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古都 中國有一城市上榜

一:不朽之城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曾稱豐京、鎬京、京兆、西京、大興城、奉元城等,中國眾多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從奴隸制臻於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會達到巔 峰狀態的唐王朝,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裡建都達1200餘年之久。又曾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政權的都城。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後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安市曾經是陝甘寧邊區轄市、西北行政區轄市、中央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從1954年以來,一直為陝西省省會所在地,現屬副省級城市,轄新城、碑林、蓮湖、雁塔、灞橋、未央、閻良、臨潼、長安九區以及藍田、周至、戶縣、高陵四縣。 廣義上的大西安都市還包括咸陽市區(秦都區、渭城區)、咸陽市涇陽縣、咸陽市武功縣等。 

西安地處中國中、西兩大經濟地域結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華東的門戶與交通樞紐,第二條歐亞大陸橋隴海蘭新線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在全國經濟總體佈局上具有承東啟西、東聯西進的重要戰略地位。優越的地理區位和深遠的歷史淵源,使西安成為中國北方西部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與物資集散地。悠久的歷史積澱和豐富的人文資源,使西安居中國六大古都之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著名的旅遊中心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安迅速發展成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尤其是國防工業基地、科技研究基地和高等教育基地。

主要建築有秦陵、兵馬俑、大雁塔、

世界四大古都 中國有一城市上榜

二:永恆之城羅馬

意大利首都、第一大城市。位於臺伯河下游平原,東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市區跨臺伯河兩岸,架有橋樑24座。

羅馬城市建立的日期並不確定,傳統認為是在公元前753年,這已經廣泛地為考古發現所證實,儘管可能此前已經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裡。傳統上,羅馬人把羅馬城的建立歸功於英雄羅穆盧斯。他和他的孿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後代。埃涅阿斯是希臘女神阿佛洛狄特(羅馬神話中稱維納斯)的兒子,他在希臘人佔領特洛伊城之後來到意大利。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這裡已有羅馬人居住。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歷史。羅馬人驕傲地稱它為“永恆之城”。相傳羅馬的創建人羅幕路是母狼餵養大的,古羅馬的城徽圖案是母狼哺育嬰兒。羅馬城是羅馬帝國的發源地和首都。公元1-2世紀羅馬成為西方歷史上最大的帝國,羅馬城進入全盛時期。

在羅馬長達約2800年的歷史上,曾經歷了東、西羅馬的輝煌時期。1870年,意大利王國軍隊攻佔羅馬,意大利統一事業完成。1871年,意大利首都由佛羅倫薩遷回羅馬。

世界四大古都 中國有一城市上榜

三:眾神之城雅典

雅典是希臘首都,也是希臘最大的城市。雅典位於巴爾幹半島南端,三面環山,一面傍海,西南距愛琴海法利龍灣8公里,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過。市內多小山。

世界四大古都 中國有一城市上榜

雅典

雅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記載的歷史就長達3000多年。現在雅典是歐洲第八大城市。雅典是希臘經濟、財政、工業、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也是歐盟商業中心之一。市區人口330萬,加上郊區人口共有380萬人口。城市的面積為39平方公里,加上郊區為412平方公里。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也是希臘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位於希臘半島東南的阿蒂卡平原。 西北和南面臨科林斯灣和薩羅尼克灣。東北西三面山地環抱,山麓地帶接近城市邊緣。

有5000多年建城歷史的雅典,歷史遺蹟豐富。古代雅典是西方文化的源泉,雅典人對藝術、哲學、法律、科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據說雅典是以傳說的歷史故事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整個市區的東北部,是政治文化區,西南及港口一帶是工商業區。雅典位於東地中海各國航運與航空中心。外港比雷埃夫斯海輪輻集,幾乎全斬對外貿易都在此進出。城市飲水則由遠自東北的馬拉松水庫供應,那裡有世界少見的大理石水壩。雅典是希臘的古文物中心,至今仍保存著很多古代文化遺址,雅典的博物館世界馳名。山海掩映、陽光璀璨,每年有700多萬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

雅典屬於典型的地中海氣候,7月和8月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奧運會舉行的8月份的白天平均溫度為29-35℃。溫度最高時甚至可連續數日達到40℃。8月份的平均溼度為47%,是一年中最乾燥的時期,月降雨量僅7mm。此期間的風力是全年較高的季節,會達到7級,風向通常為北風。

景點:希臘民俗藝術博物館,希臘國立考古博物館,無名戰士紀念碑,衛城,哈德良拱門,古安哥拉遺址,奧尼索斯劇場,貝納基博物館,拜占庭博物館奧林匹亞宙斯神殿。

古雅典是一個強大的城邦,是馳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希臘是哲學的發源地,是柏拉圖學院和亞里士多德的講學場所的所在地。蘇格拉底、希羅多德、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歐里庇得斯、埃斯庫羅斯和其他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和文學家都在雅典誕生或居住過,雅典也因此被稱作“西方文明的搖籃”和民主的起源地。公元前5世紀和4世紀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對歐洲及世界文化產生重大影響。

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歷史遺蹟和大量的藝術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衛城的帕提農神廟,是西方文化的象徵。

雅典是奧運會起源的地方。1896年曾舉辦過第一屆夏季奧運會。2004年,第二十八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行。

在古希臘語中,雅典為?θ?ναι (Athenai),又稱?θην? (Athena)和?θ?νη (Athene),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城市的名稱是一個複數形態,是因為它由幾個部分組成。19世紀,?θ?ναι正式成為城市的名字。

雅典是歐洲甚至整個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公元前1000年,雅典成為古希臘的核心城市。從公元前9世紀晚期到8世紀初,雅典已有貴族的豪華墓葬,鐵器和青銅生產也發展迅速,達到建立城邦——早期的奴隸制國家的程度。梭倫是雅典城邦的第一任執政官,庇西特拉圖是他的繼任者。在他們統制時期,雅典工商業有顯著發展。公元前5世紀成為西方文化的搖籃。

公元前492年,希波戰爭爆發,波斯在幾個大的戰役中都遭到失敗,直到公元前449年希波雙方締結和約,戰爭才結束。公元前431年6月,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歷時二十餘年,以雅典失敗告終。

中世紀雅典開始衰落,拜占庭帝國統治期間又得到復甦。在聖戰期間,雅典由於和意大利的貿易往來而興旺繁榮。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期間,雅典再次衰落。19世紀,雅典成為獨立希臘的首都。1920年代,由於戰爭的爆發,大量來自土耳其安那託利亞的難民湧入雅典,也使雅典的人口得以膨脹。今天大約有一半的希臘人口生活在雅典。

雅典位於阿提卡的中心平原地帶,四周群山環繞。西面是艾加里奧山,北面是帕尼薩山,東北面是彭特里山,東面是伊米託斯山,西南面則是聖羅尼克灣。雅典的地理結構導致逆溫現象,也是近年來空氣汙染嚴重的原因之一。(美國洛杉磯和雅典有相同的地理結構,也有類似的問題。)1990年代以來,當地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空氣質量,逐步見到成效,如今雅典市內已經不太能見到煙霧。雅典 雅典位於地中海氣候帶和高山氣候帶的交界點,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從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有大量的降水;夏天則降雨量很小,通常為暴雨或雷暴。由於雅典地處雨影區,因此雅典和歐洲其它地中海氣候的城市相比是非常乾燥的。北部郊區的丘陵地帶氣候略有不同,冬天的溫度更低一些,降雪也相對多一些。霧在城市中心並不多見,但是在東面的伊米託斯山周邊地區較多。

雅典幾乎每年冬天都會下雪,春季和秋季是理想的觀光旅遊和舉辦各種戶外活動的季節。夏季氣溫較高,平均最高溫度為32°C。每年7月8月期間偶爾會有熱浪,最高氣溫超過38°C。

2007年6月27日,雅典達到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溫度+46.2°C,即115.1°F。2004年2月暴風雪期間,雅典天文臺觀測到的最低溫度為-10.1°C

雅典氣候溫和,屬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冬季溫暖潮溼,夏季少雨,陽光充足,年平均最低氣溫為0℃,最高氣溫為37℃ 。

世界四大古都 中國有一城市上榜

四:金字塔之城開羅

埃及首都開羅(Cairo)橫跨尼羅河,氣魄雄偉,風貌壯觀,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它由開羅省、吉薩省和蓋勒尤卜省組成,通稱大開羅。大開羅約有1675萬(2001年)人口,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埃及人稱開羅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開羅叫做“卡海勒”,意為征服者或勝利者。尼羅河,這條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貫市區後,分為兩支,繼續北去,注入分隔歐非大陸的地中海,形成了廣闊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通都大邑開羅,就在這個三角洲的頂端。

前身是福斯塔特城,641年由阿拉伯人創建。969年,從突尼斯入侵的一支伊斯蘭人在其北建立了一個長方形新城——曼蘇里耶城。973~974年,法蒂米德哈羅定都於此並更名開羅(阿拉伯語為勝利之意)。1179年薩拉丁王朝時期得到擴展。自1260年開始,成為馬穆魯克王朝的都城,修建了大量建築物,有的保存至今,成為埃及人民寶貴的文化遺產。14世紀中葉開羅達到極盛時期。1517年土耳其入侵,開羅成為省會,開始衰落。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復定都於此。近代城市建設始於19世紀30年代。伊斯梅爾下令在中世紀舊城以西興建歐洲式樣的新城,使開羅西方化。20世紀以後 ,人口激增,城區迅速擴展,工業、商業、金融、交通運輸等也得到迅速發展。

開羅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工業高度集中。製造業產值佔全國近半數。紡織工業尤其是棉紡工業佔重要地位。傳統工藝品很有特色。城南的衛星城赫勒萬是全國最大的鋼鐵工業中心,同時發展了石化、機械製造、汽車等一系列工業,為一新興的重工業區。

開羅因地處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漫步街頭,可見各種膚色的人。本地人,寬袍大袖、儼然古風。在某些街區,偶爾還可見到騎著毛驢放牧的村姑,未免新奇。

這也許是舊開羅的縮影或古開羅的殘跡,但無傷大雅,歷史的車輪,仍帶著這座名城,向著更現代化的道路前進。 全國主要公路和鐵路在此交會,與國內各大城市往來方便,同時傍依尼羅河這一水運要道。市內交通以地鐵、電車、汽車為主。東郊建有現代化國際機場,闢有近百條國內外航線。

開羅是世界文化古都,西亞及北非地區文化中心。西方化市中心外圍有3個古老的城區,其中最大的是法提米德城,內有開羅大部分歷史名勝,如釋伯爾斯一世清真寺和撒丁堡;舊城和尼羅河岸之間為伊斯梅里亞、卡斯安尼爾和花園城3個商業住宅區。卡斯安尼爾橋一帶有開羅的櫥窗之喻。主要交通幹線科尼奇大街與尼羅河平行,兩側電視大樓、教堂、市政建築和飯店高高聳立。建於19世紀的古城區和尼羅河岸之間的過渡區有國家圖書館、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與阿布丁宮博物館等。都市區東沿有大片陵墓區,號稱死人城。因各處形成時期不同,其建築風格迥異。最古老地區多2~4層磚、灰木結構建築;19世紀所建地區因受當時西方文化影響,多為裝飾華麗的歐洲式石建築,其中尤以前薩卡基尼宮最為知名;西部和北部既有高層住宅樓,亦有帶花園的高牆低矮別墅。市區西南矗立著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東北部有作為赫利奧波利斯(柏拉圖曾在此從事研究)標誌的尖塔;尼羅河西岸新建優雅的希爾頓飯店引人矚目。有上千所各類普通學校和技術學校。尼羅河西岸的開羅大學歷史悠久、規模宏大、設備齊全。此外還有愛資哈爾大學、愛因沙姆斯大學、美國大學、赫勒萬大學等。由孟菲斯遺址西行約20公里,即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金字塔(點擊右圖放大 )。在寸草不生,遍地黃沙的平野上,這些埃及古帝王的石砌陵墓氣勢宏偉,向遊人展示著墓主昔日的威儀。在開羅市區的解放廣場一側,是埃及博物館,藏品在10萬件以上,在介紹埃及文化、特別是在介紹法老時期和希臘—羅馬時期的古物方面,是無與倫比的。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大多是石頭:石人、石棺、石碑、石柱、名目繁多,難以勝數。這是埃及的史書,也是一部“石頭記”。與這個博物館相距不遠,位於尼羅河中一個島上的開羅塔,高187米。登上這座現代化建築,全城景色,盡收眼底;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大大小小清真寺的拱頂,鱗次櫛比的高大建築,縱橫交錯,氣勢非凡的高架高速公路,還有那白帆點點,飄若玉帶的大河,盪漾入海,不捨晝夜。市內既有蘇丹·哈桑清真寺、艾資哈爾清真寺、薩拉丁城堡、阿布丁宮等古代伊斯蘭建築藝術瑰寶,又有鱗次櫛比的現代化高樓大廈。遍佈全城的清真寺宣禮塔使開羅享有“千塔之城”的美稱。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開羅國際會議中心則是中埃人民友誼的象徵。

世界四大古都 中國有一城市上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