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没有商鞅的变法,会怎么样?

90后——爱你的Jay

秦国的崛起离不开商鞅的变法。正如《大秦帝国》里面秦孝公所讲的,变法名臣难寻,不可以因为急着变法而随便任用他人。如果秦国没有商鞅的变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秦孝公自己摸索着变法,主要学习的对象当然是战国首霸魏国,但是本身魏国的变法也不彻底。所以最终没有商鞅的秦孝公变法也将是一场在不彻底的变法。这样的变法,肯定是不能带领着秦国走向强国之路的。那么假设秦国是这样一场不彻底的变法,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对秦国自身的影响:韩国变法的重现,人才的流失,大秦将永无翻身之日

如果秦国的变法只是由秦孝公自己来组织的话,那么秦国的变法可能会是韩国申不害变法的重现。众所周知,韩国申不害的变法,让韩国得以成为一个兼并他国的小霸主。但是这样一个小霸主最终还是在魏武卒的攻击之下化为乌有。假设秦国只是在秦孝公自己主持之下进行变法,虽然短时间国力、军队战斗力能够得到提升,但是涉及到法治的这一根本点却始终无法解决。当魏国两败于齐后,秦孝公带领着这支军队去收复河西的话,面临的可能不再是胜利,而是惨败。犹如当年吴起在河西那样,魏武卒在一次将秦国打到洛水河畔。秦孝公可能在战败中浑浑噩噩的渡过余生,而后来闻名于世的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极有可能只是几个及格的守成之君。此外变法失败带来的影响还不止如此,历史上秦国之所以能够吸引那么多人才,除了君王的爱才之心以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大的秦国可以实现他们的抱复。一个战败、弱小的秦国再也不是人才投奔的首选,这样的秦国将永无翻身之日。

对战国的结局的影响:谁主沉浮,一统华夏

战国是以秦国兼并六国而告终。一个变法失败的秦国自然是统一不了中国。那么还有哪个国家有机会统一中国呢?楚国是首选,楚国本就是大国,地大物博。在春秋时期就与晋国逐鹿中原,如果不是晋国的抵抗,楚国说不定早在春秋时期就取代周王室了。其次齐国,齐国在齐闵王时期曾经跟秦昭襄王互称东西帝,可惜最终的五国伐齐,致使齐国元气大伤。如果齐闵王不那么狂妄自大,即使是秦昭襄王那会秦齐鹿死谁手都不一定,更何况是假设中的秦国变法失败的情况呢!再一个是魏国,假设魏国再一次将秦国打败到洛水河畔,相信以魏国的实力吞并秦国还是极有可能的。有了秦国这块割据地,不再是四战之地的魏国,如遇明君那么兼并六国的可能就是魏国了。最后一个是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就只有赵国了,就实力而言赵国还是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其他的燕国、韩国、宋国等等实力过于弱小,即使是秦国变法失败,也轮不到他们一统华夏。

看完朋友,记得随手关注苏子哦~每天都有精彩有趣的内容等着你~~~


苏子侃历史

魏国,是战国七雄崛起的第一家,他早期的都城就在安邑,距离秦国并不远。尤其是战国初期,魏国还曾与韩国、赵国结成三家联盟,魏国便是这个联盟的盟主。

而此时的秦国,虽然是七雄之一,但国内政变频繁,国君车轮转,加上军政制度的落后,明显处于下风。

魏国讨伐秦国的司令部,就设在河西的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名将吴起正是魏军伐秦的总负责人。随即,魏军便在此处筑城。

当然秦国也没有坐视,在商鞅变法前63年,也就是公元前419年,秦军先行一步,发起对魏国的战争。然而事实很残酷,魏国的筑城部队轻松击败秦军,秦军后撤,对魏军的强大战斗力深感恐怖,于是沿着河水修筑防御工事(也算是长城的一种)。

六年之后,魏国准备就绪,便开始发起第一波攻势,秦军节节败退,一直打到今陕西省华县西南的郑(为什么叫郑呢?因为这里是郑国的早期封地)。再一年,魏军发动第二波攻势,担任指挥官的魏击,攻下了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南的繁庞城。

公元前409年,魏军发起第三波进攻,连续攻克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两座城。随后的第四波攻势,又拿下洛阴(今陕西大荔县西南)、邰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两城。至此,完全占领河西之地。秦军只能继续后退,到洛水沿岸修筑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邑(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南)以防御魏军,构建第二道防线。

这一时期,秦国的国君是秦简公,公元前408年,为了防御魏军的进一步突击,秦国修筑了真正的东长城。

这条东长城,南起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小张村附近,由此趋向东北越过渭河,沿洛河右岸北上,经大荔、蒲城、白水等县,北止于白水县黄龙山南麓,今尚有遗址。

修长城,也就意味着秦国面对魏国的打击,只能采取守势,自然此时被打得哇哇叫的秦简公也在寻求变革,他的改革就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开始按土地亩数征税。同时在秦国恢复尚武精神,原本只有贵族才能佩剑,此时平民百姓也可以玩剑。

就在这个时机,魏国也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他居然暂时放缓了对秦的进逼,把矛头指向河北的中山国,而中山与魏国并不搭界,中间隔着赵国。在名将乐羊的率领下,魏军越过赵国攻击中山。中山是白狄族后裔建立的国家,赵襄子时代,赵国曾对中山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但赵襄子死后,中山反击得手。于是魏国出招,排出大将乐羊灭了中山,又把太子魏击从西方战场调到中山,李悝则被派去做中山相。

随后,又因为齐国田氏家族的内乱,赵国牵扯其中,齐国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又请盟主魏国出手。于是三晋联军攻打齐国,大获全胜。但问题是三晋的矛盾对象又扩大到了东方。而同时三晋又向黄河南岸发展,与楚国发生冲突,于是三晋联军又去打楚国,将楚国打得大败。

由此我们也发现,三晋同盟在这一时期,几乎是百战百胜,但是问题就在于他们多处开打,树立的敌人太多,而最关键的西方,也就是秦国,反而在暴打一阵之后几乎忘却在了脑后。试想,如果魏国能专心西进,灭掉秦国其实并非难事,而一旦获得关中作为根据地,魏国便能摆脱四面皆敌的困境,可以走上稳固发展之路。

实际上,公元前389年以后,秦国便不断用兵,企图夺回河西,当时魏军主力已经东调,但秦兵依然不是魏军留守部队的对手。一直折腾到前382年,秦一方掌门人已换成秦献公,魏国则是魏武侯,吴起被逼走,形势开始发生变化。石门一战,秦军居然能大破三晋,杀敌六万,周天子都对他们表示祝贺——可见王室当时的立场。

到了秦孝公时代,魏国则是魏惠王,此时在洛水边筑长城的,居然是魏国,可见形势的转折,魏国已经从进攻方变成了防御者。而魏国,依旧未能觉察天变,反而打起了盟友的主题。前353年攻下邯郸,齐国围魏救赵,秦国乘此机会拿下少梁、安邑(魏国此时已迁都大梁)。魏国终于觉悟,赶紧与齐、楚议和,挥师伐秦,此时一秦还不能敌一魏,秦孝公只能认输,将安邑、少梁还给魏国。

最后一次,则是前344年,魏惠王打算再次伐秦之际,秦国又派出说客,据说就是那个商鞅,劝魏国不要打秦这种低级别的小国,而应把矛头指向齐、楚那种超级大国,结果魏惠王上当,随后便会诸侯于彭泽,做起了天子梦。

而后,便是马陵之战,魏国最后的名将庞涓战死,十万主力军覆灭。

此时,秦国便笑了!前340年,商鞅伐魏,迎战的魏将是他的老相识公子昂,被他骗去喝酒,结果是被俘军败。

秦孝公、商鞅死后,秦国已经完全起飞,而魏国只能接受落败的事实。秦惠文王时期,整个河西便落入秦手——换句话说,秦国的崛起已无法逆转。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如果没有商鞅都变法,肯定会有其他人的变法。因为从秦献公时候起秦国就立志图强,统一天下。秦孝公更是雄心勃勃,吞并天下。商鞅变法正合了孝公的强国之意,正所谓风云际会!所以说,没有商鞅变法,秦国照样会强大起来(时间可能迟点),但是如果没有秦孝公的发奋图强,没有惠文王、昭襄王等秦国六代君王的雄烈,那就不会有秦国的统一了!

秦国建都关中咸阳(西安),从关中统一天下不是特例!秦之前的周,秦之后的西汉隋唐,都是建都关中长安,都是从关中统一天下的。这就是关中和长安神奇的地方!从一个地方五次统一天下,并且,都成为历史上强大鼎盛的大一统王朝,这是绝无仅有的!秦的统一,也离不开关中特殊的地理环境!


至乐无如读书

秦如果没有商鞅变法,历史将会改变。首先对于秦国来说,仍然是遵祖宗制,长久下去,老秦人的热血估计也会凉的。地处边陲之地,本身就是贫穷之国,被吞并也是早晚得事。一统华夏更是妄想。对于战国格局来说,仍然是连年征战,百姓苦不聊生,整个中国就如现在欧洲大陆一般,分裂成大大小小的数个国家。商鞅变法无疑是影响巨大的,他的变法在当时来说,是彻底的,成功的变法,一举将秦国推上霸主的地位。秦国各代国君坚持新法,以至于秦国在嬴政这一代一统华夏。后世各代各个王朝的律法,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商鞅新政的影响,甚至于当代,依法治国战略得提出。伴君如伴虎,最终落个车裂的下场,不免让人叹息。历史的车轮在泥泞中举步维艰,商鞅无疑就是那个在关键时刻奋力推了一把的人,而且这一推,推出了一个大一统的华夏。


凯心的流氓兔

你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商鞅变法可能秦国永远都在西陲不毛之地生存下去了,然后可能就会被其他的国家或者一些游牧名族慢慢的侵蚀领土。再或者也会有其他的变法名士来到秦国有可能也会成功和商鞅一样变法成功,但也许会变法失败,但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


侃文弄墨

结果还会是一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因为秦孝公的即位决定了秦国这辆战车未来的方向

秦孝公即位时二十一岁,“孝公发奋,布德修政治,欲以强秦” 宣布“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可见,孝公强秦之意非常决绝,即使没有卫鞅,也会有其他人材归附,强秦之路的关键其实在孝公,如果没有孝公,卫鞅在秦国的变法之路,一步也走不下去

卫鞅,从魏国跳槽到秦国,到秦孝公薨,他被公子虔等公族所害,车裂而死,大概有20多年的样子,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卫鞅自作孽不可活


小田学历史

这个问题太大了,也细思极恐啊!没有商鞅的秦国也不可能统一六国,其他六国中也没有一个有能力统一中国。最后,或许,北方游牧民族强大了,南北朝、五胡16国、五代十国等提前到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试想没有秦律汉法的中原还是中国吗?也可能让光彩照人的中华文明史大打折扣啊!一家之言,仅作抛砖引玉之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