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醫學這麼發達,為什麼治不好膽囊炎?

喜歡我請加油討厭我請繼續

這個問題很普遍,也有些特別。

現代醫學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發達,還有很多很多的疾病是人類束手無策的,就比如前段時間的一片網絡文章講述的那樣,《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為啥一個普普通通的感冒都能使人致命?在大眾看來,感冒是再正常不過了,可在醫學上,感冒也分為很多種,人類歷史上很多次流感大流行導致大規模人類死亡,而當時的醫學在這些流感面前真的有些渺小了,所以,不要再覺得現代醫學很發達了,真的到了某一天,任何疾病都是以完美的方式治癒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說醫學很發達了。

具體到膽囊炎,顧名思義,就是膽囊裡面的炎症,分為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兩種類型。急性膽囊炎又分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佔95%)、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佔5%)。

膽囊到底是幹什麼的呢?教科書上對於膽囊的定義是這樣的:

簡單解釋下,膽囊其實就是儲存膽汁的倉庫,而肝臟是生產膽汁的工廠,膽汁從肝臟分泌後,先進入膽囊,膽囊將稀稀的膽汁儲存起來並進一步濃縮成高濃度的膽汁,人體進食後,尤其的進食油膩食物時,膽囊收縮,膽汁排入腸道,幫助消化。

上圖是膽道系統解剖圖,可見膽囊是個囊袋狀器官,用來存儲膽汁。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有:1、膽囊管梗阻:膽囊結石移動至膽囊管附近,堵塞膽囊管,膽囊內膽汁無法排出,膽汁滯留、濃縮,高濃度的膽汁酸鹽具有細胞毒性,引起細胞損害,加重粘膜炎症;2、細菌感染:細菌經由膽道逆行進入膽囊,在膽汁流出不暢是造成感染。

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病因不甚明確,致病因素主要是膽汁滯留和缺血,導致細菌的繁殖且供血減少,更容易出現壞疽、穿孔。

急性膽囊炎有輕有重,輕的炎症僅僅累積膽囊粘膜層,也就是膽囊壁的最裡面那一層,此為急性單純性膽囊炎,如病情進一步加重,病變累及膽囊壁全層,發展至急性化膿性膽囊炎,如膽囊管梗阻未解除,膽囊內壓力進一步增高,膽囊壁血管因受壓致血供障礙,繼而缺血壞死,則為急性壞疽性膽囊炎

,常併發膽囊穿孔,膽囊內膿液經穿孔進入腹腔,導致腹膜炎,甚至可穿破至十二指腸、結腸等引起內瘻

由此可見,膽囊炎症因病情嚴重程度不同,對人體的影響也不同,單純性膽囊炎可以通過輸液、消炎等暫時控制,疼痛好轉,化膿性、壞疽性膽囊炎病情危重,甚至細菌進入血液,導致膿毒血癥(也就是以前講的敗血症)。

不要覺得現代醫學很發達,對於膽囊炎這樣的所謂的“小病”能處理的很妥當,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年齡很大的膽囊炎患者,因為感染嚴重,自身免疫力低下,抗感染效果欠佳,手術風險又大,最終預後不好甚至死亡都是有可能的。

再回過頭來看看本文的標題:現在醫學這麼發達,為什麼治不好膽囊炎?

現代醫學是發達,但仍有很多很多的侷限性,很多疾病都治不了(比如說癌症晚期)。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這是長眠在紐約東北部的特魯多醫生的墓誌銘,中文翻譯: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既神聖,又質樸。

治癒、幫助、安慰,對於醫學和醫生來說,是沉甸甸的6個字!


頭號在線醫生

問題所說的膽囊炎治不好,我想沒有這一說法,因為膽囊炎的機制是膽囊壁的增厚和粗糙,是由長期的慢性炎症和結石等的刺激所致,也就是膽囊B超所描述的“雙邊症”。在一般情況下無任何臨床表現,當炎症因受涼、勞累等原因持續加重,結石嵌頓,進食油膩食物時才出現右上腹痛、發熱等症狀,故不宜早期發現。

為了預防膽囊炎的發生,小克建議清淡飲食,少吃大魚大肉,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多吃果蔬、戒菸限酒,你才會擁有一個“好膽”,在根治上只有一個辦法,(對慢性膽囊炎發作頻繁、並伴有結石、膽囊息肉者)那就是膽囊切除,一勞永逸,具體切除手術方式有腹腔鏡和常規開腹,這個要你和醫生好好協商,權衡利於弊哦。所以要好好保膽,儘量不要根治。



希望小文對你有所幫助,關注小克醫學,每天學習健康知識。


小克醫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