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白領“吃不起”20元午餐,為什麼還不願到工地搬磚|沸騰

文 | 張豐

根據某機構最新發布的調研報告,有7成白領的午餐花費在20元以內。多數白領上下班主要依賴公共交通方式,佔比達到55%,17.7%的白領選擇開私家車上下班。45%的年輕白領靠租房生活,超過7成的白領認為薪資不理想,渴望跳槽,而有焦慮情緒的白領則達到驚人的94.9%。

我剛剛吃了一頓11元的午餐,看到這個統計,不由感嘆了一聲:白領真不容易。

當然,這樣的調查不一定經得起推敲,比如,到底什麼才算是“焦慮”,到底什麼才算是“年輕白領”,甚至,到底什麼才算是白領?

對這些概念,大家都未必有共識。如果說“中產”還算有一個模糊的標準的話(畢竟有“產”可算),白領就是一個更虛的概念。

事實上,這個詞在上世紀50年代在西方國家開始流行,可能源於萊特·米爾斯那本不朽的社會學名著《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在米爾斯看來,白領就是中產的代名詞。

7成白領“吃不起”20元午餐,為什麼還不願到工地搬磚|沸騰

▲《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是一部論述20世紀美國新中產階級的著作,1951年出版後被譽為“具有遠見卓識的啟迪之作”。

在大陸,白領這個詞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流行。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從事最艱苦的體力勞動,與此同時,人們也開始使用白領這個詞來和農民工以及傳統的城市產業工人進行區分。

90年代後半期,白領可能意味著下面這些特徵:在寫字樓上班,工作體面(多少偏重於依賴腦力),收入較高,生活比較時尚。

如果說當時白領的這些特徵還算清晰的話,20年後的今天,情況已經大大不同了。

如今,那些在建築工地勞動的人,收入可能比建築完成後在裡面上班的白領要高很多。隨著寫字樓的大量增多,沒有誰再會因為自己在寫字樓內上班就感到自豪。

如果單純看收入,一個大學畢業走向社會的白領,和在城市做建築工人或者送外賣的人士相比,實在沒有任何優勢。

這就從根本上抽空了“白領”這個詞曾經帶給人們的優越感——一個吃15元午餐、坐公交車上下班、住在出租房想著換工作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優越感?

7成白領“吃不起”20元午餐,為什麼還不願到工地搬磚|沸騰

▲《北京女子圖鑑》中的白領形象。

所以,大多數人談起白領這個詞,已經從以前的自豪變成了自嘲。

但是,如果我們不那麼傲嬌的話,還是要承認白領和外賣小哥仍然是有區別的。一個月入8000元的快遞小哥,可能不會去電影院看電影,但是一個月入5000元的白領,則有可能是影院的常客。

同樣,一個剛參加工作不久的男大學生,工資只有4000元,他有著年輕的身體和充沛的體力,完全可以勝任月收入上萬的建築工。

但是,很少有白領真正去搬磚,他們更多是用“搬磚”這個詞來調侃自己的生活罷了。

因此,白領這個詞現在更多表達的是某種都市性的生活方式。現在,城市的白領已經隨處可見,相反,我們卻很難看到上世紀80年代的產業工人。 快遞小哥和建築工人的收入不錯,但是賺的都是辛苦錢,更重要的是,他們收入的相當一部分會匯給老家。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快遞小哥和建築工人在勞動,但是卻看不到他們在生活。

白領,則是不折不扣地在生活著,不管這種生活多麼焦慮和艱難,他們都是城市的主人。

他們逛商場,看電影,到餐館吃飯,他們想著房貸車貸,貸款是一種壓力,但任何貸款都是有關未來的約定。他們把自己的未來和城市結合在一起。

中國過去20年的一大變化,就是催生出了大量的白領。他們的數量之多,幾乎讓這個詞的含義等同於“都市普通人”。

這個詞慢慢喪失了自己的魔力,如今甚至很少有人使用。人們更喜歡談論的是“中年危機”“小確幸”,其實這些大部分都是白領的特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