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为什么难治,到底难在什么地方?

安平解裘康爱在线

首先,癌症难治的根本原因在于:扩散。

无论你怎么动手术、化放疗、还是其他的什么手段,总有漏网之鱼能躲过搜捕,躲在你身体里一个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的地方,隐姓埋名,在半夜里,偷偷对着你漏出狰狞可怖的笑容。

这有个案例说明扩散是的多么的难以控制。

但过了19年,这大妈不幸车祸死亡后,把她的肾脏移植到另外一个人身上,黑色素癌在移植的肾脏居然复发,直接导致被移植的对象死亡。从这个病例至少可以说明三件事:

1,癌症并没有真正治愈,就算没有任何病灶和指征。因为癌细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就转移了,你要知道,黑色素肿瘤的原发病灶是在皮肤,但是最后却是在肾脏里面,而你感觉不到,也检测不出来,阶级敌人怀着无比的耐心等待着爆发的机会。

2,癌细胞似乎有能力和人体达成某种协议的能力,就好像政府和黑社会谈判,经过激烈的交锋,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这个病例里,在漫长的19年里,彼此互不侵犯,但更有可能是互相都无可奈何,人体杀不了癌细胞,癌细胞也长不大。就这么大眼瞪小眼。

3,癌症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复发。移植就等于换了一个政府,这个政府给的条件似乎不太好,或者管理的不行,让黑社会找到了成长壮大的机会,于是癌细胞迅速的成长壮大了。

其实类似的病例全球有过多次报道,以至于现在的器官移植指南明确禁止使用任何来自肿瘤病人的器官。

其次、关于癌症患者平均5年存活率是一个综合因素。

美国生存率较高有比较复杂的原因,美国无论在投入、技术上,还是在医疗资源、体制上,尤其是环境保护上,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因为大量的投入,技术上在相当多的领域也长时间领先其他国家,如美国专业的防癌筛查体检技术是世界公认处于世界前沿的,美国独有世界最先进的4mm级pet检测筛查,这是目前世界最顶尖的检测筛查技术。

第三,并不是说中国就完全一无是处。


万法不空

现实中,很多人都在有意无意中高估了现代医学的救治水平,认为医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这个其实是有误区的。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充其量还在一个相当表浅的范围,人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各个系统是如何自动完成运行,每个器官的功能又是怎么发挥的作用,每一块组织是怎样与其他组织完成的协同,构成组织的每一个细胞又有什么样的功能,细胞内部的细胞器都在发挥什么作用,细胞器里的分子结构式是如何保持着一成不便,基因又是什么,它是怎样维持的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为什么会发生基因突变、缺失和融合,而一旦发生这些改变为什么就会长肿瘤,而肿瘤为什么会发生耐药?..........

这一切的一起,都是在分子水平发生的悄无声息的改变,在这个领域里,未知的东西太多了。

题目中问到:癌症为什么难治,到底难在什么地方?

其实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是感染各种创伤(包括其他手术适应症),这两种情况占据了日常就诊患者的一半以上。前者因为抗生素的问世,解决了绝大部分的感染问题,而后者因为麻醉药的问世,通过外科手术得到了解决。所以这就给了人们错觉,医学技术是否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深蓝医生

癌症为什么难治,这个问题以前也提到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癌变细胞很复杂,就像地田里的杂草一样,就算你打了除草剂,但是过别的杂草根本杀不死,而且生命力超级顽强。总得来说癌症很难治愈可以分3个特点:

1、无限增殖

2、扩散转移

3、强耐药性

由于癌变细胞有无限增值,就会使癌变细胞以倍数来增长,比如1变3、3变9直至到N个数。以至于我们身体癌变细胞会越来越多。


由于它具有扩散转移性,而扩散后的癌细胞会造成身体每一个部位都有癌细胞的存在,并由于扩散造成更广泛的各器官的功能性衰竭伤害。而且在化疗时可以逼得其它癌细胞转移。

由于它具有强耐药性,我们既不能杀死它,就算杀死99%但是还有0.1%是杀不死的,就像蟑螂一样,生命力特别顽强,更对它的增殖无可中止,因此,癌症非常难治。

说到中美两国癌症存活率相差这么大,可以大概总结2点


规格:250mg

  中国:1片500元人民币

  美国:1片10.3美元=63.8178人民币

  中美价格相差7.8倍


I流浪的猫

长期以来,肿瘤是人们力图攻克的一道难题,随着对肿瘤了解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不仅生理因素可以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心理社会因素也可以对其产生影响。


放射科小菜鸟


l以理服人l

我们没有千种病万种病,我们只有系统细胞故障一种病,根据人体环境不同细胞故障部位不同,有的部位严重,有的部位轻微,但是,细胞系统都有病。口服黄离牌腐养菌甘和繁殖壮大更新年轻貌美菌群。癌症细胞故障病都是小毛病。细胞癌症口服黄离牌腐养菌可以根治。


黄离huangli


天高云飘

癌症其实是老龄化的一种常见症状,平均寿命30几岁时自然癌症发病率很低,但癌症毕竟和一些基因、生活习惯、地域因素、老龄化有关,医学更多的是一种从这些因素給予指导,人类自身也不要高估医学的能力,多从自身做起,健康习惯、健康生活!


耳鼻喉科李大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