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有哪些好吃的地方美食?

夏侯镰仓

镇江古时被称作润州,民国时期曾是江苏的省会所在。提到镇江,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镇江醋。但其实镇江除了闻名海外的镇江醋外,镇江的美食也是极不错的,如果你是一个吃货,来到镇江,镇江是不会辜负你的。上菜!

一、\t肴肉

肴肉很多人都误认为它是一道扬州菜,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一道镇江菜。只不过后来传到了扬州,进过扬州盐商的推广,迅速走红开来,所以很长时间内被误认为是扬州菜。可能很多人不明白肴肉是什么?其实就是猪蹄。制作肴肉时,一般要选用猪前蹄,主要是猪前蹄肥瘦均匀,然后再经过特殊方法卤制,卤制好的肴肉看起来肉色红润。建议您吃的时候最好再配上些许镇江醋,姜丝食用。

二、\t白汁鱼

因为靠近长江的缘故,所以鱼馔也是镇江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刚打上来的鲜鱼,炖汤也好,清蒸也好,都是极美味的。最近长江的刀鱼就被炒到一个天价。要吃上好的鱼馔,这个时候有点迟了,最好一般在2-3月的时候,那时候江鱼刚刚上市,鱼肉最为鲜嫩。而我要介绍的这道白汁鱼,制作的时候还需用上大量的春笋块,烧好后,汁白味浓。吃上一口鲜嫩的鱼肉和春笋,那个滋味。

三、\t炒蝴蝶片

这道菜看到莫要惊慌,我们不吃可爱的蝴蝶。这道菜其实是炒鳝背肉。这道菜算是淮扬菜中的典型之作了,极考验厨师的刀工。同时对火候的要求也极高。要用大火炒制,这样才能保证,炒出来后的鳝肉脆嫩的口感。

四、\t蟹黄汤包

来到镇江,可以去吃吃镇江的茶点。而在这种类繁多的茶点中,首推镇江蟹黄汤包,价格有点贵。一只大概五元这样子,不过是蟹黄汤包,价格也可以理解。轻轻咬上一口,满嘴都是蟹黄油的味道,真的鲜啊。

文/Cola


亚洲食学论坛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地区已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看一看镇江市的特色美食。

蟹黄汤包皮薄如纸,吹弹即破以其用料讲究、配方独特、制作精良、难以仿制而著称,仅制作工序就多达33道。长期以来龙袍蟹黄汤包绝技传人恪守“不外传”的祖训,使其更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每年菊黄蟹肥时节,都要吸引大江南北数十万食客前来一饱口福。

锅盖面面锅里面煮锅盖锅盖面也称为伙面、镇江小刀面,被誉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是江苏省镇江市地方特色传统美食。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所谓“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

肴肉肴肉不当菜肴肉,又名水晶肴蹄,简称肴肉,是江苏镇江的传统名菜,流传于江淮一带。除镇江外,江淮一带都有制作,但口感风味始终略欠火候。肴肉制作必须精选猪前蹄为主料,经特殊的工艺加硝腌制后加工而成,是淮扬菜系中的代表菜肴。


武汉壹周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镇江香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没有问题的吧?好了,言归正传,镇江的吃食最出名的就是“三怪”了吧,其次就是三鲜,具体的请看下面。

在镇江流传着颇具顺口溜色彩的《三怪谣》:“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尝‘三怪’太遗憾”之说。

第一怪”香醋”指的就是镇江香醋,位列“四大名醋”之首。微甜香醇,酸而不涩,属于黑醋的一种,月余酿造,经年发酵,“摆不坏”就是说它可以储存很久不变质。这个不是当饭吃的,就做个简单的了解,嗯,就酱。

第二怪“肴肉”就是水晶肴蹄。镇江人吃肴肉有个习惯:清早上馆子,泡壶茶,放碟姜丝,将肴肉蘸着香醋姜丝吃。这种吃法更像是在吃零嘴,所以说“不当菜”。

第三怪“煮锅盖”是指锅盖面,是说煮面的时候将一只小锅盖撂在锅里,让它漂在水上,这样汤面不浑浊,苗条易熟透又不生不烂,吃起柔韧又爽口。

接下来再说说三鲜,这三鲜都是鱼,爱吃鱼的小伙伴有口福了。

镇江三鲜也叫“长江三鲜”,一般来说指的是“河豚、刀鱼和鲥鱼”。因为刀鱼、鲥鱼、河豚等洄游鱼种每年三四月份都要溯江而上,去长江淡水中产卵。溯江而上的“三鲜”一路寻觅小鱼、小虾、贝壳,到达镇江时,身体最为肥美鲜嫩,体格最为健壮。

鲥鱼被称为“鱼中之王”,除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外,还有补益虚劳、清热解毒等功效。俗语说:红烧鲥鱼两头鲜,清蒸鲥鱼诱神仙。这也极大的认可了鱼中之王的美味。

河豚是三鲜里口感最为独特的,鱼皮带有肉刺,胶质浓厚。粘口,入口即化。即便是身有剧毒也阻挡不了人们热爱的心,更有苏轼冒死吃河豚的故事。

嗯……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虽然吃货人设没问题,奈何锦囊有限,只能望美食止饥饿……好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