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人中王陽明為何較少被人提及?

謝雄枝

我深度相信,王陽明的書沒幾個人認真讀過,他為什麼會是“聖人”?也不會有太多的人知道原因。

孔子成為聖人,是因為他是儒學的創始人,他又明確的世界觀也有明確的方法論,他的世界觀就是“這個世界需要秩序,需要溫情”,他的方法論就是“修身養性,齊家治國”。這一套,在中國流行了兩千多年,絕對的主流思想。

孟子稱為亞聖,是因為他是儒學的開拓者,在“仁”的基礎之上,建立了“義”的概念,併成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做人和社會交往的“基本準則”。和孔子並稱為“孔孟之道”。

王陽明首先是一個“儒生”,在探究朱熹倡導的“理”的核心的過程中,打破了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論,但是得出的結論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更多的是“心靈雞湯”式的更接近於激勵和立志方向的“感悟”,而這種感悟更趨向於唯心。對於懂王陽明的人來講,敬仰的人多,能夠付諸實踐的人很少,曾國藩算是迄今最成功的實踐者。

朱熹認為,人類社會存在著一個“理”,稱之為“天理”,而人活著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找到並遵循”這個“理”,這個天理究竟是什麼?朱熹也沒說清楚,但是他把天理和人的思想的關係說明白了,他提出的觀點是“存天理,滅人慾”,也就是天理和人慾是對立的。同時他提出追求天理的方法論是“格物致知”。但是究竟怎麼“格物”,怎麼樣才算“致知”,估計連朱熹自己也搞不清楚,反正“格”就是了。

王陽明對朱熹的理論最初是頂禮膜拜的,不然他不會對著竹子冥思苦想七天而大病一場。

朱熹方法論的虛無,導致王陽明對什麼是天理,如何獲得天理產生了興趣,最終他得出了兩個結論,第一就是“天理就是人性”,每個人心裡都有天理,不用再追求外部的什麼天理了。第二,在方法論上,王陽明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心學也就是這兩句話“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這個哲學實在是高大上,並且至今實踐的人不多,是因為的確實踐的難度遠遠大於“修身養性”,同時習慣了“聽天由命”的人們基本上很難把“天人合一”作為思考的自覺。而“知行合一”儘管到目前為止都是十分正確的方法論,但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實在是太難了。

瞭解王陽明的人少,用他的哲學思想指導自己人生的人更少,而在“唯心主義”沒有市場的今天。王陽明自然就小眾了。


步武堂

儒家的四個著名的大牌學者,據說被稱為“四聖人”。“四聖人”就是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其實,這個“四聖人”的說法是到了近代清末才有,之前還有董仲舒,也被列為儒家的一個聖人。儒家相當於一個特殊的宗教,信仰的是昊天上帝,聖人就是加百列一樣的天使,儒生就是儒教的牧師或者神父。我就說說這所謂的“四聖人”吧。“四聖人”之中,孔子主要是講道德和社會秩序,孟子主要是講仁政,朱熹比較唯心主義,發展了理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慾”,他過分的強調道德建設,以至於士大夫拼命的偽裝自己,至於政務能力被不屑一顧,形成了一個道德原教旨主義。王陽明也是唯心主義,雖然有好的一面,比如提出“知行合一”,但更多的是神棍氣息,天天格竹子,妄圖格出什麼天理出來。王陽明接近於禪宗,迷信所謂的“頓悟”,認為天理是頓悟出來的,最後一事無成,什麼也沒有悟出來。歷史上,王陽明的弟子格竹子格成精神病的比比皆是,雖然也有一些人是王陽明的鐵桿粉絲對王陽明極端吹捧,最後王陽明的學說還是成為陽春白雪,不被當局重視。對當局來說,你最好不要胡思亂想,有《四書五經》給你消遣,打發漫長的時間就已經足夠了,別沒事閒的蛋疼跑來跑去玩什麼頓悟。萬一頓悟出個不和諧的東西,那就不是朝廷之福了。此外,王陽明的出生年代稍晚,已經是明朝,按照中國人傳統的觀念,出生年代越早的人越牛逼,王陽明出生比較晚,哪有資格和孔孟並列?


懷疑探索者

四聖之中,就屬王陽明的個性比較張揚了,他不像朱熹,讓人聽天由命,朱熹大力的推廣存天理,滅人慾之之說。

按照朱夫子的解說,一切不合時宜的慾望都是罪惡的開端,這個開端一定要扼殺在搖籃之中。正好這一說法迎合了封建社會官方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統治。

比如說,生在帝王之家的人,以後的帝王就應該在他們家產生,其它的人連想都不要想這件事。所以,朱熹的這一說法,也被當時的皇家大力的推崇。被封為官方學說,在全國各地,廣泛傳播,熱度多年不減。

王陽明則不然,他倡導的是心學,說白了就是做任何事,都要追隨自己的心願。若是自己覺得追求功名利祿好,那就去追,若是自己覺得閒賦在家,飲酒鋤田快樂那就宅在家裡。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所追求的東西也不一樣。所以,不能把所有的人,都按著一個模板去培養。

王陽明的學說更多的是想去解放個人的思想,鼓勵人勇敢的去追求真理。而這一學說,恰恰是和程朱理學相違背的,也不符合當時統治階級的利益。統治階級就是不想讓大眾有多餘的想法,天天惹事生非的,容易引起社會的矛盾。

所以,王陽明的學說,根本就得不到官方的認可,只要官方不認可,也就不能大規模的去推行他的學說了。這就是為什麼相對於其它三聖來說,他唯一略顯冷清的原因。


史學達人

  • 為什麼很少被提及?
  • 因為王陽明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反饋-強化系統”。發動自己的良知作用於外界,外界也會把這種良知反饋給自己的內心,從而將良知強化,這就是反饋-強化系統。
  • (講一個色盲實驗:假如一個人,生出來就認為紅色是綠色,綠色是紅色。
  • 當他長到兩歲的時候,老師指著樹葉對他說:這個樹葉的顏色是綠色。
  • 他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呢?他看到的樹葉本身是紅色的,然後,認為紅色這種顏色的名稱叫綠色。
  • 等他長大後,看到馬路上綠燈亮了,他其實看到的是紅顏色,紅顏色的名稱叫綠色,綠色燈亮就可以開車,然後他就開車走了,整個過程不會出任何錯。
  • 所以天生的紅綠色盲,永遠沒有人知道他是紅綠色盲,他自己也永遠不知道自己是紅綠色盲。
  • 這是反饋-強化的經典案例,人的思想更是這樣,不斷的反饋強化,直到堅信自己的思想就是唯一的真理,而且堅信不疑!)
  • 所以,大力智慧的源泉,源於自己的內心,而不是通過發覺外界事物的規律原理以圖提煉大力智慧。
  • 所謂“心即理”,“心外無物”此之謂也。

  • 這就導致後人沒有穩定的修行標準,因此分出了很多門派,不能形成唯一性的哲學,持續傳承下去。

  • 學陽明心學具體能得到什麼好處?
  • 陽明心學,是關於人的哲學,是大有可為的哲學。凡是有人類參與的事業,在心學的武裝下去做,都能做得盡善盡美。
  • 王陽明,一個明朝普通官員。打仗剿匪,得心應手;殺人誅族,心平氣和;甚至賄賂太監,也心若止水。因為他“此心不動”,“清淨光明”,總能把洞見力、執行力調節到最佳狀態,這就是心學的妙處。
  • 有人會反駁,王陽明會打仗,是因為他有打仗的天賦。普通人學會了心學,不一定像他那樣會打仗!
  • 這個王陽明早有回答:所有的聖人就像24k的黃金,純度相同但重量不一定相同。
  • 聖人不是神,不可能創造神蹟。但是,聖人可以把自己的能力調整到最佳狀態,成為最好的自己。
  • 陽明心學在日本得到了廣泛傳承。在內地已經沒落。
  • “一生俯首拜陽明。”——東鄉平八郎。

美之星CCO

任何一種思想、哲學,其知名度主要受社會主導階層的需求影響,孔孟朱王都是儒學代表,但其精微之處是有不同的,比如孔孟,偏重孝道、禮教和嚴格的統治秩序,這在任何時候都是很受統治階級喜歡的,朱熹更是把這種禮教和秩序發揚光大到更厲害的程度,哪個朝代會不喜歡呢?

六祖慧能曾經有個有名的四句偈對比,我覺得可以做個很好的例子:

關於修行的覺悟,一位比慧能有名望的和尚是這麼說的: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就是孔孟朱的境界。

而慧能怎麼說的呢?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就是王的境界。

箇中區別,還需細細思考品味。

王陽明的貢獻絕不僅在於發揚了儒學,應該說他是發揚中華民族智慧的大賢。什麼是智慧?智慧不是數學物理、不是飛船衛星、不是電腦手機......人類幾千年來科學技術進步很大,但是智慧是沒有多大進步的,因為智慧是人類的最高特徵,它遵循智慧修煉、形成的自然規律,王陽明的心學精髓,就在於開悟人類自身的智慧,這點是可以比肩金剛經的。

回到你的問題,試想,誰會希望手下一堆太聰明的人呢?再反問一下,如何讓聰明的人更多呢?我覺得這是一個社會智慧發展的問題,簡單地說,一箇中低檔領導,只能容忍或更傾向帶一些聽話好使的人,而一個有大智慧的領導,他會尊重人性、善於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貢獻善意,至於浮於表面的、帶有階層味道的管理,是需要革除的私慾而已,於社會亦然。


四魂之玉6

看了眾多的回答,覺得基本上未觸及根本,所以來加一筆我的理解。

王陽明之所以被尊為聖人,然後又不怎麼為後世之人廣為推崇,恰恰是順理成章的。正因為是最偉大的聖人,他不屬於某個特定時空特定的社會。

無須說他肉身在世時的朝代,即使當下社會主流,也只是認知到王陽明在世時的功業(立功立德立言)來推斷他是個能人,值得我們尊敬參照。我們什麼認知水平,就決定了王陽明在我們心目中什麼水平。無論我們學習分析了多麼仔細的關於王陽明生前的一切,我們也體驗不到王陽明的聖人境界,這就是低維永遠想象不出高維智慧的意思。

王陽明的偉大,心學在世界上的傳播範圍雖窄卻異常的深透,在於王陽明以他個人的覺悟體證了人類最高尚的文明和智慧,即,每個人內心圓滿具足的智慧-龍場悟道,我們每個人在自己人生的追求和社會實踐中,我們都走在這條鏈接本心智慧的路上,我們一旦有所得,就會體驗到,啊!王陽明這個古人在那裡微笑著注視著你!你的心中古哲先師的慈悲會由然生起。

然而,我們的聲色世界,是一個狹窄的政治經濟活動的世界,在這個有限的世界,有限的社會生存空間裡,有一部分意志凌架於其它意志之上,形成社會結構,統治與被統治的二元結構。這個結構原理上與人類個體追求各自內心圓滿具足的智慧並由此來建構一個光明的社會是完全下一致的不相容的。自然,我們這個社會,主流也好,非主流也好,都不會或沒能力體驗共鳴王陽明的本心,只有從我們自身的需要看到一些我們願意看到的王陽明做為能人的影像。

所以大多數的關於王陽明的談論都是妄議,談論的都是自心的狹隘,夾縫裡的王陽明的影子而已。

欲尋求真正的王陽明,一定是積極有為的人生,永遠精進,心懷慈悲,我為蒼生,我即蒼生,去懲惡揚善,努力開拓文明社會的生存空間。去喚醒更多的人,覺知良知與智慧,利己並利他。

覺悟覺知到本自具足內心圓滿的智慧源泉是最本質的,再因之而訴諸具體的社會事務,自然能求得最合適的也是動態的作為,成就通往文明的道路。

最後總結,王陽明心學不可能成為既定社會的顯學。因為當人人都成為王陽明時,心學也不須要了。心學是一個個體自我成就,成為文明社會的學說,不是一個既成社會引導個體,統管個體成和諧個體的道術。


萬物想

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為什麼他們四個單獨列出來叫四聖?從哪個層面來定義?還是隻是四個名字就四聖?這個說法本來就有問題,就像香港歌壇硬要搞個四大天王出來為了宣傳一樣,作為搞學問的話,這種掛名牌的說法八叔覺得很不合適,因此在八叔的意識裡無所謂四聖之一的王陽明是被少提及。

但是王陽明作為立德立言立功的唯一人(八叔個人的認為)為什麼很少被提及,這麼問就合適了。那為什麼呢?

也很簡單,兩個方面:

一:利益所致;

二:思想覺悟高度所致;

第一方面:利益問題;

心學雖然來源與儒學,根基上也是推崇儒家的仁義道德與禮之類的思想,但是心學內容表面看起來,容易被個人主義化,心即理這種理念在皇帝的話就是法,對權威要絕對遵從的思想環境裡,這其實是大忌的。事實心學從開始提出來就被當時的主流意識反對妖魔化這也是原因之一。人人都有一顆心,那人人都有自己的理,但是不是人人都能用良知來看待對待事情的,作為權利利益的擁有者,如果認可心即理的說法,他們還怎麼去跟想跟他們爭權力利益的人講理?思想這種東西,再好在傳播過程中也一定會被千奇百怪地解讀,就像善良的安拉思想缺培養出IS一樣,動奶酪的思想是不能任由發展的。從明到清到馬列主義,這都是不合適的。

第二方面:思想覺悟高度不夠;

另一方面,如果心學誕生在西方,那王絕對能成為哲學一代大家,唯心主義的全面闡述者。在馬列主義的教育下,我們把唯物主義當成正派,而唯心主義當成反派,但是從哲學的角度,唯心唯物絕對是平等正面的,只是看待認識世界的角度出發點不同。事實上到今天,提及王學主要還是在說他的知行合一於,那放在教條化的儒學思想環境裡,更難理解得了唯心主義也是思想認知的一條路。這就是覺悟高度不夠。

即使在未來,知道王學的人會越來越多,但王陽明還是不會被當成與孔孟朱熹齊名的聖人,不因為別的,因為王學相對於儒學裡面所蘊含的不確定能量太大。


帥八叔

王陽明,是否有孔孟厲害 , 這個還不敢認同, 但是,一箇中低檔領導,只能容忍或更傾向帶一些聽話好使的人,而一個有大智慧的領導,他會尊重人性、善於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貢獻善意, 這個確實是這樣的,

一個高度發展的體系,


一個高度智慧的體系,

一個高度具有活力的體系,

任何一種思想,去最終能使精英階層人獲得巨大的感悟 ,其才能獲得在社會上流傳的可能性, 王陽明的東西有些晦澀,還有些繞,對於多數人都有心裡牴觸能力, 在說去研究 ,還是很難的, 但是為什麼,老子就這麼有名字了, 因為其的弟子,函谷關的守護之士其推動,不能說青於藍,最少的不會太次,而且關於他的弟子的傳說太多,孔子,計子,還有徒孫輩的范蠡,中國最輝煌,最具有活力的大變革時代的春秋戰國,一直閃爍者他們的背影,而且都是功成身退,

大變革時代產生的具有影響力的人物和很容易被歷史記住,就和今天的馬雲,馬化騰一樣,一定會被歷史銘記,

在說六祖慧能,其弟子神秀,一樣的在上層鬥爭中勝出,而被推存為七祖,否則,你也不會看到山水三重境的,歷史巔峰哲學,

而之前的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有的只是悟性

而不是六祖的哲學大成,

王陽明,差在,一,其培養出來的弟子都不厲害,也可以說一個比一個差,這樣就沒有歷史推動作用,

其二,任何,一個哲學大成的思想家,其本質的東西,只會越來越簡單

簡單到人過目不忘,簡單成山水,然後悟性積累到一定的時間爆發,

若是不知道,哲學高峰山水三境界,怎麼會深究,追到菩提本無樹,

這種看著很頭疼的解釋,

如果非要說六祖,當時這句話的,境界,已經達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這種高起點境界,這種也許大部分人一輩子都達不到,

誰會無聊去糾結那些專業術語,堆積的東西呢?

這才是老子留名的原因,六祖留名的原因,大道至簡,大智若愚,王陽明看上去太有高大上了,老整那些大部分人看不懂東西,

而關鍵是這些東西離至簡哲學又太遠,即使它有過被狂熱推存的時期,也回慢慢,輕,


變數區


關於“四聖人”這個概念,其實自古以來每個人對聖人的定義都不同,比如更廣為人知的“兩個半聖人”:孔子、王陽明和半個曾國藩。但是不管概念中的聖人如何,對於王陽明而言都不重要,因為在他看來:聖人講純度,而不講分量。就比方把人比喻成一塊金子,那麼孔子是9000兩的金子,王陽明是8000兩,我們每個人是一兩。這是重量上的區別,但其實即便你是一兩黃金,但是你的純度和孔聖人的9000兩的純度是一樣的,那麼你也是個聖人。

所以王陽明認為做聖人,追求的不是重量,而是純度。我們延伸一下,一個知名度大的聖人和一個知名度小的聖人,名氣大小並不重要,重要但是這個聖人是否貨真價實,名副其實。

言歸正傳。至於為什麼王陽明較少被人提及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現代國內的心學熱潮,搞學術,做演講不說幾句王陽明的格言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學問的。

但是一切都是相對,而非絕對的,比如王陽明與孔子的確懸殊極大。無外乎如下幾大原因:

1、孔子是儒家最大的聖人,王陽明是儒家一般大的聖人。

2、心學是儒家的分支,既然是分支就一定是建立在儒學基礎上的。

3、王陽明是明朝人,距今只有500年的時間,根據越大越值錢的思維,其他人更老。

4、尊老愛幼是儒家的光榮傳統,同樣作為晚輩的王陽明自然要在身份上前人一等。

5、王陽明開創的心學,他自己就是集大成者。王陽明去世後,心學就急速走下坡路。所以理學的影響力更大。

最後,我們還是要重申,心學的確是一門偉大的學說,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而學習本身不是衝著知名度去的,而是衝著王陽明獨特的人格魅力和心學本身。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自號陽明子。是明代的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作為儒家的四大聖人之一。著書立說,知行合一,開宗立派。無論在文化上還是在政治上的地位,都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曾國藩曾這樣評價他: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王陽明的學說思想,陽明心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及東南亞。立德,立言,立功於一身。門生弟子,個個不凡。嘉靖首輔徐階亦是再傳弟子。

王陽明可謂少年不凡,15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未果。王守仁18歲時與夫人諸氏返回餘姚途中從婁諒那裡瞭解到“格物致知”之學。


王陽明20歲時第一次參加鄉試中舉。對騎射,軍事他都非常感興趣。弘治十二年,28歲的王陽明參加禮部會試,成績出色,隨後授刑部主事,後因病回鄉。弘治十七年被啟用,授兵部武選司主事。後因被宦官劉瑾陷害被貶至貴州龍場。期滿被召入京。在兵部尚書王瓊的提拔下,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蕩平盜賊,平定寧王叛亂。王陽明不想捲入複雜的政治鬥爭中,選擇功成身退,創立書院講學。但在動盪的年代裡,一個非凡卓越的人想像普通人一樣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是幾乎不可能的。


嘉定六年盧叔,王壽造反。朝朝廷下詔,讓王守仁官復原職兼左都御史 總督兩廣兼巡撫。守仁大軍至思恩,叛軍聽聞王守仁至而投降。嘉靖七年,盧蘇,王受歸降王守仁。可謂功績卓著。

平亂後,王守仁因肺病嚴重而回鄉。

陽明心學強調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

朱載垕評價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律,功高不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