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之魂,带着五岁儿子与清军谈判,其子下场更为凄惨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天平天国名将,他是太平天国中最为完美的男人,被喻为太平天国之魂。他十六岁出山,十九岁统领千军,二十岁封王,三十二岁死于成都。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迸发出夺目的亮光,他就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太平天国之魂,带着五岁儿子与清军谈判,其子下场更为凄惨

石达开1831年出生于广西云县(今贵港市)一户普通的农家,年幼丧父,九岁起就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由于对清朝的不满,石达开早年加入拜上帝会。不仅如此,石达开乐善好施,深受当地人们尊重,被称为“石相公”。

太平天国之魂,带着五岁儿子与清军谈判,其子下场更为凄惨

1851年金田起义前夕,石达开率领四千余人奔赴金田,由于在战斗中屡建战功,他被封为太平军左军主将,随后在永安封王时被封为翼王。虽然永安封王时石达开已经威名远扬。但是跟其后来的成就相比,此时的成就不值一提,他的辉煌才刚刚开始。

金田起义胜利后,太平军从广西北上向金陵(南京)进发,途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石达开一马当先,成为开路先锋。在他的领导下,太平军英勇无比,所向无敌。特别是1852年西王萧朝贵在湖南长沙战死之后,此时太平军遭受清军包围,情况十分危急。

太平天国之魂,带着五岁儿子与清军谈判,其子下场更为凄惨

这时石达开力挽狂澜,多次击败清军的进攻。其后,他率领太平军跳出了清军的包围圈,并攻下岳阳、占领武汉、东下金陵。石达开率军历时28天,行军1200里,令清军闻风丧胆。1853年3月,太平军定都天京(南京),石达开负责京城的防卫工作。1853年秋,石达开出巡安庆、庐州(合肥)等地,由于他治军有方,其军队纪律严明,深受当地人们的称赞。

1854年,西征军在湖南遭遇曾国藩的湘军凶狠反扑,节节败退。石达开临危受命,火速增援西征军,于1855年初在湖口、九江两次击败湘军,气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差点投水自尽。

太平天国之魂,带着五岁儿子与清军谈判,其子下场更为凄惨

1856年3月,石达开再次击败湘军,不久又攻破江南大营,至此石达开解除了清军对天京的三年包围之势。1856年9月,太平天国内部发生内讧,东王杨秀清被杀,石达开闻讯后立即赶回天京。因为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被其加害,连夜逃离天京。转战大江南北。1865年5月,石达开率军进入四川,来到大渡河西安的紫打地(今石棉县安顺场)。

石达开刚到大渡河时,清军在两岸没有设防,大渡河的河水也没有涨水。正常情况下,石达开应该立即率领部队渡过大渡河,再找一个地方修整。因此紫打地是一个绝境,一旦遭到敌人包围后果不堪设想。

时也命也!恰逢此时,石达开的一位小妾给他生了一个儿子。石达开很是高兴,认为这是吉兆,于是命令部队就此修整三天。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后,连清军都诧异,不明白为何石达开会置数万大军的安危不顾,仅仅为了刚刚出生的婴儿,放弃了渡过大渡河的最佳时机。

太平天国之魂,带着五岁儿子与清军谈判,其子下场更为凄惨

三日后清兵来到对岸,太平军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情急之下,石达开写信给四川督办军务的骆秉章,希望能谈判求和,骆秉章假意同意。石达开在与清军谈判时,曾带着五岁儿子石定忠。在于清军谈判中,石达开被俘,随即送到成都接受审讯,最终的结果在成都科甲巷被凌迟一千多刀而死。

石达开被杀后,“定忠自不见其父,日夜啼哭,由杨重雅建议,以布包石灰堵口鼻压毙之。未毙前禁卒谢福以实告之。他问:‘我死可见父乎?’谢说:‘正好见于天上’。他遂破涕为笑。”

上面这段记载可信性不大,因为石定忠当时才5岁,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于是,另一个版本的就出来了。按照大清律法,凌迟的年龄最少要到10岁,有清军将领建议将石定忠养到10岁再凌迟。可惜,不久后石定忠还是被清军杀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