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有没有历史地位比秦始皇更高的皇帝?

刚刚他爹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之中,找出一位能比肩秦始皇的皇帝,显然很不容易。中国是个早熟的国家,在两千多年前,便发明了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个制度发明以前,因为交通与科技的制约,人类无法在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广大疆域内,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也无法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俯首听命于政府。但秦始皇显然做到这一切。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分析。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开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先河的,是秦始皇。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创举。中国的社会,不比欧州这些小国,中国地广人多,如果实行分封制度,很容易陷入各自为政,左右互搏的情形,导致无法去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点,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国人善内耗,非到生死关头,绝对不会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勾心斗角是善内耗的外部特征。


所以,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所赋与的向心力,正好钳制了这种由中华文化形成的、有缺陷的离心力对领土的撕裂。具体表现在,中央政权的架构实行三公九卿制,开创了让中央政府官员相互制衡、通过皇帝这个共同的交点形成了合力;地方政权实行郡县制的架构,首创了让千里之外的地方官员,对中央政府这个共同的主干俯首听命、令行禁止的最有效率的统治方式。

二,全民渴望统一向心力的养成

这种政制的创立,并非过隙白驹、稍纵即逝,而是奠定了中国二千多年来的政冶制度的大方向,把中国无可辩驳的引向大一统的时代。每当大一统的局面,因各种原因被击碎,无论时间长短,总会借助改朝换代的政冶运动,恢复到大一统状态。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是秦始皇给了我们这个幅员辽阔、百姓众多的国家,树立了一个统一成功的范例。不仅如此,更为可贵是,这种制度配合中华文化,培养了全民坚韧不拨的向往统一的向心力。



没有这种大一统的向心力,中国早就不可逆转的变成了类似欧洲那样的、几十个小国家的一盘散沙了。这种空前绝后的伟大,纵观二千多年来的许多皇帝,谁又堪与始皇帝比肩呢?千古一帝,功比尧舜。绝不是在吹捧他,而是一种实至名归的说法,说不定这种说法,可能还是贬低了秦始皇所创下的功绩。很明显,只会禅让和拥有较少的幅地的人主尧舜,怎么可能,与拥有众多人口和广袤幅员的秦始皇去比呢。

三,中央集权制促进中华文化的改进

在中国,任何政制都必须符合中华文化,不管是哪个民族去统治中国,不符合主流文化,是坐不稳江山的。虽然,在中国第一次大一统时期,中华文化尚未臻完美。因为在秦始皇时代,虽然商鞅死了,但法家思想还是绝对占主流的,及至汉武帝,儒家思想才让法家思想隐居起来。这时,法家思想并没有被儒家思想打败,看看两千多年来的各种王朝,都奉行的是”外儒内法”的皇道,当然,宋朝除外。所以,宋朝才会那么弱。


四,中央集权制的具体表现

很明显,全国统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币两个面”,在当初语言、文字、度量衡、货币各不相同的凊形下,光秦始皇出来叫一声“六国被我灭了,全国统一啦”,是没用的。最起码大家在语言、文化、科技、经济方面交流起来,还是很费劲。于是,秦始皇便下令,强制全国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度同制、改币制,很好地解决了在各种交流上的低效率。让全国的统一不会因为在语言、文化、科技、经济交流上的困境而崩溃。

为维护中央集权制度的运转,另一个表现是开拓与防御并重。首先是防御,修筑长城、北拒匈奴对统一的干扰。如果没有秦长城的拒止作用,面对游移不定的匈奴,要多投入不少的军队去防守;如果防御没问题,秦朝的开拓进取性便表现出来了。开发北疆、迁徙刑徒、奖赏徙民,加强了北疆与中原的联系;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永远纳入了中国版图;总之,秦朝犹若一个十六七岁的半大小子,无所顾忌的将自己躯体向四周慵懒地伸张开来。



写到这里,我仍然想不出,还有那个帝王能办成秦始皇在统一全国中,所办成的这么多的大事。曾国藩曾终生追求,”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始皇帝在两千年前,就轻易地做到了。他残暴冷酷、不恤民力;他自负荒淫,睥睨一切,但留给中华后人这么大,一个统一的生存空间,始皇帝有多坏,我想也都该认了。因为秦始皇很专业、很前瞻地尽到了一个超越“三皇五帝”的皇帝职责;如果都象宋徵宗那样,即使不苛政、不伤民,国土却都拿去投降赔偿了,他画得再好,对后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幽探微的初衷。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就中国历史而言,秦始皇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的说法最初来自《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是明代大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后来被引申,用作对大有为之君的美誉,例如明朝王志坚在说道《读史商语·卷三》:“三代以后,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此处的文皇是指李世民,而李贽在《续藏书》中为了拍马屁,把朱元璋说成是:千万古之一帝。

在日慕君看来,中华虽有五千年历史,能有资格称为千古一帝的寥寥无几,但如果要选一个,非秦始皇莫属,中国历史上历史地位没有比秦始皇更高的皇帝。

(1)奠定了华夏版图,秦始皇以前虽有三代之说,但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王室虽在但并非权力的中心,且文字度量衡等乱七八糟,自秦始皇把这一切统一,建立大一统帝国,为中国此后几千年的发展树立的主旋律,划定了边界,大一统成为朝代兴衰的任务和标志,自此中华文明得到规范延续,造就了今日的中华名族。

(2)建立郡县制,为此后两千年封建社会奠定政治框架,造就了2000年的盛世。

有人认为,郡县制限制了百姓流动,造成了王权强大,限制了国家民族的发展,这种说法忽略了古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当时的情况下大一统的郡县制是最先进最有效的制度,这是由历史现状决定,而创立者正是秦始皇,可以说封建社会的规矩就是他给立的,没有他的郡县制,就没有后来的中华帝国。

(3)统一了思想。统一思想被看做是思想禁锢的象征,但如果没有早期的思想统一,经历两千年的发展各种思想碰撞形成的流派,必然导致四分五裂,且思想上的分裂是难以弥补的,分裂必然带来冲突厮杀,例如欧洲东正教基督教,虽然都是白人,但怎么也尿不到一壶去,伊斯兰逊尼派和什叶派都是一个神,但绝对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中国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其中秦始皇居功至伟。

秦始皇虽然留下了许多骂名,比如焚书坑儒,好大喜功,苛捐杂税等等,但这些问题要放在历史的观点来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些问题换个君王同样存在,但他开启的盛世,却惠及此后无数华夏子民,千古一帝当之无愧。

即便从世界文明的角度来说,以皇帝位置而论,日慕君依旧认为秦始皇是最高的皇帝。



日慕乡关

欧美的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功绩最高的千古一帝,是隋文帝杨坚。

鄙人认为,中国历史上罪恶最大的帝王是秦始皇;功德最高的帝王隋文帝。

先说罪恶滔天的秦始皇。

评价秦始皇,应尊重历史,以史为据。

一、定诽谤罪。

秦统一天下后,首创中国历史上的诽谤罪,即批评政治,骂天子之罪。

秦朝之前,中国言论自由。人民有批评政治,骂天子的自由。秦始皇开启了万恶之源。

460名儒生与术士侯生、卢生不同。是言天子之过而被诛杀,是死于诽谤罪。

二、弱民。

秦统一天下后,收天下之兵于咸阳,铸十二金人,以弱天下之民。

秦朝是华夏政权中,唯一一个禁止人民拥有兵器的王朝。

三、大兴土木——疲民。

秦朝,除了刑徒和奴隶服徭役外。还有300万老百姓服役。

嬴政大兴土木。修驰道、阿房宫、骊山陵墓和长城。无数民夫、刑徒、奴隶惨死。

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发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尽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儒家厚葬久丧虽然劳民伤财,但君主的丧葬有严格的标准,不能逾越。秦始皇之厚葬,超过周礼之标准不是十倍、百倍。而是百万倍。

四、滥杀无辜。

嬴政至邯郸后,杀“有仇怨”者。其实是为掩盖其身世。这点不在赘述。

秦始皇为求不死之药,自谓“真人”,不称“朕”。行为诡秘,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账钟鼓美人冲之。有言其处者,罪死。有中人告丞相,始皇怒:诏捕中人及在旁者,皆杀之。自是之后,莫知其行所在。

侯生、卢生得知此事,与人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乐以刑为威,天下畏惧,莫敢尽忠。博士、群臣莫敢言其过。二子称秦始皇无德,不能长生,无法求仙药。于是亡去。

诸生皆议论秦始皇之过,嬴政令于是诛捕诸生四百六十人。皆坑之咸阳。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颂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监军蒙恬于上郡。



坑杀诸生之事,起于阴阳五行学派的术士,波及儒生。从扶苏之言“诸生皆颂法孔子”可知。在四百六十名诸生中,有术士及其他学派弟子,但更多的是儒生。这就是著名的坑儒。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尽取其民,诛之。鄙人儿时,就听说过关于秦始皇的传说:秦始皇杀老百姓,必须杀完杀尽。若杀不尽,官吏就要处死。其下属官吏杀完人后,就在路旁撒黄金。数日后,拾取黄金时,分毫不差。此地的老百姓被彻底杀干净了。历史传说有夸大的成分,但却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

秦始皇生时祸害百姓,死后亦然。其陵墓以人的脂肪作蜡烛,工匠为弩机,陵墓修成之后,尽闭之,工匠无复出者。后宫无所出者,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以法家思想治国的秦始皇,视万民为蝼蚁,无论踩死一万、十万,还是百万,都不值一提。

五、劳民伤财,寻仙求长生。

始皇二十八年,嬴政遣徐福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三十二年,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燕人卢生使入海还,得谶言:亡秦者胡也(胡亥)。始皇以为胡人,便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击胡人,略取河南地。



卢生说秦始皇:神仙不轻易见人,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可得。于是始皇自谓真人,不称朕,行动诡秘。使群臣难以相见。

六、弱民

《商君书·弱民》有曰:“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治国之道,首在弱民”,“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法家之弱民有二:一是使民贫穷,商鞅谓之:农有余粮,则逸于岁。只有使农民“家无积粟”,农民才会尽力耕种。百姓家无积粟,一旦发生饥荒,政府还不救济,那只有一个结局——饿死。

七、毁灭华夏文明

《商君书》有曰:“民愚则易治”,“民愚,则君以智而王”,“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

韩非谓之:“智者不以言教,而慧者不以藏书”,“民不越乡而交,贵贱不向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

孔子大力兴学的目的就是启民智、立民德。儒家无疑是施行愚民政策最大的敌人。商鞅谓之:“诗、书、礼、乐、廉、耻、孝、悌、仁、智。国有十善,上无使战。”韩非谓之:“儒以文乱法。”为了推行法家的愚民政策,使人民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秦始皇不惜焚书坑儒,毁灭华夏文明。

八、新世界与旧世界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打碎了一个旧世界。建立了一个新世界——秦朝。我们先看先秦的旧世界:

1、人与人相对平等,人民没有丝毫奴性。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郑国大举伐宋,华元帅军抵抗。在战前,华元赏赐羊肉给将士,但遗忘了为其驾驭的车夫,车夫便在大棘之战中,驾着战车直奔郑军之中,导致主帅华元被俘,宋国大败。之后宋国以兵车百乘将其赎回。

不久,宋国筑城,华元任工程总监。筑城的役夫见华元巡视工地,便作歌吟唱,以讽刺他兵败被俘。由于华元随从人少,寡不敌众,只得离去。

华元身为宋国六卿之首,著名政治家。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长期任右师,执掌国政。且身兼筑城总指挥。却被役夫嘲笑、讥讽。

这说明周王朝人与人之间相对平等。人民没有丝毫奴性,役夫当面讥讽卿大夫、国君十分正常。

2、执政者对人民有敬畏之心。

《诗经·莆田》有云:我取其陈,食我农人。在耕种季节,周天子慰问农夫,给农夫送饭。孔子曰:使民如承大祭。此诗中的周天子便符合儒家君道的标准,对人民有一颗敬畏之心。以法家思想治国的秦始皇对人民断不会有敬畏之心,而是视人民为草芥、蝼蚁。因为在法家眼里,人民生存的唯一价值,就是被君主奴役,为君主致死尽忠。

3、执政者忠于人民

孔子所提倡的“忠”本意为与人坦诚相待,工作尽职尽责。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都可以互相尽忠。

在《左传·庄公十年》中,有一则曹刿论战的故事:

曹刿问鲁庄公,你凭什么和强大的齐国作战?庄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所言,是指鲁庄公是尽职尽责,忠于人民的合格君主。

《左传·桓公六年》有曰:“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又曰:“民者,神之主。圣王先成与民而后致力于神。”

但韩非却将儒家之忠“法家化”。把原本的“工作尽职尽责,与人坦诚相待”篡改为“君主的利益高于一切”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只限于下级对上级,臣民对君主尽忠(详细见鄙人的《韩非子》札记)。

4、人民言论自由,有批评议论政治的权利

《诗经》的成书得益于周王朝的采诗制度。目的是“观民风,知得失,自考正。”侧面反映了周王朝言论自由,支持人民批判和议论政治。这与《左传》中子产不毁乡校互为印证:

乡校是先秦时期,人民休息和议政之所。子产执政时,郑人常聚集乡校,谤子产之政。然明建议毁掉乡校。子产却认为,乡校是人民休息,议论政治之所,“民所善者,吾则行知;民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何以毁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如吾闻而药治之。”

仲尼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由此可知,无论是子产,还是孔子,都是反对专制独裁,支持言论自由,支持人民批评和议论政治的。

5、职业平等无贵贱。

在周王朝,各行各业平等。所谓农夫赴时,百工制器,商贾趋利。但法家却认为工商与儒家一样,皆是国家的蛀虫,应当消灭。秦朝统一天下后,更是采用暴力手段,将工匠、商贾直接没籍,充为奴隶。

正因如此,孔子才会维护周礼。

而秦朝则把全国建成一个大监狱。以韩非思想为指导:大臣是“从主之法,顺上之为。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人民是——“战时用其死,安平尽其力”,“赴汤蹈火,死节之民,寡闻从令。”臣民生存唯一的价值,就是踏踏实实作奴才,致死为君主尽忠。

此外,先秦儒家已经有立法为民,司法独立,疑罪从无,不罪无辜的旧思想。与法家立法为君,君主必须牢牢钳制刑罚,夷族连坐,宁枉勿纵的新思想争锋相对,水火不容。

依据法家思想建立的秦朝,使人民失去了自由和人权。

在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中,最接近民主法治社会的时期有二:一是周王朝,二是北洋政府时期。最为专制独裁,社会最倒退的时期也有二:一是秦朝,二是某个时期。

秦始皇不但暴政虐民,穷奢极欲,大兴土木,还毁灭华夏文明。扼杀人民的自由和人权,是中华民族罪恶滔天第一人。当然,以法家视角来看,秦始皇英名神武,功德盖世。因为法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捍卫君权,奴役臣民。

说完功德滔天的秦始皇,下面讲功德齐天的隋文帝。

一、隋文帝统一天下。结束了五胡乱华的局面。

二、开创开皇之治。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

三、放开言论,废除诽谤罪。

诽谤罪由秦始皇创立。汉文帝时,重用儒家大师张仓为丞相,放开言论,废除诽谤罪。汉武帝时,重用法家酷吏张汤,重立诽谤罪。

六百年以后,隋文帝再次废除诽谤罪,中国再次实现言论自由。儒家谓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隋文帝废除诽谤罪,是华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进步。

四、废除夷租连坐等酷刑。

法家主张夷租连坐。一人犯罪,夷灭三族,株连十户。儒家主张不罪无辜。孔子修订的《尚书》有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汉文帝时早已废除夷租连坐。汉武帝时,由法家酷吏张汤重新定立。六百年后,隋文帝再次废除夷租连坐,这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次巨大进步。

五、制订《开皇律》。

隋文帝制订了中国继《法经》之后,我国第二部划时代意义的法律《开皇律》。

六、创立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今天的日本,依然有三省六部制的影子。

七、创立科举制。

隋朝之前,中国是上品五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九品中正制。隋文帝创立了古今中外最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使寒门子弟有了出士为官的机会。

正如电脑游戏《帝国时代》所言:从隋朝开始,中国繁荣起来。

中国的千古一帝有两位:一位是罪恶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一位是功德的千古一帝隋文帝杨坚。


杨朱学派

比秦始皇历史地位更高的皇帝不见得有,聘美秦始皇的倒是有一个,那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秦始皇与隋文帝的成就。

秦始皇结束了战国时代,实现了标注意义上的国家大一统局面;隋文帝则成功地统一了自东西晋之后百余年的严重分裂与混乱的中国,也结束了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并有效的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隋文帝的这个成就丝毫不亚于秦始皇,隋文帝不但拯救了战乱不断的中国,还进行少数人口迁移,靠强大的汉文化来同化少数民族,真正意义上解决了民族矛盾,与历史上鼓吹的五胡南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创立科考制度。废九品宫人法,经过科考选拔人才,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首创,科考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为世界做出了贡献。

隋文帝在位期间,疆域辽阔,越南、琉球群岛归属隋朝。人口达到6000余万,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颠峰时期,开创了“开皇盛世”局面。

推广均田法。

均田法把汉以来掌握在贵族豪强地主之手的土地重新划分给了广大农民,缩小了贫富差距,使社会更加稳定,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简化地方行政个官制。这个政策是相当有效,把以前的州、郡、县简化成州、县,裁减了冗余官吏。若是我们现在也用这个制度大家想想会多好,就是直接把地区市取消了,我真不明白地区市起到了什么作用。

隋文帝还是一个坚决奉行一夫一妻制的帝王,这个不得了啊!一生只爱独孤伽罗皇后,而且他还是推动女权主义的第一人。独孤皇后深度参与朝政,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



隋朝的一系列政策都具有开创性的,但是这个朝代与秦朝几乎一样短命,只存在了37年。出乎意料的是这些短命王朝的帝王竟然都有惊人的前瞻性,比如还有一个短命皇帝王莽,这个在位仅16年的皇帝被惊为“穿越者”。(下图为出土的王莽时期游标卡尺)



隋朝短暂的历史不能掩盖其光辉业绩,隋文帝的历史贡献更是被西方所推崇,很多西方学者认为隋文帝的贡献盖过秦始皇。



老梦杂谈

三黄五帝,夏商周,之后才是秦朝。

秦始皇只是把君主集权制实行起来,秦始皇所做的影响中华两千余年,真说历史地位的高低,当属三黄,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文。

三黄把各部落联合起来,实行早期的分封制管理,如果不是三黄,有后面老秦人奋斗一统的目标吗。

三黄的继承者是禅让制,有能力者上,来进行管理;秦朝之后是给自己的后人,不管是傻是精,都得继承,这也就是经常有谋权篡位的发生。

三黄就有以战争,各部落融合,爱戴百姓,秦始皇做的呢,到秦二世就灭亡了。

三黄给后人留得,不比秦始皇差。


中原一哥

对于这个问题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外国人眼里的伟大皇帝和中国人眼里的肯定不一样。

我眼里,全世界也没有比秦始皇更伟大的皇帝了。皇帝这个名称就是秦始皇发明的,谁用这个名号都是借鉴人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松散的组织结构,实行集权制,开创不世之功,减少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攻伐战争,使老百姓能安稳生活;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极大的方便了人们文化交流、货物流通。

秦始皇的出现,使中国历经数千年不倒,敢问世界还有哪个文明做到这点?


对别酒怯流年用户

有,列奥尼达,斯巴达国王,如果不是他率领希腊联军抵挡了波斯大军的进攻,希腊极可能被消灭。古希腊一旦被灭 人类历史上的民主制度就会被掐灭在萌芽状态,并极有可能再也无法诞生 因为在成熟的封建统治下是不可能诞生民主制度的!我认为 那一战不仅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 更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城


HAHA聪明鹅


秒射神炮手

历史地位这个还真没有,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真心不是盖的,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建立郡县制,统一思想,奠定华夏版图文化正统。这个说起来很轻松,但真心每一件事情都对后世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这才有了后世的繁荣稳定


打杂小组第一副组长

毛主席好像认为刘邦最牛逼!

我个人还是认为秦始皇最牛逼,开帝制先河其一,统一钱币文字度量恒第二(这个非常重要,是大一统思想的基础),定基础版图第三,立刑明法度第四,分郡县第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