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歲”可能只有中國人才有,為何?!

“虛歲”可能只有中國人才有,為何?!

中國人說到年齡時常常使用一個詞叫做“虛歲”。在全世界,或許只有中國人有兩個年齡,一個週歲,一個虛歲。對於“週歲”可能一般人還能說得清楚,然而虛歲卻是件讓人感到迷惑的事情,什麼是虛歲?為什麼還有個虛歲?

什麼是虛歲?

虛歲是與實歲(現在統稱作週歲)相對的一種記歲方法。顧名思義,“虛”是虛假之意,“實”則是真實之意。虛歲是中國傳統計算年齡的方法,它是以年為單位的,是一種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一個人出生的當年記為一歲,以後每過一個春節增加一歲。與現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虛歲是唯一的記歲方法,所謂的歲,指的就是虛歲,沒有什麼週歲虛歲的概念。

“虛歲”可能只有中國人才有,為何?!

虛歲中沒有以零為起點的觀念,從理論上說,一個人一出生,就被認為是1歲了。因此按照民間的習慣,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百日之前人們還會以日為單位來計算他的大小;一過百日,人們就再不會計算他的日齡或者月齡,而是以年為單位計算年齡。

為什麼會有虛歲?

要理解虛歲,必須懂得兩個方面的知識,一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的科學知識,二是中國祖先的民族性格。

古代曆法建立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之上,古人通過觀察太陽的升起和降落,白天和黑夜的循環,產生了日的概念。所謂“日”就是一個晝夜。觀察月亮圓缺的變化,從月圓經過月缺,再到月圓,由月的圓缺變化產生了“月”的概念。所謂“年”就是寒來暑往、草木枯榮的一個週期。中國古代曆法的特點,就是採用陰陽合曆,即以太陽的運動週期作為年,以月亮圓缺週期作為月,以閏月來協調年和月的關係。

這種曆法的特點造成中國古代曆法的不精確性。如果按上述規定製定曆法,就會出現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的怪現象。十二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354.3672日,比迴歸年少將近11天,每個月少0.91天, 近1天。如按十三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383.8978日,比迴歸年又多出18天多。就造成中國古代曆法中,在相對比較長的時間中,年相對比較準確,而日則不便於一一對應。今年的某月某日與去年的某月某日不一定能夠“對號入座”,假如一個人是今年閏月初三生的,那他明年的生日怎麼過呢?

“虛歲”可能只有中國人才有,為何?!

中國古人沒有現在我們所謂“生日”的概念,與“生日”含義最接近的詞是“生辰”、“誕辰”。生辰和誕辰的概念不完全等同於生日,生日是以日為最小單位的,就是一天;而誕辰和生辰則是以時辰為最小單位的,古人把一天的時間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稱為十二時辰。在中國古人的生辰概念中,日期僅僅只是記載生辰時間的一個要素而已,與年、月、時是並駕齊驅的,並沒有任何的側重;而西方人的生日概念,強調的就是月份和日期,所以通常我們說生日,只說幾月幾日,不說年也不說具體時刻。

古人之所以按年記歲,就是因為古人沒有時間的抽象概念。我們的祖先對年的認識很早,這決定了我們祖先紀年方法的原始性。原始思維沒有抽象的數字概念,我們的先祖不能理解年月日的時間現象,所以把“年”、“歲”作為一種具體的物。因此古人創立了通過屬相記錄人的出生年份的記歲方法。這種記歲方法有一些特點:首先它是以年為單位的,每一年對應一個屬相,不計月日和時辰;其次,沒有空缺位置,沒有零的概念,每一個人不論你的生命在一年中佔有多大的時間份額,哪怕只有一天,也必定有一個屬相,後來隨著春節的重要程度不斷提高,春節有了增歲的意義,這一天被當做每一個人的生日,而虛歲就是這種記歲方法導致的結果。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