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發展了也有二十年,為何還是沒有形成本土半導體人才的聚集效應?

魏晉美人

2000 年 4 月,中芯國際在海外註冊創立,自此開展中國半導體艦隊啟航的藍圖,整整 18 年過去,原本應該起作用的人才聚集擴散效應並沒有出現,與當年相比,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人才缺口依舊,不論是借將挖人或重金懸賞,都凸顯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問題,不只是單一產業技術、資金、市場的問題,而是總體層面的結構性的問題,決定了人才流動的走向。

行業內人士曾表示,中國早期發展半導體是靠從美國德州儀器出身的張汝京對產業“從0到1”的貢獻,但這期間高速發展、過度擴大產能,以及效率不高的經營下,導致每一家半導體廠都陷入虧錢窘境,之後互聯網產業興起,在搶人才方面,成為集成電路產業一個強勢競爭對手。

相比之下,互聯網行業新鮮、有趣,又接近普羅大眾,看起來更是光鮮亮麗,對優秀人才極具有磁吸效應,而半導體產業要日夜輪班研發、生產線是 24 小時運轉,又是熬夜傷身,又要日夜進無塵室,多數人不願意選擇走半導體這條路。

那麼,臺灣地區為什麼能培養出臺積電、聯發科,以及早期聯電等這些優秀的企業?因為當年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三所最頂尖院校的畢業生中,臺大多數是到美國留學,清大和交大的優秀學生沒有太多產業可選擇,只好往新竹科學園區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加上當年員工分紅配股制度,拼個五年都可以快速退休,所以每個人都衝勁十足。

但大陸可以選擇的行業太多了,可以去互聯網、金融業,相較之下半導體產業是較為辛苦的一條路。在大陸的招人熱潮中,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以及合肥長鑫的 DRAM 廠都因為大舉招攬美系大廠美光的人,以及過往美光合資公司華亞科技的人才,而引爆一場激烈的訴訟攻防大戰,美光以防止“技術洩密”的理由,阻止許多人才到中國大陸公司任職。另一條道路是吸引韓國和日本半導體產業的人才,進而快速掌握核心技術。

韓國的三星、SK 海力士是 DRAM 和 3D NAND 大廠,若能有這方面的人才加入,對於中國存儲產業的突破將會有貢獻,會是成功的一道捷徑。半導體人才荒的問題確實相當嚴重,連“國家隊”中芯國際都感受到人才難尋。自從梁孟松加入中芯與趙海軍成為聯席 CEO 後,他當務之急是幫技術開發團隊大換血,同時召喚過去合作的老班底歸隊。

當年梁孟松從臺積電帶了一個團隊到三星,其中有六位大將分別是黃國泰、侯永田、陳建良、萬文愷、夏勁秋、鄭鈞隆,這群人當年離開臺積電時,多數處於三十歲出頭的盛年時期。去年,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之後,就積極召喚這批經驗豐富的老班底歸隊加入,欲打造出高端技術的晶圓代工領航艦隊。

根據 DT 君的調查,上述六人都不約而同接獲來自梁的召喚令,但目前只有黃國泰有意跟隨梁孟松再戰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已經到中芯國際的 TD 團隊報到,其餘五人則是另有打算。

實際上,積極攬才的不僅只有中芯國際,還有清華紫光集團、張汝京領軍的芯恩集成電路,以及合肥晶合集成等,各地方都在蓋晶圓廠,發展晶圓代工或存儲器技術,估計新晶圓廠高達 20~30 座,足以見得半導體產業之重要性,各地都在搶人,因此人才流動率也大幅攀升。

人才無疑是一個最重要的議題,如何吸引優秀的海外高端人才加入中國半導體艦隊,報酬和配套措施也很關鍵。中芯國際縱使有梁孟松如經驗豐富的“名帥”,但要追上國際一線大廠的規模和技術層次,也要有千軍萬馬供其調配,才能帶領中國半導體業破浪前進,進而儘快縮短中美在該領域實力的差距。


DeepTech深科技

缺一個領頭人。

他必須精通機器原碼編程。

他必須是一位十學科博士。

他必須有組織協調能力。

他必須有崇高的信仰。

他必須有雄厚的資金。

芯片本身只不過是用硬件實現編程而己,不精通機器原碼編程是做不了芯片的。

別人為啥要買你的芯片呢?

一種情況是專業化,固定化,裝上就可以用。

另一種情況是通用化,虛擬化,可自行定製高端軟件,辦公,製圖,設計,控制。

後一種芯片的難度比較高,只學電子專業是幹不了的,還要更多的專業一起研究才可以。

某國只能搞前一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