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小龙虾,“一稻一虾”和“虾稻连作” 助农大丰收!

稻田小龙虾就是在稻田中开挖简易围沟并进行小龙虾种的放养过程,如养殖效果良好就能实现“一稻一虾”和“虾稻连作”。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异常火热,且模式技术已经日臻成熟,甚至成为了某些地区的小龙虾主要养殖方式。在我国贵州省某市,小龙虾养殖就主要围绕“虾稻连作”方式展开,其技术成熟且具有较高的项目生产应用价值,为当地水稻农户又开辟了一条农业经济增收新路线。

1小龙虾的基本特征分析

小龙虾属于淡水性甲壳动物,首先具有夜行性基本特征,它们白天躲藏,夜晚才出来摄食活动,不影响贵州省某市当地农户白天耕作与稻田管理,基本能够保证当地“虾稻连作”模式运作的流畅连贯性。

小龙虾在繁殖或越冬期间都喜欢掘洞,在一天内就可掘洞20cm深度。稻田中由于土壤松软,适合于小龙虾快速掘洞,根据当地观察最深的小龙虾洞超过lm,所以当地在水稻养殖水体的堤埂面宽度一般设置在2~4m左右,避免小龙虾打穿土壤。小龙虾善于攀援,爬行能力和逆水上朔能力非常之强。如果当地稻田遭遇阴雨天会出现水体缺氧、缺食状况,但由于稻田中水体深度不深,所以小龙虾会轻易爬出水面。为了避免小龙虾逃跑,需要加增一层防护网或一道防护墙。

2贵州某市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技术应用要点

近年来,贵州某市的稻田小龙虾养殖非常流行,实施“虾稻连作”可提高稻田经济效益。下文主要探讨了当地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诸多技术应用要点。

2.1稻田选择

稻田养殖小龙虾对稻田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首先必须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稻田,尽量做到无任何污染源,同时要求田底为自然结构。贵州某市当地拥有保水性良好的黏土壤稻田,基本保证了水源充足和配套设施齐全。而且当地的阳光充足,具有20~25t以上的水温,溶氧量高,饵料丰富,灌溉设施配置非常便捷,基本会受到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根据当地设置,其稻田面积应该以50亩一个单元为宜。

另外,为了保证当地稻田更加适合养殖小龙虾,对稻田小龙虾养殖区域与水稻种植区域进行了合理规划布局,这其中就包括了对龙虾虾沟的开挖、田埂的加高加宽与加固,同时设置了防龙虾逃跑的防护墙。例如在虾沟开挖方面,其开挖面积就不超过稻田的8%。而针对当地面积较大的稻田,需要开挖“川”、“田”及“井”字形田间环形沟,深度大约在2.5m左右,宽度在3~5m左右,最后要加固层层夯实田埂,确保田埂不漏不塌。

2.2防逃设施建设

稻田四周围0.6-0.8m高塑料薄膜或聚乙烯网片(内侧顶端用塑料薄膜作盖檐)的防逃墙,底部加塑料薄膜深埋0.3m,并用木桩固定。进出水口安装40目的滤网,防止野杂鱼、敌害生物侵入和虾的外逃。

2.3虾苗放养

在虾苗苗种放养之前必须进行试水,保证水质安全后再投放小龙虾苗种。当地所采用的虾苗放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亲虾放养,当地在每年8~9月将小龙虾亲虾直接投放到稻田环形沟中,让它自行繁殖成长,第二年才开始进行正式养殖。一般来说,当地所放养的亲虾规格大约在20~40只/kg,放养密度则控制在30〜40kg/667叶。当亲虾繁殖孵化以后的幼虾可以在稻田水体中直接摄食浮游生物,这可提高幼虾的成活率。

第二种是幼苗直接放养,它要求所放养池塘无任何污染且要保证所选择的小龙虾幼苗合格,通常情况下当地的放养规格在300〜600只/kg,放养密度大约在15000〜20000只/667叶左右,每年5月水稻插秧后进行放养。

当地尽量做到虾苗虾种一次性放足,放养之前采用3%浓度的食盐水对虾苗、虾种进行浸泡清洗消毒(消毒时间控制在5min左右)

2.4 水稻选择

水稻选择包括了稻苗选择与稻苗栽插两项。由于当地稻田用于养殖小龙虾,所以要选择那些耐肥能力较强、茎秆相对坚韧且不容易倒伏的水稻品种。

同时要保证水稻具有较强的抗病害能力。等到当地稻谷成熟以后再开始捕捞小龙虾,如果管理良好基本能做到“一稻一虾”。

2.5 田间管理

针对稻田小龙虾的田间管理主要以田沟管理为重,在小龙虾放养初期要保证当地田间水深层次较浅(保持在12〜16cm即可),这是为了同时满足小龙虾与水稻养殖种植需水量。在田沟管理过程中,还要时刻注意田沟内部的水质变化,通常情况下保证做到3~5天加注新水一次。而在每年6~8月,为了保证田水清澈,还要适当增加3~4次的新鲜水注水。最后就是要做到坚守田沟巡田管理,做好地方防洪与排涝工作,特别是避免小龙虾逃跑,如果遭遇暴雨天气,必须要及时检查排水口,搭建好防逃设施。

2.6 饲料投喂

螯虾食性杂,对饲料要求不苛刻,人工养殖时,螺、蚌、小杂鱼,豆饼、米糠、麦麸、水草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各种瓜、果、菜等都可作为饲料投喂。投喂量按虾体重的5%-10%投喂,前期每日投喂次数为2次,中期和后期再增加1次。投喂的时间是上午8时,下午17时和21时,晚上投喂量为总量的70%。

晚上追加投喂的是动物性饲料,如螺、蚌或小杂鱼等。饲养前期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动物性饲料为辅,如:用豆饼、麦麸、米糠等加入鱼粉或煮熟的小杂鱼搅拌喂养(3:1配比)或用配合饲料喂养;投喂水草、各种瓜、果、菜等,中后期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并搭配植物性饲料。具体投喂量是视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灵活掌握。

投喂方法:沿沟边均匀投喂,白天投得远一点,晚上投得近一点。

2.7 病害防治

当地稻田小龙虾养殖所采用的病害防治策略还是以预防为主,例如当地小龙虾养殖所存在的甲壳病病害、寄生虫病害等等都能引发小龙虾大量减产。因此当地采用了10~20g/667叶的石灰水配水调配生成混合石灰水溶液在全池喷撒一次,做到全池防病消毒,同时也能为小龙虾本身补充钙质。

3贵州某市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应用价值简析

贵州某市的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有效利用了现有的稻田资源,真正做到了水稻、水产农业产业有机结合,做到了生态养殖优化,全面实现了水稻水产同步增产增收,满足了当地水稻+小龙虾综合养殖种植模式提高食品安全质量、生态安全质量和农业增效的良好价值效应。可为每户农民实现每亩水稻增产增值10000元左右。而这种“虾稻连作”模式也大量减少了水稻化肥农药施作,同时提升了水稻稻米与小龙虾的品质,社会效益颇高。

4总结

贵州省某市的“虾稻连作”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根本上降低了水稻种植成本,同时也实现了新水产产品发展路径拓宽,为地方农业生产增收增益,是值得推广的水稻水产良好农业共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