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来宋贸易往返一次需2年,风沙、海盗就是挡不住对东方的向往

文:游彪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由来已久。秦汉时期的典籍中将阿拉伯称作“条枝”,早在汉代时,中国就通过“丝绸之路”与阿拉伯国家展开交往。公元7世纪,在穆罕默德的努力下,阿拉伯半岛基本实现统一。到公元8世纪中叶,阿拉伯已经成为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中国史书称之为“大食”。据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大食者,诸国之总名也。有国千余,所知名者特数国耳。”这表明大食是诸多阿拉伯国家的总称,其地理范围主要包括今阿拉伯半岛、两河流域、伊朗、阿富汗、中亚、叙利亚、埃及、北非、红海沿岸、亚丁湾南岸以及索马里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活跃于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积极从事国际贸易。唐朝永徽二年(651)开始,大食多次遣使入唐朝贡。宋朝建立后,与大食的交往更为频繁。

大食来宋贸易往返一次需2年,风沙、海盗就是挡不住对东方的向往

大食与宋朝的民间交往十分活跃。首先,朝贡使团在进贡之余,也会在民间进行商品交易。当时经济繁荣的广州、泉州、杭州等地都是大食商人重要的商贸中心。大食商货深受宋人的欢迎,尤其是各类香药被宋朝百姓广泛地运用于食品、医药、化妆、节日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中阿贸易的日益发展,来华的大食商人逐渐增多。到中国的商路有陆路和海路两条。据史书记载,大食入贡的陆路是经由沙洲、夏国、秦州而到达京师。西夏政权崛起后,控制了河西走廊,陆上交通受阻,宋朝政府下诏以后大食商人经海路至广州,再抵达京师。此后,海路逐渐成为宋与大食贸易的主要商路。大食来华的海路需要途经波斯湾、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到达广州或泉州等港口,路途遥远,且受季风影响,往返一次大约要2年时间。

海路迢迢,难以避免地遭遇风暴、海盗等凶险。古代帆船依赖风力航行,又使得他们往返的时间受到极大限制。鉴于这些因素,越来越多的大食人选择留居中国。蒲亚里是宋朝时定居在中国的著名阿拉伯商人之一。绍兴四年(1134),蒲亚里在返航途中遭遇盗贼,朝廷回赐的金银器物、布帛被全部抢走。商船上4名随行人员被杀,蒲亚里本人也受了伤。宋朝政府高度重视此事,特派了一名官员追查此案,并限期一个月完成。绍兴七年(1137),因蒲亚里在广州娶妻定居,久久不归,高宗皇帝竟亲自委派广州知州劝诱他归国,希望他能往来贩运商货。由此可见,蒲亚里在抢劫事件之后,便留居广州;而宋朝政府不仅重视保护大食商人的权益,还积极鼓励其往来贸易。

大食来宋贸易往返一次需2年,风沙、海盗就是挡不住对东方的向往

为了有效管理和方便外商的生活,宋朝政府为留居中国的外商划出特定的居住区——蕃坊。宋朝政府会选出一名德高望重的人担任蕃长,管理坊内的一切事务。蕃长一般身着宋代服饰,接受宋朝政府的领导。蕃坊内的大食人占有很大比例,他们在蕃坊里开起商店,经营蕃货生意。宋朝政府尊重大食人的风俗习惯,允许他们在蕃坊内建立自己的礼拜寺和公墓。他们中不少人在中国娶妻生子,也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民族交流与融合。

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贸易范围远远超过唐代。宋朝政府在嘉奖和保护大食商人来华的同时,也积极鼓励中国商人出海经商。阿拉伯地理学家伊德里斯德《云游者的娱乐》记载,中国商船常至亚丁与幼发拉底河口进行贸易。宋人赵汝适的《诸蕃志》也记载,中国商船经常从泉州航行至阿拉伯诸国。中国对大食出口的货物主要是瓷器、丝织品、漆器、金银、钱币、茶叶、酒、中草药等。在埃及的福斯塔特遗址中,发掘出约一万二千片中国陶瓷片,其中不少属于宋代的瓷片。此外,根据日本学者三上次男的研究,东非沿岸诸国与阿拉伯半岛的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沿岸以及两河流域等地,均有宋代陶瓷碎片的出土。这些出土瓷片都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大食来宋贸易往返一次需2年,风沙、海盗就是挡不住对东方的向往

宋朝与阿拉伯国家的商业贸易相当繁盛,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唐朝时期,随着大食商人来华,伊斯兰教也传入中国。两宋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更为广泛。为了宗教信仰的需要,他们修建了许多清真寺。宋代修建并留存至今的著名清真寺有泉州清净寺、扬州仙鹤寺等。

在中国接受和包容伊斯兰教文化的同时,大食人也积极吸收和学习中国文化。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广州知州程师孟在广州大兴学校。时任蕃长的大食人辛柙陀罗鼎力支持,捐资助学。大食等蕃商纷纷送子女入学。宋徽宗政和(1107-1110年)、大观(1111-1117年)年间,广州、泉州的大食等蕃商请求建立蕃学,得到朝廷的准许和重视。蕃学使用的课本与汉人学校基本相同,教师教授儒家经典等传统文化与礼俗。蕃学学生不仅通过学习中国文化更好地适应社会,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参与政治生活。

在医学领域,大量阿拉伯香药传入宋朝,为当时医学界所用。阿拉伯名医阿维森纳发明的丸衣法也在此时传入中国,经改良后成为蜡丸。中国的药材也大量传入阿拉伯国家,其中牛黄就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中国的脉学、理疗等方法也为阿拉伯医学所采用。阿维森纳所著的《医典》中就有很多医术源自中国。在科技领域,中国古代的制瓷技术领先于世界,11世纪传入阿拉伯,后又经阿拉伯传入意大利的威尼斯,欧洲才开始制作瓷器。指南针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方航海技术的发展。阿拉伯人将制作火药的主要原料火硝称作“中国”,火药也在宋代时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