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三無蜂蜜為何還比超市的貴?

潘欣冉

農村人賣出來的蜂蜜,基本上都屬於“三無”產品,既無生產廠家,也不標明產地,更沒有生產許可證,甚至很多都沒任何標識,但其銷售價格卻不便宜。

前幾年我問過鄉下養蜂的老表,他家的蜂蜜一般賣價是60元左右一公斤。如果釆到的蜂蜜是特殊的花蜜,賣價還要更高。這是早幾年的價格,現在應該比這高得多了。這比在超市的賣價更貴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主要差別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產品三無但更生態原味。農村人賣的蜂蜜,一般都是自己養蜂釀出來的蜜,也有一些是到深山老林辛辛苦苦釆收回來的野生蜂蜜。

這樣的蜂蜜,絕對的天然生態,絕對的綠色產品,原汁原味有野香,無汙染也無添加,正是越來越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消費者所喜歡的。因此,賣價再高點也會接受。

而超市賣的蜂蜜,大多經過加工,有的還添加了防腐劑,經過了一定比例的稀釋,雖然包裝漂亮了,但有很多消費者認為不如直接買農村人的蜂蜜來得更實在、更放心。

第三,銷量不大卻更緊銷好賣。農村人直接拿出來賣的蜂蜜,一般很難批量生產,即使是養蜂專業戶也難搞大規模,如果是在山林野外釆蜜就量更少了。這樣的蜂蜜產量,量不多當然就會物以稀為貴,賣價更高些了。

其實,不僅僅是蜂蜜,很多農村人直接賣出來的特色農產品,因為以上的原因價格都高一些。希望你能買到心儀的好產品,這也是為產業扶貧產業富民多作貢獻。


桂農通

說起這個問題,我還真是覺得有話可說。農村的“三無”蜂蜜從最初的50元每斤,漲到80元,現在甚至達到了120元一斤,但是往往還是供不應求。超市裡的證照齊全的蜂蜜,一般15元左右,好一點的30元一斤,號稱懸崖蜂蜜的達到178元一斤。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三無蜂蜜那麼貴,而超市的卻很便宜?


1、超市屬於大規模養殖,而農村的屬於小規模養殖。總所周知,大規模養殖可以減低成本,養蜂也是一樣。目前很多大的蜂蜜廠商都有自己的蜜蜂園,集中養殖、採蜜、分裝、銷售,特別是在採蜜、分裝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農村散養的,一次收割量不大,而且從採蜜到過濾、沉澱、分裝都需要手工,耗費時間,非常複雜。

2、超市蜂蜜的機械化造成了不良的口感,手工的不會。因為使用了機械分離,使蜂蜜的口感和性狀發生了一些變化,導致很多蜂蜜的粘稠度不夠,口感不好,很多消費者不願意接受。轉而願意在農村購買手工採的蜜,也抬高了農村蜂蜜的價格。

3、部分商家銷售的是蜂蜜製品,而非純蜂蜜。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區分是蜂蜜製品還是純蜂蜜,看一下配料表。有些蜂蜜製品添加了蔗糖或者其他糖,不是純蜂蜜,價格自然會比純蜂蜜要低一些了。


農村雖然說是“三無”蜂蜜,但大部分都是通過口口相傳,能夠保證品質,得到了很多人的寵愛。當然也有人濫竽充數的,這樣的屬於自斷財路,消費者能夠立辨真偽,自然不會有下次了。


我是農風鳳舞,如果喜歡我的問答,記得關注我哦,歡迎留言!


農飛鳳舞

超市證照齊全的蜂產品,由糖漿,防腐劑經髙溫消毒滅菌勾兌而成,再真空包裝,保質長,含水份少,高溫消毒把益生菌全部滅殺,芳香劑經髙溫大量流失,鞍基酸類經防腐勾兌損失了不少,這就是超市蜂蜜製造的過程,優點是耐存放,不發酸變質,無證照農家蜂蜜,質優,無中間汙染,益生菌群不損失,不存在外來病毒劑,純天然,缺點是含水份多,沒防腐劑氣溫髙易發酸變質,農家蜜少買點,吃完再買,或用冰箱恆溫保存也可,農家蜜量小,無勾兌,滿山遍野的樹木,花源四季不斷,客戶多是熟人介紹,價格穩定,蜂農做假不太可能,最有能是大流蜜花季,蜂蜜含水份多末排水封蓋就分離出來,拿去銷售,就算如此也遠比超市蜂蜜質量好,像冬蜜,氣候乾燥,花蕊一夜寒風,己經揮發了不少水份,含糖己很高,隨時採回來發酵排水分離出的蜜都可放幾年不變質,所以買三無農家蜜是消費者最明智的選擇。


鷹展藍天

農村的三無產品蜂蜜為何還比超市貴?蜂蜜可是好東西,我也很喜歡,但是在這個食品安全讓人鬧心的商業化年代,我一定不會到超市買,感覺看著都不夠純正,一般都是在農村找熟人買農家蜜,100塊錢左右一斤,漸漸的自己有小農場後開始自己養些蜜蜂了,每年取一次蜂蜜自己留一些,給一些父母,親戚朋友,嗯,就這樣。以下圖片是我養在荔枝樹下的蜜蜂。喜歡記得關注哦!經常更新農場生活。



愛上家庭農場

其實所謂的三無蜂蜜才是真正的原生態產品,但一定要買親戚朋友家或者朋友介紹的農家的蜂蜜。價格高吃著放心。對於在山路邊養蜂戶購買他們產品時一定仔細辨認。看著他們跟前養有幾十箱蜂,但他們還是有一部分人為了賺昧心錢,專門賣假。筆者曾經上過當,有必要在此提醒一下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