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博、陌陌、YY之後,該脈脈了

我之所以敢賭一把的核心原因,其實就一點:職場社交是一個大賽道,而且贏家通吃!脈脈擊敗Linkedin中國之後已經牢牢吃住了這塊大肥肉,有了這個超級入口級產品,一切皆有可能。

前不久在和前搜狗老同事、脈脈創始人林凡交流之後,我更加確信了。賽道靠譜、人也靠譜,還有啥做不成的?

微信、微博、陌陌、YY之後,該脈脈了

【移動時代社交為王,脈脈卡位大賽道】

是時候下一個明確結論了。我認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社交網絡並不像有些人說的已經成熟、所謂“雙微”江山劃定,而是仍然處於發展階段。

職場社交便是一個公認的大賽道。眾所周知,兩年前,微軟以262億美元現金收購LinkedIn(中文譯名為“領英”)。這一場驚天收購,當時震撼了全球互聯網行業,當年不少評論認為微軟買貴了,現在看簡直是白菜價啊!只相當於騰訊、Facebook市值的二十分之一不到。

據林凡透露,脈脈現在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突破5000萬。此處請不要以其他娛樂社交的數據來對比,要知道,職場社交是比較正式和嚴肅的,流量也更值錢。據悉,脈脈去年收入和月活均實現了5-6倍的增長,林凡更是多次表達過,上市目標100億美元。

這非常正常。現在Social功能或接入Social已經成為所有互聯網產品的標配,因為這是用戶的基礎需求,一切皆Social!而移動社交產品本身,因為自帶流量、產生內容、接入服務,毫無疑問是超級入口。任何卡位垂直市場成功的社交產品,都具備廣闊的想象力。看不到這一點,只能說根本不懂互聯網。

微信、微博、陌陌、YY之後,該脈脈了

【打敗linkedin除了產品好,還因為外企整體不行了】

脈脈崛起,除了證明“社交是移動時代第一入口”這個鐵律之外,還再次印證了一個有趣的事實:外資互聯網之中國魔咒。因為脈脈像其它本土巨頭一樣,擊敗了美國、也是全世界的職場社交之王Linkedin。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互聯網增長速度最快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任何世界巨頭都必須爭奪的市場。然而,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世界互聯網巨頭們卻無一例外地水土不服。

為什麼會有魔咒?除了眾所周知的原因之外,還因為外資互聯網巨頭其實還沒有真正理解中國用戶,也沒有站在中國用戶的角度審視中國互聯網市場。縱觀國外互聯網巨頭在中國的失敗,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沒有在中國形成完整的生態!在國內市場而言甚至不能稱之為巨頭公司。

在產品體驗上我可以列一大堆細節。比如脈脈有匿名,領英沒有匿名,很多中國人就覺得領英太高冷了,在脈脈上比較舒服;而且脈脈更強化了認證的作用。因為中國的實際情況,如果不採取認證制度,一堆人會說自己是馬雲、一堆人說自己是馬化騰,平臺必須在認證和真實性上下大功夫。又比如,老外比較強調人和人之間的直接連接,現在美國還在用厚厚的電話本。但在中國不行,中國很多時候需要有人介紹,要有人牽線。所以,拉群在中國的職場社交是必須的東西,但在領英上就是點對點、Email。這一個個的細節,構成了脈脈在產品層面上比Linkedin的優勢。

微信、微博、陌陌、YY之後,該脈脈了

林凡則客觀地認為,最宏觀的原因是外企在中國的發展現在不太好。微軟、IBM、Oracle這些大牌外企在中國的成長速度,沒有BAT,甚至沒有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成長速度那麼快。領英之前有非常多外企的員工,如果外企像90年代那麼如日中天,脈脈就算本土化做的再好、本土企業的員工再喜歡用也不行。因為會因為外企的人在領英上,他會去註冊領英,加領英的這些人為好友。今天是反過來的,本土企業發展比外企快,脈脈本土化做的又很好,BAT等明星企業的員工都在脈脈上,領英原來的註冊用戶就會來註冊脈脈,會在脈脈上加BAT的好友,他想進到這些公司裡。因此在脈脈上,外企員工註冊的規模也很大。

“如果大家都想去外企,那麼對於職場社交來講,產品上的優勢其實都沒用。正因為今天大家都想來本土企業,我們產品做好了才會更多機會讓大家都來用。在這種大的社會背景下,才讓本土的職場社交產品有機會脫穎而出。感謝中國這幾十年的高速發展!”林凡坦言。

從這個角度講,脈脈也是“中國紅利”大故事的一部分。當機會到來時,林凡和他的團隊牢牢把握住了機會。

【脈脈不做快公司,穩穩做比美國師傅更大的事】

儘管脈脈低調潛行,但一個嚴峻的事實擺在面前:中國互聯網的壟斷勢頭有增無減,幾乎所有公司都不得不面臨著抓緊成長,否則不是賣給BAT就是要選邊站隊的窘境。

幾乎每一起足夠量級的收購都是他們在競價、雙馬大手一揮動輒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金、幾大陣營合縱連橫風雲詭譎、跨界和互聯網結合不斷突破想象力……早年江湖中聞所未聞的大景象、大事件,發生在他們身上已不奇怪。

面對這樣的驚濤駭浪,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是不現實的。脈脈是怎麼想的?林凡坦言:“創業環境日益浮躁,生存環境也日益嚴峻。但脈脈不做快公司,也許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面對更大的風險,但我們堅持慢慢地追求目標可期”。這,是一個清華理工男的典型風格。

從產品上看,脈脈在平臺層是兩層,最底層是真實公開的職業身份,人和人連接,效率就會變高。第二層是內容。林凡認為,職場如果只靠人和人之間的連接,它畢竟是一個低頻剛需,不能完成高頻的過程;但如果平臺上有很多有意義的、能夠互動的內容,就能夠促進人和人之間的連接,價值就會被放大。前面的身份層,脈脈已經形成了初步的規模。內容層,現在大家更關注的只是匿名動態,據悉脈脈在實名體系裡已經有初步的進展,應該會很快看到有比較大的變化和創新。

微信、微博、陌陌、YY之後,該脈脈了

現在,脈脈已經在縱向上吃住了市場,存在著很多橫向擴張的可能性,這些都可以是脈脈的垂直產品。因為脈脈作為職場社交最核心的價值是給用戶創造信任,讓人和人之間信任的成本變得更低。為什麼領英在美國把所有招聘網站都打敗了?最核心的就是在領英上的身份是公開的,你所有寫的東西周圍的同事、朋友都能看到,亂寫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小。但是中國人的簡歷都是項目領導、都是負責人,這是很難被驗證的事情。在中國這也只是時間問題,未來各行各業的人員都會慢慢開始意識到,以後應聘者只提供脈脈的簡歷就好了,這樣脈脈在招聘上就會有特別大的影響力和價值。

再比如CRM(客戶關係管理),在國內沒有超級成功的CRM系統。而脈脈擁有很大的數據,其實可以把這些東西變成線索。當然也可以智能計算出行業和同行的一些公開客戶。所有的這些數據,是不需要用戶錄入到平臺上就可以完成計算的過程的。這也就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拓展客戶,那麼未來在CRM領域也會有很大的優勢和影響力。

林凡認為,在許多垂直領域內脈脈未來都能滲透進去,而且都有很明顯著的後發優勢。“我經常跟同事們說,領英在美國是一個兩三百億美金的公司,在中國即使完全複製一模一樣的產品,也應該有個同等規模的,兩三百億美金挺正常。但脈脈想做的事情比這更大,因為領英出來的時候像SAP、Oracle等企業級服務的公司已經很大,他們都是千億美金的公司,最後領英也被他們買了。但在中國所有的企業級公司都很小,我們有機會佈局,跟著中國企業級服務公司一起成長。

這段話讓我刮目相看,沒想到這個看似溫和的理工男心裡,竟有如此潑天壯志!

微信、微博、陌陌、YY之後,該脈脈了

【結束語】

未來20年,中國二、三線城市的崛起是必然的。這些城市崛起以後,商業企業的競爭也是必然的,所謂的經濟轉型、供給側改革,都是說要讓企業變得更有競爭力。企業要更有競爭力,其實就是要有效率、更創新。

那麼,當商業社交能夠解決人才的問題,企業級服務能夠解決效率的問題。這些東西做完了以後,像脈脈這樣的商業社交產品有機會引領整個中國企業級服務市場的,搞不好就可以做成一個千億美金的公司,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景。過去5年,脈脈證明了中國也有商業社交併且能打敗美國師傅。未來5年到10年,脈脈也有機會去證明:企業級服務在中國能夠給社會帶來巨大改變。

當年,有誰能預料到騰訊、微博會如此成功?我們都是時間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