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跳槽為何能讓人生增值?

王利芬成長社——讀書、讀人、讀社會,開啟社會上升通道!

降薪跳槽為何能讓人生增值?|王利芬成長社

各位王利芬成長社的朋友您好!今天我們要談的話題是衛哲的跳槽。

我們談這個話題的時候,正是大家換工作的高峰期,因為春節剛回來嘛,跳槽往往是對薪水不滿、呆得不爽、對領導也不滿意、同事也不滿意,或者說升值加薪的機會也沒有,帶著這樣一些不滿意跳槽,是越跳讓自己對自己的前景越來越不滿意。今天我們講的衛哲的跳槽的方法,也許會給大家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我們要講三個方面,首先是衛哲跳槽的研究和指導思想。還有一個是衛哲跳槽過程中,讓自己的能力增值,讓自己整個人生增值的這樣一個巧妙的設計和安排。第三個是講衛哲在跳槽過程中,他種種職業化的體現。

我們先來講第一個方面,衛哲的跳槽的原則。

衛哲跳槽的原則是換行不換崗,換崗不換行。那這個怎麼理解呢?如果從衛哲的職業路徑來發展,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他的每一個跳槽階段,一一進行了落實。

第一個階段是從萬國證券到普華永道再回到東方證券。在這個階段裡面,衛哲從事過資管、財務、證券等職務,我們看到這個裡面,他的崗位不一樣,但是都在投行這個系統裡面進行全方位的鍛鍊。經過七年的磨鍊,他讓自己成為了財務方面的專家,這個正是換崗不換行的體現。

接下來我們看他第二個階段。從投行跳到百安居之後,他是以財務總監和集團副總裁的tittle加盟的,七年投行的經驗和資源,讓他可以輕鬆地能夠hold得住財務方面的工作,這也是換行不換崗。他成為百安居中國區總裁之後,是以總裁的角度加盟的阿里巴巴,這個也是換行不換崗。

換行不換崗,換崗不換行!這兩句話像繞口令一樣,看起來好像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在我這麼多年在優米麵試的過程裡面,看那麼多簡歷裡面,其實有很多人就違反這個原則。比如十年裡面換了四五個工作,這個工作換的完全沒有頭緒,比如說他這一陣在做PR,那麼接下來他會做營銷,然後接下來他會做行政,十年的時間你挑不出他哪一段的簡歷是有價值的,所以他的每一個能力都沒有做牢、做實,所以每一個公司在用他的時候,其實也非常的為難。有很多人在跳槽過程裡面,又換行又換崗,這樣的話把自己的職業生涯弄得非常的混亂,當然這樣的簡歷不會每一次因為你的跳槽而增值。

如果你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夯實僅僅只是工資這樣一個能力結果它本身提升的話,實際上對自己來說是一種職業的假象。剛才我們說的是衛哲的換行不換崗,換崗不換行這樣一個原則,他還有一個指導思想。他在跳槽的時候說,首先要選新的行業,選不到新的行業就選新的企業,選不到新的企業就去新的部門,最後去新的職位。所以他這一連串的新,其實在他整個跳槽的過程裡面,也得到了一一的落實和印證。

當時的證券行業,在他1993年畢業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新興的行業,新的行業機會多。後來他到百安居的時候,也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剛剛進來,而要大發展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新的行業。到阿里巴巴的時候,他從零售到了電商,那麼這個跨越不可能說不大,接下來我們講衛哲在每一次跳槽過程裡面,讓他自己增值的一些巧妙設計。

降薪跳槽為何能讓人生增值?|王利芬成長社

第一個他每一次都是降薪跳槽。降薪跳槽你聽說過嗎?因為每一個朋友跳槽的過程裡面,都會說我的薪資會加至少30%是吧,這是一個行業的一個通則,至少30%我才會動,那誰會願意做這樣的傻事呢會降薪來跳槽呢?衛哲就是這樣做的。比如說他從萬國證券跳到普華永道的時候,他就主動要求降低職位進入普華永道。職位降低了薪資當然是降低的,在進入阿里巴巴的時候他也是降薪進入的。當時他到阿里巴巴拿的是百萬年薪,百萬年薪其實扣完稅之後也就能夠拿到六十萬左右。其實這個年薪,跟他在百安居當中國區的CEO相比的話,真是一個零頭都不到。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其實他有他自己的考慮。當年萬國證券因為“327”國債事件一蹶不振之後,讓衛哲意識到盲目進行高風險的投資是非常危險的,他覺得自己要補上健康的財務管理這一課,於是他選擇普華永道這家老牌的會計師事務所。

當時普華永道也非常的為難,因為衛哲當時的tittle比較高,是萬國資產管理部的副總經理,但是在財務管理這個業務上他的經驗肯定是欠缺的,這個時候衛哲非常懂別人的想法,他主動降低職位,從普通的財務經理開始做起。這個時候他最大的需求實際上是彌補自己的短板而不是薪資和所謂的tittle。衛哲在普華永道接觸到了各行各業的公司運營模式,學到了完整的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這為他日後作為財務總監打下了非常牢固的基礎。

剛才講的是衛哲降薪跳槽、降職跳槽的一方面。他第二個妙計是什麼呢?在跳槽的過程裡面,他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比如說他從東方證券加入百安居的過程裡面,其實他有一個小的要求,就是說要給自己增加任務,這個任務不僅僅是擔任財務總監,他同時擔任了百安居在中國的副總裁。為什麼要主動要求增加任務呢?其實他很清楚,他很希望到跨國公司能夠系統地學習零售業的管理的方法。如果他沒有這樣一個副總裁的tittle,實際上他就會被要求只做財務總監的這樣一些事情。那財務總監這個事情當然和業務有關係,但是他畢竟沒有完全管業務,所以你就很難能夠比較系統地學到跨國公司在零售上面系統的精細化的管理方式。所以這個時候的衛哲他主動增加工作,最多的時候他一個人幹了七個人的活,分管九個部門,以至於到2003年前任CEO離職的時候,除了他根本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來接替他。而恰恰是他這樣一個能力,也變成了日後阿里巴巴總看重的,他身上的兩個能力。一個就是他這樣一個系統化、精細化的管理能力,還有一個是他七年在投行的能力。

所以我們說,衛哲在 整個跳槽的過程裡面,他非常知道自己要什麼。

衛哲自己在總結職業生涯的時候,他說有兩張表,一張是資產負債表,一張是資產損益表。我們來聽聽他當時是怎麼說的。

衛哲:“至少在工作的前十年,不要過多地看損益表,應該注重資產負債表。什麼是您的資產?您的專業的知識、管理的能力、社會的關係等等是您的資產。您不懂的那些東西是您的負債,儘量累計,儘可能增加您的資產減少您的負債。您有比較強的資產負債表的話,什麼時候去實現您的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那是積累完以後分分鐘的事。”

王利芬:你看他從萬國證券去普華永道的時候,補的是自己財務的短板,他從普華永道再回到東方證券的時候,他補的是獨立地運營一家證券公司的這樣一個短板。在百安居補的什麼短板呢?百安居補的是作為系統的管理一家一萬人以上的一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全方位的業務這樣一個短板。所以阿里巴巴在找衛哲的時候,我想在馬雲眼裡,衛哲應該是一個出任阿里巴巴B2B業務總裁的不二人選。

降薪跳槽為何能讓人生增值?|王利芬成長社

接下來我們要說衛哲在跳槽過程裡面職業化的方面。

衛哲在跳槽過程裡面職業化,的確給人印象非常的深刻。我就舉一個小例子,他從百安居加入阿里巴巴的時候,實際上百安居給了他一個非常漫長的交接期,因為他是中國區的CEO,所以手裡管的業務也非常的多。但是再多你知道他的交接期有多長,竟然長達6個月。其實這個時間說老實話我聽了非常吃驚,因為一般的人在跳槽過程裡面,能夠有一個完整的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於一個季度的交接已經很了不起。有人進行6個月的耐心的一點一點的交接,這個職業化的程度的確給人印象非常的深刻。

第二點衛哲的職業化表現在,他在跳槽的時候,絕不說上一家公司的不是,在這一點上,衛哲曾經有一次參加《波士堂》的節目,他也說到了,有幾個回合的回答我非常驚歎他當時處理問題的老道。

衛哲:“為什麼要離開百安居?我說我的答案是,我有很多加入阿里巴巴的理由,但找不到離開百安居的理由。”

提問:“您自己身家能夠達到幾億?”

衛哲:“您是從事的行業和人力資源非常的密切?”

提問:“是”。

衛哲:“其實人力資源中有一條,就是薪酬的這個保密。我前三次跳槽,每次跳槽都是減薪跳槽,這次我給您披露的一個細節是,繼續保持這個趨勢,減薪跳槽。”

王利芬:其實跳槽過程中間的職業化比較難做到,尤其是今天的90後。有一個好朋友來優米做節目的時候他說,他現在管理90後其實非常難管,離職的時候就跟他說一句走了啊,接下來他就不來了,這個與其說是個性的表達或者任性,但是畢竟和職業化還是相去甚遠。

不是說90後就可以不職業化,因為其實職業化的處理方式,給你的整個的職業人生帶來非常多的好處。首先我們看到,衛哲從萬國證券跳到普華永道的時候,這樣一家投行的相關聯的公司,如果你在本公司你的口碑不好,其實人家不會接受你的。他從普華會計師事務所回到東方證券的時候,其實他還在投行這個圈子裡面走,如果他每一次跳槽的時候,工作交接不職業,口碑不好,不負責任的話,其實他沒有辦法在這樣一個行業裡面兩三次的這樣一個迴轉。那麼同時我們看到,他是怎樣到百安居的呢?他在普華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時候,就做過百安居進入中國的一個設計,所以衛哲能夠到百安居工作,實際上在前面應該積累了比較好的人脈、積累了比較好的職業化的口碑。

我們看到衛哲在2011年2月份離開阿里巴巴的時候,其實他的離開還是有一定的小挫折的離開。不久之後我們在綠公司年會上,他原來的老闆馬雲也一起出席,並且表示他接下來的嘉御資本馬雲要投資。你想想如果衛哲在處理阿里巴巴的離職的過程裡面,他是一種非常消極的心態,是一種非常反抗的心態,那馬雲後來還會投資他嗎?所以我想職業化的這樣一個習慣,或者說他這樣一個操守,其實帶給衛哲非常好的口碑,這種良好的口碑實際上就是一個人他建立人脈關係的開端。

有很多年輕朋友說,哎呀,我怎麼工作這麼長時間,我好像沒有什麼人脈呀。其實我跟大家舉一個小例子非常有意思,有一個朋友我就問他,我說你離開上一家公司的時候,我看你好像在朋友圈裡,好像說你那個老闆的壞話。他說,他就是很可氣呀,就是要說呀,他就是這樣的人啊。其實我告訴這些年輕的朋友,就是你離開上一家公司的時候,不到萬不得已,其實你應該忍住所有關於上一家公司、上一家老闆、上一家同事的所謂的壞話,這樣才讓你的每一條路,你每過一條河,你沒有炸斷帶你過河的那個橋樑。如果你過一條河就炸斷一個橋,那麼你的整個人生軌跡上,到處是不連通的,你怎麼會有人脈資源呢?

你跳槽的時候可能對一家公司不滿,對你的老闆不滿,同事也不滿。但實際上我們檢查一下,是不是我們自己做的也不是那麼的到位,所以我想您在跳槽的過程裡面一定忍住。人脈實際上是一點點的建立起來的,在整個跳槽的過程裡面,認真對待你手頭每一件工作,把他完好地交給下一任同事,同時還有一些得當的非常關心公司未來發展的一些提醒,我想你會留給這家公司非常良好的印象。

還有很多朋友,其實離開一家公司之後又回來了,為什麼能回來呢?那一定是他在離開這家公司的時候,他沒有炸斷他過去的那家公司的連接他的橋樑,所以這個就是人脈的開始。

今天關於衛哲跳槽我們講到他的原則和指導思想,還講了他每一個階段人生能力增值的這樣一些巧妙的設計,最後講了衛哲如何職業化的一個方式來處理他的每一次離職。並且把這樣一個每一次離職,變成了他的人脈。我們在下一次節目裡面,我們會講衛哲這樣一個成功抓住人生四波紅利的人,其實他並沒有那麼順,他的人生裡面,也有好幾次波折。每一個人的人生其實都會有或大或小的挫折或者說一些苦難,但是關鍵看你怎麼樣面對它、對待它。

好,王利芬成長社的朋友,謝謝您的時間和陪伴,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結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