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有几个门派,他们的代表人物是谁?

龙行布雨

豫剧以前是按照地域分的,一般分为四个流派,分别为: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还有一种说法是五个流派,再加上一个高调。

但是题主问的应该不是这个吧,因为到了后来,大约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豫剧的地域流派逐渐融合,开始以演员划分流派。

根据一般的分法,豫剧现在的流派,基本上有十三个,分别是陈派、常派、崔派、马派、阎派、桑派、张派、唐派1、唐派2、王派、高派、牛派、刘派。


陈派的代表人物是陈素真,风格飘逸秀美、精俏鲜活。

常派的代表人物是常香玉,风格跌宕起伏、行云流水。

崔派的代表人物是崔兰田,风格哀怨凄苦、苍凉低沉。

马派的代表人物是马金凤,风格珠玑挥洒、一气呵成。


阎派的代表人物是阎立品,风格蕴藉隽永、旖旎妩媚。

桑派的代表人物是桑振君,风格玲珑剔透、韵味十足。

张派的代表人物是张岫云,风格朴实无华、底蕴十足。

唐派1的代表人物是唐玉成,风格苍凉悲壮、板正腔平。

唐派2的代表人物是唐喜成,风格铿锵有力、张弛有度。

王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素君,风格风流潇洒、腔柔韵甜。

高派的代表人物是高兴旺,风格抑扬顿挫、高低分明。

牛派的代表人物是牛得草,风格寓庄于谐、传神写意。

刘派的代表人物是刘忠河,风格古朴豪放、自成一格。

正是因为这么多艺术家们,风格迥异,这才会形成这么多流派,这些流派为促进豫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戏曲说

按照官方的说法:豫剧旦角有五大名旦六大家以及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的派别: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生角中能称派的,首先就是唐(喜成)派,其次,王(素君)派。丑角中的牛(得草)派,红脸王唐(玉成)派,净角中的李(斯中)派。除他们之外,还有些老艺术家具备称派的实力,比如宋桂玲、王秀兰、安金凤、花桂荣等,丑角中的高兴旺,生角中的王二顺、赵义庭等,但因为称派的有些条件达不到,比如没有足够的传承人,也就没有成为一派。现在又有李(树健)派,当然需要进一步论证,希望李树建多一些代表作。能称派的,没个二三百出戏的实力,也不敢称派吧。

常派代表人物:常香玉、虎美玲、小香玉、王希玲、王惠、汪荃珍等,第三代有杨红霞、连德志等

陈派代表人物:陈素真、吴碧波、关灵凤、袁秀荣、牛淑贤等,第三代有徐俊霞、吴素真等

崔派代表人物:崔兰田、张宝英、郭惠兰、张晓霞、崔小田,第三代情况不详。

马派代表人物:马金凤、王文慧、许青枝柏青等,年轻一代最看好谢言巧,就看她有机会没有了。

阎派代表人物:阎立品、张梅贞、李喜华、赵晓梅等,年轻一代:陈大华、刘雯慧等。

桑派代表人物:桑振君、刘柏玲、赵贞玉、苗文华等,三代还没看到像样的。


叮铃铃1968

豫剧比较大的几个流派就是豫剧六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闫立品、桑振君,须生有唐玉成、唐喜成、刘忠河等人,净角有李斯忠、王在领、吴心平、兰力、等人,丑角有牛得草、高兴旺、夏登路,金不换等人


豫见文化

豫剧旦角主要有名旦六大家,分别是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闫立品,桑振君。

豫剧生行有唐喜成,唐玉成,王素君,刘忠河,李树建等。

豫剧净行有李斯忠,王清海,兰立等。

豫剧丑行有牛得草,金不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