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來到關林,他告訴李淑賢這裡有塊神祕石碑,藏有難解的祕密!



在洛陽有一座關林,在傳說中,大英雄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吳將所擒,斬於臨沮,人頭被孫權送到曹操處,曹操將其葬在關林。在關林中,有一座貌似平常的石碑,上面是一幅竹畫,溥儀在遊覽關林時,曾經告訴李淑賢,其實這副竹畫裡面,藏有一首意義非常的詩。

溥儀來到關林,他告訴李淑賢這裡有塊神秘石碑,藏有難解的秘密!

溥儀來到關林,他告訴李淑賢這裡有塊神秘石碑,藏有難解的秘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64年8月5日,溥儀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全國政協組織了一個“帝王將相”參觀團,這個參觀團一共有幾十人組成,裡面不僅有溥儀,還有王耀武和杜聿明等人,為了讓他們觀看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政協的領導,還給每個人一個福利,那就是可以帶夫人同行。

他們此行的第一站就到了河南的洛陽,洛陽是一座古城,這裡不僅有龍門石窟,還有白馬寺,觀看完了這兩個地方,他們乘坐汽車,又來到了已經有1700年曆史的著名關林。

對於關林,李淑賢還是知道一些情況的,曹操得到關羽的人頭後,為了敬重這位大英雄,他就將關羽的首級,埋在了關林。一來二去,這裡就成了與解州關帝廟,湖北當陽關陵並稱的中國三大關廟之一。

溥儀來到關林,他告訴李淑賢這裡有塊神秘石碑,藏有難解的秘密!

當地政協的導遊,領著溥儀等人參觀完了雄偉的大殿,溥儀就和李淑賢開始了自由活動,溥儀雖然沒有來過關林,但參團之前,他特意讀了幾本關於河南歷史的書,關林的情況,他基本上都搞明白了。

溥儀領著李淑賢來到一塊一人左右高的石碑前,他指著碑上的一幅竹畫,說:“你看看這幅竹畫如何?”

李淑賢看了幾眼竹畫,她點了點頭,說道:“不錯,不錯!”

溥儀告訴李淑賢,這幅竹畫從表面上看,是一幅刻工精湛,筆力紛批的竹圖,其實它背後藏著一個秘密,關羽當年身陷曹營,他得知劉備的消息後,為了不洩露秘密,他就畫了一幅竹圖,託人給劉備捎了過去。

溥儀來到關林,他告訴李淑賢這裡有塊神秘石碑,藏有難解的秘密!

溥儀來到關林,他告訴李淑賢這裡有塊神秘石碑,藏有難解的秘密!

溥儀來到關林,他告訴李淑賢這裡有塊神秘石碑,藏有難解的秘密!

溥儀來到關林,他告訴李淑賢這裡有塊神秘石碑,藏有難解的秘密!

溥儀的手指劃過那些好似臨風搖曳的簇簇竹葉,果然,由竹葉組成的: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二十個字,很快就被李淑賢找了出來。

關羽這首詩以東君比喻曹操,意思是:我不感謝曹操的安排,我要做一叢勁竹,不因季節變化而榮枯(一心追隨劉備匡扶漢室),這就是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真實寫照。

李淑賢問溥儀,這幅竹畫真是關羽所做嗎?溥儀搖了搖頭,說道:“這幅詩竹畫是康熙55年(公元1716年)清朝的畫家韓宰所畫!”

很顯然,這幅畫很有可能是清代的文人,假託關羽的名字搞出的附會之作,但鑑於關羽的高風亮節、拓落襟懷,故此,已經沒有人懷疑關林這幅畫的真偽了,因為關羽那種“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氣概,可以讓關林的附會之作,亦變成真品,關羽那種“忠義家國”的精神,一定會永存天地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