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這件事,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曾經有人做過一項調查: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

答案竟然是——不要過早過度開發兒童智力,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唯獨這件事,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曾經這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非常流行,但是在今天卻遇到了很多的詬病和爭議。

著名“童話大王”鄭淵潔也曾說:請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輸在起跑線上,能贏得人生。贏在起跑線上,能輸掉人生。欲將取之必先與之是大智慧。

唯獨這件事,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很多人認為這樣的理念嚴重忽視了孩子成長的差異性,因為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成長節奏和方式。

然而,這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於閱讀來說卻是一針見血,因為閱讀是孩子認知世界、精神發育最重要的方式。

唯獨這件事,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曾經有這樣一段經典的對話:

問:“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你說這樣的閱讀究竟有什麼意義?”

答:“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

你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你的骨血,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唯獨這件事,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1.

有人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唯獨這件事,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2.

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讀書64本。

而中國13億人口,除去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1本都不到。

一個愛讀書的民族,自然是優秀的。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猶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學獎、25%的物理學獎、27%的生理與醫學獎、41%的經濟學獎、12%的文學獎,同時還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獎、1/3以上的奧斯卡獎。

而猶太人只佔世界人口的0.3℅。

唯獨這件事,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3.

“你現在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

“讀書,讓我即使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讓我清貧至今也樸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強大至今。

唯獨這件事,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甚至日後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妝。我未入過繁華之境,未聽過喧囂之聲,未見過太多生靈,未有過滾燙心靈,但書本給了我所有智慧和情感。”

巴丹在《閱讀改變人生》一書中寫的:“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

4.

關於“讀書”,宋代詩人黃山谷曾說:“三日不讀,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他有一天晚上強迫自己去讀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Hamlet),讀畢好象由一個噩夢中醒轉來,除了可以說他已經“讀”過《哈姆雷特》之外,並沒有得到什麼益處。

一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瞭解讀書的藝術。

唯獨這件事,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依黃山谷氏的說話,那種以修養個人外表的優雅和談吐的風味為目的的讀書,才是唯一值得嘉許的讀書法。

這種外表的優雅顯然不是指身體上之美。黃氏所說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體上的醜陋。醜陋的臉孔有時也會有動人之美,而美麗的臉孔有時也會令人看來討厭。

5.

如果你半夜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好長時間沒讀書,而且沒有任何負罪感的時候,你就必須知道,你已經墮落了。

不是說書本本身有多麼了不起,而是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這個現世和現實,你還有追求,還在奮鬥,你還有不滿,你還在尋找另一種可能、另一種生活方式。

讀書,

可以體驗1000次人生。

但不讀書,

你只能活一次!

唯獨閱讀這件事,

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下載途書APP

立即免費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