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今天我們去大江南北,找找一些經久屹立的中國傳統建築實例吧!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1.雲南一顆印住宅

雲南一顆印住宅,以地盤和外觀方整如印為特徵,分佈於以昆明為中心的西迄大理,南至普洱、墨江、建水,東 至昭通、沾益一帶。它是由多重構築方式共同完成的。由於高原地區多風,故牆厚瓦重,住宅外圍用厚實的土坯磚或夯土築成,或用外磚內土,稱為"金包銀"。"印"內的房屋樑架則主要是穿鬥式。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2.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區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佈局以院為特徵,根據主人的地位及基地情況(兩衚衕之間的隙地),有兩進院、三進院、四進院或五進院幾種,大宅則除縱向院落多外,橫向還増加平行的跨院,並設有後花園。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以最常見的三進院的北京四合院為例。前院較淺,以倒座為主,主要用作門房、客房、客廳;大門在倒座以東、宅之巽位(東南隅),靠近大門的一間多用於門房或男僕居室;大門以東的小院為塾;倒座西部小院內設廁所。前院屬對外接待區,非請不得入內。內院是家庭的主要活動場所。外院和內院之間以中軸線上的垂花門相隔,界分內外;內院正北是正房,也稱上房、北房或主房,是全宅地位和規模最大者,為長輩起居處;內院兩側為東、西廂房,為晚輩起居處;正房兩側較為低矮的房屋叫耳房,由耳房、廂房山牆和院牆所組成的窄小空間稱為"露地",常被作為雜物院使用,也有於此佈置假山、花木的;連接和包抄垂花門、廂房和正房的為抄手遊廊,雨、雪天可方便行走。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整個四合院中軸對稱,等級分明,秩序井然,宛如足城規制縮影。其中,門是分界內外、引導秩序、身份地位的體現。如大門,正對街一側設影壁,人門仍為影壁,再左轉才入前院,這組門的秩序成為內、外之間的很好轉換。大門又分為屋宇式和牆垣式兩種。前者等級高,其中又有王府大門和一般貴族的廣亮大門、金柱大門(王府大門和廣亮大門的門扇裝在中柱縫上,金柱大門的門扇立於金柱的位置上)、蠻子門(門扇立於外簷柱處)、如意門(一般原為廣亮大門,後賣給一般平民,為不僭越,在簷下兩側砌磚,形成窄小洞口)的區別。如意門等級低,即在院牆上開門,在簡陋的宅院中使用,或做成小門樓,或做成柵欄門。垂花門是內宅的門, 位於軸線上,亦為內院的開始,其高度和華麗程度取決於主人社會地位。 北京四合院,經長期規制約束和建造技術的發展,做法比較規範化,且成熟。主要建築為抬梁加硬山,次要房屋如耳房也有用平頂的。房屋牆垣厚重,對外不開放,靠朝向內庭院的一面採光,故院內噪聲低、風沙少。北京四合院素樸、實用,色彩亦以灰色屋頂和青磚為主, 然在規制中,仍體現出它和京城相通的尊卑分明、秩序井然和雍容大度的氣質。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3. 江蘇吳縣東山天井式住宅

長江下游蘇南地區的住宅,大致有以下幾種等級:一、城市官式住宅,往往建築縱深有若干進,橫向平行有二三條軸線,從大門起,軸線上排列門廳、轎廳、門樓、大廳、正房,建築 之間為很小的院子相隔;兩側軸線排列花廳、書房、臥室、小花園、戲臺等。二、鄉鎮天井式住宅,平面採用對稱式,但只有一條軸線,軸線上有門屋、轎廳、儀門、大廳、樓房等建築,有的還有庫房。在水網地區,除轎廳外另設船廳。三、民間小型住宅,平面大多不規則,主體建築仍成天井式圍合,但大門順應街道,出現斜入、側人等和利用周邊不規則地形作花園的情形。也有的建築臨水架設,臨街和麵水均有門道出人。

江蘇吳縣東山秋官第尊讓堂天井式住宅屬於第二種類型。吳縣東山秋官第尊讓堂為明代建築,平面呈倒"凸"字形。第一個小 " 口"為三合院,樓層圍合成一天井,上樓樓梯在人口右邊側,正對院子的建築為三開間面闊,明間為大堂,兩次間為臥室。倒"凸"字形的大"口"為五開間的樓層建築和兩 廂房圍合一天井而成。後樓進深和開間都很大,明間為起居的大堂,餘均為臥 室。兩"口"之間有橫向的院子和廊連接,成為"備弄"(即夾道),兼具巡邏和防火的作用。正中設內門,為內、外之分。後樓後面有一橫長條形院子。兩組建築均為樓層,天井高深,通風量大,備弄和後院均為樓房建築和高牆間隔隙地形成,拔風采光,效果很好。這種天井式住宅,減少了太陽輻射,又涼爽宜人,佔地面積少,是明清時期經濟富庶、人口眾多的江南中下游地區的典型住宅形式。

這個建築的樓層也很有地區特色。其樑架正貼為抬梁式,次間和邊貼為穿鬥式,從而大堂室內空間開敞,而其他樑架由於有多柱落地和梁枋穿插,樓高但結構穩定。另一特點是樓上立柱和下層柱並不對齊,上層柱立於樑上,故底層梁較大。就樑架構件而言,梁採用月梁式,梁端砍殺成扁作, 上承檁條,下和大斗交接。脊檁重量直接由兩層斗拱通過大斗傳遞到樑上,為加強穩定性,兩側用三幅雲(蝴蝶木)。廂房進深淺,樓層高,頂部用軒。建築門窗纖細空透,脊飾數種,簡潔而線條流暢,為了打破後樓五間面闊的過於平直,將正脊分為3段,端部輕巧起翹,加之灰瓦白牆,江南地區的秀麗住宅風格盡顯其中。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天井)

3福建永定客家土樓

客家的先民是黃河流域的漢人。客家人的住宅,由於移民之故,以群聚一樓為主要方式,樓高聳而牆厚實,用土夯築而成,稱為土樓。至今保存較好的最古者為明代土樓。土樓雖分佈於不同地區,形式和做法上也略有區別,但由於客家土樓是客家在"土客械鬥"遷居後圖存穩定和發展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因此在形制上還是有許多共同之處。

第一,土樓以祠堂為中心,是客家聚族而居生活的必需內容,供奉祖先的中堂位於建築正中

央;第二,無論是圓樓、方樓、弧形樓,均中軸對稱,保持北方四合院的傳統格局性質;第三,基本居住模式是單元式住宅。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永定客家土樓,堪稱客家住宅的典型。永定土樓分為圓樓和方樓兩種。

圓形土樓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客家土樓的技術是北人南遷後結合需求及當地氣候條件創造出來的。首先,出於防衛需求,土築外牆高大厚實,福建永定一帶土樓牆一般厚達1.5m。沼安"在田樓"厚達2. 4m,在做法上把竹筋、松枝放人生土牆,起加筋作用,再在土內配以塊石混合,進行夯筑後十分牢固。其次,地處南方,注意防曬,在內牆、天井、走廊、窗口處及屋頂部分,將簷口伸出,利用建築物的陰影,減少太 陽轄射熱。第三,在建築物內部,採用活動式屏門、槁扇,空間開敞、通透,有利空氣流通。第四,外環樓層開箭窗,呈梯形,外小內大,既利防衛,又宜人用。第五,選址注重風水,並保留北方住宅坐北朝南的習慣,宅基"負陰抱陽",一些特殊情況如受禁忌、避煞等限制,可朝東或朝西,但不得朝北。靠近河流或水塘,但忌諱背水。背靠大山或丘陵,面對朝山,左右兩側有小丘陵。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方形土樓

客家土樓南北兼得,又因地制宜進行創造,是移民文化在住宅中的典型表現。

4、河南鞏縣窯洞

黃土高原是黃土窯洞的故鄉,河南鞏縣處於黃土高原南緣,境內風成性黃土覆蓋層面積大,佔全縣之60%,厚度由十米至百餘米,又由於氣候乾燥,故適宜開挖窯洞居住。1978年,在鞏縣鐵生溝村發現的早於仰韶文化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便發現有壁龕墓和圓形房基,這壁龕墓便是橫穴。隋代時, 鞏縣用於居住的窯洞已有文字記載,唐代杜甫即誕生於窯洞,宋時民間窖洞已普 及。

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窯洞主要有三種:

①開敞式靠崖窯;

②下沉式窯院 (地坑院);

③磚砌的錮窯。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位於鞏縣康店村中的明清"康百萬莊園"窯群,是我國黃土高原地區規模最大的靠崖窯住宅群。康百萬莊園除磚砌錮 窯73孔外,住宅區為16孔磚拱靠崖窯,整個窯群依黃土崖頭呈折線佈置,組成了五個並列的窯房混合四合院。

下沉式窯院,是在沒有天然崖面的情況下,於平地下挖豎穴成院,再由院內四壁開挖窯洞的方式。首先需解決的是由地面入窯院的交通問題,常見的有坡道、臺階、直通或坡道與臺階並列幾種其次院內需排水,有對外挖涵洞或院內挖滲井兩種;再則,窯洞之上方應有足夠的土層以滿足結構、冬暖夏涼的功能要求,一般在 3m左右。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下沉式窯院

錮窯如鞏縣新中鄉張詰莊園錮窯群,建於清末和民國年間,依山勢呈三個臺階形佈置磚砌錮窯。窯前兩側為明柱 外廊歇山式廂房,形成獨立庭脘。各層窯洞設外梯上下貫通,形成高低錯落、層次豐富的莊園。 但無論哪種窯洞,均以向土層方向求得空間、 少佔覆地為原則,以拱券為結構特徵。需要多室時,可橫向並聯幾窯,也可向縱深發展(可達20 多米),形成相串的"套窯";也有大窯一端挖小窯的"拐窯";還有與大窯相垂直的"母子窯"等。

錮窯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5、西藏囊色林主樓

囊色林是西藏地區一家古老的貴族。囊色林莊園主體建築為碉樓形式,主樓主要平面呈橫長方形,東端前部又向東凸出一塊。主體6層,局部7層。整個建築髙大壯觀,功能清晰,交通明確,採光合理巧妙。在用材上,建築為土木混合結構,主樓內外均為夯土牆,樓上內隔牆用土坯,建築由木樑柱和牆體共同承重。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從結構上看,首先,主樓的內部主要是由縱向牆體或縱向的柱列與梁組成的縱架承重的。其次,底層全為縱向牆體,往上逐漸被縱向的柱列代替。主樓和西藏其他大型建築一樣,在結構上要注重穩定性和剛度。它在外牆封閉、收分的穩定基礎上,主樓從下至上都有意在中央部位設置一道橫牆,東部設置一道縱牆,東部凸出部分的平臺又是封閉的,這樣,從底到頂每層的牆體呈形,對建度的剛度、穩定性十分有利。

6、安徽歙縣棠樾村

村是聚落的一種形態。村的形成和發展,有兩大因素至為關鍵,一是地緣, 二是血緣。前者決定生存條件和環境,後者關係村之凝聚力及子孫後代的發展, 即古人注重追求人和自然關係的和諧以及社會環境的本身和諧。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安徽歙縣棠樾村為一典型實例。棠樾選址,符合風水所謂"枕山、環水、面屏"的原則。它位於歙縣城西 南15華里,背枕龍山,前以富亭山為屏,南臨沃野,源自黃山的豐樂河由西 而東穿流而過,周圍樹木茂盛。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費孝通先生說過,村不僅僅是聚落,同時在祭祀、共有水面管理方面等,具有很明確的村落共同體的性質,這確實也是棠樾村落的特徵。第一,水系的建立十分重要。它是保證農耕和日常生活的必要保證。第二,祭祀建築繁多,突出宗族禮儀。這兩大方面也結合風水理念在村之結構中成為關鍵。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7.山西襄汾丁村

山西汾河邊的丁村,在久遠的年代前這裡是一適於農耕的地方。現存的明清住宅共有40餘座,其分佈大體為三大部分,俗稱北院、中院、南院。丁村的道路橫平豎直,雖為村中之路,卻形同北方府城結構,和南方依水系發展起來的道路網截然不同。但許多支路採用"丁"字形,以示"不洩風水"。 由北門向南的道路和東西向的道路交叉口,有"天池"一方,水池一側大片面積為廣場,它們和一個下為門洞上為樓的建築一起,構成丁村的活動中心。在北院、中院、南院的交接處,隔道路南北為戲臺和大廟,另在臨汾河的西門口內有三義廟,北門外有關帝廟,是百姓朝拜地方。對地方神的崇敬在北方甚於南方,許因生存和發展更依賴於地緣之故。在民居的梁枋上生動的地方神廟的刻畫亦為寫照。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北京四合院排不到第一位!盤點中國傳統民間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