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迷日漫而喜欢日本,不想听到任何关于日本的负面消息,希望日本发展越来越好这是种什么思想?

cles


不谈历史,不谈文化,不谈政治,不谈民族感情,我们只说书,漫画也是书。

我觉得谈论这是那种思想也没啥大意义,我觉得不如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


书没读好,真与假、对与错分辨不清,这种想法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外部环境造成的因素很大。学校/家庭/书籍本身都是有过错的!


如果TA是18来岁,只能说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很不到位,而且TA很可能不懂漫画。

如果TA是30来岁,只能TA没有形成很好的对事物认知的价值观,意识形态。

如果TA是40岁,只能说TA (比我年龄大,我觉得我没有批评人权利。)


包含很多问题,从本质上讲是课外书没读好, 或者书课外书的选择没选择好,也没人教怎么选择好,造成自己不会选择读书,自己读书认知的能力就很差,从而价值观/意识形态都有点畸形。

说我自己:

我是一个80后,如同很多80后一样,20几年前的小学,就已经开始受日本ACG文化的“毒害”了。那时候我第一本漫画书看的是,手冢治虫《三眼神童》1974的,这本漫画比我还大十岁,当然到我手里的也就几本单行本,我很清楚的记得那年应该是,1993年。可能你觉得我很可怕,20几年的的书,我当时才10岁,还能记得?我要告诉你原因是这样:

1.当时我们班开图书角,就是各个同学拿来自己的书和同学进行分享。

2.老师会引导我们怎么看书,至少这书谁写的,漫画谁画的,哪年画的,书发行的年代。这你需要知道,因为这是这书后面的“历史故事”,其次才是书的内容。所以说启蒙很关键。

3.当时那个年代,漫画的形式确实比小人书的形式更新颖

4.至于今天我自己画画,日语,日本文化,日本旅游都和当时看漫画都分不开。

5.《三眼神童》光怪陆离的故事,日本古代的一些传说。现在再来看,很多内容确实不适合小学生。当然了,我们老师告诉我们这些情节是不好的,而且需要有人告诉你,很多情节是胡编乱造的,这很重要,书的内容很多是想象,并不是真实存在。


很明显启蒙还是在老师和家长,书怎么选择,怎么看,不能说听他们的肯定没问题,但是肯定不会出大错。


有了上面的基础才有之后自己选择课外书目的能力。前面的认知能力没有,就别说看诗歌散文了,就是连小说这些文字类的书都不愿意看,天天抱着漫画看,在虚幻的世界里度日。封闭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想象的过生活,之后就发现自己的想法跟现实距离很远,不同意,不认同别人的想法和意见,思想越来越狭隘。。。。然后就。。。


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

自己要锻炼认知的能力。

书籍要分类。这就如同烟草,枪支,还有R级一样。


三日为晶


喜欢一个国家的文化进而喜欢一个国家,本身就是正常的,希望一个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但是“不想听到任何关于日本的负面消息”,这就有点像是病态的喜欢了哈。

还是希望你喜欢归喜欢,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底线还是得守住。

共青团发过一篇微博,我觉得这是当代年轻人该有的态度。



LumosT


我也喜欢动漫,从读书时候就是个漫迷,家里大大小小的口袋书装了几个电视机纸箱,我还喜欢日剧,对比国内逻辑死注水到飞起的国产剧以及恋爱脑狗血的韩剧,日剧短小精悍又现实精彩还带点让人又爱又尬的漫画式中二,我还喜欢日本的某些明星,十元,苏打,斋叔,日本的温泉和樱花也很吸引人,总想找时间去看看【可惜,有时间的时候没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捂脸]】,对比周围的几个邻国,日本算是最喜欢的一个了,但是!去除这些外表的优点,我知道真实的日本其实并没有表面这么美好,国内老龄化严重,生活压力很大,对女性不友好,自杀率很高,学校霸凌很严重,而且,作为一个隐性愤青,对于当年日本的恶行也耿耿于怀【相信,每一个看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了解那段屈辱史的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记住日本对我们国家的侵略和迫害】,所以,在爱好面前首先是国家,所有的爱好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都是退避三舍的,这是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脑子的人正常的是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