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被歷代統治者和文人潑髒水,惡名延續幾千年

子受是帝乙三子,從小深得父王喜愛,被封壽王,帝乙率百官經過飛雲閣時,閣頂突然塌下,子受飛身上前托住樑柱,救下帝乙。因護駕有功,立為太子,帝乙去世後,子受繼承王位,號帝辛。

紂王被歷代統治者和文人潑髒水,惡名延續幾千年

即位以後,諸侯有蘇不交納貢賦,帝辛出兵討伐有蘇,有蘇國君獻女妲己求和。子受前往黎國視察,這裡臨近西周,帝辛命令他們要密切注意周人的行動,發現異常要立刻報告。這時快馬來報,東夷諸國叛商,劫掠邊境居民,子受大怒,立刻命聞仲領兵征討。帝辛勵精圖治,率重兵征服東夷。把東夷和中原鞏固起來,為民族統一奠定了基礎。

西周多年征戰,勢力逐漸強大,子受覺察到西伯侯姬昌有圖謀不軌之嫌,於是率軍在西周邊境搞軍事演習,意在警告姬昌。姬昌對商王施行輿論戰,到處傳播殷商的暴政,宣揚西周的德政,與商朝爭奪民心。姬昌在畢邑訓練軍隊,於渭水得遇博學多才的姜尚,拜為軍師。姬昌聯絡百家諸侯入朝,表面上臣服納貢,暗中卻加強軍事,為反商作各項準備。商王並不知道姬昌的野心,還對他進行一番表彰。姬昌在大臣的擁戴下正式稱王,號周文王。

紂王被歷代統治者和文人潑髒水,惡名延續幾千年

周文王經過詳細計劃,陸續擊敗犬戎,滅掉密須國,鞏固了後方根據地。領兵伐邘國一舉滅掉邘國,並派重兵駐紮,控制了朝歌以西的部分地區。周文王繼續推行擴張政策,與軍師姜尚領兵討伐黎國,史稱戡黎之戰。又乘勢滅掉了鄰近的郝國,出動主力部隊強攻崇國,滅崇後在渭水的豐邑建新都城,稱豐京。周文王突發重病,臨終前囑咐太子姬發欲稱霸天下,武力德政兩者皆不可廢……姬發即位,號武王。

周武王派人入商都做間諜,拉商朝貴族權臣反商奔周。商王不敬鬼神,不受祖宗禮法的約束,按照自己的意願治理天下,遭到守舊派和貴族的反對。子受堅決打擊守舊的頑固派,先後誅殺商容、祖伊、比干等權臣,又殺死了幾位擁有重兵的諸侯,激怒了所有的貴族,他們與野心勃勃的周武王聯合起來,發誓要滅掉商王朝,擁立周武王為天子。

紂王被歷代統治者和文人潑髒水,惡名延續幾千年

周武王率軍向商朝發起了總攻。子受亳無懼色,他調兵遣將與西周聯軍大戰於牧野,由於商族內部叛變與西周裡應外合,商軍大敗。子受與部下奮力突圍,逃回朝歌,大軍也所剩無幾。西周軍又圍困朝歌城,子受仰天長嘆,登鹿臺自焚而死。

提起子受很多人不熟悉,但提起“紂王”可謂是家喻戶曉,他本是個很有才幹的帝王,只因是個亡國之君,就被後世統治者和御用文人潑一頭髒水。諡號是周武王所加,他的罪名是歷代王朝編造而來。(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