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唐代大詩人、詩豪劉禹錫,哪些書值得一讀?

鄭枝翔

看書和藏書不同。藏書務在廣收,而看書重在精準,能有切實的吸取,就是有益。

而泛覽又和精讀有異。氾濫重在開闊視野,橫無際涯;而精讀則首在深造自得,貪多物得細大不捐,一目十行終覺茫茫。

從以上開場白回到本題,以我的閱讀體會,要了解劉禹錫並學其詩文,我意不必四處打探,一部書足矣!

哪部書?近人瞿兌之的《劉禹錫集箋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上中下三冊,署名為瞿蛻園箋註。瞿蛻園即瞿兌之的號。他另常署名瞿宣穎、銖庵居士等,都是同一人。

這部書是至今註解劉詩最好、最完善的一部,享譽士林,對於非劉禹錫研究專家之外的讀者而言,完全綽有餘裕,不必無事瞎忙。


這部書的箋註者瞿兌之,可說是現代學者中最被低估的一位大家。民國學術界常把他與陳寅恪相比,說他們是“一時瑜亮銖兩悉稱”,可惜如今聲光暗淡,寂寞身後名。這是不公正的待遇。

瞿氏出身政學兩棲名門。他的父親是電視(比如《走向共和》等)、筆記書裡常常要談到的晚清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瞿鴻禨,其岳母則是曾國藩之女曾紀芬。

出身這樣的家庭,學養、教養的栽培都是堪稱一流的。瞿氏本人也不負眾望,自小即聰穎好學。

十二歲,就讀完十三經,過目不忘;同時開始學英文、算學等,治輿地,中外地名,背誦似流;

圖:1911年瞿兌之與父瞿鴻禨,母傅幼瓊,侄瞿同祖合影於長沙)

駢文為大師王闓運稱頌不已;他母親能古琴,他也即日習之,能理數曲,其和,淵淵其深,居然能手;

論書法,遒美有晉人風,稍微成人即為大家代為題詞等;論史學功夫,一生有意和老友陳寅恪一較短長,也向來被陳寅恪視為畏友。

他熟英文,一度重譯《舊約》,又廣涉希臘、拉丁、俄、德、法、意諸語言。

這樣的頂尖才學本身就是箋註劉禹錫詩文的最好選手,特別是劉禹錫常年貶謫在湖南,作為湖湘子弟的瞿兌之也有意發潛德幽光,紹桑梓往昔風流,所以在注劉詩時也傾注心力。結果,也不負眾望,這本書後來被整理一出,頓時壓倒同類著作,成為了解劉禹錫、品讀劉氏詩文,並以此貫通唐代文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箋本。

我上大學第一年時,某個夜晚在城市舊書攤買的他的《駢文概論》,此後一直遍尋他著作一睹為快。這多年過去了,至今對他的學識頂禮讚嘆不已。

關於這部書的好處,我希望下次列次說說。這裡僅僅冒昧作為引介而已。

2018,5,11,午後匆匆敲下

勉力堅持每天抽空寫三五篇文史八卦、生活隨感、時政看法、影視評論等。點贊和留言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感謝!

劉愚愚

要了解一個人,無外乎關注其言語和行為。瞭解一個文學家,最好的途徑當然是讀其作品與傳記。


一、作品

1.《劉禹錫集箋證》,瞿蛻園箋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箋證者瞿蛻園(1894-1973),本名瞿宣穎,字兌之,後以字行,自號銖庵居士,晚號蛻園,湖南長沙人。他是先生文史大家,書畫家。



瞿先生出身名門,父瞿鴻禨是光緒朝的軍機大臣,更是詩人、學者,有《止庵詩文集》、《漢書箋識》等行世。母傅幼瓊,乃河南按察使傅壽彤之女,工書法,善詩詞,兼擅古琴。妻聶其璞,乃曾國藩外孫女、曾紀芬之女。

蛻園先生家世和國學涵養,與陳寅恪相似。學者周劭《瞿兌之與陳寅恪》中如此說:“中國學術界自王海寧(國維)、梁新會(啟超)之後,夠稱得上‘大師’的,陳、瞿兩先生可謂當之無愧

。但陳先生‘史學大師’的稱號久已著稱,瞿先生則尚未有人這樣稱呼過,其實兩位是一時瑜亮、銖兩悉稱的。”

只因抗日戰爭期間,曾擔任過日偽治下之官,存在“歷史問題”,長期不受重視。

先生博通經史,精熟兩唐書、《資治通鑑》和歷代職官。此書之作,在1950年代末與1965年之間。全書包括《劉禹錫集》三十卷,《外集》十卷,其後有《劉禹錫集傳》《劉禹錫交遊錄》《永貞至開成時政記》《餘錄》四個附錄。


正文部分,各篇作品之後,有校、注和箋證,分別對劉禹錫作品的版本異文、文字名物和作品作者的相關背景、文化典章加以疏解和評論。

此書在手,精讀熟思,則夢得之詩詞文章,人格性情,無不納於胸矣。

不過,這套書並非完美無缺,該書沒有對劉禹錫作品進行輯佚,存疑作品如《陋室銘》和創造了成語“司空見慣”名詩,《劉禹錫集箋證》都缺而不及,不能不說是遺憾了。

縱然如此,此書仍是劉禹錫作品最佳的校注本。


2.《劉禹錫詩集編年箋註》,蔣維崧等箋註,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陶敏、陶紅雨校注,嶽麓書社2003年版。

4.《劉禹錫集》,《劉禹錫集》整理組點校,卞孝萱校訂,中華書局1990年版。


以上兩種點校本和校訂本,皆可參考。

5.林舒《林氏選評名家文集·劉賓客集》,商務印書館1924年版。

此書長期被學界忽視,唐代文史研究著名學者、劉禹錫研究專家卞孝萱先生在其《劉禹錫評傳》中,多次徵引林氏評點之語,其品評之精妙切當,讓人激賞不已。所可惜者,此書今天難以找到紙本。希望出版界之有識之士,能重刊此處,以廣流傳。

6.《高二適批校》,鳳凰出版社.2011.

這套書是高先生批校劉集的影印本,無標點,適合具備一定古典文學基礎的朋友閱讀。高先生的批點,偶見精妙之語。



生平、傳記:



卞孝萱:《劉禹錫年譜》
(中華書出版1963年版)、《劉禹錫評傳》(與卞敏合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初版,2011修訂版)。

《劉禹錫年譜》後收入《卞孝萱文集》第一卷,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

卞先生是劉禹錫研究專家,成果斐然,除了上述兩書之外,尚有《劉禹錫叢考》(《卞孝萱文集》第二卷)等著。



《劉禹錫評傳》,是現有的劉禹錫最佳傳記,值得細讀!


其他傳記:

卞敏,卞寧著.江蘇歷代名人傳記叢書 劉禹錫[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孫琴安《劉禹錫傳》,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張達人編訂.劉禹錫年譜[M].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卞孝萱,吳汝煜編.劉禹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卞孝萱、吳汝煜《劉禹錫》目錄)

張達人編訂.劉禹錫年譜[M].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蘆荻,朱帆著.劉禹錫及其作品[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85.

吳汝煜著.劉禹錫傳論[M].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

張書明著.走近劉禹錫[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

戴志傳著.劉禹錫謫居武陵[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

吳汝煜著.劉禹錫傳論[M].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


參考文獻:

卞孝萱《劉禹錫評傳》。

陳尚君《瞿蛻園解讀劉禹錫的人際維度》。


更多文史解答,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風雅人文觀察

需要了解大詩人劉禹錫的人,今天只要你讀完這篇短文,學習了劉禹錫當年前後兩次、相隔十幾年時間,在長安道士廟"玄都觀"這同一個地方寫的兩首詩後,相信你一定對劉禹錫就有個大致的瞭解。

劉禹錫是今河南洛陽人,
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文學家,有"詩豪"之稱。他是朝廷裡劉叔文領導的永貞革新集團的重要人物之一,謀求政治上的進步和改革遭到了失敗,因此被貶官。劉禹錫被被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10年,他才被召回長安。

有人同情他,想安排他在中央部門裡工作,但還是有人排擠他。可貴的是劉禹錫雖然經過10年貶謫,但鬥爭的意志絲毫沒有衰退,仍以犀利的筆鋒刺向這些頑固的官僚們。下圖這首詩就是他在進行勇敢地挑戰,表現了不屈的戰鬥意志。

話說這一年春天劉禹錫回到了長安。長安有座道士廟叫做"玄都觀"。廟裡過去沒有桃樹。這次他再到長安,玄都觀裡,桃花盛開,燦若紅霞,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賞。劉禹錫也去看了,借題發揮,意含譏諷,寫了這首詩,所以說是"戲贈"。

笫一句說長安內外正是春色撩人之時。

第二句反映出人們的行動:滿城的人都去看桃花了。

下面兩句就借題發揮了,說:玄都觀裡這麼多的桃樹啊,都是我離開了長安以後才有的。這兩句的弦外之音是,我在外地這十幾年裡,朝廷中竟出現了這麼多隻好看、 不中用的傢伙。

這首詩被傳誦開了,惱怒了他的政敵們,再一次把他貶到更荒遠的播州(今貴州遵義)去做刺史。後來有人幫忙向皇帝請求,才又改任為連州刺史。

又經過了13年,他再一次被召回長安,在朝中當個小官。這時,又想起那件"桃花公案"來了。他再去玄都觀,又題了一首詩,還加上一篇短序,記述曾經寫過這首桃花詩。現在再來,觀裡已經沒有一株桃樹了,只看到一些野生植物象燕麥之類在春風中搖盪。《再遊玄都觀》的詩是這樣寫的:


詩人雖然老了,經歷了無限的艱辛,但不屈的精神還在,這首詩諷刺得更加辛辣了。那些"種桃的道士"死的死了,下臺的下臺了,趨附他們的新貴們也都垮了,道士和桃花都不復存在了。剩下來的更是一代不如一代,連桃花都不如,只有菜花了。而劉郎,卻又重入長安了。

這是勝利的紀錄,健康的笑聲。劉禹錫這種追求美好的理想和不屈的精神,足可以當得上"詩豪"的榮譽。


程勝軍3

題主是一位很真正的好學者。

要想了解一個偉大的詩人和詩人的作品,首先要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和詩人的生平遭遇以及詩人的性格,瞭解了詩人的這些,詩人就像是我們的熟人,熟人的作品,我們就容易讀懂了。

怎樣和古人做朋友,個人感覺讀今人寫的人物傳記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就是一本瞭解蘇軾的最好書。當代著名作家、學者。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教授,上海文史館館員孫琴安教授寫的《劉禹錫傳》,是我向你推薦的一本好書。


作者用文學家的筆觸,史學家的嚴謹,給我們介紹了一位最為真實的劉禹錫。對你瞭解劉禹錫一定有幫助。

如果還想進一步瞭解劉禹錫,你可以再讀一些專家學者寫的論文專著,比較有名的由博士生導師,文學博士。華南師大人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指導組組長戴偉華教授編寫的《劉禹錫研究》

這個很有權威性。

讀完這些估計你就會成為半個劉禹錫專家了。


煙花三月09

這問題很傻很天真,瞭解一位詩人,看其它的書做什麼,當然是直接讀他的詩呀!

簡歷還是要有的: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有“詩豪”之稱。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他和劉備一個祖宗,且挺看重這個出身,常自言系出中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可是他運氣很差,貞元九年,進士及第,就捲入了“貞元革新”,本是少年得志,誰料世事無常,一群新人妄想變革社會,簡直痴人說夢,和後來的“百日維新”人物、結果何其相似。真應了老子的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貶為遠州刺史,隨即加貶為遠州司馬。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馬事件”。行至江陵,再貶連州(今廣東連州市)刺史。這一貶就是二十多年,一生最好的年華付之東流。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所幸有知己天涯相和,他和柳宗元生死之交,同時被貶,“同是天涯淪落人”常書信往來,寫詩酬答。

他也曾意氣風發,豪氣干雲: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也曾青春年少

蘊藉多情: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他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是懷古詩,是古往今來最好的懷古詩人。這一首,想必人人聽過: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另外還有:

《蜀先主廟》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淒涼蜀故伎,來舞魏宮前。

《西塞山懷古》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最好的是這一首:

《金陵五題·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城的東、南、西三面,綿亙著高低起伏的群山,像是懷抱著一個小嬰兒,圍著石頭城,北面的江潮,依舊拍打著城根,然後帶著寂寞的心情退回。那聲音彷彿在嘆惜,昔日的繁華已經化為烏有。從秦淮河東邊升起的,還是過去那輪多情的月亮。在夜深人靜之際,又小心翼翼地爬過凹凸的城牆,來看看過往還留下什麼。

比寂寞更寂寞,比荒蕪更荒蕪,這是一首閃耀文學史的哀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