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有螺旋槳,是如何做到不讓海水通過傳動軸灌入裡面的?

VLoOq_DEEDEE

哦,尾軸一般由前後軸承殼體和尾管組成。軸承殼體裡面裝上軸承就可以把尾軸支撐起來並且軸封,有幾種密封結構可以使得舷外的水不大量滲透進來。

例如下圖,為填料函型首密封裝置的工作原理簡圖。此種密封裝置主要是靠填料,也就是圖中的5,來阻止舷外水流入機艙,3是壓蓋,填料在壓蓋的預緊力作用下與螺旋槳軸緊密接觸,達到密封的目的。尾軸承下沉時,可徑向調節填料函本體4使與尾軸同心,以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這種密封結構通常都設有進水管,例如圖中的1,引入具有壓力的舷外水,冷卻和沖走積存在填料內的泥沙。


其實常見的大型機械,即使不刻意去設計防水,水也基本上進不來。連接部位和玩具不一樣,比如軸承和軸都屬於配合關係,是同一個尺寸的。100毫米的軸,與其配合的軸承內徑肯定也是100毫米。非專業的小夥伴可能這樣想,打算讓軸承鬆一些,你設計成99.99毫米的軸配100毫米的軸承,這就是錯誤的,現實中不可能存在這樣的設計圖的。如果你想讓某個部件輕鬆裝上卸下,只需要把他們的配合關係設計成間隙配合就好,這樣同尺寸可以輕鬆裝上卸下。


如果是軸承就要設計成過盈配,那你安裝上需要很費力,最起碼配合的地方不可能漏水,加上適當的軸承和結構基本上就密封了,否則漏進來塵土或者空氣中的水,軸就會很快損壞。

我倒是沒設計過船軸,但是船軸設計應該比常見的大型機械難。因為機械本來就怕海水,如果採用油來潤滑,那就要確保水不能進入,否則也會加速損壞。那麼解決起來應該就是要在油壓方面做一些措施,可以讓潤滑油壓力大一些,慢慢往外滲油倒是不怕,不進水就好,定期補充潤滑油就可以。


艦船還有水潤滑的,道理相同,讓軸承裡面的水壓力比外面大就好,加上密封裝置有一些類似迷宮的結構,可以讓水慢慢往外滲。



這些結構都不會讓水迅速大量的滲透,時間久了沒人管滲透也免不了,但是不用擔心這些。例如正常行駛的大型艦船,這個基本上可以忽略,即使放置幾百年,船都鏽爛了,留下的也是軸的結構。


蛋科夫斯基

簡單的機械密封即可,老辦法是填料密封,但易壞。

機械密封可耐幾百米水深,航母那點水壓幾乎忽略不計。不過軍品動轍上綱上線,不計成本。為了更加可靠,估計要採用氮化硼材料。這個級別的材料,可以一口氣用過幾十年。

機械密封的工作原理是,將軸向間隙轉移到徑向間隙,徑向端面只要不平整度小於三個光帶就可以在旋轉狀態下,永不漏水。


技術型文盲

還真有你想到的。

你看過注射器、液壓氣缸嗎?不但水分子不能穿過,就是氣體分子也穿透不了……軸承怎麼可能有水能滲透過來的?如果縫隙大了,噪音就大了,那就得更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