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鲁本斯是一个受人佩服但不受人爱戴的艺术家?

xiangping_sdk

不知道题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想知道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鲁本斯在艺术史上留下了非常多宝贵的财富,也是很有经历的一位艺术家(相较于同时代的一些艺术家而言),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卡拉瓦乔的作品抱有热爱,属于最早发现卡拉瓦乔作品价值的艺术家之一。后来又当过外交官,四处出使,鲁本斯自己也笑称,画画是他的职业,但当大使是他的爱好。如若不是与周围的人能保持很好的关系,鲁本斯又怎么能成为大使,并完美地胜任这份工作?打个比方说,1628年,鲁本斯出使西班牙时,就在委拉兹贵支的画室里与后者一同工作,鲁本斯对后者十分赏识,并衷心地建议他有机会去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游历一番。委拉兹贵支听取了鲁本斯的意见,于1629年第一次出游意大利(很多年后还有第二次)。

还有一个小小的例子,1665年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成立,法国的学院式艺术体制正式开始建立,最开始的领导人勒布朗属于普桑派的坚决拥护者,推崇线条,而同时学院里另一派画家们拥护的则是鲁本斯,崇尚色彩的应用。两派人马在世纪末展开了一场“世纪之争”,只为争论鲁本斯和普桑两位大师的艺术理念。由此看来,我想“受人佩服但不受人爱戴”是无论如何站不住脚的。

鲁本斯还跟耶稣会传教士打过照面,耶稣会士金尼阁回到欧洲之后游历到安特卫普,并与艺术家鲁本斯有过交流,直接的证据就是鲁本斯为金尼阁作了两幅画像,如下图:

在第一张图的右上角鲁本斯详细描述了耶稣会士的着衣用色,表示出鲁本斯对于当时的新鲜事物(金尼阁从中国返回欧洲,肯定有许多让当时的欧洲人兴奋的故事)的关注,耶稣会士彼时在欧洲代表着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阶层,而鲁本斯此处并没有表现出“不受人爱戴”,相反他更是为传教士作了油画,相谈融洽。

以上,不过艺术家究竟为人如何,还是需要与其打过交道,毕竟人品和艺品是可以完全分隔的,我们无缘与这位巴洛克早期的大画家见面,也只能通过他的生平与之跨越时空地交流。


透明流动虚无

鲁本斯是著名的巴洛克绘画大师,他的作品特点鲜明,赞美充满生命力的肉体;同时在当时他还是频繁出入欧洲各宫廷的重要使节。像这样一位把绘画当职业,把大使当爱好的传奇画家,究竟因何是受人佩服但不受人爱戴的艺术家,我认为应该从他的作品和画派两方面展开分析。

鲁本斯的作品人体壮硕、肉感十足,真的像极了“人肉铺子”。他的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仅是绘画技巧的完美,同时他还在绘画中表现出脉搏热烈的跳动、富有弹性的皮肤、目光中充满了生命力,旨在歌颂宇宙中最完美的造物的人类。

鲁本斯一生过着王子般的生活,49岁时爱妻去世,53岁时又与一位16岁的妙龄少女海伦·富尔曼结婚,仍然过着幸福的生活。在他63岁时走完了自己艺术却又带有争议的一生时,他已为人类艺术宝库贡献了三千多幅艺术真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产画家。法国美术史家丹纳曾说:“德意志只有一个鲁本斯,正如英国只有一个莎士比亚一样,纵使其它画家再伟大,却总感觉缺少一部分天才”。


图上:鲁本斯油画欣赏《土与水》,1618年创作,现收藏于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222.5✘180.5cm

图上:鲁本斯油画欣赏《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录》,1623至1625年间创作,现收藏于慕尼黑美术陈列馆,394✘295cm


图上:鲁本斯油画欣赏《venus at a mirror》,1615年创作,现收藏于伦敦国立美术馆,124✘98cm

图上:鲁本斯油画欣赏《圣乔治屠龙》,1606至1608年间创作,现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309✘257cm

鲁本斯的争议点跟他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告诉大家一个不太严谨的记法,16世纪文艺复兴,17世纪巴洛克,前者“静”,巴洛克的灵魂关键是“动”,而鲁本斯的画风在“运动感”上又别具一格。

有一个著名的段子讲的是“只要画中有大屁股女人,那就是鲁本斯”。他的画风确实如此,但他却一生荣华富贵,与许多穷困潦倒的画家不同。

但是,他的作品题材有涉及到宗教信仰,很多作品表面上涂着一层圣油,而骨子里的风俗、习惯、思想感情都是异教,也可以称其为异类。作品无与伦比受人佩服,而画派作风异类不受爱戴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小嬴政

艺术贵在创新,如果老是墨守成规,到最后,艺术只有灭亡。大凡懂得创新重要性的画家,都在历史上留了名,并受人尊敬和爱戴。

鲁本斯同样是一位喜欢创新和探索的画家,同时也是受争议很大,甚至被批评很多的画家。他为什么被争议和批评,以我的个人理解,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鲁本斯的油画不按照当时的传统来画,他自己脑洞大开,无视当时的古典主义传统风格,向着巴洛克艺术风格大胆行进,引起了其他画家的不满。

鲁本斯生活在1577——1640年,这时,文艺复兴快要结束了,自达芬奇、拉斐尔开创,以及后来的提香等人的大力发展,古典主义风格那种追求理性和科学,并且为上流社会意识形态服务的绘画倾向,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

鲁本斯《丽达与天鹅》

许多有想法的画家非常讨厌这种古板画法,都想着玩点新画法出来。鲁本斯就是那个玩新花样的画家。古典主义重视造型,设色柔和细腻,整体风格看着唯美典雅,非常的庄重,带有强烈的宗教意识。

鲁本斯偏不这样画,他把人体稍微变形处理,画中设色浓艳,大开大合,画中人物肢体语言很丰富,大多以喜乐为主。把整体艺术风格打造成了热烈奔放,在气势上非常有动感。

他的这种画法让许多人不满,尤其让贵族阶层极为不爽,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古典主义审美趣味,认为他的画大逆不道,亵渎了神性的崇高。

鲁本斯《三美神》

第二,鲁本斯的画里的女性,一个个丰满壮实,有很强的肉感,跟我们唐朝时“以胖为美”的审美风格一致。许多贵族女性认为鲁本斯是在丑化女性。

鲁本斯本身就是贵族,生活在上流社会,见过了太多这个阶层的世相百态和骄奢淫逸,他如实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贵妇人们看到画中这些一个个身材臃肿的女性,非常恼怒,一致控诉鲁本斯丑化了她们的形象。尤其是他的代表作《三美神》,堪称这方面的代表。

鲁本斯却又是一个虔诚的艺术信徒,在压力下,他仍然不想改变自己的画法,因此,他在贵族间为自己树立了不少敌人。

鲁本斯《阿玛戎之战》

第三,鲁本斯一直画贵族生活状态,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他的画代表不了大众的审美共性。

在当时德国和欧洲人眼里,鲁本斯虽然是名气很大的画家,但他的画并不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因为,他在画中不是画贵妇人就是画英雄人物,甚至一些神话人物,普通来百姓觉得他在画小圈子的人和事,对大众意义不大,因此,大众不买他的单,让他的画被冷落了。

鲁本斯《披毛衣的芙尔曼》

这三点是鲁本斯不被拥戴的重要原因。

鲁本斯绘画的重要意义就是发展和壮大了巴洛克风格,具有划时代意义,他对欧洲艺术创新所做出的的贡献极大。正是像鲁本斯这样的一批画家不遗余力的探索,欧洲艺术发展之路才不至于停滞不前。


鸿鹄迎罡
你好,我是一生华服美如诗,喜欢请关注我。

我一直很喜欢鲁本斯的画,虽然画上那些丰满肥美的女性不符合现代审美,但是我喜欢那种健康的自然美。

我不知道题主这个对于鲁本斯的定义是从何而来,受人佩服是肯定的,如果是从艺术家的角度看,鲁本斯同样值得爱戴,为什么不呢?

我记得小时候从美术课本上第一眼看到这个《强劫留基伯的女儿们》,有一种震撼的感觉,第一感觉是这两个女的好胖,哈哈哈,第二感觉是就是觉得这幅画画的好,构图好,能突出那种紧张的气氛,还有女孩子恐惧无助的感觉,都能感受到。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能让你从一张纸上感受到很多东西。

虽然鲁本斯的画很多是宗教题材,在题材上有所限制,但这是当时所有伟大画家的“通病”,从创作上还是有不少突破和新东西。他能与卡拉瓦乔、伦勃朗、委拉斯凯兹等其名,还被美称为“诸画家之王,诸王的画家”,不被人爱戴?怎么可能。

鲁本斯的绘画对佛兰德斯以及整个西方绘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十八九世纪的很多画家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我只知道17世纪后期巴黎的法国皇家美术学院出现了一批批评者,但这个无损于画家的价值吧,因为人家的画作内容?是不是真艺术家,用作品说话。批评家就像是键盘侠,永远不是真正的艺术家。历史最后留下的是鲁本斯的名字。

鲁本斯还是个外交官,他说画画是职业,当大使是爱好,我猜测是不是也跟这个有原因呢?


一生华服



在十六十七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画家,但其中独树一帜个性张扬者,彼德-保罗-鲁本斯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1577年生于德国锡根的鲁本斯,少年时期在母亲引导下开始学习绘画,他天资聪明,勤奋努力,笔耕不辍,是众所公认的高产画家。他在师承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等前辈大师的绘画技巧手法的同时,突破传统,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早期巴洛克艺术的杰出代表。





鲁本斯的绘画以人体艺术见长,但却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手法。在鲁本斯以前,人们见到的人体绘画多以身材匀称苗条秀美,而鲁本斯画笔下的人体,几乎个个都是阔臀粗腿健壮浑实肥硕甚至“彪悍”,画风洒脱,色彩鲜明,具有极强的整体感。在当时打破了人们特别是贵族阶层的审美习惯,当人们发现鲁本斯画笔下的人物与以往看到的同类画作迴然不同,与人们理想的女神形象大相径庭时,惊愕、莫名、不满甚至愤怒,指责声超过了赞扬声。但又不能不承认,鲁本斯画笔下的人体更真实,更质朴,她让人们看到了许多原有的自然形态,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原生态”,更能引起人们广泛的共鸣,因而会产生更强的震撼效果和视觉冲击。



作为一位卓尔不群的绘画大师,鲁本斯开一代画风先河。他的绘画艺术影响了欧洲几个世纪,至今仍在发挥着影响。

艺朮贵在创新。鲁本斯堪称绘画艺术创新的典范。尽管对他的画作至今仍存在争议,但没有人怀疑他是一个伟大的画家,没有人不敬佩他的勇气、智慧和创新精神。

向大师致敬!


谁怜一灯影

有谁会有理由不喜欢彼得·保罗·鲁本斯呢?昏鸦认为天天看这些画的确有些油腻,但是隔三岔五地来欣赏下这华美的视觉盛宴也不失为一种熏陶与乐趣吧。

作为佛兰德斯巴洛克代表性大师一生充满创作激情,其旺盛的精力使得鲁本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高产画家,还出任过西班牙驻英国的大使,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画家中最好的大使,大使中最好的艺术家。




巴洛克一词源自西班牙语,意为“变形的珍珠”,作为形容词而言本身就含有贬义,暗含有“俗丽并凌乱”的意思。

与文艺复兴的古典庄重和均衡理性的审美情愫有些背离的巴洛克艺术在表面上似乎更加追求豪华壮丽的美感,带有强烈的贵族享乐主义的倾向。

若论鲁本斯的出身和经历那毫无疑问是志得圆满的一生,一直受到各国王公贵族的青睐,五十三岁高龄岁还娶了一位年芳十六的美少女,六十三岁辞世后八个月妻子

海伦娜还给他诞下一子,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鲁本斯的第二任妻子海伦娜

从表面看本质巴洛克艺术是反映了十七世纪欧洲大陆普遍的对立情绪,危机与转机并存的时代需要英雄主义的情怀和旗帜,巴洛克艺术的风靡恰恰符合了时代需要。

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浪漫情怀的艺术形式在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上得到了蓬勃发展,追求华丽、豪华、壮美和充满激情与戏剧化冲突效果的成为了巴洛克最伟大的贡献。



鲁本斯在技巧与方法上抽离了佛罗伦萨画派的宗教艺术和威尼斯画派的古典形式,合二为一地结合了尼德兰本地艺术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昏鸦想最为大家所诟病的就是鲁本斯对于人物造型的夸张处理充满了“情欲”,带有享乐主义的奢迷与诱惑。

其实鲁本斯是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教堂穹顶壁画上提取了造型要素。开阔的空间需要夸张的比例造型,没有“九头”身的比例是不会有任何视觉冲击力的。


以鲁本斯两任妻子为模特的《美惠三女神》

丰硕的臀部和大腿,巨大的身躯和小的脑袋这些都符合了浮雕的造型特点。

在氛围营造上鲁本斯采取了卡拉瓦乔的舞台聚光原理,强调明暗对比和色彩饱和度反差,使得中心人物脱颖而出,女性的白的晃眼的肉感夺人眼目。


艺术有简单的欲望感官需要,也有藏在背后的深沉的思想内涵,更有着广泛的历史和社会影响,如何看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疾飞昏鸦

鲁本斯画风多以表现宫廷贵族生活为主,与其他反映底层民众生活的西方现实主义画家有鲜明不同,他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人体和上层贵族奢靡的生活,他之所以不被爱戴、被诟病,主要是指他作品的思想性,既对上流社会的艳羡心态和对底层社会不具同情,客观地说,宫廷画匠嘱目的题材只能是身边的生活和时空以外的宗教信仰,题材贫乏单一无法避免。


活着d知觉

其实究其原因与当时的西方宗教政治有非常大的关系,鲁本斯作为当时西班牙统治下荷兰南部弗兰德斯宫廷画家(现今比利时),一直秉承着严格传统的天主教教义。所以鲁本斯的绘画不仅是为达官贵人服务,也是为了宣扬天主教而服务的,这可以从一系列的为教堂和修道院绘制的宏伟的祭坛画中可以得出结论。而作为推翻西班牙统治而独立的荷兰北部地区则以新教为主,两个教派之间一直发生激烈的冲突,北部地区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杰出的画家,如伦勃朗、维米尔及哈尔斯等大众画家,更加贴近生活和普通大众。所以更加被大众所接受,而鲁本斯的受众群体则是达官贵人,脱离了当时的大众而难以被爱戴。






Jake85304659

画家大胆的创新,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少女.少妇丰满的身姿,和精美的神态-画家用他那丰富的经验画出一幅幅盖世抉伦的作品-让后人辈们享受不劲其中的乐趣,让大家大饱眼福,


非常了得104342886

承邀。

佩服和爱戴确实不是一回事。鲁本斯这个人就是处于这“两难”之中的。



鲁本斯作为一代绘画大师,他的成就举世瞩目,在世界绘画史占有重要地位。



他敢于突破创新的精神,在绘画上的艺术成就,奠定了他的地位。他绘画洒脱的笔法、把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和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



但是,对鲁本斯的非议一直存在,甚至有人认为他不值得人们爱戴。

这中间主要有这些原因:一是鲁本斯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宫廷画家,他的绘画是为了满足世俗王权的需要,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二是他的绘画彰显权力富贵,表现了鲁本斯人性的低俗;三是他的绘画充满肉欲,并不能被大多数人认可。另外鲁本斯在53岁时娶老婆一个16岁的妙龄少女,使不少人对他有所诟病。



但是,不管咋说,鲁本斯在世界绘画史上的地位是不能否认的。对以上的一些非议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不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