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会觉得没儿子是断后吗?

飘扬过海dh

儿子也可以很暖心,我隔壁家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生病住院都是儿子照顾,女儿也孝顺,不过还是以她夫家为主了。所以重点是看你怎么教育,不要因为自己生的是女儿,就说儿子不好,只要自己生的,不管男女,都是一样疼爱。

我村有个老头,为人善良,家境还可以,生了三个女儿,个个也挺孝顺。可他还是说这辈子对得起任何人,唯独对不起他祖宗和爹。死了就死了,就算有人天天给你上坟,你就能活过来了吗!真可笑,还有人想着死了以后的事呢!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着就行。管什么死了只知道我认识的都是年纪大了女儿照顾他们给他们买衣服买东西的多,至于死了以后上坟烧香继承香火,只想说,活着对你都不好的人,死了以后做样子你以为你能看到么不管生男生女

活到老了都是靠自己,因为天下的父母都愿意给子女带来压力!养儿防老那是几百年前的思想,现在你生几个儿子试试看?我保证你累到死死那天为止!儿子有很孝顺很好的,女儿也有顽劣的;女儿又孝顺有很好的,儿子也有顽劣的;别说女儿就一定比儿子好,相对女儿,儿子只是不那么去表达。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罢,生个儿子很正常,不然为什么外国的女的出嫁了,还得冠夫姓?不要扯那么多,如果只有一个孩子,我要儿子,如果两个,希望一儿一女。全国人民都是这样想地,有的人头胎生了一个女孩生二胎又养不起所以就硬着头皮说女孩好!人家家里有男孩的说话声音都大些!特别是丫头嫁的那天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真是比死人都惨些!儿子结婚欢天喜地敲锣打鼓那气氛都不同!养儿子不是养老的问题是名气是精神支柱!女孩好!这些天家里发生了很多事,关键时刻女孩付出比男孩多,床前照顾的都是女孩,深深地感受到,应该生两个女儿,什么传宗接代,儿孙辈的连爷爷奶奶的坟都找不到…生什么老天给的,压力大不大,男孩女孩都是自己孩子公平对待,有能力就一人一套房子,没能力各拼各的,大部分人有钱有成就都是自己挣来的,以前农村人喜欢男孩,是觉得打个架什么的别人不敢欺负,现在你试试打架都是打钱的,我是深深地体会到了…


春日盛宴

这是一个老话题了,从古到今,男人都想要一个儿子,说是续得火。这种思想都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了。主要是男人好面子,还有一些重男轻女的观念。

农村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养儿防老。女儿长大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养儿子可以为自己送终,清明啥的,都可以给自己的坟头上柱香。

最近流行这么一段话,我觉得你可以说给你男朋友听听,问他是生儿子好还是女儿。

如果爱一个男人,就要给他生一个女儿,让他在60岁的时候,还有人搂着他的脖子跟他撒娇,批评他不听话,给他买温暖的鞋子,帮他买酒,点烟。

如果恨一个男人,就给他生个儿子,让儿子在他60岁的时候拍着桌子,摔着杯子,管他要房子,要车子,要钱。如果恨得太深,那就给他生俩儿子!

其实吧,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挺好的。都是一样的付出一样的养大。要是儿子不孝顺的话,就算续上香火,又能怎么样。

我家生的就是俩女儿,现在挺好的,孩子爷爷奶奶,爸爸都没说要生儿子续香火的话。难道女儿不是自己家的香火吗?


桐兮兮

我怀大宝时,我问老公,“你希望我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老公说希望是女儿,老公老家那边重男轻女思想还比较严重,老公的表哥为了生个儿子,流掉了两个女孩,还送养一个女孩,最终生下了一个儿子,后来检查还有轻度脑瘫。

刚开始我以为老公是哄我开心,怕我有压力(其实,我才不会有压力,我生男生女是我自己的事情,谁对我指手画脚,我都不会客气的哦),等到宝宝出生,得知是个儿子后,老公竟然叹息地说,“要是个女儿该多好啊!”我才知道老公是真的喜欢女儿。

“生个儿子不好啊?给你们家传宗接代,光宗耀祖。”我开玩笑的说,老公不以为然地说:“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传宗接代的思想,你能保证你的后代都生儿子啊!不管生男生女,我教育好他,管好我这代就好了,难道我以后还要管儿媳妇,一定要让人家生儿子吗?”

每个男人对是否生儿子这事的看法是不同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一些受封建思想、家族思想的影响严重的地区,对生儿子一事是非常看重的,这种思想自古有之,你看古人知道谁家生了孩子就会问:“是弄璋之喜,还是弄瓦之喜啊?”从“弄璋”与“弄瓦”这两个词就能看出男尊女卑思想,璋是什么,美玉,代表的是男孩,女孩则是瓦片。

如果从小接受的就是这种思想教育,男人想生儿子的欲望就会很强烈,我楼上的一户人家生了两个女儿,都是剖宫产,为了生个儿子,三剖啊!还好如愿了,这家的男主人从来没见过他笑,生了儿子后,天天笑呵呵地,跟人家说:“心里痛快多了。”

所以说,每个男人是否有重男轻女思想,与很多外界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所有的男人都重男轻女。


沛泽妈读心理

说没有儿子就是断后的男人还要嫁吗?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男人还是思想太封建了。当然,每个人的想法与追求都不一样,有的人就是喜欢儿子,有的人就算是喜欢女儿。如果一个男人说我就是想生儿子,因为我就是喜欢儿子,那我还觉得这个男人有担当,最起码敢直面自己的内心。但是一个男人生儿子是怕断后,我真的觉得这个男人很可笑。

首先不说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还重男轻女,还断后,女儿不是你的后吗?思想还不陈旧吗?我们主要来说说生儿生女这件事,生儿子这事还不是男人的问题,还不是那个Y起的作用。这点常识现在基本上都知道吧!

我家就是女儿,说实话我还想要儿子些,我老公却是非常喜欢女儿,孩子没出生的时候他就说男孩女孩都可以。后来出生后是个小公主,那他才真的高兴的很啊!全家他最开心。

所以说每个男人的想法不一样,我觉得现在大多数男人不觉得没有儿子就是断后,这种思想观念现在越来越淡化了。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大家好,我是妮儿妈咪。育儿之路你我相伴,不离不弃,我们一起交流育儿路上的酸甜苦辣! 如果喜欢我的育儿生活,请关注我吧!


妮儿妈咪育儿

虽说中国已经改革开放很多年了,但是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要彻底根除,也非朝夕之功。


在现今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仍然普遍存在,认为没有儿子就断了香火。

我有个亲戚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在93年的时候他们家生了第一个女儿,夫妻两很失望,决定再生一个。

那时候计划生育搞得很严,动不动就拆房子,赶猪赶牛赶羊。

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生第二胎,他们从老家跑到了福建,结果二胎又生了个女儿。

他们不信邪,继续生,谁知竟连续生了六个女儿。

最大的女儿已经出嫁,孩子都有了。最小的女儿却只得一岁多一点。

我也曾在和他闲聊时聊起过此事,我说:现今社会确实生男生女都一样?

他说:话是那样说,但女生终究会嫁出去,终究是别人家的人,没有个儿子,将来老了依靠谁?

他还说:在我们农村,你没有儿子,别人就会觉得看不起你,谁都会来欺负你。

说到最后,他已经有点哽咽。

所以我觉得,即使在现代社会,也仍然有很多男人觉得没有儿子就是断后。


春风不度读看说

【男朋友说不能接受以后没儿子,说没儿子是断后,想知道男人会怎么想?】

父权私有制体系,男人和男人之间就是竞争关系,唯一缓和这种关系的办法就是亲子关系,虽然民间说女婿也是半个儿子,但男人的财产还是宁可交给儿子,也不愿意交给女婿,当然,现代你可以说没有儿子也可以把财产交给女儿啊,男女平等嘛,但女儿能否担当如此责任,就难说了。因为从小的培养教育模式和社会期望都完全不同,除非是像《摔跤吧,爸爸》中的那位父亲,勃然醒悟,发现自己的摔跤能力其实已经完美的遗传给了女儿,并且还能顶住巨大的,从左右两方面袭来的社会舆论压力,才有可能培养出拥有足够能力的女儿来传承自己的私产,前提是真的有值得传承的私产,比如什么王座啊或者月光宝盒啊。实际上,在其他国家社会学家的调查显示,有钱人更愿意生儿子,而没钱的更愿意生女儿。这就是一种平衡,只有在中国,由于长期的传统扭曲了人们的本能的趋利避害生育决策,才拼死拼活都要生儿子,哪怕这儿子根本找不到老婆,真的彻底绝后,也要生。这样的恶果在某些地方,因为滥用生殖技术已经显现,导致中国现在青年男性比青年女性多三千万(不精确统计)。

所以,如果没有王座或者月光宝盒之类的私产要传承,那生儿生女的差别就没那么大了,古代中国还有养儿防老一说,但现代有了社保,再加上男人基本都回丈母娘家过年的风气日益盛行,养儿养女的差异基本就被抹平了。就像某著名经济学家讲的段子,过年的时候,儿子没回家,一打电话问发现是去丈母娘家了,儿子反问老爸在哪里,结果也在丈母娘家,所以嘛父子之间谁也别说谁,哈哈。

当人们发现养儿子的收益直线下降,甚至可能成为人生负资产以后,重男轻女的思想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今这社会,女性在受教育方面已经完全和男性平等,在其它方面,某些领域也许还有所限制,因为女性承担着生育上更多的付出,导致一些企业不愿意招收女员工,但所有这些现象都是暂时的,并必然伴随着制度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必将被克服。而没儿子就是绝后的想法,毫无疑问是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了,而且完全的不合时宜啊。


三思逍遥

我是有两个儿子男人

首先说我是有两个儿子的男人,我特别羡慕那些有闺女的人,我做梦都想要一个闺女,事实证明我命中无女。这也好像成了我心中一大遗憾。说心里话,这社会呀有一个儿子就够烦够累了,两个就是遭罪。什么根不根后不后的,我从来没有想过。现在我只知道这俩兔崽子太烦心,要是两个姑娘该多好!得少费多少心,少伤多少神?这就是我目前最真实的想法。有人说,你俩儿子就是两个建设银行,干去吧,累死你!说实话这我倒没这种感觉,我有把他们养大的义务但没有管他们一辈子的责任。再说了女儿就不需要你挣钱养活了吗,女儿结婚你也得尽自己所能贴补表示一下吧!女儿和儿子不一样吗?没啥区别!


在农村这种现象不容乐观

我没有在北上广这些大都市生活过很难说清大都市里的男人真实的想法,我估计他们对有没有儿子已经看得很淡很淡或者真的是无关紧要了吧。

但,就我生活的三线城市来说还有不少人还是有这种感觉的,极少数人还特别强烈,尤其是农村更是厉害,可以说是不生儿子誓不罢休。具体原因我感觉还是和早期的什么‘男儿不孝无后为大’等封建思想有关吧!他们认为女儿生来就是别人家的人,只有儿子才可以延续香火继承家业用来防老!

这种现象在改变

不过目前来说这种状况也在逐步改变,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现实生活的残酷、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接踵而至,再加上养儿不一定就能防老养闺女却一个比一个的孝顺的现实版,确实令这一部分人改变了一部分初衷和认识。现实情况是什么呢?儿子女儿长大后都不一定会在你的身边,你所谓的防老无非是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有人来照顾罢了,那一刻来的不止是儿子还有女儿,很多时候是女儿来了儿子却迟迟到不了。

十年或者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还有农村吗?不一定存在了,现在农村里留下的都是年老体弱幼小居多,不少人在县城或者城市买了房,农村逐渐被城市化,当然也包括思想。


至于家业,有什么呢?一套房子几亩地些许存款而已,留给女儿和儿子也啥区别?生前往往女儿比儿子照顾的更好更细心。百年之后都会把你送终归土,有啥区别呢?有人说和儿子一起住着踏实,和女儿一起住着生分。拉倒吧,现实是啥呢?你和女儿一块儿住没人嫌弃你没人给你恶言恶语,你和儿子住就不保了,再者说能不能让你和他们一起住都是回事儿。百年之后两腿一蹬,什么你的我的,哪有生前好好的生活来的实在?你说是女儿好还是儿子好?什么后不后的,你都到他国了,这个世界还和你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社会的发展进步会改变每一个人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百年之后皆为尘土,有生之年照顾好老的和小的,自己一定要快快乐乐的过好自己本就不易的一生。”这种思想逐渐被众多的人接受,也包括很多生活在农村的人。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我们几乎没了时空感,无论多远一个电话就到了,如果还不够,坐上飞机、高铁不到两天就可以到达世界的绝大部分城市了。这种观念在城市如是,同样也被众多的老百姓认可,现在的人已经不只局限于一个家甚至一个国!

两个总比一个好

人都有终老时,年轻时我们很难让孩子照顾我们,一个是我们身体很好用不着他们,更不愿给孩子添麻烦,我们知道这社会对谁都不是很轻松的。二是孩子大了未必在我们身边,他们有他们的生活和圈子。但当我们病的或者老的不能自理的时候,说的再明白一点儿就是在我们临终时的那几天或者更长一些的时候,我们是最需要儿女的时候。迫切需要孩子们身体和心理上的照顾,我认为主要是还心理上的吧。

那时刻我们最希望看到的莫过于自己的孩子了。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父母在病床上一病就是一个月甚至更长,如果是一个孩子的话真的很累很累,两个人就会好一些,可以替换一下。有人说那可以找护工啊,这当然可行。但父母养我们一辈子不容易,年轻时不用我们管甚至还一直照顾我们牵挂我们,在他们病了或者将死之时我们都不能在床前行孝,那养孩子又有何用?还不如养一头猪!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个,不管是闺女还是儿子总比一个好一些!

男女都一样,都是父母的根

时代不同了,男女平等了。男嫁女也好女娶男也罢,无非都是组成一个家在一起快乐的生活。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女儿也是儿,儿子也是儿,他们都是自己的心头肉,他们都是自己的根自己的后!

结束语

我是一个男人,一个有两个儿子的男人。但谁也无权剥夺我为自己营造幸福的权利,那怕你是我的心头肉。什么后不后的,百年之后都是一片荒丘,我都不知道去哪里,现在的生活才更重要!


科慧苑

这个问题从两方面说:1.宗族传记。2. 伦理家庭。说重点和观点:从宗族纪载上来说,男人无儿子,就是断后了。从伦理家庭上说,没有断后,二孩开放,还可以继续添丁增口;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

宗族传记是留给后代寻找历史轨迹的记载资料,是从现在往过去寻找;是现在――过去时。伦理家庭是现有的亲人血源关系往前走。是现在――将来时。

宗族传记――家谱,是一种家族记录历史“资料”。这里所说的断后就是纯粹的记录失传。只是因历史文化流传,给宗族赋予了“香火”的概念。准确说香火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纪念!是一种对家族历史的回顾。这种纪念随时代远去,逐渐流传冲淡。

人往前走,宗族向后淡薄。如果淡忘这种记录方法,又何必重视一字“姓”的符号呢?我们实实在在生活的家庭,靠血源维持的最小社会组织单体才是现实的重要的!

为啥男宗女姓要争论?双方对立但都是受传统宗族观念影响的结果!一家父母中,男人争男姓,基于男宗(权?);女人争女姓(权!),是为续上本姓,目的还是不想自已跟父姓失传。但这儿有个问题,儿女跟母姓,不是自己的本姓;应该是姥姥的姓才跟母亲的姓是一姓;再推又不同了!跟父亲姓,你怎么推,他也是本姓。


在独生孩子家庭越来越多,传统封建观念己弱化,还在纠结后代姓氏之争,实在是种心虚的心理。做为一种记录符号,你不在乎它,就没什么做用了。但它不仅仅是“封建”传统。打乱它的规则没什么,但记录规则人是没法改变了,再说改变有什么意义?

重要地是对重男轻女思想要转变、要批判!没有儿子有女儿的家庭,幸福快乐无优无愁无经济压力;而男孩家庭为娶媳妇耗尽家产,日子过的艰难。


农人心语

中国是受儒家思想教育下的国度。人们相信老祖宗说的话,特别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里的老人家都把这句话作为教育后代子孙儿女的口头禅。其实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这样。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从原文里能看出,这里的“无后”,并不是指没有后代,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的意思。 能找到的依据是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误解 。但有意思的是,他认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是对父母无条件地屈从,容忍他们做不义之事。  这就很值得我们回味了。很多同志说,为了父母去结婚。如果为了父母去欺骗一位异性而结婚,当然也就是“陷亲不义”了,无后问题没解决,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实际上,这些古话在21世纪仍然被人们遵循,本身就是很悲剧的事情。传宗接代,是把儿女当作生孩子的机器,当作财产。父母把生儿育女当作投资,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当今社会有儿子不孝顺的不是什么新闻。生了儿子是还债。儿子的娶妻生子,买房买车都是要父母负担的。现在的人过的是一个顺心祥和,男孩女孩都一样,主要是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我们不能停留在陈旧的时代,不能人在新世纪,思想还在解放前。要儿子主要是面子问题,有女儿才是里子。现在的养老问题国家已给解决,我们有社保有商业保险,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有几个儿子都不如有点钱在自己手里,用着方便,原来是养儿防老,现在是保障养老。随着国家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养老不再靠子女,而是靠健全的机制和完备的体系。国外不都是这样吗。现在不要说有没有儿子的问题而是要考虑要不要孩子的问题。丁克家族已成为为时尚.

网上有个段子说得好

1.生儿子能高兴两天.出生那天.结婚那天..剩下天天不高兴.

2.生女儿有两天不高兴.出生那天.结婚那天.剩下天天都高兴.

3.生个儿子.爸爸高兴.爷爷说;哭的日子在后边哪.爸爸问;你咋知道.爷爷说;我哭过.

4.生儿子等於;生了个敌人.长大再带回个仇人. 生女儿等於;生了个亲人.长大再带回个仆人

.5.家里有老头儿.老太太看孩子的.大都是岳父岳母 . 孩子送老人家去看护的.都是爷爷奶奶

.6.住女儿家的老人.扬眉吐气.7.住儿子家的老人.吞声忍气.

8.生个儿子爹妈愁.生个女儿住上楼.

9.女婿可以把岳母当妈.儿媳永远不会把婆婆当妈.

10.女婿关心岳父岳母还有没有钱.儿媳关心公公婆婆兜里有多少。

关键还是思想的问题,改变思想,过好自己的生活,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是最大的幸福。


太白湖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