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文化源自哪里?

记不得我了吗

②这问题又太难了!爨(cuan)文化,本就是文化史上以“失踪者” 的形象存在。这问题很冷,冷在民间的知之甚少。它很热,热在学界的孜孜以求……


我是云南人,家乡能有这种 “ 独步南疆,卓尔不群” 的文化文明感到骄傲!



【以上全是废话,言归正传,回答问题】:



1,探究爨文化,首先要知道 “什么是文化” ?


文化 : 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

但就爨文化而言,其可供研究考证的却只有现存于曲靖一中的《爨宝子碑》、陆良县的《爨龙颜碑》以及记录爨氏后裔的鹤庆永乐《寸升碑》和散见于史传的零星资料,如: 爨古乐、歌舞、宗教等等。此外,并没有发现其他更有价值的爨文化实物。

所以,不少学界人称之为

“民俗文化”,真正意义上的而非“历史文化”。此处存在争议,这点不去过多讨论。



2,爨文化的由来 ?


①简单说 : 爨文化,源于一个强大家族【爨氏】。

1700多年前,一群南迁的爨氏先民来到了陆良这片美丽的盆地,他们爱这里山川秀美,物华天宝,就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

爨氏家族把中原内地先进的文化教育、农耕技术、手工业等在南中地区广泛传播和推广使用,促进了整个南中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形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牛马被野”的繁荣局面。同时一举成为统治南中的霸主。

爨氏在三国时跻身大姓之列,世袭晋宁、建宁二州刺史。 实际上是一个军政合一的封建领主割据政权。



就历史来讲 :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为长期稳定蜀国后方,诸葛亮有意识地扶植南中大姓,收其俊杰(如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和孟获等)为官属。

结果,经过诸葛亮的扶植,以爨姓为代表的“四姓”(其余三姓不详或诸说不一)等大姓豪族,成为南中颇有势力的统治集团,为后来爨氏最终取代其他三姓而独霸云南打下了基础。但此时并没有现成所谓的“文明”。

历史学界认为,爨文化是中国历史自西晋 (公元 270年) 经南北朝到唐天宝十三 年(公元 755年) ,近五百年间爨氏统治云南(包括今贵州、四川的一部分)时所造就的文明。



爨氏自中原南下,到三国以后管理了南中广大疆域。 宁州在曲靖的建立,形成了爨氏一统 南中的局面。 曲靖这块夷蛮之地成为一个文化多重交汇的重要地带,成为一个文化大碰撞的特殊区域。

爨氏统治期间,由于中原王朝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的战乱中,对地处边疆的 “ 南中 ” 基本上失去控制。爨氏即乘之采取 “ 奉中原王朝为正朔 ” ,实际上形成 “ 开门诸侯,闭门天子 ” 的闭关锁国局面。

“ 南中 ” 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也较为发展。出现了 “ 爨宝子碑 ” 文中描述的 “ 山岳吐金 ” 、“ 物物得所 ” 、 “ 邑落相望,牛马成群 ” 的繁荣景象。内地汉民为躲避战乱不断迁入迁出,从另一个侧面促进了爨地文化的发展。

● 由此,南中的土著文化与中原的楚文化、 巴蜀文化不断碰撞,逐渐融会贯通,浑为一体,形成 “ 爨文化 ” 。



3,爨文化是怎么消失的 ?

爨文化,始显于蜀汉 , 强盛于晋代 ,直至唐天宝五年被南诏蒙氏所灭 ,前后大约辉煌了 700 年 。

746—747年,唐朝为巩固在两爨地区的统治,便加紧在滇东开辟“步头路”,修筑安宁城,企图在滇东爨区建立起统治据点。

但是唐朝的这一行动激怒了滇东诸爨领主,引起了爨氏各部首领联合反唐。唐朝即派中使孙希庄、都督李宓等率兵前往镇压,同时唐朝又决定征调南诏兵配合行动,窥伺滇东爨区已久的南诏王皮罗阁便立即率兵东进。

在唐、诏大兵压境之下,滇东诸爨恐惧,内部开始分裂。皮罗阁便利用诸爨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挑起诸爨内部的纷争,最后乘机尽灭诸爨领主,占有了滇东两爨地区。

公元748年(天宝七年),唐朝立阁罗凤为云南王。为加紧控制洱海地区,唐王朝修筑安宁城,遭到爨氏各部反抗,唐王朝派兵将其镇压,阁罗凤随即拉拢爨氏各部,奏请朝廷谢罪。



南诏势力由此进入滇池地区。唐王朝认为此举于己不利,派李宓以反间计挑起爨氏内讧。在一场政治阴谋下,爨崇道杀死爨归王,爨归王之妻阿姹向南诏求救,南诏立即出兵杀死爨崇道父子。南诏迅速扩大势力,统一了云南。

至此,爨氏被灭,分崩离析。其爨文化也就此没落,最终遗落在历史长河的角落中……

4,爨文化的文化符合 ?

谈及爨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二爨被、爨古乐】

①“ 二爨碑 ” 。

此碑,没有留下书者姓名,且笔法无师承,多少年来猜测种种。

流行的主要有两种 :

一说,是一个民间无名书家他由着性子去写,歪也罢正也罢,错也罢对也罢,方也罢圆也罢,隶也罢楷也罢。还偶尔弄几笔篆书,所以才有了爨碑朴拙的美、洒脱的美、丑到极致的美。

另一说,是一个厌世书法高人后人把碑文那种无序的排列,歪歪扭扭的结构,方圆并用的点画运笔、狂放洒脱、刚柔并济、动中求静的构思。臆想为刻意为之的手笔,由于书者是一位才华盖世,傲然不羁。



②爨乡古乐。

爨乡古乐,是一种独具地方民族特色以洞 、经音乐为主要内容的乐种 。每当爨乡古乐的旋律奏响时 “弥漫宇宙,盘旋空虚 ,出口皆声 ,过耳皆乐 ”……

古乐既保留着千百年来独具民族特色的流风 ,又融合了金陵吴越 “江南丝竹” 的韵律。正如《滇系》 一书所述 “天音一响 ,群鹤翔空而下” 。









你好,我是山里人,应该简单而且纯粹的人~


我们山里人

说文解字.古蜀文明.爨文化

狭义的"爨文化"已被锁定在自西晋从中原南迁至云南昭通陆良一帶的"东爨″、"西爨″汉文化。

广义的爨文化应该出自更加远古的古蜀文明,历经过中原夏商周秦汉时代、古蜀五世更迭年代,隶属古蜀羌氐文化。囊括的内容更为丰富,不泛有古蜀洞经文化、铜鼓文化、傩文化、巫觋文化、船棺文化等。东汉川西兴起的道教则是古蜀巫文化的一种变异或更新而已,而唐朝云南南诏文化无外乎是经经年沉淀在滇西的古蜀爨文化的新一轮的提炼罢了,继续发扬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