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把“垃圾基因”中70%與自閉症有關的結構突變傳給了孩子

不得不說,在探索自閉症的基因上,我們目前還是很失敗。我們沒能找到任何一個明確導致自閉症的基因突變。

在過去的十年裡,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數百種與自閉症有關的基因,它們的突變會影響大腦的發育,增加自閉症的風險。這些基因主要來自DNA中直接編碼蛋白質的部分,它們直接導致了25%的自閉症病例

然而人類的基因組真的是很大,三十億個鹼基對,這麼長的DNA鏈中,實際上只有2%會明確編碼蛋白質,剩下的98%被稱為非編碼DNA,一度被認為毫無功能,是基因組中的“垃圾基因”。

現在科學家證實了,這些“垃圾基因”也不是全無影響!本週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非編碼DNA的突變也對自閉症的產生具有影響,而且令人驚訝的是,這種變化的遺傳更多是來自於父親的[1]!這項研究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Jonathan Sebat教授團隊,這位大牛致力於神經精神疾病的分子基礎研究,是測序與自閉症領域的專家。

爸爸把“垃圾基因”中70%與自閉症有關的結構突變傳給了孩子

Jonathan Sebat

對自閉症的基因研究一直都集中在與編碼蛋白相關的“新生突變(de novo mutation)”上,指的是個體自發產生的基因突變,而非來自父母。研究它們也是有道理的,這類新生突變縱然不多見,卻是自閉症的主要影響因素,會導致25%-30%的病例[2,3]。

現在我們知道,非編碼區並不是冗餘不做事的,它包括了很多具有轉錄調節功能的原件,包括我們今天要講的順式調節原件(CRE)——這個名字有些陌生,換個名字大家可能會更熟悉,增強子、啟動子、沉默子,這些就是所謂的順式調節原件了。它們能夠調節附近的基因表達,是遺傳調控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呢。而這麼重要的DNA,在一直以來的研究中都是被忽略的。

Sebat教授和他的同事們對這些非編碼DNA特別感興趣。考慮到在全基因組範圍內,那麼多的單鹼基突變中找到非編碼DNA的突變確實有點難了,目前的技術還不成熟,研究者們決定把目光放到DNA原件的結構突變上。

所謂結構突變(SVs)指的就是染色體的缺失、重複、插入、倒置[4]這些變化,它們也比單鹼基突變更容易導致對轉錄調控功能的影響

爸爸把“垃圾基因”中70%與自閉症有關的結構突變傳給了孩子

在Human Longevity與Illumina兩家著名測序公司的協助之下,研究者們對829個家庭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WGS),每個家庭至少有一名自閉症患兒,測序對象還包括他們的兄弟姐妹和雙親。最終測序結果包括了880名自閉症患者,和630名健康的他們的兄弟姐妹。這些自閉症患者都已經排除了新生突變的影響,以保證對CRE-SVs分析的敏感性。

用專業軟件[5]進行分析之後,研究者們發現,每個個體平均具有3746個結構突變,這也是實在太多了,所以研究者進行了進一步的篩選,找出了那些“如果突變,造成的影響可能更大”的區域。解釋一下就是,這些區域在大部分人的基因組中都是比較保守的,很少發生突變,那麼它們一旦突變,造成的變化更可能有害。這些被篩選出來的區域,包括能夠影響大腦發育過程的關鍵基因的調控位點

對結果的分析讓研究者大吃一驚!這些來自非編碼區的結構突變,對自閉症也是有影響的

,這不出研究者的意料,令人吃驚的是,這些有影響的結構突變,遺傳上更多是來自於父親的

讓我們來看一下數據。來自母親的結構突變遺傳率在47.7%,接近50%,這是很合理的,畢竟講道理,生殖細胞嘛差不多是體細胞的一半。但是來自父親的結構突變遺傳率竟然達到了70.9%!這可不是一點點實驗誤差能夠解釋得了的了。

隨後研究者在另外一個無關的隊列中對這種聯繫進行了驗證。這個隊列包含1171個家庭,共計測序了6105個人。分析結果同樣顯示,與自閉症相關的結構突變更多地來自於父親!

不過驗證隊列的數據與原始隊列略有差異,這裡父源結構突變的遺傳率達到了59.6%,比70.9%要少一些。研究者認為,一方面是隊列之間必然存在差異,另一方面原始隊列排除了新生突變的影響,數據略高也是比較正常的。

爸爸把“垃圾基因”中70%與自閉症有關的結構突變傳給了孩子

兩個隊列雙親結構突變遺傳率的對比

共計2600個家庭,9274人的全基因組數據充分說明,自閉症與來自父親的CRE-SVs具有顯著的關係

這些結構突變影響很多關鍵基因的活性,例如CNTN4,LEOP1,RAF1和MEST。就說說LEO1吧,它是一種明確與自閉症有關的基因,其他研究已經觀察到自閉症中存在LEO1的兩種功能缺失型突變了[6,7]。

總的來說,研究者認為遺傳的順式調控元件結構突變將導致0.77%的自閉症病例,編碼區的結構突變會導致1.21%的病例。另外,雖然本研究中沒有觀察到非編碼區結構突變的新生突變,但是研究者認為,這種情況只是極其罕見,我們並不能夠排除它對自閉症發展的影響。

爸爸把“垃圾基因”中70%與自閉症有關的結構突變傳給了孩子

以往,研究者們都是傾向於認為自閉症的遺傳因素是更多來自母親的。因為女性的自閉症發病率較低,所以或許在攜帶同樣遺傳因素的情況下,或許女性對這些“疾病基因”的耐性要更強一些,不過獲得了她遺傳基因的兒子就會較容易發病了。實際上,以往對於編碼區新生突變的測序研究結果也是符合這個想法的[8,9,10]。

但是這項研究的結果又是怎麼回事呢?來自父親的“垃圾基因”竟然對自閉症會有這麼大的影響!

對於這個令人意外的結果,研究者們也給出了一些猜測。他們認為,自閉症的遺傳模型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他們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型——自閉症的遺傳風險是來自兩個方面的,一方面是來自母親的編碼區突變,這部分具有較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是來自父親的非編碼區突變,這部分的影響較前者小一些,並且與前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表現出對自閉症的明顯影響。

不管怎麼說,從這項研究結果來看,我們再也不能忽視非編碼DNA啦,它們也是很重要的,並不是“垃圾基因”呀~

[1]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0/6386/327

[2] J. Sebat et al., Science 316, 445–449 (2007).

[3] I. Iossifov et al., Nature 515, 216–221 (2014).

[4] P. H. Sudmant et al., Nature 526, 75–81 (2015).

[5] D. Antaki, W. M. Brandler, J. Sebat, Bioinformatics 2018, btx813

(2018).

[6] S. De Rubeis et al., Nature 515, 209–215 (2014).

[7] Deciphering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Study, Nature 542,433–438 (2017).

[8] I. Iossifov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2, E5600–E5607(2015).

[9] N. Krumm et al., Nat. Genet. 47, 582–588 (2015).

[10] B. Wang et al., Sci. Rep. 6, 25954 (2016).

[11]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8/04/autistic-children-may-inherit-dna-mutations-their-father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