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何不降罪馬齊?

雍正為何不降罪馬齊?

文\蕭夢

馬齊,全名富察馬齊,他是戶部尚書米思翰的兒子,也是乾隆帝嫡妻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伯父,算是真正的貴族之後。

雍正為何不降罪馬齊?

馬齊憑藉祖上餘蔭取得監生資格,後經過考試被授為工部員外郎,再後被調為郎中、內閣侍讀學士,直到康熙二十四年,才做了山西巡撫。

做山西巡撫兩年後,因被保薦為優秀官員,從山西巡撫任上,回京城聽從康熙帝的安排,與于成龍一起查湖廣巡撫張汧貪婪不法之事,因這個湖廣巡撫張汧是納蘭明珠的門生,又是明相保薦的,前面被派去審查之人,因害怕得罪明珠,就試圖包庇張汧,讓康熙勃然大怒,這個人也受到了此案的牽連。而馬齊雖然出身世宦之家,但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已經去世,他要想仕途晉升必須要靠自己的能力,所以在承辦這個案子的時候,馬齊不顧及明相的權力,只是根據事實和證據判斷此案的性質,並按法律辦事。

馬齊承辦的這件事不僅讓他深得康熙帝的喜歡和信任,同時也讓他的名聲大震,外人送他“廉潔奉公,無所畏懼的清官”稱號。當然這件事的結果也為康熙二十七年明相下臺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馬齊也因廉潔奉公、剛正不阿的性格受到康熙的喜歡和重用。

康熙二十七年,馬齊被升為左都御史,同年參與籌議同俄羅斯定界事宜,這也是馬齊仕途生涯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同時馬齊利用自己淵博的學識,還有對漢文的精通,在康熙二十八年,上書建議兼用漢文,被康熙採納。

這個時候的馬齊可以說是仕途正好的時候,一個年後,也就是康熙二十九年,馬齊以左都御史的官職與理藩院尚書阿喇尼一起列位議政大臣,這在大清歷史上是第一個先例,可見此時的馬齊深受康熙帝的重用。

因為深受康熙帝的信任和重用,馬齊的仕途一直走的很順,後又任兵部尚書、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銜。這個時候的馬齊也是康熙朝的一位權臣,更是一位重臣,但康熙四十七年發生了一件事,讓馬齊瞬間失去了康熙的信任,也傷了康熙的心。

這件事就是康熙四十七年廢太子之事,當時康熙廢掉太子之後,非常的後悔,再加上其他皇子對太子之位都是垂涎已久,康熙一方面因為自己的嫡妻不忍苛責太子,另一方面也不希望諸子爭奪太子之位,傷了兄弟和氣。

康熙雖然明確提出希望大家保薦太子,但同時他又希望有人能夠提出恢復廢太子的位置,這個時候康熙把信任和希望都給了馬齊,他還下旨不讓馬齊參與保薦太子這件事,可馬齊第一次違背了康熙的旨意,並沒有按照康熙的意思去辦事,而是與國舅佟國維聯手,並通過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鄂倫岱等積極配合,共同保薦皇八子胤禩為太子。

馬齊的做法徹底傷了康熙的心,這些結果也不是康熙所願意看到的,所以他沒有同意馬齊等人的保薦,並因為這件事責怪馬齊,馬齊也被革去大學士,交給皇八子胤禩“嚴行管束”,同時馬齊的家族和他的親人也都受到了牽連,這也是馬齊從政以來受到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降罪問責。

後來康熙堅持自己的意見恢復了廢太子的太子之位,但不久後又二次廢掉了太子,大概是太子太傷康熙的心,康熙這個時候才想起被自己革職的馬齊,再加上馬齊的學識在滿洲親貴中無人能比,為了讓漢族大臣信服,康熙不僅重新起用了馬齊,還讓馬齊當首席滿洲大學士,兼任戶部尚書,這個職位馬齊一直做到康熙帝去世,還仍在做。

按照雍正帝對待政敵的態度,馬齊也曾保薦過皇八子胤禩,也算是他的政敵,可不知為何雍正繼位後,不僅沒有降罪馬齊,還恢復了馬齊曾被削去的世職,並讓他們世襲罔替。除此之外,雍正還公開誇讚馬齊辦事得力。雍正的做法有些不像他對待其他政敵的態度,可見馬齊在康熙朝的影響力之大。

雍正為何不降罪馬齊?

雍正帝雖沒有像對待納蘭明珠的兒子那樣人死後還罵,但也在誇讚之餘,指責馬齊不精心辦事,工作懶散漫不經心。若是雍正這樣指責其他人,估計這個家族的性命就堪憂了,可馬齊被指責後沒有任何的變化,官職照舊,雍正並沒有真正的降罪於馬齊及其家族,相反還把馬齊的侄女富察氏指給弘曆做了嫡福晉,也就是後來的孝賢純皇后。

雍正為何不降罪馬齊?

當時馬齊主持簽訂中俄邊界條約的時候,還收受了俄方的錢財,這樣的事,對向來嚴查嚴辦貪錢之事之人的雍正帝來說,馬齊不被殺,也要受到很重的處罰,可這些都沒有,雍正並沒有降罪馬齊,直到雍正去世都沒有對馬齊有任何的降罪。

因為侄女孝賢純皇后的關係,馬齊在乾隆朝那更是無人問責,馬齊去世後,乾隆帝不僅賞銀治喪,還讓馬齊入祀賢良祠,這樣的結局對馬齊,對富察氏家族都是極好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