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将轻松击败马超,刘备一辈子只怕他,诸葛亮出马才把他干掉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著名的割据混战时代,比如春秋战国、汉末三国、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等。每一个割据混战时期,都堪称历史上的黑暗年代。各路军阀豪强为了个人野心,彼此连年征战不休,生灵涂炭百姓遭殃,但武将们却有了用武之地,得以在战场上一展雄才。三国时代的武将群体,凭借一部《三国演义》,成为人们最为熟知的历史人物。

一武将轻松击败马超,刘备一辈子只怕他,诸葛亮出马才把他干掉

三国武将中,刘备手下的武将群体最为引人注目,配置堪称豪华。水淹七军的关羽,当阳桥战退曹兵的张飞,巧设空城计的赵子龙,打得曹操割须弃袍的马超,刀劈夏侯渊的黄忠,每个人都勇武绝伦,虎虎生威。不过,常言说的好: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百战百胜只能存在于演义神话之中,战争作为人类智慧的最高层次的比拼,无一人能够确保自己永远占据上风,五虎上将也不例外,打败仗的耻辱经历并非鲜见。

一武将轻松击败马超,刘备一辈子只怕他,诸葛亮出马才把他干掉

五虎上将中,关羽曾经在下邳之战中被曹操生擒,张飞在汉中之战中被曹洪击退,赵云在箕谷之战中被曹真打败。老黄忠在刘表手下时,曾经窝窝囊囊归降曹操。大将马超,《三国志》称他“勇力绝人”,诸葛亮称赞他“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也曾被一个武将击败,而且还曾败的相当窝囊。这件事发生在马超归顺刘备之前,盘踞西凉对抗曹操之时。

一武将轻松击败马超,刘备一辈子只怕他,诸葛亮出马才把他干掉

建安十六年,马超的西凉军势力,成为曹操统一步伐中的一大障碍。双方在关中潼关一带展开大战。马超善于用兵,部下西凉军彪悍善战,曾经让曹操吃过大亏。但毕竟曹操实力雄厚,加之马超一方内部矛盾重重,最终马超兵败,退走陇西。建安十七年到十九年,马超在陇西再度起兵,袭扰冀城一带。曹操派遣夏侯渊和张郃出征迎战。

一武将轻松击败马超,刘备一辈子只怕他,诸葛亮出马才把他干掉

《三国志》记载,曹操大将张郃担任先锋,带领五千人马,轻装急进,不避艰险穿越陈仓小道,突然出现在渭水之滨。马超带领大军迎战,谁知双方刚一交手,马超的人马就一触即溃,马超逃离战场,前去投奔刘备。《资治通鉴》也记载,张郃统领步骑五千为前军,“超败走”。名震一时的马超,在张郃面前却毫无还手之力,被张郃轻松击败,显示了张郃非同一般的军事才能。

一武将轻松击败马超,刘备一辈子只怕他,诸葛亮出马才把他干掉

张郃不仅大败马超,还在曹魏对刘备的战争中多次担任主要将领,是刘备的劲敌。《三国志》对于张郃的用兵之才给予高度赞誉,称赞他长于机变,善于安营布阵,预判战局发展,选择作战地形,“无不如计”,都能得心应手,料事如神。魏国大将郭淮曾经说过:“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称他是一代枭雄刘备所畏惧的人。这也是《三国志》一书中,唯一明确提到的让刘备所害怕的人。

一武将轻松击败马超,刘备一辈子只怕他,诸葛亮出马才把他干掉

郭淮虽是张郃的战友,但所说之言并非夸张。刘备对张郃确实心存忌惮,又怕又恨。从他日常言行中即可看出这一点。比如《魏略》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定军山之战爆发。曹魏方面的主帅夏侯渊,在战场上被蜀军斩杀,副将张郃却跑掉了。蜀军获得空前大胜,刘备却并不怎么高兴,因为他“惮郃而易渊”,没能杀掉他一向害怕的张郃,说了句话:“当得渠魁,用此何为耶!”意思是应该杀掉张郃,光杀掉一个夏侯渊没什么用。

一武将轻松击败马超,刘备一辈子只怕他,诸葛亮出马才把他干掉

偏偏这个张郃打起仗来,堪称猛如虎、狡如狐,不仅勇悍善战,即使打了败仗,也总能逃之夭夭。定军山之战中,曹军大败,他却能全身而退,在与张飞的宕渠之战中,再度兵败,狡黠的张郃再度金蝉脱壳。直到刘备咽气,最终也没能杀死张郃。刘备和曹操死后,张郃继续活跃在魏蜀战争前线,一度给蜀汉造成很大麻烦,并通过街亭之战的大胜,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一武将轻松击败马超,刘备一辈子只怕他,诸葛亮出马才把他干掉

直到太和五年,诸葛亮带兵第四次北伐曹魏。曹魏方面派出司马懿和张郃迎战。张郃在略阳布防,忍无可忍的诸葛亮,终于对张郃下了死手。他故布疑阵,带兵撤离战场,却在途中埋伏重兵。张郃不知是计,一时大意,带兵追击诸葛亮。张郃到达木门道时,蜀汉伏兵四起,乱箭齐发,豪横一世的张郃终于在箭雨中毙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