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猪价格何时能涨?

用户若如初见

2月份的猪价“断崖跳”似乎“吓坏”了许多人,无奈又不甘心但找不到“出气口”的养殖户不在少数,各种谩骂纷纷上演,屠宰企业背锅似乎是板上钉钉了。从1月底2月初的这一波猪价下跌,以及春节后的猪价下跌,屠宰企业压价,出手确实是有点狠了。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月26日起,全国出栏大猪加权均价开始跌破12.38元/公斤的成本线,正式进入亏损期(部分养殖成本控制在11.6元/公斤的企业依旧盈利中)。

抛开进口猪肉部分的“干扰”,3月份全国出栏大猪供应过剩350万头左右,过剩压力相比2月份已经大为缓解。同时,毛猪低价,有利于刺激屠宰企业加大生猪收购及屠宰量,而当低价位传导到猪肉零售环节之后,将有利于刺激居民的猪肉消费,这对减缓当前生猪供应压力十分有利。

在原料及添加剂市场上,2月份全国主要饲料原料供应总体充足,主要饲料原料及添加剂月度需求总量环比继续下降,市场交易量环比继续下降。行情方面,2月份全国主要饲料原料及添加剂月度综合均价环比继续上涨,主要在于能量类原料价格上涨带动大盘价格上涨所致,蛋白类及氨基酸市场方面则继续以跌为主。

在成品饲料方面, 2月份全国成品饲料总产量环比继续下降。价格方面,受本月主要饲料原料和添加剂月度综合加权均价继续上涨影响,2月份全国主要畜禽成品饲料月度均价环比继续小幅上涨,本月上旬及下旬,部分饲料生产企业对大部分成品料实行提价。

一、2月中国养殖/生猪养殖市场状况概述:

2月份,中国养殖市场规模继续收缩,畜禽出栏及畜禽产品产出总量环比小幅下降—生猪出栏数量环比增长、蛋禽淘汰量下降、禽蛋产量环比下降、肉禽出栏量环比下降、水产品出塘数量环比继续小幅下降、生鲜奶产量环比小幅下降、肉牛羊出栏环比下降。价格方面,2月份主要畜禽及水产品综合加权均价环比下跌,主要畜禽饲料价格适度减弱。

2月份,中国生猪市场养殖规模总体上维持基本稳定状态,补栏及出栏环比双双增长。屠宰企业收购量下降,生猪供应量增长,猪肉实际消费量增长。春节期间,受乡镇小刀手临时收购支撑影响,出栏大猪价格出现短时上涨,但由于总成交量占比小,总体上市场处于“有价无市”状态。价格方面,受月初及月末出栏大猪明显走跌影响,出栏大猪月度均价均价环比下跌明显,白条猪及猪肉零售价格环比均出现下跌。仔猪价格环比继续下跌。

二,2月中国生猪养殖量及进出口:

数量方面,根据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的初统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月末存栏3877.78万头,环比下降0.20%,同比下降0.66%。商品仔猪出栏上市量环比增长,同比继续增长;商品大猪出栏环比继续增长,同比继续增长;月末商品猪存栏环比基本持平微幅增长,同比继续增长。猪肉消费方面,2月份居民实际消费量环比继续增长,间接消费量下降。从供需结构来看,本月商品猪供应宽松。在进口猪肉市场方面,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猪肉进口量为11.64万吨(四舍五入),环比增长4.42%,同比增长4.12%。

图表一:2018年2月中国商品猪养殖市场数据统计表(单位:万头):

图表二:2018年2月全国商品大猪出栏前20省出栏量统计(单位万头)

图表三:2018年1-12月中国猪肉进出口数据统计表(单位吨):

三、2月份生猪价格行情分析:

价格行情方面,根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的初统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仔猪月度出场综合加权批发均价环比下跌,商品毛猪出场销售加权均价环比下跌,猪肉批零均价环比下跌。从影响因素看,2月份生猪出栏供应量增长,但屠宰企业收购量下降,加上2月份市场消费的主要货源来自于屠宰及深加工企业在2017年12及1月份的“库存”货,因此2月份的市场缺乏需求交易支撑,价格走跌。2月上旬及2月下旬出栏商品大猪价格出现“断崖式”大跌,这在往年的历史上比较罕见。

图表四:2017年12-18年2月中国商品大猪/仔猪/猪肉价格变化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图表五:2017年12-18年2月中国七大行政区出栏商品大猪加权均价及变化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根据养殖相似性地域特征,将江西省划归华中地区进行统计。

图表六:1,2017年12-18年2月中国商品大猪/仔猪月度综合加权均价比较曲线图(单位元/公斤):2,加权均价为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大猪比重均价。

四,2月生猪养殖利润分析:

养殖效益方面,2月份全国商品猪养殖效益继续保持总体盈利,养殖收益环比上月出现明显下降。根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的初统数据,按照商品猪养殖全程计算,2月份商品猪养殖场出售一头标准体重(100公斤)商品大猪的全国平均养殖效益为盈利104.48元,环比下降55.00%。其中大型规模场平均盈利118.74元,自繁专业户平均盈利118.65元每头,小型散养户平均盈利56.71元每头(按本月全国实际出栏均重计算,全国平均养殖效益为盈利128.11元/头,环比下降52.54%。)。在地区差异上,效益最好地区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垫底。从影响本月养殖效益的综合因素来看,主要在于本月猪价大幅下跌,同时本月饲料转化率下降、饲料价格小幅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月26日开始,随着出栏大猪加权均价跌至12.38元/公斤(当前全国平均成本线)以下之后,全国商品猪平均养殖利润进入亏损阶段。

图表七:2017年12-18年2月中国七大区商品猪单一养殖效益统计表(单位:元/100公斤标准头):

疫情方面,2月份全国生猪养殖市场无新增突出性疫情。但局部市场上乳仔猪流行性腹泻及北方地区呼吸道疾病等季节性疾病相对突出。

五,2月份主要饲料原料及添加剂行情分析:

2月份全国主要饲料原料供应总体充足,主要饲料原料及添加剂月度需求总量环比下降。行情方面,2月份全国主要饲料原料及添加剂月度综合均价环比继续上涨,其中能量类原料价格继续上涨,蛋白类原料中豆粕及DDGS月度均价环比小幅下跌。添加剂市场方面,赖氨酸、固蛋及苏氨酸月度均价环比继续下跌,维生素及部分矿添原料价格继续保持适度偏强格局。

能量原料:

玉米市场上,由于12月及1月份国内主要需粮企业做了充分的库存,加上淀粉深加工企业加工量增长,2月份持粮企业惜售心理再度加强,由于对2018年后期的玉米市场行情看涨倾向浓厚,2月份玉米报价及成交价格继续上涨;小麦及副产品方面,随货储备小麦继续投放市场,小麦市场供应量增加,小麦供应紧张的局面继续缓解,2月份小麦月度均价继续小幅走跌;麸皮及次粉市场方面,由于2月份面粉加工量下降,麸皮及次粉供应略显偏紧、加上玉米价格上涨的带动,以及生产企业及贸易商惜售倾向的影响,2月份麸皮及次粉月度均价环比均出现上涨;

进口大麦及高粱方面,随着国产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大麦性价比进一步提高,大麦在饲料中的需求占比继续扩大,加上国内库存明显偏低,其月度均价环比继续上涨。高粱方面因2月份白酒行业需求有所减弱,加上其价格偏高其性价比略逊于大麦,在饲料中的用量占比略低,其月度均价环比略跌。

蛋白原料:

豆粕方面,2月份因阿根廷大豆种植区干旱问题美豆期货市场不断炒高美豆期价,拉动春节期间及节后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不断上涨,国内豆粕现货月度均价环比基本持平微幅小跌;菜棉粕方面,受豆粕价格持续走高的拉动,加上菜棉粕供应原本就较为紧张,其本月月度均价双双走强,但幅度不大;DDGS方面,由于当前国内DDGS供应主要依赖于国产市场,进口DDGS因受反倾销调查影响,其市场占比明显下降。2月份国产DDGS供应较为充足,而畜禽养殖及饲料生产与需求均处于淡季阶段,2月份DDGS月度均价环比下跌;鱼粉市场上,2月份秘鲁捕捞市场没有新的消息刺激,外盘鱼粉期价总体稳定,国内处于鱼粉需求淡季,市场交投清淡,港口库存呈逐步增长态势,大多数贸易商报价以稳定为主,其月度均价环比小幅上涨。

添加剂:

2月份国内氨基酸供应总体依旧宽松,市场交易量不足,氨基酸月度均价总体走弱。2月份国内赖氨酸月度均价环比继续走跌;蛋氨酸中固蛋月度均价环比继续下跌,液蛋因阶段性偏紧张其月度均价环比上涨;苏氨酸月度均价环比继续走跌。维生素方面,虽然原料药供应依旧紧张,但相比前期已经有所缓解,本月维A月度均价环比继续上涨、维E及维C月度均价则环比适度走跌。

图表八:2017年12-18年2月中国主要饲料原料月度均价变化统计表(元/吨):

六,后期市场发展预测:

1,养殖市场总概况预测:

3月份,中国养殖市场将进一步开启新一年的养殖活动,畜禽补栏及水产补塘将在3月份陆续集中展开,市场养殖规模总体上将逐月扩大,蛋禽和奶牛将逐步进入春季生产旺季阶段。需求市场方面,由于春节之后居民饮食将进入偏清淡少油腻的阶段性畜禽及水产品消费低谷阶段,畜禽及水产品消费量总体上下降的几率将提高,畜禽产品价格行情都面临消费不足的压力。

2,生猪养殖市场概况预测:

生猪市场上,养殖量方面,根据慧通数据研究部数据模型推演结果显示,3月份中国生猪补栏将环比继续增长,出栏大猪环比下降(约下降81万头左右),月末生猪存栏环比小幅增长;行情方面,3月猪肉消费处于淡季阶段,由于2月份大部分地区猪价下跌幅度过大,预计在3月上中旬期间,部分地区将会出现理性回涨,但要实现趋势性、扭转性的上涨,难度相当大,总体上3月份全国猪价依旧偏弱(模型推演数据显示3月份出栏量比猪肉理论需求量过剩350万头左右,过剩量比2月份下降666万头)。有利的一面是,当前猪价已经处于低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屠宰企业加大生猪收购量储备猪肉,这将成为推动猪价回涨的第一个支撑点;另一方面,当低价位传导到猪肉消费环节之后,居民对猪肉消费的积极性将适度提高,这将成为推动猪价回涨的第二个有利支撑点。


不干农活的农民

生猪的价格在今年上半年基本不会上涨,涨至少要等到7、8月份。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三个事实:

1、春节刚过,居民消费需求不大。

每年的节后都是消费的淡季。春节前,由于过节,人们由于准备过节,都会集中消费,突击消费,因此消费需求特别旺盛,可以说春节的消费是提前消费了节后的产品,猪肉也是如此,春节前人们都购买了足量的,节后一段时间可能还消费不完,所以需求量不大。

2、人们的消费结构在悄悄发生变化,猪肉的比重已开始下降。

近年了,随着人们消费习惯和消费观验的变化,猪肉已由占过去老百姓肉类消费品的主导地位,变为猪牛羊肉共同占主导地位,猪肉的半壁江山已被牛肉羊肉占据,猪肉的市场份额在急剧下降。

3、目前生猪的存栏数量仍然较大,使得生猪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春节前,猪肉价格不高,普遍11、12元每斤左右,很多养殖户抱有侥幸心理,期望节后反弹,使得存栏数量很大。据统计,去年光湖南就存栏达5080000头。这仅是湖南一个省的,加上其他省份和进口的部分,数量更加巨大,供远大于求,使得生猪价格不可很快回升。

当然,生猪的价格的也不完全不会涨,可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会反弹一下,比如,在一些节假日期间,随着消费需求突然增加,可能会反弹一下,但很快就会回落,很难站稳。总之,生猪的价格会长期处在一个低位徘徊。


老颜说农村

猪价什么时候上涨呢?如今的猪价均价11.50元/kg,如果养殖技术较好,养殖户们勉强保本,如果养殖技术差的话,卖猪肯定会亏本!因此,现在的养殖户们在盼望着猪价能上涨起来!

那么,生猪价格什么时候会上涨呢?

1.行情现状

现在是春耕农忙季节,也是工厂扩产时期,无论是农村里的农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是没有多余的钱财来消费。另外,人们刚从春节的油腻饭桌中下来,对肉类的需求不强烈,况且天气变暖了很多,吃太多猪肉会上火的。

春节过后,由于屠企年前策划压价计划成功,储蓄到足够的生猪资源,导致猪企收猪意愿不强烈,并有进一步压价的计划。于是,无论是养殖户们年前滞留的生猪,还是猪企们剩余的生猪产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完全稀释掉的!

2.行情走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屠企们储蓄的猪肉库存清空时,屠企们会加紧进行收猪工作,导致市场上生猪的资源紧张,生猪价格就会上涨起来了!

据权威人土发布消息,中央近期在协商收储猪工作事宜,预计在三月下旬启动储肉计划,将会推进市场上的生猪价格!

随着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的到来,无论是人们怀念祖先的日子,还是人们放松心情的节假日,都是需要消耗掉大量的猪肉啊!因此,预计清明节之后,生猪将开启上涨的模式,五一节将重回7元时代!
总而言之,现在是养殖户们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希望全国的养殖户们一定要挺住,总有一天猪价会涨起来的!


猪农巴巴

此次,猪周期三年后才来,已经是很仁至义尽了,刚来就想它离开是不现实的,三年生猪高价期,给了行业内人士太充足的扩产时间,能繁母猪猛增,肥猪供应自然增加,春节刚过不久,居民消费必然乏力,再有,国外低价进口肉及走私肉,从各个渠道涌入国内,使得猪价持续走低,多地破五亏损加速而来,散户心痛,深夜泪目,眼看,猪价猛然下跌,难免心生恐荒,而后,起早贪黑,喂猪渐肥低价抛之,如割己肉,其心累而身瘦也,行业大拿有政府补贴,还有其它产业支掌,所以不惧低价,浩浩荡荡,一往直前。

能繁母猪淘汰大半之时,进口肉,走私肉全无之曰,行业大拿无补贴减产之年,居民猪肉消费增加之时,生猪方能再次上涨至有赚不亏之价。

狗年,生猪最高价难破七块,且要看下半年!


高雅王者


62775511222原先用户


多关注下有关政策的调整,时常因为政策也会有影响。还有市场的存货量,和对进口猪肉的开放度,所以要多关注下民生类的新闻,才不会盲目跟进!

再一个想要不被市场影响,还是要进行差异化,比如说喂养品种稀缺的猪,因为稀缺才能保证价格!或者经过特殊的喂养方法使其肉质更鲜美。想清楚自己的市场定位。

只有特殊化,才能不被主流市场所左右!


程远说


zhang

短期内不会有多大变化,养殖户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建国以来到现在,每到一个周期,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长会有30个月,最短也要12个月以上。育肥猪的生长周期为160天,不到5个月,这就是持久战!对于养殖户来说,赌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