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右使范瑶最后去哪了?

爱笑的长耳朵兔子

不请自来

范遥和杨逍被称为“逍遥二仙”,同是辅佐阳顶天的左右大护法,在《倚天屠龙记》中武功排名与杨逍相当略高于玄冥二老,年轻时英俊潇洒,颇有大将之才。随着明教实力日益壮大,眼看能与大元朝分庭抗衡,却随时都有“灭教之灾”的危险,为此范遥自己毁容,混进了当时手握大权的汝阳王府上,窃取消息以保明教安危,一去二十年,波折起伏,插足之间就有丧命的风险。人称“苦头陀”,忠肝义胆!


范瑶不是一个仁爱的大侠,也不卑鄙小人也不是伪君子,作为坦荡不惧,从来不用下三滥的手段,假如要找人报仇定会杀人分尸、扬灰锉骨


狡猾至极,书中很早就有了伏笔,范瑶早已为自己设好后路。为给张无忌做见面礼,声称深得汝阳王的信任,为此也曾经亲手格毙过本教的三位香主,见张无忌脸上有"不豫之色"便当场断指明誓,并以死相胁,摆出一副说到做到忠肝义胆的画面。被迫张无忌连忙说道

"你再残害自身,那便是说我无德无能,不配当此教主大任。你再自刺一剑,我便自刺两剑"

直到大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大势所趋,羽翼逐渐丰满,杨逍年老德薄,无力争锋。朱元璋登基之后将教中曾立大功的兄弟尽加杀戮,韦一笑都死于明军之手;而范遥在《倚天屠龙记》中并没有被朱元璋杀害,他最后的去向已经是一个谜团了,最好的解释是归隐山林,做个真正的“逍遥二仙”去了


奇葩娱乐说

上次答过一个“丁敏君去哪儿了?”的问题,这回又是“范遥去哪儿了?”的问题😅️这两位去哪儿了书中都没有提及,只能凭读者自行发散揣测。

金庸笔下人物众多,除了光彩熠熠的主角人物,大部分是出来一个镜头就领盒饭的,能混上一章半节的描写算是很不错了(至少能进“演员表”,而不是“参加演出”)。



《倚天屠龙记》第26章“俊颜玉貌甘毁伤”是范遥的专场,作为汝阳王府网罗的高手、“长发披肩,脸上满是横七竖八刀痕”的哑巴头陀,谁能想到他竟是明教的“光明右使”,和“光明左使”并称“逍遥二仙”的范遥――范遥,堪称金庸小说中“最强卧底”。

前段时间看《风筝》的时候,“郑耀先”总让我想起范遥。曾经一个风度翩翩、江湖闻名的美男子,能够在自己脸上划刀子、用药物染头发,没有坚定的信仰是不可能的。范遥,是一个坚定的明教教义拥护者。



相比杨逍,范遥是不羁而邪气的,为人忠义但心狠手辣,明教内乱的时候,杨逍等人虽然斗来斗去,但从不杀害本教手足,范遥不仅杀,还一连杀三个;说话口无遮拦,视礼教名节如无物,所以才用一句“老相好”把灭绝气死。

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都知道,范遥内心爱慕的人是“紫衫龙王”(金花婆婆)黛绮丝,曾求阳教主夫人把黛绮丝许给他,但黛绮丝抵死不从,因她心中已经有了韩千叶。



为了韩千叶,黛绮丝不惜违背波斯明教圣女“终身不嫁”的规条。和韩千叶成亲后,为了赎罪,偷偷进明教密道寻找“乾坤大挪移”心法,但未果,为了逃避明教和波斯总教追捕,和丈夫韩千叶 隐居东海灵蛇岛。

旧版中,隐晦的提到范遥是害死韩千叶的凶手。“蝶谷医仙”胡青牛描述杀人凶手特征:

我问起下毒之人,知是蒙古人手下一个西域哑巴头陀所为。

这个所指和范遥“苦头陀”的形象是很契合的,而且范遥有足够的杀人动机:韩千叶抢走了他心爱的女人。

除此描述,书中还有两处描写可以佐证:

一是黛绮丝和韩千叶两人同时中毒,但中毒的情状不同:黛绮丝“中毒不深,可凭本身内力自疗”;而韩千叶所中的毒却是“无药可治”(胡青牛语)。

二是范遥看见小昭时的神情:“(转身出店,经过小昭身边时,)突然一怔,脸上神色惊愕异常,似乎突然见到甚么可怕之极的鬼魅一般,失声叫道:“你……你……”



这三点串起来,可以推断是范遥杀韩千叶。下毒的深浅,一是不忍伤害自己所爱之人,二是目的只在杀韩千叶。看见小昭“如见鬼魅”,因为小昭是韩千叶、黛绮丝女儿,相貌上能看出两人的影子,范遥做了亏心事,自然是害怕的。

范遥的心机是很重的。在向张无忌表明身份后,旋即主动说出自己为博取汝阳王信任,曾亲手毙了本教三名香主。见张无忌虽然宽恕了他,但稍有犹疑,立马斩断自己两根手指,让年轻的“老好人”张无忌又惊又敬:

张无忌道:“本人已恕了范右使的过失,何苦再又如此? 身当大事之际,唯须从权。范右使,此事不必再提。”忙取出金创药,替他敷了伤处,撕下自己衣襟,给他包扎好了,心知此人性烈,别说言语中得罪不得,脸色上也不能使他有半分难堪。他说得出做得到,恐怕日后真的会自刎谢罪,想到他为本教受了这等重大的折磨,心中大是感动,突然跪倒,说道:“范右使,你有大功于本教,受我一拜,你再残害自身,那便是说我无德无能,不配当此教主大任。你再自刺一剑,我便自刺两剑,我年幼识浅,不明事理,原是分不出好歹。”

教主既已发话,宽恕他从前过失。那他重回明教,就算被黛绮丝认出来是“杀夫凶手”,张无忌也不能食言对他动手,顶多把他逐出明教。

但后来黛绮丝和小昭回波斯了,他们之间的恩怨已无从说起,范遥自然不用再出现了。



但新修版中,金庸把毒杀韩千叶的人改成了“西域番僧”,算是为范遥正名。金庸笔下的明教人物,行为乖僻嚣张,和所谓武林正派大相径庭,但都是铁骨铮铮、忠肝义胆的好汉子,当然不能把范遥塑造成为嫉妒杀人、狭隘腹黑的“心机boy”~

万安寺一役后,范遥结束二十年的卧底生涯回归明教,至于他后来怎么样了,以他的性格,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是不可能的,既然已经洗脱嫌疑,跑去波斯找黛绮丝了也不一定→_→


漂亮得不要不要的

我记得原著描写范瑶相貌英後,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不知迷倒多少少女,但他独对紫衫龙王黛喜丝一见倾心。后因紫衫龙王嫁为人妇而一撅不振,终日借酒消愁,后又其离失踪。原来啊,他忍辱负重,自毁其英俊容貌,化名苦头陀,潜伏在汝阳王府,饲机而为。最后因沾灭绝师太口头便宜(说灭绝是他情人,周芷若是他私生女,虽是计谋,但用在灭绝在老处女身上确实有些玩笑开大了),两人打斗葬身于火海中(塔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