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二胎麻麻要怎么护理?

小雨妈457637

剖宫产大多数都是半身麻醉,现在多半是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和硬麻联合)。术后6个小时需要去枕平卧,也不能吃东西或喝水。有家属心疼产妇,会给脖子下面加个枕头,其实反而是害了她。半身麻醉的产妇,在术后6个小时以内垫高头部会使头部的脑脊液向下流,更有甚者,会通过穿刺点进入硬膜下腔。脑部的脑脊液压力(俗称颅内压)降低,会使产妇产生剧烈的头痛。更不要说吃东西了。术后六个小时以内进食,哪怕是喝水,也会引起胃肠胀气。而且因为此时麻醉尚未完全苏醒,过早进食有造成呛咳的可能。

关于术后的饮食,我一向的建议都是“饿比饱好”。其一是因为饥饿的感觉要比饱胀的感觉更好受。其二,剖宫产手术当天,医生会从静脉中给很多液体和能量。所以手术后24小时内即使不吃不喝也完全没问题。

没有排气之前,宜进食一些素汤、米汤类,需进盐,而且一定要“正常咸淡”!产妇在产后会大量出汗,需盐量不降反升,如果相信老一套不给产妇吃盐,轻者延迟排气,重者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造成生命危险!

关于饮食的过渡,宜从稀的素的逐步过渡到硬的荤的。切忌一口吃成个胖子。进食宜少量多次,勿食荤汤和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胀气难受,胀气严重的还会导致肠梗阻。哎(扶额),关于“吃”上了面的坑,我碰到的还真不少。举个最典型的例子。老公家的亲戚,一个40岁的妇女生2胎,护士医生三令五申跟她说,术后6小时不要吃甜的,转身就一大杯红糖水给灌下去了。最后搞成了完全性肠梗阻,打电话来问我怎么办?能怎么办?转到外科去胃肠解压啊!这时候还想躺躺就好是完全不可能的了!所以凡事都要做在前面,勿盲目听信老一套啊~毕竟古时候又没有剖宫产。

至于一胎和二胎的护理上的区别,陈大夫认为:只要是剖宫产,一胎和二胎的护理方法差不多,二胎可能会比一胎排气晚一点,注意别太早进食荤的和甜的就行。另外,无论是一胎还是二胎,术后都要及时起床走动,一方面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在预防血栓的同时还能加速伤口愈合,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胃肠蠕动,让肠子快点儿排气。二胎因为伤口局部及其周围的血液循环都要比一胎差一点,更应该早些下床活动才能更快恢复。


妇产科的陈大夫

很多二胎妈妈都会担心产后的恢复,那二胎妈妈到底怎样做才能使身体恢复到最好呢?

一、二胎产后,宫缩更痛

二胎产后1周内,可能会常出现阵发性的下腹痛,也就是产后宫缩痛,尤其产后3~4 天内更明显。这是因为产后子宫为了复原,会阵发性地收缩,引起局部血管缺血,组织缺氧,神经纤维受到强烈的挤压,从而产生疼痛。

初产时,子宫肌纤维较紧密,产后宫缩不是很强烈,疼痛不明显,子宫复原所需时间也短些。随着孕产次数的增加,子宫肌肉中含弹性纤维的平滑肌变少,弹性差的结缔组织却变多,导致子宫肌层弹性降低,收缩力变弱,子宫复原就相对更难,复原所需时间就相对延长了,疼痛的程度也相应加重了。

二、二胎产后,子宫复旧要更久

算上第一胎的孕产历程,你的子宫肌纤维已经受过两次长时间的拉伸,因此二胎产后,子宫的弹性与恢复能力相对降低。加上生二胎时,身体素质或多或少有所下降了,子宫复旧的速度就比第一胎时相应慢了些。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因为宫缩乏力等问题使产程延长,或发生难产,子宫复旧的进度就更容易减慢。

所以生了二宝后,你更要关注子宫复旧的情况,如果发现子宫可能复旧不良,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在第五篇中,我们会谈到二胎产后怎样预防子宫复旧不良,以及子宫如果出现了复旧不良的迹象,你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三、二胎产后,护理要更用心

生二胎时,也许精力和体力都不如第一胎时了。十月怀胎和分娩,会消耗你很多体力,加上很多大龄妈咪都是剖宫产,身体恢复会更慢,子宫恢复原状也要更久,而你很关注的身材、皮肤等,更需要用心恢复了。

所以,二胎产后普遍存在恢复缓慢的问题,产后护理和调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你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四、温补自己

不要因为分娩消耗了很多体力,想要快速恢复,就大补特补。因为产后身体还很虚弱,大补反而会吃不消。

生完二宝,月子期间要吃些清淡、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多吃补血的食物,补充蛋白质以促进伤口愈合,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动物蛋白和黄豆等植物蛋白。

五、别让自己操劳

整个月子里,你都应该在空气流通的地方静养。尤其是剖宫产后,如果过早负重或操劳家务,会导致创口愈合不良。 六、别让自己产后抑郁

生二胎时,你已经有了不小的压力,加上体内激素的变化,也许自己并不察觉,但二胎产后你会比第一胎产后更容易抑郁。

抑郁的情绪不仅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发育,而且会对自己的健康带来伤害。因此,和家人好好沟通,在他们的帮助下让心态阳光起来,是很有必要的。如果需要,你还可以求助于心理医生,专业的建议和开导对产后恢复也非常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