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取“國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中國有句俗語: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泰州人吃早茶講究則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吃”字。泰州人應該比其他地方的人更懂得“早餐要吃好”的道理。燙乾絲、蟹黃包、魚湯麵是當地人必點的老三樣,這三樣下肚一上午的能量也就足夠了。​​​​千百年來泰州人不僅吃的講究,也造就了一大批烹飪大師,此行有幸拜訪到了乾絲製作大師杜文雲。


江蘇泰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取“國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中國有句俗語: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泰州人吃早茶講究則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吃”字。泰州人應該比其他地方的人更懂得“早餐要吃好”的道理。燙乾絲、蟹黃包、魚湯麵是當地人必點的老三樣,這三樣下肚一上午的能量也就足夠了。​​​​千百年來泰州人不僅吃的講究,也造就了一大批烹飪大師,此行有幸拜訪到了乾絲製作大師杜文雲。

泰州,一座擁有21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水、文化、美食,構成了泰州這座被譽為“康泰之州、富泰之州、祥泰之州”的城市生活影像,不僅讓泰州人沉醉其中,也讓每位遊客體驗到水城慢生活的精髓。而這一切就從清晨的那一餐早茶開始。

泰州早茶店遍佈城內大街小巷,而我今天選擇的是位於老街上的古月樓。這裡不僅有地道的泰州早茶,更主要的是能尋訪到燙乾絲非遺傳承人杜文雲大師。

初見大師就像是鄰家的阿姨,和藹可親,略胖的身材穿著一身整潔的廚師服,看著就有那種大廚的風範。大師名叫杜文雲,今年64歲,從事泰州乾絲製作已有30多年,泰州被評為乾絲之鄉,她被評為手切乾絲大師。

也許是初次見面,大師話不多,簡單介紹了幾句就開始切乾絲。泰州乾絲以豆腐乾為原料,而不是百頁,選用的是泰州特有的豆腐乾,一般厚2.7釐米。首先將豆腐乾切開,要先用“月牙刀”橫著削成厚薄均勻的20多層,這種橫削的功夫泰州人稱之為“飄”。

大師將“飄”成薄片的豆腐乾一層層斜疊在一起。可以看出這些豆腐乾片不僅厚薄一至,放的也是非常的規正,這不僅要有相當嫻熟的刀工,還需要有一定的耐心。

“飄”完一塊豆腐乾後,大師換了一把刀,然後把整疊豆腐乾片放到砧板上。眨眼間,大師已將這一疊豆腐乾切成了乾絲,切出的乾絲長短一律、粗細均勻。

當我們還在驚訝這切絲速度與切絲效率時,大師拿起了這兩把刀,謙虛的說:“這都是這兩把刀的功勞。”雖然大師很謙和,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切乾絲看似簡單,可要切成大師的水準絕非一日之寒。大師三十年如一日從事這簡單枯燥的乾絲製作,需要的不僅是堅持,更多的是對這份技藝的熱愛。

燙乾絲的關鍵是“燙”。“燙”是頗有講究的,將切好的乾絲放入大碗中,再加入適量的食用鹼,這食用鹼的比例也是乾絲燙的成功與否的關健之一。再加入開水,不斷的攪拌,一是使乾絲能浸泡均勻,二是在攪拌過程中感覺乾絲是否已經泡軟。整個過程看似簡單,卻充滿著各種經驗,這碗乾絲的口感好差就在這一燙中。

這裡大師還偷偷傳授了一個小秘笈。由於豆腐乾是壓制而成,一塊豆腐乾有外皮和內心之分,一般外皮會比較生硬些,為了讓燙完的乾絲口感一致,外皮的和內心的的處理方式上會有所不同。真不愧為大師級的製作手法,每個細節都考慮周全。

最後用芽姜切成細絲,覆於盤頂,乾絲潔白,薑絲金黃,另加一小撮蘿蔔乾顆、蝦米等,澆上黃豆醬油和純香小磨麻油,一經拌和,黃白相間,一碗燙乾絲就完成了。這一碗燙乾絲價格在5-8塊錢,經濟又實惠,這裡蘊含著大師三十年如一日的執著與堅持。


“菽乳淮南是故鄉,乾嘉傳世九絲湯,清清淡淡天資美,絲絲縷縷韻味長”。這是對泰州乾絲的讚美。由於燙乾絲既富有營養,又味美、清淡,所以深受廣大顧客的歡迎。如今,到泰州的遊客,都想要點上一盤“大煮乾絲”或“燙乾絲”。

泰州的早茶文化由來已久,乾絲、蟹黃包、魚湯麵等豐富的早點種類,讓你的早餐變成了華麗的盛宴,與“早餐要吃好”這句養生口訣不謀而合。乾絲生津潤燥,蟹肉平衡機體免疫力,魚湯活血行瘀......每一道名點都有它的養生功效,好吃的讓你停不下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