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學霸會頻頻被美國大學被勸退?

無憂移民

大概十二三年前,我做過差不多三年的留學中介,後來又拜讀了旅美學者changshou先生的大文《中美教育體系的比較》,(可搜索旅美學者changshou,這篇文章邏輯清晰,非常適合有小孩希望留學的家長。)盡我所能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給您一些幫助。

我們首先應該摒棄一種理念,即我國的基礎教育是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而現代科學需要的是悟性。

很多人,包括很多大學老師和學生都有這種想法。這種心理,直接導致了我國絕大多數學生在升級為大學生後過度放縱自己,荒廢學業。

即使國內頂級的如清華北大,在學術氛圍,學生刻苦程度上,與美國頂尖(排名前十,並非常青藤就都好,排名先後差別巨大。)大學也相差甚遠。

曾接觸過一位姓劉的客戶,清華本科畢業,赴普林斯頓大學讀碩士,曾向我坦言“跟不上跟不上,課程壓力太大,一個禮拜要學的東西做的實驗能頂清華兩個月。”

changshou先生的大文裡也曾經提到,美國頂尖名校的教學方式頗似國內高三,書山題海,叫人喘不過氣來。

有人可能會懷疑,美國初中級教育那麼輕鬆,他們的學生怎麼可能適應這種高強度的學習?

這又是另一個誤區。

和國內基礎教育有幾乎統一的教學大綱不同,美國的基礎教育千差萬別,分為若干幾乎完全不同的體系。

如果以教學強度、難度來分的話,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以極少數頂尖的公立學校和大多數收費高昂的私立學校,這些學校的教育極其嚴格,有的甚至和我國著名的衡水高中一樣,採用類似軍事化管理。更離譜的是,我們的基礎教育,真正嚴格的其實只有高三一年,而這些學校,可以說從小學後期起其要求之嚴格就不下於我們高三了。

所以,對美國頂級名校的高標準嚴要求,他們反而會比國內大多數高中生更加適應。

另一種就是我們在影視劇、文藝作品中所熟悉的美國學校。這種公立學校,對教學質量沒有任何要求,對學生的基本素質完全忽視,對學生道德與紀律不予管理,比放羊還寬鬆。

這些學校中,當然也不能排除某些極其出類拔萃的天才可以考上頂尖大學,但總體而言,它們培養的絕大多數都是金字塔的底層人群。

這種通過學校教育階段偷偷的給社會階級固定的手段,是西方普遍應用的一種既緩解社會矛盾,又能有效預防革命的手段。

但我國情況與西方有非常大的不同,國人重視教育,重視傳承,沒人希望自己的子女處於一所教學質量極差的學校,國人的反抗精神也遠非宗教信徒可比,希望某些鼓吹素質教育、取消高考的磚家記住自己的DNA和血液,屁股不要太歪。

以上


老貝

這個問題不僅是你在關注著,相信還有很多教育界的專家們也會反思,為什麼送出去的人才,在美國表現好的特別少?

分享一個身邊的例子,一個朋友在美國讀PHD,工程方向的,他是在國內的讀的碩士,然後申請到美國讀博士。這個朋友也算是學霸吧,真正準備去美國的時間並不長,平時在國內讀碩士的時候基礎打得不錯,發表了不少文章,還是那種核心刊物的,所以這些都為申請去美國加分了,最後也順利拿到了獎學金。全家人都為他高興吧,都是抱著很美好的祝福送他去美國讀書。

去到美國之後,很不適應,最大的阻礙就是語言這關。之前在國內的時候,不管是四六級,還是雅思,自己買的二手書,網上下下真題,還有各種答題模版等等,背熟了就去考試的,還考了很高的分數。沒想到,應付考試的辦法在美國沒什麼用,上課教授們講的東西聽不懂,一臉蒙,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他沒有辦法,只能錄音,錄好後回去一點一點回放,算是能懂五六成吧。還有很多時候要跟同學們一起討論的作業,最後要一個一個去做陳述,但是沒辦法,因為習慣了自己做自己的額,真正要討論的時候,都是其他國外的同學說了,到他這裡沒話說,也說不出來,可以最後寫報告也是寫的很好的,只不過和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就沒有了。

在美國過的那幾年對他來說真的如地獄般生活,沒有一個晚上睡的好的,白天實驗室做實驗,晚上圖書館查資料,還有時不時的其它活動或者學術會議要參加。同時還有發表論文的壓力,在美國,對於發表論文很嚴格的,去的頭兩年時間,基本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但每天都很忙,導師也不會像國內的導師一樣手把手教,一般給個方向你,就自己去研究。

不過最終他也順利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也是各種不順利,最終自己選擇回國了。


加拿大家園

網友一:

什麼是學霸?在很多人看來,考試能考高分就是學霸,這當然是錯誤的,而且錯得很厲害,考試考得好,充其量只能叫質量較高的考試人才,甚至可以叫做考試機器。

考試是一種衡量學生能力的方式,雖然現今的考試設置已經是無所不用其極,涵蓋範圍也較廣,但只要是考試,無論是中國的,美國的考試,都會有自身的限制,和固定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被人捉摸、分析,並拿出應對的方案來。具體而言,就是分析歷屆考題、打題以及題海戰術等,學校和許多社會考試機構很大程度上都按照這種模式來進行教學,很多學生則被牽著鼻子走,成為考試機器。

但若只是學會了如何應付考試,不注重自身整體能力的培養,當然不可能成為學霸。真正的學霸,擁有極強的自學能力 ,而應付考試,只是學霸的其中一項必備技能而已。除此之外,學霸有主動發現、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和強大的整理、歸納及抽象思維能力。這跟只會被動地應付考題的考試機器相比,有著決定性差異。

所以,真正的學霸,根本不需要去上什麼考前補習班,他們完全能夠站在考題出題人的角度來思考,接下來的考試可能出什麼題,自己的強項和薄弱環節在哪裡,該如何補足。而只會被動應付的考試機器,一旦讓他主動去確定選題搞論文,就會徹底喪失能力,而國外一流大學,都是強調學生自主研究和解決問題。這樣一來,考試機器被淘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網友二:

其實不是什麼教育體制什麼的問題,而是中國學生對外學習的不適應!說直接點。這幫所謂的學霸根本沒做好出國學習的準備,父母也不明白教育環境的不同!看看這兩個例子,從洛大直接轉社區大學,這不是學習的問題,而是做人的問題了!能直接進洛大經濟系,就是美國的學霸也是很難的事情,亞裔學生更難!到底發生什麼,是不會有人講的!不要把什麼都歸結到我們的教育體系上,總想著一步登天是不現實的!

網友三:

這裡面其實存在一個錯覺,我們概念裡我們的學生在競賽上,遠超其他國家的同年級學生。實際上,競賽結果的確如此,但是前提是我們的學生超前學習。也就是說,我們的小學生讀的是初中課程,而初中生往往讀的是高中課程,而我們的高中生實際上早就讀完了大學課程。所以,客觀的說,同年級的學生,我們肯定具有優勢。因此,中國學生競賽不可戰勝,是事實,也是假象。這個優勢一旦到了大學,就開始拉平,因為大學到頂了。而這種學習方式和運動中的服用興奮劑差不多,對於學術研究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事實上,在國內的競賽得名次的,在踏上社會後就不再有建樹,也就是這個道理。

網友四:

我是從事教育專業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學霸不單單是學習好,還要各方面都好,國內的教育,多數學生,都是應試機器,和當年學八股文的舉子一個樣子,只是換了個形式而已,其次,目前針對外國留學,很多學校有強化訓練班,也就是所謂的速成班,能學好嗎?我記得一個事情,一個女高中學生要去澳洲留學,然後跑來學校找我們,然後把她的各科成績全部弄成優秀,這不需要任何關係,可以直接在學校就做,沒有老師會跟一個要出國的學生過不去,這就是所謂的學霸。

網友五:

學霸這個詞被濫用了!我今年40多歲,遇到的聰明人無數,而稱得上學霸的只遇到兩個。他們的特徵不僅僅是各科都是高分,而是專注、高效、踏實、思路清晰。學習不追求技巧卻熟能生巧,不盲目追求學習時間卻也從不虛度光陰而且張弛有度。他倆均從清華畢業後轉入麻省理工和哥倫比亞大學繼續學習。

網友六:

很簡單,首先,出去的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學霸,現在想出國只要通過託福、雅思考試,其他成績並不需要特別拔尖(不是說其他成績不優秀);其次,高中畢業年齡太小了,如果有親戚幫忙照顧、輔導功課還好,一個18歲孩子在陌生國度難度真的很大,如果大學畢業後再出去會好很多;最後,國內學生出去的很多心理承受能力並不強,遇到困難不跟別人說,壓在心裡,如果是馬雲這種堅韌不拔的人,自然不會如此被動。


遺落在世界的角落

此外,一個眾所周知的現象是,在美許多高校,特別是知名高校的理工類專業已經有相當比例的中國學生和印度學生,有的課題組從老闆到學生都是中國人。如果真如題目所說,有那麼多中國學霸退學,美國高校還敢一如既往的招中國學生麼?

如果硬要說是什麼原因導致學霸退學,最大的可能性是哪些?

第三,也許有人會提語言。不可否認,英語很重要。但是,對於絕大部分的學霸來說,英語即使學不到精通,也不至於會淪落到要退學的地步。其次,對於很多理工類學生來說,英文並不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因素。


這才是美國

中國學生的應試能力全球聞名,一部分原因要歸功於能將歷年考試都能總結得十分精闢的教育研究學者,在他們的點撥下,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應試技巧,提高考試分數。其實這對某些同學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今天講給大家分享一篇同學的經歷,讓我們來看看應試技巧的教育對留學生在國外讀大學是否有所影響?

小A(化名)以2230分的SAT成績,再加上託福107分的高分,成功申請到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Offer。加州大學是美國公立大學排名第一的學校,而洛杉磯分校又是加州大學下屬所有分院當中最好的。

然而,去年5月,他被該大學勸退,轉入當地社區學校就讀。

論文、小組作業、學期演講、期末筆試……這些因素,無一不是A的攔路虎。

為了能獲得申請常青藤盟校的資格,李延每天都會花至少10個小時的時間完成各種SAT模擬試題,加上兼顧複習託福的時間,高二和高三兩年,李延每晚都只有6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其實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同時正在發生在佔40%左右的其他學生身上,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媒體對此的報道鳳毛麟角。這是因為,人們更喜歡聽那些亮麗的故事,某某某考上了哈佛、耶魯、普林斯頓,而沒有人說某某某被哈、耶、普遣送回家。

今年耶魯畢業的大陸學生應該畢業12個人左右,但只有7、8個學生按時畢業,拿到了畢業證書,還有4、5個要等到明年畢業。

這些沒有按時畢業的學生,應該是在上學期間抑鬱過,艱難過,被要求回家休整一年。當然也會有休整不過來的學生,他們也許就與耶魯畢業證書無緣了。

現實很殘酷。中國學生欠缺的,仍然是英語,哪怕你的SAT成績高達2400,你仍然需要英語。哪怕你的英語口語非常流利,你到美國後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仍然是英語,主要是閱讀和寫作。你能活下來,你就是英雄,但很多學生在通向目標的路上,被絆倒了,艱難地掙扎。

考上名牌大學的確很重要,但是接到名校通知書的那一刻,才是道路的開始。學生需要做的,不是歡天喜地慶宴,而是立即沉下心來,全力學習英語,從口語,到閱讀,到寫作,全面地推進英語能力。

此時的學習不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秋後入學後能夠順利地學下來,這是學生和家長必須要清醒意識的。

1、做不出論文(論文成績在期末成績中佔30%)

在美國,每學期第一堂課教授都會告訴學生論文的要求,讓學生有一個學期的時間去準備,而論文成績在期末成績中佔30%。

很多同學在中學時從未寫過論文,對國內的畢業論文倒是略有耳聞,但有些同學連論文方向如何定都不知道,感覺簡直是無從下手。

2、無法融入小組(小組作業在整個考評中佔25%)

小組作業通常會在學習半學期後展開,這也是西方教育的傳統,在學生的整個考評中佔25%的成績。它要求學生自己尋找合作對象,組成一個五人左右的小組,進行半學期的學科研究,最後完成30分鐘的學術演講。

通常第一節課教授就告知會有一個小組作業,但如何操作卻沒有說明,這就導致很多同學認為會像國內學習時那般,以學號或者由老師指定組合,然而可能到半學期後才發現,自己已經落單,而這本是同學自己該解決的事情。

中國同學大多性格比較內向,不會主動與組員交流,開小組會議很容易忽略自己,也提不上意見。

3、學期演講困難(一學期要修3~5門課程,都要期末演講)

大多數國內同學在國內讀書時,很少會經歷到學期演講,導致很多同學對此沒有了解,也害怕面對一百多人陳述自己的學習報告,更別談是用英語來闡述,

可能花了很久去寫,去研究,去背,然而站在講臺,看著ppt,腦子裡卻是一片空白。

那麼,中國留學生究竟要如何才能保住美國高校對其考試分數的信任度呢?留學教育專家認為,應該從國內教育者的角度出發,減少針對拔高考試分數的技能教育。

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他們通過考試,才是留學教育的長遠之道。對家長而言,需要盡力做到—創造條件讓孩子性格開放,告訴孩子出國後強迫自己與當地人交流。

1981年託福首次登陸中國時,有20人參考,由於沒有口語環節,他們全部獲得了滿分,但去了美國不足一年,他們全部被退學回國。能看,能聽,就是連上廁所都不知道怎麼表達。

對家長來說,我們需要做些什麼改進呢?

擺正心態,不能只看考試成績,也要考慮孩子出國能不能適應學習。根據孩子的性格和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學校。

家長應該客觀評估孩子的學習類型,如果確定自己的孩子是考試型,那就需要家長放下面子和偏見,考慮學一段時間的語言,讓他銜接本科的學習。應該告訴孩子,出國後的前三個月十分重要,需要強迫自己與當地人交流,倘若能在前三個月融入當地的語言環境,那麼過這一關就不是大問題。

家庭教育一向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國傳統的矜持文化掩蓋了孩子的天性,故而父母應該有意識的創造條件,讓孩子開放性格。


知留學

自己在美國讀過書,看了其他人的發言,有很多共鳴。

首先,我們的學霸只是適應我們的應試教育(應試教育是個毒瘤,我就不展開了)。從競爭力上看,很多人的競爭優勢只是因為超前學習,強化訓練的結果。所以,應試教育篩選出來的都是超前學習有足夠時間訓練的孩子。

另外,我們的考試不強調獨立思考,推陳出新,有考試提綱,有標準答案。所以記憶力強的基本就是學霸了。

最後,你會發現很多學霸都是活動豐富獎狀無數。這並不是一個正常現象,而是因為只有學霸才有多餘時間來從事各種課外活動。於是強者恆強,強弱差距全方位拉大。這給學霸一個巨大錯覺,我無所不能

很多學霸都是帶著各種光環登陸美國,但是在這裡,一切規則都變了

首先,即便是必修課,教材和內容也是自行選擇,根本沒什麼統編教材

另外,國外學習成績評價多元。有作業,項目,演講,測驗,考試,出勤,課堂發言等多部分構成,缺一不可。

最後的課外活動也是慘不忍睹。號稱自己校籃球隊的,連馬路邊的孩子都打不贏。能歌善舞的,和人家啦啦隊比發現自己成了木樁子。。。

原來在美國大學的學習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中國那套在這裡都玩不轉,偽學霸紛紛崩潰,露出了原形。當然也有心理素質強的真學霸,這樣的孩子最終也因為有應試和素質教育的雙重優勢而脫穎而出。

我把英語能力放到最後說,是為了再次強調應試教育的毒性。在波士頓大學讀完回國,我也曾幫助學校電話面試中國學生。學校負責招生的老美還專門跟我討論這個問題:為什麼託福600多分的中國學生上課都聽不懂。我的答案很簡單,刷題刷出來的,上考試培訓班上出來的。這個情況20年前是這樣,今天還是這樣。這根本不是學習英語,而只是把英語當作一門考試。所以不具備用英語學習的能力再正常不過。


很多人還會拿文化差異來說事,我覺得這是可笑的。去到異國他鄉,不先熟悉對方的文化習慣,努力瞭解和適應,那麼出去幹什麼呢?再說超前學習和強化訓練不是我們的強項麼?


少數派小報告

孩子們遠赴美國讀書,是進入一個全新的、與中國完全不同的國度。在很多學生的眼裡,美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度,一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地方。

但這個觀念正確嗎?

先不講道理,讓我們看看在這樣的意識主導下,我們中國的學生在美國都出過一些什麼事。

誤區1:美國是個言論自由的國家,想說什麼是我的自由。

學生A,16歲去美國讀高中,他所在的學校正好二男二女四個中國學生。這個男學生標榜自己高中期間不會談戀愛,偏偏其中的一個女孩子喜歡他,經常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情,碰撞這個男孩子。男孩子不耐煩了,和女孩子說:「你再動我,我就打死你!」

誰知道女孩子去主任那裡告狀,男孩子被書面警告。第二次再次出現,男孩子說了同樣的語言,女孩子依然告訴了主任,男孩子再次收到書面警告。

在中國,學生說「我打死你!」,家長和老師只當孩子說說而已,不會有什麼,而在美國,此類攻擊性的語言在校規中是被嚴令禁止的,被攻擊者會報警保護自己。

誤區2:美國是個重視人權的國度,想去哪兒由我決定。

學生B,在加州讀高中,春假期間,對寄宿家庭撒謊,隨外校的中國學生去夏威夷旅遊,曠課七天。回到學校,立馬收到了學校的一紙退學通知書。

按照美國校規的規定,病假缺課超過規定的天數,這門功課將被掛掉,沒有分數。曠課更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請,會直接被學校開除。

幸虧學生第一時間和我聯繫,通過轉學的方式,向轉入的學校誠實地告知原因,並承諾不再犯,這個巨大的波瀾才得以渡過。否則,他一旦離境美國,極難再獲得簽證返回美國繼續學業。

誤區3:從小到大我一直是朋友圈中的老大,有矛盾要以「江湖」默認方法解決。

現在大多數來美國上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父母長輩們依著寵著,有些在同齡人中間是孩子王,在國內學校裡有自己的小幫派。幫派小兄弟姐妹要是受別人欺負了肯定要特講意氣地挺身而出打抱不平,有時動嘴,甚至拳腳全上。

老師發現了叫去辦公室罰罰站,家長來教育一通,孩子認錯互相道歉了事,第二天又是一條好漢,被兄弟們視為英雄,週而復始。這些孩子王來到美國,一語不和依然拳腳相向。

誤區4:給同學抄抄作業,沒什麼大不了吧!

學生C,立志是要拿全A,申請哈佛大學。化學課,平時作業很少出錯的,偏偏有一次作業錯了一題,他的同學借他的作業看看,抄了他的作業,被老師發現,他想包庇同學,被老師嚴重警告:幫助他人作弊比自己作弊更為惡劣,這個課程你不要想在我這裡拿A!該同學因此被坐禁閉。一次蹲禁閉也就罷了,拉低了GPA,影響大學申請,那就大件事了。

面對這個問題,怎麼辦呢?

在學生去美國學校報到之前,學生一定了解什麼是學術作弊,學術作弊有哪些具體的內容,和有哪些相關的懲罰措施,如果有觸犯,一般第一次是被警告,千萬不可有第二次了,否則,隨時都有被開除的危險。學術嚴謹,在美國學校看來,低則是誠信問題,高則是法律問題,千萬不要不以為然。

我們中國人傾向於講「人情」,美國人則喜歡講「規則」。

美國人對規則的遵守是很教條式的,規定就是規定,規定製定了就要執行,違反規定的,就要受到相應的處罰。美國更是一個法律建國,依法治國的國家,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總統也概莫能外。


我在美國等你來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但希望大家以客觀的心態去看待,留學生也是孩子。

有些看官們可能知道我的工作經歷,我曾經有幸接觸或瞭解過200多個留學生被處分和開除的案例。在這裡,我將結合我過去的經歷,同大家嘮一嘮這個“說不出口”的事情。

導致處分或開除主要有三個方面:

  1. 成績低:老師你要求的太多,臣妾做不到

\t這個是比較普遍的一個原因,也可能是這些學霸選擇離開常春藤學校的主要原因。美國學術文化強調批判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獨立思維能力、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組織能力(leadership)。大學越好,競爭就越激烈,對這些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中國體制下的尖子生們沒法在短時間內掌握。

前兩個能力對個人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但我們都知道,形成有深度的觀點的前提是大量的輸入(即閱讀),中國學生雖然託福閱讀可以拿滿分,但不代表知道如何有效和快速的閱讀二三十頁的學術論文。出國前sat、託福培訓提高了應試技巧,但“靜下心來讀本書”的能力並沒有得到提高。

教育學有個經典的理論。一個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三個層次:已經會的、努力一下可以學會的、超出本人認知範圍現階段無法學會的。無法適應常春藤學習要求和強度不是學霸笨,而是他們無法在短時間內瞬間get技能。

學霸們是國內應試教育下的尖子生,他們中的有些人的訓練方式也側重於知識的學習而不是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突然讓他們自主學習、挑戰權威、給出創造性觀點,超出了他們可以接受的範圍。這些能力需要一定時間和艱苦的付出才能夠獲得,對學生自身的抗壓能力、抗挫折能力和體力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有些孩子沒挺住也是正常的。

溝通和領導力的培養就更為缺乏了,這一點特別體現在早年的學生身上。近年來,家長和學校都意識到了“軟實力”的作用,中國學生在這兩方面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

2. 學術不端問題:這事在美國是作弊?

我將其細分為兩類:主動和被動。主動即學生有意為之。其中包括學生考試作弊、作業抄襲、論文抄襲、代寫、代考等。這些事件也屢屢被媒體曝光,每一次都會引起熱議。在這裡想強調的是,留學生圈子裡代寫、代考、代上課的產業鏈最近越發活躍,美國學校向來是一追到底,別以為你畢業了就不會找到你的頭上,照樣處罰。

\t被動是無意的。這一類比較冤,是由於留學生對美國的學術文化不瞭解,不知不覺地踩了雷。比如我念書期間,鄰居在寫的論文被老師判了抄襲,送到了學術誠信委員會,一通調查和審訊,最終丟掉了這門課的成績。她犯錯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不知道論文除了要在最後寫參考文獻之外,還要寫in text citation(文內註釋)。我問她,作文課講了這麼久為啥不知道,她說始終沒有聽懂老師講的是啥。這種情況除了認栽、老實認錯,爭取從寬處理,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3. 行為問題

\t這一類比較少見。有打架、偷盜、違反校規等,這些行為別說在美國不可以接受、在中國也是不允許的。學生們年輕氣盛,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火氣,千萬不要動手,圖一時爽快。這事在美國學校,可基本上沒啥私了的可能。


修辭工廠廠牌康康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給學霸下一個定義。

什麼是學霸?在很多人看來,考試能考高分就是學霸,這當然是錯誤的,而且錯得很厲害,考試考得好,充其量只能叫質量較高的考試人才,甚至可以叫做考試機器。

考試是一種衡量學生能力的方式,雖然現今的考試設置已經是無所不用其極,涵蓋範圍也較廣,但只要是考試,無論是中國的,美國的考試,都會有自身的限制,和固定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被人捉摸、分析,並拿出應對的方案來。具體而言,就是分析歷屆考題、打題以及題海戰術等,學校和許多社會考試機構很大程度上都按照這種模式來進行教學,很多學生則被牽著鼻子走,成為考試機器。

但若只是學會了如何應付考試,不注重自身整體能力的培養,當然不可能成為學霸。

真正的學霸,擁有極強的自學能力 ,而應付考試,只是學霸的其中一項必備技能而已。除此之外,學霸有主動發現、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和強大的整理、歸納及抽象思維能力。這跟只會被動地應付考題的考試機器相比,有著決定性差異。

所以,真正的學霸,根本不需要去上什麼考前補習班,他們完全能夠站在考題出題人的角度來思考,接下來的考試可能出什麼題,自己的強項和薄弱環節在哪裡,該如何補足。

而只會被動應付的考試機器,一旦讓他主動去確定選題搞論文,就會徹底喪失能力,而國外一流大學,都是強調學生自主研究和解決問題。這樣一來,考試機器被淘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少莫傷

這是個好問題,一個不單是值得學生深思,更值得家長、教育部門、乃至全社會的問題。

九門掛八、加上之前報道過的一些因各種因素而被勸退的,都突顯出很多問題:首先是老生常談的文化衝突,這點就不用多說了。但為什麼開放幾十年了,這個問題還會是留學生的一個比較大的障礙呢?這點就很值得深思了。

第二,英語基礎不紮實,交流出問題這是一個因素。那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從小學習英語(能出國的更是如此),而一出國就全部作廢呢?歸根到底,又是應試教育所造成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們學習每樣東西都只是用來做敲門磚,都是浮於表面的。這是之前一個實驗室教授勸退一箇中國女學生的其中一個原因,說這學生不是做學問的人。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不單是學生,現在很多國人都是如此:浮躁、功利、淺薄、自大…自問一句,出國留學,有多少是真正為讀書,做學問的。

第三,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那現在又有多少父母是用心去思考這個問題,真正言傳身教,從小幫孩子形成正確的道德觀、社會觀、人生觀…給孩子灌輸擔當、團結、責任、友愛、榮譽等等應該有的正確的社會“技能”呢?有,肯定是有,但越來越少了。很多家長因為“忙”而心安理得地忘記了;也有很多家長自身不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孩子自然也跟著錯了;更有很多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是老師的事,不負責任的把孩子的教育推給別人,只關心孩子的物質以及成績,往往出問題了心安理得的問責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關連對象。結果,孩子自以為是、自私自利、推卸責任、自大、自卑、不合群…缺乏融入社會,與人打交道的各種技能技巧。這些,一離開父母、熟悉的環境,立馬就顯現並放大了。

第四…

不說了,說來說去都是教育出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