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需要空洞的说教吗?你如何看待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采取的方式?

王营评教育


空洞说教效果不好。老师家长做表率,言教不如身教。党风政风家风对孩子影响很大。思想政治教育复杂,需要探索。


付正刚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空洞的教育是指:只有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没有具体的实践体现。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科学的结合,单纯的理论和实践都谈不上科学的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一个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品德规范,就很难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也就很难立足社会,很难有理想的发展!学校的理论课是引领,家庭和社会的生活就是实践。

不要单纯的认为有学校,孩子就可以成才了,不是的。学校的理论和家庭生活的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系统。没有理论的引导,在实践中就容易多走弯路,没有生活的实践,理论就流于形式,泛泛而谈,陷于空洞的教育歧途。

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教育是否流于空洞的形式,家长和老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你认为教育是空洞的,说明你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片空白,也不会得到正真教育的回报。家长的认知直接导致孩子的认知,代代相传,悲哀何时了!!!!



元之教育


道德教育需要空洞的说教吗?你如何看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采用的方式?

路过随想

道德教育不是靠哪几个机构、哪几个人参与教育或采取什么方式教育能够收到成效的,它应该是一个全环境的、系统的教育工程的管理与运行,才能够得以完成的。

谈得道德教育,就应该了解到人,了解到人就应该从人之初的本性开始进行认识与了解。这样首先就做到了有的放矢,不然都是表面做文章,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人之初性本什么?历代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争论,且争论不下,几千年了,仍然没有结论。挣不清楚了,干脆说这种争论没有意义,撇开了置之不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连是个什么样的根都不知道,怎么能治好叶或茎的病呢?因此,我认为:“人之初,性本私”,因为人出生即初,人出生到三岁是没有记忆的。那么,看看人从0~3岁的行为就明白了,完全动物的属性,动物的本能,索取的本能,不管不顾的索取满足自我成活的本能,也就是自私的本能(其实这种本能从胚胎在母体内着床就存在了)。故,“人之初,性本私”。正因为性本私,所以出生后的人就应该接受教育,这个时候的教育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侧重点在道德方面的教育。通过道德教育来调出人性中的“善”,长时间的道德教育,将这个调出来的“善”在人性中得以固定下来。用人性中的“善”来抑制人性中的“私”,致使“私”得不到膨胀,只有这样,人性才能自然而然的自律自己,实现积极向善的可喜局面。

人3岁以上,才开始记忆成长与成熟,随着记忆的成熟,思想也开始慢慢地走向成熟。有了思想,人才能脱离了“低级动物”的称谓,走向“高级动物”。“低”与“高”不就是取决于思想吗?由此看来,道德教育最佳的时间段,就是现代人最不注意的一个阶段,即幼儿园阶段。后来虽说把幼儿教育列于了教育范围,但没有充分的认识的这个时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假使认识了,它也就会将幼儿教育列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反过来,列入了市场经济的营运范畴。这样看来,把道德教育交给学校来解决,真是难为学校了,学校除了空洞也就只剩下口号了。

有人回提问,原来没有幼儿园这个环节,学校不是一样培养出来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来吗?对,我不否认。但是,我想说一句武汉最严厉且不带脏字一句评语:“没有家教”。让大家体会体会,体会出来了吗?这句话其实很重,一方面指责本人不道德的行为,一方面连带家庭也给带入了家庭没有教养。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那个时候虽说没有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是很严峻的,看看很多名人中的“家训”或“家戒”就知道了。

现代人,你要是骂他“没有家教”,他会怎么回答你?他会回答:“没有家教就没有家教,要你管”?通过这段比较,应该有了鉴别了吧。

今天就聊这么多,要想把道德教育全部聊完,不是一两句说得清楚的,故,把学生的道德教育交给学校,学校的位置应该好尴尬,好尴尬的。

个人观点,不见得正确,希望得到指正。谢谢你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