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春秋:泓水之战--一个人的“仁义”之战,一个国的无端祸殃

一个人应不应该仁义?答案是肯定的,必然的,应该仁义。但一个人能不能替别人仁义呢,能不能替一个国仁义呢??那是肯定不行。毕竟每个人的仁义标准不同,有时候他觉得对他的对手很仁义了,但是对于那些被仁义的人那就是残酷,悲惨了。他倒是获得了仁义的美名,而那些被仁义的人们却像是遇到飞来的横祸。今天我们就来看这样一场关于“仁义”的战争,泓水之战--以国而资美名。

一、仗还可以这么打

前面我们说到宋襄公被楚王抓住,最后给放了回去,那是颜面丢尽。宋襄公不曾反省,想到堂堂男儿,岂能受此折辱,他决定找回面子,一雪前耻,于是他不顾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的劝说,联合卫国、许国和滕国讨伐臣服楚国的郑国(现在的郑国已经沦为墙头草,完全不复当年春秋小霸的模样)。诶,打不赢楚国,我收拾一下你的小弟总可以吧。郑国当然打不赢,于是向楚国老大哥求救,楚成王遂率师进攻宋国本土,来迫使宋国退军。两军集结对峙在泓水两岸,泓水之战于是爆发。

当时宋军驻屯于泓水北岸,楚军要攻打宋军,必须自南岸渡河而过。对于北岸的宋军来说,这绝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自然天堑,楚军要想渡河那是肯定要付出极大代价的。

所以当楚军开始渡河时,右司马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可半渡而击”,宋襄公拒不同意,说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 ”。宋军于是站在对岸,似乎翘首以盼的等着楚军渡江,楚军于是也莫名其妙地安然渡过了泓水,估计官兵们心头都在纳闷,难道这么顺利吗?他们想不到更顺利的还在后面。楚军渡河后还需要重新列队集合,布列阵势,这时公孙固又奉劝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未毕、行列未定之际发动攻击,但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说道:"君子用兵,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何必行诡计?"。于是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这才击鼓向楚军进攻。可是,这时一切都已经晚了,本来两军力量就悬殊,弱小的宋军哪里是强大楚师的对手,一阵厮杀后,宋军受到重创,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受了重伤,其精锐的军队也悉数为楚军所歼灭。还好在公孙固等人的拼死掩护下,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围,狼狈逃回宋国。泓水之战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完全就像儿戏一般的被宋襄公给“导演”了出来。

二、战后评价

战后宋襄公人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他觉得自己是个仁德的君子,自己的美名应该传遍天下了吧。但宋国人却不这么认为,大家都埋怨宋襄公指挥不当,错失攻敌良机,害的宋国打了败仗,百姓跟着遭殃。宋襄公也感到委屈呢!他向臣民辩解说:"古之为军,临大事不忘大礼、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意思是他是君子,打仗讲究礼数,不打受伤的人,不打老人,也不设陷阱,不打没准备好的军队。估计《孙子兵法》的孙武想出来揍他一顿。

《毛选》里也对宋襄公的这次事迹作了评注,称其为“蠢猪式的仁义”。告诫大家仁义也要分场合,也要看对象。

这里我想要说的是,对于宋国人民来说,这不是一场飞来的横祸吗,这场战争本来可以避免的,即使无法避免,也至少要有战斗的有意义吧,但宋国军队似乎只是成了宋襄公所谓的仁义的“炮灰”。宋襄公同样是一个不称职的君主,他可以仁义,但不能代表宋国去仁义,战争是宋国的战争,不是他个人道德的表现舞台,以一国之资,来博己之美名,不可笑,不可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