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美国艺术家爱德华·霍普?

AKIKO1

爱德华·霍普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风景闻名。属于都会写实画风的推广者,他的门生日後几乎都成为了美国重要画家,并被评论家称为垃圾桶画派。他一生致力于美国本土绘画特色的开创。

上世纪30年代,“什么是美国的艺术”这个问题困扰着当时的美国艺术家,促使他们开始用个人独特的视角重新思考现代主义的内涵。他的代表作有《夜鹰》等。

在那风起云涌的20世纪初,爱德华·霍普为大家记录下初尝现代滋味的美国,画出美利坚那一代人的忧郁与孤独。

我对艺术的理解是:艺术就是艺术家通过对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特征真实地表现出来,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给观众产生一种活灵活现的真实感,虽然没有亲临其境,但恰处于其中,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且自然的感受。 艺术的真正美需要高尚文明的内在支撑,而不是披上一层“皇帝的新装”就称之为艺术。

《阳光下的女人》
《清晨的太阳》

《脱衣舞表演》

《夜鹰》





崇儒

爱德华•霍普是美国近现代以写实风格著称的绘画大师,1882年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郊区小镇,1967年告别人世。

此时,西方艺术已经进入了现代主义,画家们都在大玩抽象主义和立体派,而霍普独树一格,以美国现代生活形态入画,对城市田园生活充满了热情。

爱德华•霍普作品

在大的文艺思潮方面,霍普跟同时代艺术家没有偏离太远。这时的美国,在文学上正在经历“垮掉的一代”,或者称“迷惘的一代”,是新一代人面对美国整体社会时,所流露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

这些人鄙视循规蹈矩的一切秩序,喜欢自由,刺激,疯狂,在精神上相当空虚,迷茫和颓废,讨厌工业文明带来的社会新秩序,向往来到大自然中释放压抑的情绪。

爱德华•霍普作品

形成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沉浸在二战带来的心灵创伤里一时难以自拔所导致。

从霍普的绘画风格能看出,美国当时在文学上的创作理念对他的绘画影响非常大,他把这种思潮融进了绘画里。同时,他又在画中吸收了抽象派的一些手法,对人物和景物做了适当变形。

爱德华•霍普作品

他的画面色调比较晦暗,不够明快和亮丽,有浓浓的荒凉感和萧瑟感。画中人物通常是一副苦瓜脸模样,心情沉重。

并且,他喜欢在画中设置一些悬疑和隐密,让观者不容易看懂他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观者只有结合整个时代背景,才能对他的画外之意有所了解。

爱德华•霍普《夜莺》


如,他的最重要代表作《夜莺》,像迷一样吸引着很多人解读过。整个画面阴暗,几位食客坐在冷清的餐厅里,有背对着画面的,也有注视着服务员举动的,所有人各有所思,预示着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给观者充满想象空间。

即使画一些人体画,霍普也往往不注重表现人物面部神态,许多人都是背影或侧影出现,孤零零地置身在空间,看不清面部感情,观者只有通过想像来解读。


鸿鹄迎罡

爱德华霍珀,

可能是画出了“最孤独+“最像电影绘画”的画家。

来,

小玉从这个角度跟大家一起聊聊这位美国画家。

(霍珀绘画与真实人物场景的完美对接)

其实评价一个画家是可以有很多角度的,

比如他的流派、技法等等,

但是对于这位美国经典的当代画家,

小玉更希望从绘画的风格以及背后传达出的社会情绪角度

跟大家欣赏霍珀的绘画。

《阳光下的女人》

霍珀绘画的第一个特点,

就是传达人情绪中的孤独一面。

爱德华.霍珀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是美国最重要的写实画家之一,

也被誉为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通俗画家。

因此他画中所表现的场景和情绪,

是我们当代人能够感同身受的。

所有人看到他的画都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思索——画中的人,难道就是我自己?

《自助餐厅》中,女人独自坐在咖啡厅中喝着咖啡,沉默不语似乎充满心事;

《晨光》从窗户照进房间,女人像是刚刚醒来,独自做在床上安静的看着窗外;

《城市夏日》也可以很安静,两个人同时出现在画面中,却似乎关系格外疏离,坐在熟睡男人床边的女人似乎比一个人的时候更显得孤单和心事重重。

霍珀表现的,

就是这种人的孤独情绪。

《夜鹰》

而这种个人的情绪弥漫成为整个社会情绪时,

就成为了那个时候美国的一种社会病。

在霍珀的代表作《夜鹰》中,

出现了二战后美国人消极、焦虑和悲哀的心态表现。

这暖黄色的灯光和本该让人兴奋的酒精,

并没有让这些孤独而沉默的人们快活起来,

更反衬出二战时期美国人一种空前的压抑和沮丧状态。

而这种在霍珀画中表现出来的气质,

是不是和我们看过的美国好莱坞老电影很像呢?

左:霍珀《夜晚的窗》,右:画作与希区柯克电影剧照重合之后表现出惊人一致的效果,表现了大都市人孤独而冷漠的生活现状;

左:霍珀《读报的阴影男子》,右:画作与希区柯克电影剧照重合之后表现出惊人一致的效果,表现了美国资产阶级家庭婚姻关系的疏离。

霍珀本身也是好莱坞电影的忠实爱好者

大导演希区柯克也从他的绘画中汲取了灵感。

这其实也表明绘画和电影艺术其实是相通的,

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现内容时竟可以惊人的相似。

在霍珀静态和定格的画中,

你可以产生影像一般的想象空间。

也许霍珀,

早就洞悉了疏离的人性,

在画中不动声色的表现出来了吧。

《铁道旁的旅馆》

《交响乐演出头排》



art张小玉

爱德华·霍普是近代的一位美国画家,生活于19-20世纪,他的画风是都市写实画风,被评为“垃圾桶画派”。垃圾桶画派主要是因为他们喜欢画肮脏的城市,所以讥讽为垃圾桶画派,也被称为城市写实主义。在20世纪与学院派对立。

爱德华霍普的作品里总有一种忧郁和孤独,用大城市的喧嚣,衬托深夜的落寞孤寂。他的代表作《夜鹰》就可以看出他的寂寥,深夜的小酒馆,以一位孤独的旁观者角度来作画,是大城市中深夜的低吟。也是一种美国式的孤独。20世纪中期的美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轻人大多生活在一种迷惘中,由于战争的创伤对生活失去了信念。当时文学上“垮掉的一代”也是这个时代的象征。但是他们没有失去对人性的渴望,这在爱德华霍普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他在寻求人物情感的流露与内心诉求。他众多作品都以冷色调为主,是十分低调的。映衬出活在时代阴影下的生死与孤独。

他在寻找突破,并没有顺从于当时流行的毕加索、马蒂斯等的风格,而是不断在探求自己风格。霍普的创作有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希望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完成一种倾诉。有时候他会在画架前好几天不动,当他找到灵感的时候,就开始倾泻一般的躁动,描绘出内心无法诉说的感情,也是他作品的灵魂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