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國際機場獻禮上合 2019年實現“一夜轉場”

胶东国际机场献礼上合 2019年实现“一夜转场”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效果圖

即將到來的6月,素有“東方瑞士”的魅力海濱城市-青島,將迎來擴員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領導首次峰會 ,世界為之矚目。“絲路精神”和“上海精神”交織在一起,和合共生 ,共同來見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黃海之濱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交通基礎設施的健全和便捷。正在建設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猶如即將海試的巨輪,為這座海濱之城的大發展續航助力。當前,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的建設日新月異,航站樓即將實現“閉水”,屋面鋼結構基本完成,通俗說,航站樓即將完成封閉 ,標誌著大面積裝飾裝修工程即將全面啟動,為年底航站樓具備“初步驗收”條件奠定堅實基礎。

客從四海來,夢翔九天外

青島,中國萬里海疆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正在波濤聲中醞釀著一座國際化新機場,趕赴一場新時代的海天之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定位區域性樞紐機場和麵向日韓地區的門戶機場,倚陸面海,一飛沖天。機場場址位於膠州市中心東北11公里,大沽河以西、東外環路以東,處在青島市“三帶一軸、三灣三城、組團式”灣區都市建設空間佈局的核心區域。新機場總投資360.39億元,核心區面積30.66平方公里,按照國際最高4F運行等級設計,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47等目前最大機型。

到2025年,建成2條平行遠距跑道,航站樓面積47.8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30萬架次的保障需求。到2045年,航站樓面積將達70萬平方米,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終端6000萬人次,飛機起降45.2萬架次,也就是說,每73秒,就有一架飛機在這裡起降。2019年下半年,新機場將接力流亭機場開始全面運行,支撐京滬兩大國際樞紐,服務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帶,助力青島東、西、北岸協同發展。

世界首個採用集中式單體五指廊造型航站樓,73個近機位,同體量全國之最,聯檢大廳居中,登機最大步行距離550米,45分鐘內實現國內中轉 ,世界前列。中央美院確立了“海之夢”作為文化主題,一期工程形如岸邊的一顆海星,張開懷抱展示海洋文化,全部建成後,主體呈現“齊”字,從齊魯大地沃土,觸摸祖國萬里長空。

國內首個集高鐵、地鐵同時下穿航站樓並設站的機場,名列全國五大綜合客運樞紐建設示範工程,規劃航空、鐵路、公路、城市軌道等於一體,打造“零換乘 、全通型”綜合交通樞紐,綜合交通中心GTC與航站樓貫通,與高地鐵無縫連接,1小時通達青島全域,2小時內覆蓋半島主要城市的客貨集疏。

膠東國際機場是藍海之畔的綠色機場,航站樓達到國際最高標準綠色三星,打造國內首個海綿機場,減低了外排徑流量、控制點源和麵源汙染,再生水利用超過50% 。

國內首個建設綜合管廊的機場,總長度約19km ,名列國家綜合管廊重點試點項目。

國內首個在建設前期引入信息化規劃的機場,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賦予機場一顆智慧心,全面保障生產、安全、管理、服務、交通。

這裡將建設世界最大航站樓整體不鏽鋼屋面,面積約22萬平方米,相當於撐起半個天安門廣場。

創新技術應用,打造創新型機場

建設總面積2萬平米光伏發電系統,提供綠色清潔高效能源。冷熱電三聯供能源系統,能源一次性集成轉換,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地井替代機載APU ,節省飛機油耗,低碳排放,節能環保。

現階段,按照新機場建設“五年”攻堅計劃,航站區、飛行區、配套區三大板塊主體工程建設基本完成,已正式轉入安裝調試階段。

2019年,新機場將實現“一夜轉場”,屆時,一座現代國際化的“4F級”機場將面世,讓承載多年“新機場夢”和“通商千年歷史”的青島,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的“雙定位”的青島,乘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交流交融的春風,再次騰飛。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世界大同 ,和合共生 。

這個六月,青島註定見證不平凡,舉行的上合組織擴員後的首次峰會將助力成員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即將面世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正在奏響航空新時代的最強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