腦筋,你說啥就是啥。拉丁也早早結束了,大人覺得有錢就報名,還沒2年都玩完,家長不跟著,不操心,你讓那麼小的孩子能自覺到哪去?啥都是湊熱鬧,跳舞連個腿都下不去,小學3年級就開始補課了,也是醉了。說的有點多,共勉!


瀟歲


我就是當年沒有被父母逼著上興趣班的人。

但我現在常常會在驚歎別人多才多藝的同時覺得自己好沒用。

我沒有上過補習班和興趣班,我不知道在週末還要去學奧數彈鋼琴的孩子是有多辛苦,但我長大之後看著身邊的同學總能在晚會中優雅地拉小提琴,在文娛委員的競選中炫耀自己的種種技能,在難得的比賽中大筆揮毫輕輕鬆鬆將獎項收入囊中,我甚至會在心裡怨恨父母當初怎麼不逼我學點什麼呢?

在脫離了中學埋頭苦讀成績就是一切的生活後,特長好像變得更加重要了。學生會要能說會道充滿自信,藝術團要多才多藝百般武藝。有一技之長的人課餘生活豐富多彩,而沒有上過興趣班的我只能羨慕他們。

我一直覺得,能有一樣堅持好多年的愛好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而且往往當你在某樣東西上有了成就感之後,你就會喜歡上它了。很多小孩子不想上興趣班或許只是因為懶和愛玩的天性,作為父母可以適當地逼著他們接觸一段時間,若他們慢慢產生了興趣便可以堅持下來,若真的不喜歡,那勉強也沒有幸福。

最後,如果我可以選擇,我是希望我的父母當年逼著我上興趣班的。


豆乾姑娘

這樣的問題,我想我是有權利和義務回答一下的,作為一個小學一線教師,在縣城小學教過三年書,也在省會城市小學教了三年書了,而且我也是音樂老師,因為是縣城,小學時真的沒見過什麼興趣班,但是中學有了興趣班後就馬上報名了,而且父母都非常支持,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真的非常幸運,學了自己最愛的專業,做著自己最愛的事業,雖然現在網上對老師好多負面新聞和情緒,但是我就是熱愛啊!

記得網上有一個人在抱怨,說她自己一點特長都沒有怨她爸媽,他爸媽說,是你自己說不喜歡,我們也沒辦法啊,然後她說了一句,我小時候不懂事,你們也不懂嗎?!

不知道真假,但卻道出了真理,不管是音體美等等吧任何所謂的興趣班,說句實話,你只要想學好它都挺枯燥的,鋼琴,基本功要練到吐,畫畫,立方體要畫到吐,體育,體能訓練要累到吐,只要是興趣班都繞不開基本功,沒有基本功的訓練,學多少年也都是皮毛,但是就是這基本功,確實最磨人的,沒有任何樂趣可言,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哪一個不是千萬次的練習,然後有時候就變成了下意識的動作……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就是這個意思!別看那些個電影電視裡孩子們都各個奮發圖強為了這為了那要怎麼地似的,不能說沒有真喜歡的,真喜歡的太少了,有也可能不是你或你家孩子,就算真喜歡,練起來基本功也是難受。孩子還尚且小,心智還不成熟,我們做父母的活了二三十年了,也沒有一些閱歷嗎?還在相信快樂教育嗎?還在崇尚他喜歡就好,不喜歡就算了嗎?

我的愛人唱歌也挺好的,但是她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天天和我調侃要是我學音樂,指定比你學的好!字裡行間透漏著挺後悔從小沒有學一個特長!

我的孩子也一樣,一定會讓她學習鋼琴,舞蹈和書法,三個不多,因為我在學校做過調查,這裡就不說學習特長對孩子的優點了,因為在別的回答裡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我從小也喜歡美術,但是沒有學,所以,沒有學的,不存在什麼感謝不感謝的,但是你學了一樣,而且堅持下來了,必定會感謝他們的!


陽光趙老師

說說自己身邊的情況,真人真事為例。

鄰居家的孩子,女孩,今年大四,在上海一所非常好的大學讀書,鋼琴十級。她和我女兒同一個鋼琴老師,是我女兒的偶像級學姐。當時學琴的過程中也感覺練琴非常的辛苦,也有過試圖偷懶的小想法。有一次老師推薦了一些書讓我們去買,兩個女孩悄悄商量說,“只買必須買的,參考性的少買點。買了咱們就必須練,少買一點我們還輕鬆一點。”話雖然這麼說,她練琴一點都沒有懈怠,順利考完十級,考入上海首屈一指的大學。

進了大學之後,一個學期回來她跟媽媽說的感觸最深的話就是,“媽媽,幸虧當時你堅持讓我學了鋼琴考完了十級,不然到大學裡,周圍的大學同學全都會各種各樣的特長,我還不知道會有多自卑呢!”她媽媽轉述給我聽,還非常感慨呢,也慶幸當時克服種種困難讓孩子堅持下來。

這女孩才貌雙全,進取心非常強,在大學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獲獎無數,現在又以非常出色的表現被保研。

我女兒也是從小就學舞蹈,小學開始學鋼琴;舞蹈、鋼琴都考過業餘十級。並且因此認識一些鋼琴、舞蹈出色的優秀孩子,對她產生非常好的引導作用。例如她的一個學鋼琴的學姐,舞蹈、鋼琴、書法都很棒,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現在大四,暑假去了英國交流,打算在英國讀研。一個學長,鋼琴也是考過了十級,現在重點大學,很多文藝活動,只要需要鋼琴伴奏,都少不了他英俊的身影和出色的彈奏。他們和我女兒交流起來,都是滿滿的正能量,感覺培養一些愛好是非常幸運的事情。

還有一個學姐,學習比較吃力,鋼琴學的也稍微有點慢,但是她一直堅持學琴練琴,也考完業餘十級,後來由於有鋼琴特長,考入上海一所大學,主修藝術教育專業。她很慶幸的說,幸虧學了鋼琴,在學校學習任務繁重、成績不理想的巨大壓力下,彈琴幫她調節了心情,一定程度上也沖淡了學習的壓力,不然還不一定能考上大學呢。

個人認為,讓孩子讀興趣班,培養一些業餘愛好是好處多多的。當然也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如果孩子實在抗拒,影響學習也確實不感興趣,也不要硬性逼迫孩子。儘可能的去引導,付出努力,靜待花開!

學一些才藝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好的氣質。氣質是長年累月的琴棋書畫中慢慢浸潤和薰陶出來的,藏在自己的底蘊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