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俄羅斯處於擴張期還是衰退期,你怎麼看?

萊蒙夫人

俄羅斯處於衰退期。國家崛起還是衰退,金標準不是外交成績,不是領土擴張情況,而是國內發展狀況。國家是衰退還是崛起,主要取決於長期的趨勢性力量,而不是當前的偶然因素。

基於第一個邏輯,我們應該將目光從俄羅斯的外交、地緣鬥爭轉移開,看看俄羅斯國內的基本情況。那麼俄羅斯國內的趨勢性因素是哪些呢?

(一)人口增長緩慢

俄羅斯的人口規模已經基本穩定,國家獨立以來,人口狀況有兩個特點:一是人口減少或者微弱增長;二是人口老齡化。

從人口增長情況看,1993、1994,以及1996-2008年,俄羅斯的人口都在負增長,也就是說2008年之前,俄羅斯大部分年份都是人口負增長。2008年以來,俄羅斯人口增長緩慢,即使在增長率最高的2014年,也只有0.218%。

從老齡化看,一方面俄羅斯育齡婦女生育率顯著下降,從蘇聯時期的2.0下降到1.7左右,嚴重低於人口自然更替水平,因此長期看,俄羅斯的人口必然會萎縮;另一方面,2009年開始,俄羅斯的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一路上升,到2016年上升到13.79%。

所以,俄羅斯是一個人口將逐漸萎縮、逐漸老齡化的國家。老齡化必然帶來創新能力下降,而人口萎縮必然導致市場需求減小,經濟增長空間壓縮。

(二)經濟結構陳舊僵化

如果說人口決定長期的經濟增長,那麼經濟結構則意味著制度環境。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具有如下特徵:第一,親政府的寡頭控制經濟命脈,缺乏革新意識;第二,政府依靠自然資源過活,例如油價直接決定俄羅斯政府的財政收入,甚至俄羅斯人開發了一套油價與財政收入的自動計算系統;第三,經濟結構低端化、能源依存度高,表現為在高科技領域缺乏國際競爭力和存在感,不僅沒有高端芯片,也沒有應用高端芯片的出口商品,或者說連高端製造業的邊都摸不著,以至於整個國民經濟只能守著自然資源過活,表現為俄羅斯的主要出口商品為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質。

(三)軍事實力受經濟科技實力拖累正在失去優勢

俄羅斯曾經長期吃蘇聯老底,但是現在正在失去傳統軍事優勢。表現在:(1)由於烏克蘭危機、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軍事裝備合作關係已經終止,俄羅斯難以獲得烏克蘭提供的發動機、大型船隻製造服務,目前俄羅斯正在尋求從中國進口艦用燃氣輪機,甚至打算直接進口中國的艦艇。(2)俄羅斯越來越依靠核力量支撐大國地位,而常規軍力,特別是最燒錢的海上力量在加速萎縮,空軍力量的配套能力、升級能力遠遠趕不上軍隊作戰需要。

綜合以上因素可以認為,俄羅斯雖然仍能在地緣政治中打出漂亮的成績,但是這隻能代表其傳統外交智慧比較強、國家鬥爭意志比較堅定,這些都無法掩蓋一個事實,即俄羅斯作為世界級強國正處在衰退週期。


布萊克懷特

目前來說,俄羅斯應該既不處於擴張期,也不處於衰退期,而是處於復甦期。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繼承了軍工、財產、武器、國土面積、資源等大部分遺產,當然也包括蘇聯所遺留下來的債務。

首先來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衰退,經濟結構面臨嚴重不均衡情況,重工業過重,輕工業過輕尤為突出。進入21世紀以來,俄羅斯政局穩定,經濟有所向好,但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本就脆弱的俄羅斯經濟又一重創,GDP出現下滑。但是兩年後又開始回升。在後來的幾年中,由於漲跌不穩定的油價和天然氣價格,使得嚴重依賴這些資源的俄羅斯經濟增長率也是反覆漲跌,並不穩定。可以說,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充滿了曲折。

2014年,俄羅斯又受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經濟再次面臨嚴峻考驗。不過從俄羅斯去年的經濟增長率來看,俄羅斯目前已逐漸走出經濟泥潭,經濟開始復甦。經濟作為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可以說是重中之重,一個國家經濟強,則未來可期,反之則充滿危機。

俄羅斯雖然軍事強大,但是發展軍事的基礎仍然是經濟,所以說俄羅斯要想長遠的發展,經濟必須有穩定快速的發展。2017年可以說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一個轉折點,這一年俄羅斯農業產量創新高,對外貿易額也大幅增加,失業率也略有下降,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國際石油價格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政策方面的改革。所以說,已經走出衰退期,步入復甦期。


環球網

首先用擴張和衰弱兩和詞彙有些不太妥當,任何國家的強弱都必須結合其當代的國際環境和時事政治來考量。而此時的俄羅斯顯然處於國力的上升期,雖然其內部經濟形勢和結構依然形勢嚴峻。但無可否認俄羅斯目前在國際事務的處理上,比較強勢,而沒有強大的實力支撐是不可能的。



俄羅斯是蘇聯的延續,雖然其綜合國力根本無法與蘇聯媲美。但是與經歷了歷任領導人禍害的並解體的蘇聯相比。其國力是上升無疑的。因為當時的蘇聯經濟上GDP不足2000美金,而政治更是落魄到向北約靠攏尋求接納。而軍事上,龐大的軍事遺產十數個國家瓜分。



而今天的俄羅斯以蘇聯十之分一的國家力量,三分之一的軍事實力和提升到14000的GDP水平而在格魯吉亞、烏克蘭、阿拜塞疆、敘利亞等政治戰略問題上出手迅速果斷,與歐美國家勢力鬥得分庭抗禮,並一度佔得上風。而且,讓北約國家時刻處於對俄羅斯的恐懼之中,讓超級國家美國在國際事務的處理上尊重俄羅斯的發聲。這難道不能說明俄羅斯的國力處在上升期嗎?雖然這種上升可能成本略高,並後期乏力。但不可否認,現在的俄羅斯具有強勢的政治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利。



雖然從歷史的緯度上來說,俄羅斯綜合實力比起蘇聯還是不及,但也要看到蘇聯給俄羅斯留下的是多麼大的一堆難題和爛題。仔細對比,就能看出,俄羅斯似乎有些迴光返照的跡象,但是究竟能有多遠,的確是個問題。但就目前而言。俄羅斯的國力無疑是上升的。而普京也的確是個了不起的領導人,無論他使用了什麼手段或者策略,是脅迫世界還是威懾全球,但對於俄羅斯來說,他的確是個英雄。


楓落天下秋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現在的俄羅斯處於擴張期還是衰退期,你怎麼看?

從領土規模來看,俄羅斯似乎還在擴張,但是從經濟、科技實力看,似乎又處於衰退期,那麼俄羅斯到底是在擴張還是在衰退呢?

俄羅斯目前的狀況是處於擴張期還會是處於衰退期?

問題中擴張期這個概念應該是指俄羅斯領土的擴張,從目前來看,俄羅斯的領土擴張情況也不是很明顯。基本上把克里米亞收入囊中就是近些年來俄羅斯唯一擴張的領土。

問題中衰退期這個概念應該是指的俄羅斯總體國力的狀況,相較於葉利欽時期或者是蘇聯時期狀況的比較。

擴張期這個已經非常的明顯,俄羅斯除了克里米亞,也沒有多少可以擴張的領土。

俄羅斯是否處於衰退期?

看待這個問題就要了解一個國家的國力由那些因素構成,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都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在這五項要素中,其中三點最為重要,那就是政治、經濟、軍事這三個要素。

  • 為什麼是這三個要素重要呢?

一個國家的政治狀況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整個社會運行體制,是良性的體制,還是非良性的體制。

這個有什麼區別:

良性的體制會給經濟、科技,文化帶來活力,使得這三點能夠自由發揮而不受到束縛。

非良性的體制會使得經濟、科技、文化處處受限,在非良性體制下也許會爆發一段時間的經濟、科技、文化方面的成績,但是卻很難長久的保持。

這就像在一個箱子裡放磚塊,良性體制的做法是按照規則來擺放會放的更多,非良性體制的做法是直接往箱子裡扔磚塊,結果是非良性體制速度會比良性體制快,但是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個箱子裡方的磚塊最多的是良性體制放的那個箱子。如果同等兩種體制下都有相同的潛力,顯然良性體制會使得社會運轉更好,而非良性體制也許會在某個時期爆發一段時間,但是其非良性的特點決定了不會長久。

政治決定經濟,而經濟則會影響政治,在政治面前經濟是脆弱的。也就是說有什麼樣的政治就有很麼樣的經濟,而經濟是最能夠反映一國的政治狀況。所以把政治排到第一位,而經濟排到第二位。不同的政治體制下,以及這種體制下的經濟共同打造了本國的軍事力量。這個軍事力量是有由經濟作為基礎來支撐的,而軍事力量的作用卻是由政治來賦予其使命,而軍事力量優勢保證政治以及經濟的後盾。這是政治、經濟、軍事三大要素之間的關係,而這三點最為直接的構成了一個國家的國力狀況。

  • 俄羅斯目前的國力狀況:

1.從政治上來說,俄羅斯屬於一個半資本主義體制。

雖然有資本主義的多黨制以及三權分立的制度,但是自蘇聯解體以來,無論是葉利欽時期,還是現在普京時代,都是政商結合的一個寡頭政治。當公權力與寡頭商人結合的時候,就會產生一點,那就是整個國家被有權和有錢的人把控,為什麼這些人要把控這個國家,那就是要謀取不當利益。既然是謀取不當利益,那麼這些利益就是灰色的非法的,一個國家的經濟利益就那麼多,既然這些人想要多佔有,那麼勢必另一部分人就會變少,而在俄羅斯利益變少的那部分人群就是俄羅斯的大多數俄羅斯人。

葉利欽時期的寡頭商人

普京時代的其中幾位寡頭商人

2.從經濟上來說,俄羅斯產業結構嚴重的退化。

在蘇聯時期,俄羅斯的經濟以及科技能夠同美國一較高下,但是這種一較高下是為了一較高下而一較高下,並不是為了使但是的俄羅斯等各國人民能夠生活的更好,而是為了同美國一較高下而集中力量辦大事。事實表明,這種發展經濟的模式雖然在短期內可以達到一個高度,但是從長期來看,最後的結果就是不可持續,以至於蘇聯最後的結果就是解體。

在葉利欽時期,經過變革葉利欽時期,俄羅斯的經濟還是有所好轉,畢竟蘇聯多年的積弊要改變是一種很困難的事情。依賴於蘇聯時期的技術優勢,在產業結構上,俄羅斯的工業產品還是比較有優勢。

在普京時代,繼承了葉利欽時期的經濟增長,同時新興市場對能源及原材料的需求,俄羅斯經濟恢復了幾年的時間。但是問題也來了,俄羅斯的產業結構嚴重依賴能源以及原材料的出口,這個比例能夠達到8成左右。而其工業領域,基本上處於報廢的邊緣。

從俄羅斯GDP增長率來看,在葉利欽時期是一個想好的趨勢,並且在葉利欽交給普京的2000年時達到了歷史的高度。然而在這一高度過後便是下降。

2008年俄羅斯同格魯吉亞爆發戰爭,隨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開始制裁,俄羅斯經濟陷入低增長與衰退之中

2014年俄羅斯通過各種手段使得克里米亞納入俄羅斯版圖,受到美國及歐盟的制裁俄羅斯經濟陷入衰退

3.從軍事上來說,俄羅斯軍力嚴重退化。

在蘇聯時期,

為了能夠同美國一較高下,大力發展軍工行業,以及列裝軍工裝備。事實上這種超越其經濟承受能力的做法,也是加速蘇聯解體的一個外在原因。這個時期的蘇聯無論在常規軍力,還是在核軍力上都有同美國一較高下的資本。

在葉利欽時期,繼承了千瘡百孔的經濟,武力發展俄羅斯的軍工行業,以及列裝軍工裝備。結果是隻能夠依靠這些技術裝備維持,相對於當時來說,還可以拿的出手。

在普京時代,同樣玩的是蘇聯時期的技術裝備,但是由於經濟太弱,根本不能夠對向歐的武器裝備進行更新換代,同時對於新裝備的研發投入基本上陷入停滯。這種結果使得俄羅斯只能夠依靠其核力量,而其常規力量基本上屬於報廢的階段。

從上面三點來看,俄羅斯這個民族在歷史中其最高的地位也就是蘇聯時期,能夠同美國一較高下。之後便是一蹶不振,無論是葉利欽時期,還是普京時代。構成俄羅斯國力的三大要素,都在呈現一種衰退的跡象。


飛狐一刀


從歷史經驗來說,擴張必須要有與之相配套的實力,特別是進入高科技井噴時代的人類社會現階段,如果想成功擴張,必須要有尖端的科技水平、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強盛的軍事力量這三大硬件,同時還要有被普遍接受的價值觀。如果不具備這些軟硬實力而盲目擴張的話,說好聽點叫“不自量力”,難聽的說法就是“窮兵黷武”。而窮兵黷武即是“衰退”的開始。如果將上述擴張的必備條件與俄羅斯對照一下,不能發現,除了軍事力量勉強符合外,其它方面均相差甚遠。也可以說俄羅斯在尚未強盛時便已進入“衰退”期。這對世界上其它國家也是個警示: 在到達頂峰前,在言辭上不可張狂,在行為上不能盲動。否則,只能是個夢!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經歷了政治上的轉型期和經濟上的“休克”期。說白了就是“半死不活”期。由於歷史原因和民族個性問題,俄羅斯在政治上無法接受西方的世界觀,在經濟上無法融入西方的市場體系。葉利欽雖然殫精竭慮,但仍然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俄羅斯人的思維方式。因為俄羅斯人在骨子裡崇尚政治強人,在經濟上不習慣循規蹈矩。所以葉利欽最後只能無奈的放棄,將俄羅斯交給了具有典型冷戰思維的普京。因為普京更能契合俄羅斯人思維定式。事實證明,普京更適合傳統意義上的俄羅斯。機緣巧合,接手俄羅斯的普京隨即遇到了使俄羅斯得以喘息的兩個機遇期。一個是9.11恐怖事件使美國傾其全力對付恐怖主義,沒有再緊逼俄羅斯,給俄羅斯留下了寶貴的時間;另一個是石油、天然氣價格的瘋漲期,使俄羅斯的財政狀況迅速好轉,也使俄羅斯的軍工業和軍隊建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為俄羅斯的擴張之路奠定了軍力基礎。自感羽翼漸豐的俄羅斯,通過5日俄格戰爭向世界宣示了俄羅斯的歸來,說好聽的叫重拾“戰鬥精神”,說難聽的叫“恢復秉性”。在此後的時間裡,因與美國的博弈和自身利益的需要將烏克蘭的克里米亞收歸囊中,並順帶著攪亂了烏東地區。與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形成了對峙。當敘利亞出現伊斯蘭國恐怖主義問題時,俄羅斯藉機出兵敘利亞,完成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次遠征。將美國在敘利亞的勢頭壓了下來,也可以理解為現代俄羅斯的第一次擴張。但是,這也同時使俄羅斯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因為俄羅斯拮据的財政狀況已經無法長久支撐戰爭消耗。

由於在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問題問題上的過度展示,引起了美國和西方國家警覺,他們意識到俄羅斯已經不是蘇聯解體最初階段的俄羅斯。所以他們開始對俄羅斯進行了全面打壓。不僅對俄羅斯進行了長期的經濟制裁,而且還通過間諜中毒案對俄羅斯實行了政治和外交孤立戰略,以期逼迫俄羅斯收起鋒芒、龜縮自己的“老巢”。然而,此時的普京已被俄羅斯人的“戰鬥民族精神”和高支持率所綁架,已經不可能再回頭了。因為普京為了政權必須迎合俄羅斯人的大國情懷,必須在綁著戰鬥民族精神的這輛沒有倒擋的戰車上前行。這也就註定了俄羅斯的未來命運,那就是將慢慢衰退直至成為一個對世界構不成傷害的二流國家。


人生觸底反彈

妥妥衰退啊。

俄羅斯這幾年產業發展一般,尖端製造業上看上去有點成就實質上經不起考驗,整體上還處於吃蘇聯老本的階段。整體經濟在發展不過沒有本質上的改善。俄國近幾年表現出色的是農業,但是附加值實在是不敢看。

沒有新興經濟力量就沒有組合形成新興政治力量的可能性。現在俄國政治單一的結構沒有變化,因此其腐敗和效率低下可想而知,當然這倒是一貫的。如果考慮一下供養反對派、購買車臣的忠誠、維持中亞的鉅額財政補貼,俄國單一的財政能力還能支撐多久都是個問題。

說領土擴張是沒錯,但是俄國的領土是一個問題,戰略緩衝是另一個。蘇聯解體後儘管東歐脫離了俄羅斯的控制,但是白羅斯和烏克蘭還在與俄羅斯維持良好關係,可以扮演著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戰略緩衝,因此俄國的戰略緩衝可以抵達烏克蘭與羅馬尼亞-摩爾多瓦交界一線。但是2012年後,烏克蘭開始脫離俄羅斯的控制,反俄出現,俄羅斯就不得不出手佔領克里米亞,並眾所周知地出兵東烏克蘭,因此事實上俄羅斯的南側戰略緩衝從摩爾多瓦退回第聶伯河,本質上還是在後退的,俄羅斯只是在止損而已。

雖然俄羅斯在2015年9月出兵敘利亞並且協助阿薩德政府重新整編政府軍,是個跳出烏克蘭危機的戰略決策。不過敘利亞在歷經3年後仍沒有完全穩定,時間延續下去對於俄羅斯而言是個越來越難以負擔的巨大開支,很不幸,現在還沒有抽身而退的可能性。

所以,俄羅斯自身效率並沒有提高,而戰略緩衝卻在損失,可以認為其仍然處於衰退過程中。


怪蜀黍老囧曾

我認為俄羅斯目前處於硬撐期。自俄羅斯從前蘇聯分裂出來,對比前蘇聯實力大大下降,不足以繼續同美國繼續爭霸,所以收縮是必然的,衰退也是必然的。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俄羅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嗎?並沒有,目前俄羅斯的硬實力比起美國來仍然不是一等級的,同美國爭霸仍然是妄想。俄羅斯本身經濟結構單一,財政收入仍是以能源輸出為主,而在美國的打壓下,其能源輸出經濟收入較低,遠達不到復甦的期望。“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這句豪言壯語也並未實戰。

至於說這幾年俄羅斯的領土擴張問題,就更簡單了。烏克蘭,跟俄羅斯一樣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克里米亞地區也同兩國淵源極深。俄羅斯從烏克蘭手裡搶來就進入了擴張期?別搞笑,那是美國已經準備把戰壕挖到俄羅斯家門口了,俄羅斯在無動於衷的話,出門就是美國的戰壕!對於擴張成性的俄羅斯而言,實在是能力有限,如果不是自身問題,一口把整個烏克蘭吃了是絕對的。敘利亞也是類似,不受住敘利亞,俄羅斯將於地中海無緣。

自身的不斷衰落,美國的不斷擠迫,俄羅斯只能硬撐!


璀璨的雙子星

毫無疑問雖然近幾年俄羅斯經歷了小漲小落,但是總體來說還是處於屬於衰退期,不過這個衰退期也只是相對而言。相對於蘇聯時期百萬軍隊,可以和美國媲美的華約,俄羅斯現在不及蘇聯的三分之一,對於俄羅斯剛剛建國時失去大國地位,百姓吃不飽來說俄羅斯的確是進步了不少。

俄羅斯現在經濟萎靡不振,面對歐美國家制裁俄羅斯經濟持續多年負增長,直到去年才開始緩和,經濟結構依靠石油、寡頭經濟成了俄羅斯的頑疾。在科技方面,政府開不起工資大量科研人員外流,國防需要下降讓俄羅斯的科技水平早就大不如前。經濟衰落帶來的軍費緊張一直是俄羅斯最大的心病,俄羅斯幅員遼闊需要大量軍隊,並且面對烏克蘭倒戈、波羅地三國淪陷,俄羅斯面對的國防壓力空前巨大。



俄羅斯的影響力如果說僅僅依靠一票否決權和核武器似乎有點誇張,但是他的影響力大不如前是不爭的事實,

面對美國的壓縮俄羅斯的最後一塊中東地盤敘利亞也岌岌可危。普京雖然積極改革經濟、轉型軍隊發展等措施減緩了俄羅斯的衰落甚至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衰退,但是未來前景仍然不容樂觀。俄羅斯現在就像是股票跌入了谷底,現在經歷了大幅衰退小漲小落之後這隻股票仍然有繼續跌下去的風險,俄羅斯是否能在近幾年轉折進而抬頭就要看普京的能力了。




另外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半島看起來氣勢滂沱,但是實際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並不能因為這一點而作為俄羅斯擴張的依據。什麼時候俄羅斯經濟高速發展、科研能力大幅回升、國際性影響力與日俱增的時候,才是俄羅斯擴張期的時候。


虎賁軍huben

從歷史的維度看,俄羅斯已經處於衰退期。


第一,俄羅斯從最初的偏距東歐一隅的基輔羅斯,一路擴張,向南擴張至黑海、向東翻越烏拉爾山,到西伯利亞,再到遠東。在此過程中,它與亞洲大陸的奧斯曼帝國、波斯、中亞遊牧民族以及清王朝爆發了無數的戰爭。其領土擴張的腳步並沒有停止。這長達數百年的時間一直是俄羅斯民族的上升期或者說擴張期。


第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蘇聯成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冷戰格局的形成。這期間的俄羅斯是其歷史上領土面積最大的時期,是美蘇兩個全球超級大國中的一極。在全球事務中具有超強的影響力,對東歐地區的控制也是歷史上最強的時期。但在冷戰後期,其在於美國的軍備競賽中被拖累,呈現出了衰退的跡象。


第三,蘇聯解體。蘇聯解體是俄羅斯由剩轉衰最具有標誌性的事件。蘇聯變身15國,俄羅斯失去了中亞、高加索和東歐大面積領土,這是從基輔羅斯擴張以後數百年間俄羅斯首次出現的大規模領土縮減。


第四,後冷戰時代,雖然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中吞併了克里米亞,但這更像是俄羅斯衰退期的一次迴光返照。普京左支右絀,有力挽狂瀾之力,但僅憑個人的能力,撐一時而不能撐一世。


屬於東斯拉夫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俄羅斯能保住其現有領土而不出現分裂就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它的國運無可爭議地是處在衰退期。


交談中東

現在的俄羅斯不可能處於擴張期,也不可能是處於衰退期,而是處於低迷期。俄羅斯的邊境已燃戰火,戰略空間已被北約擠壓殆盡。2008年8月發生的俄格戰爭、2014年4月發生的烏克蘭危機,雖然俄羅斯打贏了戰爭,使關鍵戰略要地併入俄領土,但俄羅斯周邊國家已反目成仇,造成俄羅斯邊境不穩和世界上更加孤立。

衰退期,這個詞用於俄羅斯並不恰當。眾所周知,俄羅斯是個依靠出口能源、軍工的大國,其工業體系一直是重工業過重、輕工業過輕的狀態,再加上西方陣營有意分裂俄羅斯的意圖,使俄羅斯始終處於經濟低谷的狀態。俄羅斯國內的經濟低迷,西方陣營的制裁與破壞俄經濟方案不斷,使俄羅斯重工業體系並沒有得到改變,始終在低迷期徘徊。北約的持續東擴,使俄羅斯把有限的資金放在升級軍工科技產業上,2018年3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發佈國情諮文,更像是介紹俄新武器庫。
“在過去的時間裡,我們成功保障了俄羅斯的穩定發展,但無權對已經取得的穩定盲目樂觀。”對於一直處於低迷的俄羅斯經濟體制,普京也無可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