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荒城紀》中的「儺戲」是什麼戲曲?

ciaoshuang

“儺”的歷史非常悠久,內涵也十分豐富。從前人的田野調查來看,我國具有儺傳統的族群很多,漢族、藏族、土家族,以及西南很多少數民族都有儺崇拜,也有儺戲表演的活動。這些與儺有關的活動中包含了很多元素,其中既有極具普遍性的“假面舞蹈”、“大洪水與祖先傳說”的故事母題,驅逐疫鬼的願望;一些特殊地區的儺活動,也具備一定的特殊元素,如侗族的“屠牛”,北方儺戲的“嬰孩”意象,南方儺戲的“田元帥”意象等,還有一些地區類似的活動不以儺命名,但其娛神活動確實具有儺元素,如苗族的“跳香”、甘肅隴南的“躥神”等。


(跳香)

關於儺的起源,學界看法不同。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意見從文字演變的角度來討論儺的本義,認為儺是上古某個崇拜某種候鳥的族群的自稱。這種說法具有一定的道理,我國商時期確有神鳥崇拜,鳳鳥崇拜的傳統,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而商代玉器中鳳鳥紋亦廣為使用。從傳統農業的角度來解釋,候鳥是先民們獲得農時的一種重要方式,先民從候鳥的遷徙中受到從播種到收穫的種種啟示。這一點在很多地方的儺表演中也有反映,如隴南躥神中祈求風調雨順,隴西一帶農民祈求得到播種諭示的活動。

(上古鳥崇拜)

不過誠如前文所言,儺的意涵十分的豐富,祈求農時只是其中一種,儘管可能比較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儺元素還有很多,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大洪水與祖先傳說”的故事母題。很多地方的儺戲都在講述這樣類型的故事,為他們各自的族群塑造祖源神話,這也反映在很多西南地區的儺戲故事中充滿了生殖崇拜的內容。簡單來說,其敘事邏輯可以歸納為“大洪水的災難”——“兄妹通婚”——“種族延續”。應該引起重視的是,大洪水的傳說在人類歷史中流傳十分廣泛,這種災難敘事的方式被東西方很多族群沿用,比如諾亞方舟的神話就是一個大洪水母題,不過東西方的大洪水敘事具有何種聯繫現在還不好說,朱大可先生的《華夏上古神系》提供了一種思考方式。關於兄妹故事在很多族群的祖源傳說中亦不鮮見,比如伏羲與女媧的故事(關於兄妹傳說的理解,部分西方人類學家提供了一種方式,他們認為在先民眼中為種族延續的這種活動被視為一種十分神聖的行為,所以演化成一種半神的行為,而普通人則不能企及,逐漸形成了一種禁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驅逐疫鬼”可能發源的比較晚,或可能借鑑於佛教的“沿門逐疫”。

(儺戲)

最後我想補充一點,儺是一種發展著的文化,它的內涵在不斷的豐富,有很多屬於其他活動的內容嫁接進來,比如泉州木偶戲中的“目連戲”明顯是佛教故事,有些地方的儺戲插入了二郎神的故事,隴南地區“躥神”中的主角“老爺”據稱原型為“黃飛虎”,這是《封神演義》的內容。另外,儺活動的發展大致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即信仰活動——娛神活動——娛民活動的變化,這也解釋了儺戲劇目的不斷豐富。


參考文獻:林河:《儺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康保成:《儺戲藝術源流》,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朱大可:《華夏上古神系》,北京;東方出版社,2014年。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胡一舟


季我努學社

儺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文化之一,被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它是在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和在民間祭祀儀式的基礎上,吸取一些民間歌舞和地方戲劇逐步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

儺戲最早起源於商州時期,廣泛流行於安徽、貴州、兩湖、江西、川陝、河北等地。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區,叫法也各有不同。如:儺堂戲、端公戲、師道戲、僮子戲、關索戲等等。

儺戲的主要特點是重點突出面具藝術造型,內容多已宗教鬼神有關。其代表作有《孟姜女》、《捉黃鬼》、《陳州放糧》、《龍王女》、《薛仁貴徵東》等。

2006~2014年,很多地方儺戲相繼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