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评价洛阳牡丹和菏泽牡丹?

长弓射箭

不得不承认,洛阳牡丹的名气实在太大了,不只是今日,而是自古以来,有无数首牡丹诗词都是讲的洛阳牡丹,连牡丹的别名就是洛阳花,洛阳在很多朝代都是都城,自古文人骚客不惜笔墨写下了无数的洛阳牡丹诗句。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里的京城指的就是洛阳。




而在菏泽,更多的是将牡丹作为经济农作物,"牡丹之乡"口号也是最近这些年才有这样的叫法,现在好像又叫"牡丹之都",菏泽当地为了宣传旅游,宣传城市,给自己戴个响亮的名号。

两家最大的区别就是,菏泽是将牡丹作为一种产业,洛阳呢,则是将牡丹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符号一种洛阳的图腾。

从旅游角度来看,2017年第35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约一个月时间)共接待游客2493.96万人次,比菏泽一年的游客数都多,谁主流谁小众一目了然。



回答题主的问题,如果您不是来做生意的,仅仅是想看牡丹的游客,那么极力推荐您来洛阳看牡丹,洛阳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都优于菏泽,除了牡丹花,洛阳的其他旅游资源也是丰厚的不行,千年古都,有无数的历史文化遗址埋藏在这里,龙门石窟、白马寺等等都是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天堂景区,洛邑古城,老城丽景门十字街都是特别值得游玩的地方。








正值四月,昨日正是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叫洛阳牡丹花会,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四大名会之一,早在1983年就已经开始举办,今年2018年已经是第36届啦~

洛阳的牡丹遍布市区各大公园:中国国花园,国家牡丹园,神州牡丹园,王城公园,隋唐城遗址公园,牡丹公园,西苑公园等等~就连路边也经常看到她的身影。






洛阳资讯

首先,菏泽人,牡丹二字直接就把我炸出来了,简直是见封滚,这种问题避不得。

好像近几年,每年到四月芳菲天的时候,洛阳菏泽都要因为牡丹撕一撕。

撕个毛!你争我夺的有啥用,全国种植牡丹的地方海了去了,只是相对来说,洛阳、菏泽两地出名一些。

若真要对比,还得好好分析分析。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她始于晋、兴于隋,盛于唐,极盛于宋。自隋唐以后,洛阳牡丹在四川天彭、江苏盐城、浙江杭州、安徽毫川、山东曹州、广东韶关等地相继引种栽培,如今已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洛阳牡丹已溶入了中国牡丹的花海之中,并且香飘海外。

而菏泽呢,菏泽牡丹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现有栽培面积12万亩,九大色系,1237个品种,行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早在清道光年间,菏泽牡丹就曾作为贡品运送进京。解放后更是不断引种,点缀于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中山公园、景山公园等重点风景游览区。现在北京80%以上的牡丹都来自菏泽,菏泽牡丹的年销量也从前些年的近10万株增长为100多万株。

都那么牛逼!你说是洛阳牡丹甲天下?还是菏泽牡丹甲天下?

最早,全国的牡丹源自于洛阳,而现在不少洛阳的牡丹都是从菏泽引入。洛阳自古是牡丹文化名城,中国古诗词描述的多是洛阳牡丹,洛阳牡丹走的是文化底蕴的道路。菏泽以牡丹培育为主。更多是产业化的东西。牡丹精油、牡丹牙膏,牡丹膏、牡丹茶。

二者一个是文化,一个是产业,侧重点不同。

最后,作为一个菏泽人,不得不借他山之石。

菏泽与洛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是的,此差距单非牡丹花之差距,而是全方位。

第一点差距,当属知名度差距。身为菏泽人或者山东人,多数知道菏泽牡丹,但是当你走出菏泽走出山东,问一问牡丹,世人多知洛阳,而鲜知菏泽。菏泽牡丹也是近几年才风声雀起。

第二点差距,当属宣传差距。菏泽牡丹除花会期间的营销宣传,其他鲜有。纵然这几年不断加强,但仍然是零敲碎打,对比洛阳牡丹在宣传上的投入,还有一段距离,看看洛阳牡丹节,都是市长邀约,菏泽得努力啊。

第三点差距,两座城文化差距。菏泽这两年牡丹产业化方面做得确实不错,各种牡丹园、包含牡丹的相关基础设施都在加强,但对比洛阳的满城皆牡丹,还不够鲜活,文化上差距和底蕴不够厚重,得慢慢弥补。

第四点差距,经济实力的差距。这不必说,显而易见,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影响牡丹。近几年,菏泽提出“科学赶超后来居上”的目标,希望未来能看到不一样的菏泽。

结尾,同样祝愿洛阳,越来越好。


菏泽泛泛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通叔,一个洛阳原著民

通叔要噼里啪啦敲上半天键盘,有的话不是显摆,有的朋友还不太了解这座城市,通叔就详细说一点点。

同学们看过来,敲黑板!哒哒哒!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现辖1市8县6区,1个正厅级规格的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总人口705.11万,其中市区人口198.96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35%。  洛阳是一座底蕴深厚、名重古今的历史文化圣城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沿洛河一字排开的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举世罕见。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武圣关羽陵寝关林,武则天坐朝听政、朝拜礼佛的明堂、天堂,以及定鼎门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等数十家博物馆,无不彰显着洛阳厚重的文化底蕴。

洛阳是儒学的奠基地、道学的产生地、佛学的首传地、玄学的形成地、理学的渊源地,各类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文源。洛阳还是全球华人的文化之根、祖脉所系,全球1亿客家人祖籍于此,中国70%的宗族大姓起源于此。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先后有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 

 洛阳是一座风光秀美、独具魅力的优秀旅游名城。现有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6家、3A级景区15家。“北方千岛湖”黄河小浪底风景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山岳经典•十里画屏”老君山、“北国水乡”重渡沟,市区及周边分布着周山、龙门山、小浪底、上清宫等四大森林公园和隋唐城遗址公园,伊、洛、瀍、涧、黄五条河流纵横其间,长达20余公里的洛浦公园穿城而过。

洛阳牡丹始植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史,形成9大色系、10种花型、1200多个品种。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已经成为蜚声中外的国家级文化盛会,跻身全国四大名会之一,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洛阳扩大对外开放、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洛阳市被命名为“中国牡丹花都”。 

 

洛阳是一座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突出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工程有7项在此建设,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左右。现已形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端石化、电子信息、旅游业等五大主导产业,正在积极培育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六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科技服务、牡丹、健康养老、高效农业五大特色产业(简称“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

拥有洛阳石化、中信重工、一拖集团、中铝洛铜等众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中移动(洛阳)呼叫中心、平安保险数据中心等一大批高端服务业项目落户洛阳。洛阳还是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区顺利获批。现有部省级科研院所1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各类研发机构900余家;两院院士6名,专业技术人员18万余人,科技人才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领域居全国先进水平,高速铁路、载人航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中都有“洛阳制造”和“洛阳技术”。

  

洛阳是一座资源富集、功能完善的希望之城。洛阳自古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陇海、焦枝等两大铁路干线,郑西高铁、连霍、二广、郑少洛、郑卢、洛栾、西南环城等高速公路与207、310、311、312等国道交织成网。洛阳机场是国内净空条件最好的二级机场,辟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包头、昆明、大连、沈阳、重庆、杭州、成都、哈尔滨、石家庄、香港、曼谷等15个航点城市的定期航线。洛阳能源资源富集,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76种,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为世界三大钼矿之一;黄金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洛阳是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总装机容量占河南省的五分之一;管道天然气已延伸至县域和产业聚集区。水资源总量达28亿立方米,是北方地区少有的富水城市。洛阳综合功能完善,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现有一类航空口岸、二类铁路和公路口岸,边防检查、口岸查验、检疫机构齐全,是豫西地区出入境旅客集散中心和集装箱进出口集散中心。洛阳先后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吸引了美国惠普、法国迪卡侬、正威国际集团、美国霍尼韦尔等25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兴通讯、恒大集团、万达集团、深圳华强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等46家国内500强企业在洛投资。 

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82.9亿元,同比增长8.6%。洛阳市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全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发达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洛阳不仅是文化历史名城,更是一座朝气蓬勃的新城。

关于洛阳的一切问题,我都会告诉你最靠谱儿的答案,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爱洛阳,找通叔


洛阳本地通

这个问题,有点拉仇恨的感觉有没有?

首先,这个两城市自己都去过。就知名度而言,两个城市牡丹都曾“甲天下”过。

要说起来牡丹,洛阳和菏泽两地的牡丹其实都挺漂亮的。从知名度上来说,虽然菏泽牡丹的种植历史比洛阳早,但菏泽的牡丹成名,即“甲天下”的时候却比洛阳牡丹晚一些。

洛阳牡丹始种于隋朝皇家园林—西苑,到“甲天下”的时候,已经是宋朝了。这个问题,在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以及其它一些文献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菏泽牡丹呢?历史比洛阳牡丹要悠久,但成名于天下知,却是明朝时候的事儿了。所以说,历史上,两个地方的牡丹都曾“甲天下”,但现在来说,洛阳牡丹的知名度,是大于菏泽的。

其次,就现在而言,两个城市的牡丹身份不同。

为什么这样说,基于两个城市的历史、旅游资源不同,现在洛阳牡丹更知名。虽然也是旅游资源中的一种,但牡丹之于洛阳,现在已经是一种城市形象或者说是文化符号。反观菏泽,牡丹对于菏泽来说,现在还只是一种资源,就旅游方面来说,还不能算是一种特别的、深入人心的旅游资源。

应该说,在洛阳牡丹光环下,对于菏泽来说,现在在打造牡丹品牌的道路上,还有很长路要走。


风景故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85ab7796691d9070daf068b5d7fb566\

中华第一古都长安

洛阳用假牡丹不只一次。20年前王城公园就有过假牡丹。那次是因为牡丹花会临近,但遇冷空气,达不到牡丹开花温度,王城公园的牡丹还有很多是花骨朵,但牡丹花会已到,时间不等人,办会人就弄了假牡丹!其实洛阳弄假牡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只是以前网络不发达影响小而已…(王城公园是公家,牡丹花会也是官方主办,根上出问题了…)(而且这次庄园的解释和20年前王城公园的解释差不多,真牡丹没开花,用假牡丹是为了增加观赏效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年前南下的部分河南人是现在的部分南方人,来河南的部分少数民族及原来河南人是现在的河南人…春秋时期郑国人(现郑州及周边人)是各国调侃对象(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掩耳盗铃等成语说的是郑国人),现在各省调侃河南人…古今未变…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华齐鲁

牡丹花最早出现在武则天大年初一御花园赏牡丹的神话故事。因为要午时三刻百花齐放,唯独牡丹花未开。武则天生气,命将牡丹花架火烧烤,以示惩戒。此时,迟迟赶来的牡丹仙子立即归枝,顷刻之间发芽,吐叶,长枝,结蕾开花。天后看到大喜。立即下旨:她知错了就好。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她的名号花魁去掉,降为花傅,发配洛阳,永不入长安。自此以后,移栽牡丹必须将根烤过之后牡丹花才能活。也就有了洛阳牡丹的盛况。

洛阳牡丹甲天下,曹州牡丹胜洛阳。这个故事源自聊斋。





毛月亮41422

客观地说,洛阳是九朝古都,有的也说是十三朝古都。作为千年帝都,自然有他的影响力,自古文人骚客不惜笔墨写下了无数的洛阳牡丹诗句,使其牡丹名声远扬。

而菏泽作为新兴的城市,没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没有众多文人骚客的推广,自然而然人们都知道牡丹在洛阳。自隋朝种植牡丹以来,作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至目前从产值从效益还是从观赏影响力,菏泽牡丹在全球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不过宣传推广力度仍然不敌洛阳。

所以说:洛阳因古都而出名,菏泽因牡丹而遐迩!






寒剑62548357

“牡丹原产地在秦岭,隋唐牡丹之都在长安,宋朝牡丹之都在洛阳,明清牡丹之都在曹州(菏泽)。如今的牡丹以菏泽为最有名,北京的牡丹百分之八十来自菏泽”


亲爹亲爹

虽然我是河南人,也知道洛阳牡丹甲天下,还但种植规模肯定没有菏泽大,你见过把牡丹当成经济作物来大面积种埴的吗?反正我听菏泽朋友说过,每年洛阳牡丹花会的时侯,会有人来菏泽买牡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