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爺為何要提高鑄錢銅含量?不是因為好看!

雍正登基,新朝新氣象,八爺主管戶部加緊鑄制新錢雍正通寶。孫嘉誠作為雲貴司主事,發現了銅鉛各半的康熙通寶在雲貴地區出現的一個重大的問題。從而大鬧戶部,面見皇上說出弊病。

此次鑄錢,戶部將新鑄造銅錢,銅的比例提高到六成,銅多,新錢就看著清晰明亮,雍正看著很是高興,雍正有了自己的,漂亮的流通的孔方兄,是皇權更替的象徵,這是臉面問題。
雍正王朝,八爺為何要提高鑄錢銅含量?不是因為好看!

但是這樣一來,權貴們發現,銅錢本身所含銅的價值高於銅錢代表的價值,就會將大量銅錢收購,提煉重新鑄造銅器,再將銅器賣出可以獲取暴利。

因為有暴利可圖,朝廷投放市場的銅錢就會被人大量收購,造成銅錢流通緊縮,銅錢流通量小,銅錢購買力上升,有些地區造成了“錢貴銀賤”的現象。

雍正王朝,八爺為何要提高鑄錢銅含量?不是因為好看!


在民間,銅錢是作為主要貨幣工具使用,一桌菜幾兩銀子一會發生在權貴們身上,大部分百姓只能是“兩文錢吃個燒餅,八文錢吃碗麵”。

銅錢流通緊缺,很多地方以貨物換貨物,一兩銀子只能兌換800制錢。而官府收稅依舊按2000制錢換一兩銀子的官價來收,處於中間商的官員們,收了2000制錢,實際上是收了二兩多銀子,兩其中一兩上繳稅庫,另一兩多就進自己腰包,中飽私囊,這筆差價就大得不得了啊。

康熙年間制錢“銅五鉛五”這種弊病已現,雍正制錢,八爺及戶部將其提高到“銅六鉛四”居心叵測啊!八爺為總理王大臣,戶部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上,全國稅收都要經過戶部,如此,八爺黨將從戶部獲取大量資金充實私庫,以支持八爺黨在京乃至全國的勢力,等待時局有變,扭轉乾坤。

雍正王朝,八爺為何要提高鑄錢銅含量?不是因為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