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姜昆不主動邀請郭德綱與德雲社加入曲協?

牧羊人38241019


我認為郭德綱想加入曲協,並且今後在曲協弄個什麼頭銜,首先應該尊重曲協,尊重曲協領導姜昆。並且向曲協提出要求入會的申請。想要圖謀曲協職位,又不願主動提出加入曲協的申請,想要姜昆邀請他入會,有點太妄自尊大,抬高自已,貶低姜昆了吧?到目前為止,郭德綱的相聲影響,還就只能是街頭藝人混飯吃的風格和檔次,充斥著低級趣味。難怪姜昆批評他三俗即低俗,庸俗,媚俗。我們看郭德綱以及他徒弟們的相聲,確實三俗特徵明顯。郭德綱對此不服氣,公開宣揚只要能賣錢就是好相聲,他這種觀點嚴重悖逆了黨的文藝方針政策還不知錯,還在明槍暗箭地攻擊姜昆,就算把姜昆拉下臺了,他不是曲協會員,沒資格擔仼曲協仼何職位,得不到任何好處。這種損人不利已的事情只有郭德綱這種品格低下,缺少政治智慧的人才做得出來。所以,郭德綱要想加入曲協,應該首先端正對曲協的認識和態度,並且自已主動向曲協提出入會申請,曲協通過一定的考察考核程序之後,才會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你入會的決定。不為自已和德雲社的發展前途作想,任信作為,就只能永遠做個街頭藝人,與耍猴溜狗的為伍。


渝龍寶99611585070


郭德綱第三次到北京的時候,曾經去拜過姜昆的碼頭,想混進體制裡面去,無奈姜昆對他不感興趣。郭德綱脾氣非常硬,你不鳥我,我也不鳥你,就開始自己在外面瞎折騰。

後來真被他混出點兒名堂,並且拜了侯耀文為師。拜了侯耀文為師之後,郭德綱和姜昆的矛盾就半公開化了。

當時北京相聲圈主要分成姜昆和侯耀文兩派,這兩派的矛盾由來已久。他們都有些什麼矛盾呢?



首先,姜昆的師父馬季在上個世紀的大事件中批鬥過侯寶林,甚至還有傳言說馬季打過侯寶林。

其次,姜昆搭檔戴志誠和侯耀文妻子袁茵關係曖昧,被侯耀文逮個正著。在姜昆的極力保護下,侯耀文忍氣吞聲的離了婚,孩子也被判給了戴志誠和袁茵。

父親被汙衊,老婆被搶,對任何一個男人來說,都是奇恥大辱。

另外,90年代的相聲界基本都是由姜昆說了算,侯耀文只能待在鐵路文工團。所以有一年春晚我們看到,姜昆能說相聲,而侯耀文卻去表演小品。當黃宏說出“相聲幹不過小品”的時候,侯耀文心理肯定不好受吧。



郭德綱是個極為重視忠孝之人,師父的仇也就是他的仇。在他紅了之後,屢屢和姜昆開戰,為自己出氣,也是為師父出氣。

有意思的是,馬季先生曾幾次向郭德綱表示好感。他為德雲社題字。當有人問馬先生相聲是不是要完了時,他說不是還有個郭德綱嘛。馬季先生似乎有點緩和矛盾的意思,可是姜昆對師父的良苦用心視而不見,繼續我行我素。

後來的反三俗大會,曲協矛頭直指德雲社,郭德綱和姜昆徹底鬧翻。從此兩人再也沒有交往,郭德綱在作品中罵得更狠了。

所以姜昆在,郭德綱肯定和曲協無緣。等姜昆退休了,郭德綱也沒那麼大火氣了,郭德綱和曲協才有進一步的可能。


一鍋魚三樣


郭德綱的相聲風格一直不被姜昆認可,甚至說其“三俗”。更甚至有一次曲協開會直接開成了批判老郭“三俗”大會,郭德綱敢怒不敢言,只能藉助其相聲作品《我要反三俗》發聲。郭德綱三次進北京,前兩次,老郭特別想成為姜昆那樣的曲協裡面的“體制內”的人,拿著國家俸祿,為人民群眾演出,但是姜昆等人始終不能接納他,萬般無奈之下,他放棄了這個念頭。事實證明他放棄的多麼正確,如果當時老郭加入曲協,那麼就不會有德雲社今天的繁榮了!



他們矛盾真正的爆發是姜昆先在媒體面前說郭德綱道德有問題,不知道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他。後來老郭在說《濟公傳》時,用了這個橋段,濟公說,幫皇帝治病的條件是要跟太后親近親近,這時傍邊有個太監說“你道德有問題”,濟公就說“這是哪個太監說的”?從此兩個人就結下了樑子。兩個人的矛盾也弄的人盡皆知了。


既然兩個人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了,作為“主流相聲”帶頭的人的姜昆,於公於私都不會主動邀請郭德綱加入曲協的,儘管他知道這是個雙贏的事情!


相聲迷老於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姜昆和郭德綱這輩子怕是沒有機會坐在一起研討業務了,所以不要想姜昆主動邀請德雲社加入曲協了,一丁點可能性都沒有。


自從郭德綱2005年開始走紅,這十幾年來雙方已經發生了多次明裡暗裡的衝突,積累的仇怨很難在一朝一夕得到排解,一是沒有合適的能夠在雙方都說得上話且有分量的人;二是雙方暫時也沒有什麼迫切需要和解的需要,所以維持現狀是最好的辦法。


郭德綱現在需要得到官方的一些認可,所以在舞臺上溫和了許多,諷刺同行的作品很少再說了,就連《大實話》都不唱了;但是其十幾年來樹立的反主流鬥士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他不能推翻這個最重要的人設,否則會讓追隨者們陷入迷茫。


作為姜昆來說,已經過了退休年齡,這輩子該拿的榮譽都拿到了,可以說這輩子還算成功,雖然晚年有一些罵聲,但是他不太在乎這些,更在乎的是上級對他的評價。所以等到這一任曲協主席到期,就可以徹底退休,遠離這些爭論,真正的頤養天年去了。


時間是解決雙方矛盾的最好辦法,目前來看也是唯一的辦法,大家慢慢熬著吧!


相聲演義


說到這個問題我到想起一個人,就是六小齡童,這位老師一直在抨擊其他演員飾演的悟空形象,把西遊看做是自己專屬,彷彿除了他是正宗,別人都是瞎扯淡。不可否認的是六老師江老師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給老百姓帶來了許多歡樂,同時他們自己也獲得了極大的榮譽和認可,但問題是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不思進取,終歸要被時代所拋棄,大眾的追捧讓他們覺得自己所在的領域是自家的後院,不許別人染指,這就是愚昧和無知,活在自己世界不肯出來。隨著改革的深入,大眾獲得信息和娛樂的手段增多,鑑賞水平的提高,有些東西經不起歷史的考驗自然被淘汰。不承認現實不行,現在的觀眾自有評判的標準,可不是你說啥就是啥的時代了。


qzuser


姜昆為什麼不邀請郭德綱和德雲社加入中國曲協?以前每每涉及到這種話題,郭德綱及綱絲們都表現出一付很不在乎無所謂的態度,對此類話題郭德綱都展現出一付淡薄名利不屑一顧的態勢!郭只務實忙於商演,商演才是硬道理,再結合郭德綱多次重申能賣出票的相聲才是好相聲,能賣出票的演員才是好演員等等,對郭德綱淡簿名利不屑一顧的態度我還真信以為真!但自從前些日子人民日報判登了一篇報導,敘說了什麼岳雲鵬十四歲郭德綱二十六歲等內容的文章,沒想到郭德綱們及綱絲們對此反應十分強烈,得到黨報的認可和肯定都為此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喜悅和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受寵若驚的表現無以附加,以前的那副淡簿名利,對權威部門的表態都滿不在乎的態度卻蕩然無存!而現在對能否進入區區中國曲協之門都耿耿於懷望眼欲穿,都如此重視!可見郭德綱在改變,郭德綱在努力,郭德綱在進步,郭德綱在向姜昆拋橄欖枝!郭德綱何時能進入中國曲協我們將拭目一待!


公儀閱


看過一些郭德綱介紹相聲界內的相關視頻,充滿了打壓,排斥。如郭所講他與有些人都是敵我矛盾。據現今狀況無怪乎正統與民間,主流與非主流之爭。本人認為老郭講他表演的是傳統相聲,以傳統相聲的底子輔以現代語言,插渾打趣。接地氣,靠民眾。使相聲迴歸了民間語言。從新讓聽眾去聽相聲,喜歡上了老郭的這種語言表演風格。給老郭就是扣大帽子。相聲就是一聽一想,完了哈哈一笑,這是相聲最基本的作用了。人們也不會因為聽了一段他的相聲道德就淪喪了↖,品質就敗壞了。要是如此國家得把他抓起來了不是。話又說回來了,電影,電視中的畫面不是更有誘惑力,感染力嗎,怎麼沒出來如此的反對。別告訴人民群管不著那段。有句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還有就是嫉賢妒能,郭地本事,說學逗唱的功力目前相聲界還沒誰能夠超越。包括所謂高雅的低俗的說相聲人士。天時,地利,人和你說老郭佔哪點。


秋葉143991416


相聲其實好比超市購物,買鮑魚燕窩者有之,買雞爪豬腸者亦可有之。相聲本起源於微末市井,本非雅曲雅調。其於國民之合理定位就在於雅俗之人可各取所需。難道相聲只能為有文化之人服務,沒文化,不認字之人就沒資格聽相聲了?某些人口中之所謂高雅,本質上就是自命清高之徒無視他人的一種醜陋嘴臉而已。

有沒有想過在別人的作品中獲取什麼,其實體現的是評價者的品味?看見電影裡的床戲,您就當毛片看,是電影髒,還是您心不乾淨?老郭的作品有雅有俗,《相聲50年》,《你要高雅》都是上乘之作。如果某些人只能在他作品中看見俗而看不見雅,是不是應該先反思一下自己的品味和三觀?以德雲跨年為例,5小時的節目,傳統有燒餅《賣估衣》,陶陽《學啞語》,郭少爺《對春聯》,老郭《情義千秋》,《扒馬褂》,《灶廚》,高峰《相面》。以專業的眼光來看看,這是否可看作繼承和發揚傳統?40分鐘一段,這幾段加一起,四個半小時已過。就有個半小時讓人"正經地胡說"又如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因為這半小時就徹底崩塌了?批評者看不見這4個半小時的雅,怎麼偏偏看得見這半小時的俗呢?是不是您的品味只夠關注於此?

我夫人從不罵中國足球,因為太臭,她從不看。反過來看,這些天天閒著罵街的又是什麼心態?繼續裝孫子吧


燎原夜火


這確實是個讓人不得不思索片刻的問題!德雲社佔據著相聲江湖的半壁江山還多,這麼一個國內相聲演出分社最多、演員隊伍最大、唯一出國相聲商演的民營相聲企業,為何不能被曲協吸收為會員單位?

好比有一個叫做“移動支付協會”的全國性行業社團組織(不清楚是否存在),假如會員名單中沒有支付寶和財付通,這個協會是不是有點自娛自樂的樣子?想想都覺得不倫不類。

相反,青曲社雖說也有一定知名度和江湖位置,但和德雲社相比,如同小豬和大象之間的量級差,曲協能將苗阜納入,而置郭德綱於不顧,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准入原則

無意窺探和質疑曲協的會員吸收規則,但一個將佔據行業三分之二票房和影響力的行業團體拒之門外,只能說明兩個問題:曲協形同虛設、無行業協會該有的視野和前瞻性;曲協領導者目光短淺、心胸狹隘,只遵循“順我者昌”的夾私貨思維

有人或許會說:曲協是相聲的高雅“廟堂”協會,不會與“三俗”的德雲社為伍。那麼問題就來了,德雲社的“三俗”為何能賣票、還總是座無虛席,反而曲協的高雅處於孤芳自賞的窘境?是曲協的曲高和寡、

雅到極致不風流,還是德雲社的極具滲透力的俗征服了觀眾,抑或是普天大眾不識高雅藝術、只顧世俗藝術的娛樂?

關於這個疑問,每個觀眾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解讀和答案。回到一個最根本性的問題:相聲因何而生?觀眾為何聽相聲?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受歡迎是因為好吃又便宜。因為出名被皇家看中並點名御用之後,不得不“改良”而變得高端大氣,卻再也沒有原來的味道。

登堂入室顯高貴、卻忘了出發的初衷,這就是相聲藝術之悲哀

“窮不怕”朱紹文有意無意地表演和創立相聲時,為的就是養家餬口,市井街頭的老百姓就是其衣食父母,一身文才卻從不在觀眾面前擺弄文雅。相聲最繁榮時的“相聲八德”,也都是因為接地氣藝術形式才受到草根百姓歡迎和熱捧。

老百姓聽相聲就是圖一個樂和精神放鬆,相聲發源地的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都是最基層草根民眾的聚居地,聞雞而起、辛勤勞作之後,聽段相聲就是最大的精神享受。四書五經和高雅京劇,對於為餬口而勞碌的百姓略顯陌生。

自從相聲成了廟堂文化,和老百姓似乎漸行漸遠,一些“相聲名家”盡是自娛自樂、完成任務似地表演所謂“相聲”,而觀眾卻是聽得一片茫然而不知所樂。如今的曲協也無非如此,自恃高雅、卻丟了相聲藝術的根基。

郭德綱成立德雲社時的宗旨就是“說真正的相聲”,什麼是真正的相聲?不知道,觀眾只知道能讓自己開懷大笑的就是好相聲,俗也罷、雅也好,更不會管什麼三教九流,聽相聲就是圖開心

曲協做不到的事情,德雲社做到了,還是如火如荼。郭德綱還相聲於普通百姓,曲協一味裝睡、還是高雅的睡姿,兩者之間涇渭分明。那麼,寂靜清澈的井水,能主動邀請渾濁的河水同流嗎?


岑詮


姜的水平決定了他會直接和郭德綱懟。郭德綱是從小進相聲班子一對一聽師父教,中國自古授課皆才有口傳心授的小班制。而評書評戲和相聲都是靠一代一代藝術精湛的老藝術家的鑽研得來的!總之,文化博大精深,在民間是藏龍臥虎的。

反觀姜昆呢,不過只有一般文化水平,並未專門的鑽研過任何戲種。可能也就是趕上了上個世紀從知青之中選拔工農兵學員,實際在學校也就是補習補習某科技術,並沒有學到文而化之的真本事。既然缺乏真才實學不懂高山仰止,便只會以外在面貌度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