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书法咋样?

李老板的小生活


从这三幅书法习作看,作者有了一定的书法基础,对书法也找到了一些感觉,缺陷是学习经典的东西比较少。

三幅习作均采用行草书进行创作,书写的内容分别是:

图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图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图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可取之处:

三幅习作中的绝大部分字的草法是对的,可以看出不是臆造的写法;

从整体章法布局、大小轻重对比上看,作者并不是初学,有一定书法创作基础。

不足之处:

个人的东西比较多,继承经典的东西比较少,接近古帖会更耐看;

个别字有些刻意做作,如第一幅的“万”字、第三幅“入”字最后一笔;

个别字草法不准,如第一幅的“门”字、第二幅“挂”字(容易看成“树”字草书)、“直”字;第三幅“楼”字(容易看成“樱”字)等;

线条质感不强、起笔、行笔、收笔几乎都一样,笔法较为单调,相同字雷同也较多。


解决途径:

建议作者多看一些经典碑帖作品,多看一些古代书论,先开阔眼界、提高鉴赏能力;

另外多临摹古帖,先解决笔法,再解决字法,最后解决章法。

坚持正确的方法,假以时日,一定会更上层楼。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这样的书法,我只能说,不适合我的胃口。书法风格是多样的,并不因为别人不喜欢就不好。比如您的这三幅作品,会有很多人会喜欢,这完全可能的。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喜欢?就以第一幅为例。首先,书写的题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类题材,不需要太深的学问。在这一点上能得到大众的共鸣。

其次,枯润浓淡相结合,肥瘦相间,再加上书体选择的是草书。这一点很重要。大多数人对草书的认知度不高。如果我们把作品中的字一个一个剪下来,很多人都会傻眼。不认识。但在整幅的作品中,大家只要大概的认出认出几个字,便知道这幅作品中写的是什么内容。作者在选择书写题材和书体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假如写的内容是自作的诗词,大家都不知道,读起来很费劲,想显摆自己有文化也显摆不成。只能对着作品说“好!好!好!”好在何处,不知道。转身离开了。作者高明之处,就在于写这样的作品,可以让许多人有显示自己才干的机会。


其实,只要有人喜欢,咋样不咋样的没多大意义。哪个人的作品能够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喜欢,爱咋咋地!


子衿书法


说了您别生气,还真的没有写好。

一、从整体上看

章法布局就没有安排好,右边第一列字的重心一直朝着右下角偏,另外,整幅作品的头不平尾不齐。俗话说“十年头,二十年尾”,这句话也间接说明了您真正学习书法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书法创作是检验书法的综合能力,因此,不管如何,既然尝试创作就要把它当回事,该做到位的地方一定要做到位,如我上面所说的两点,一列下来字的重心一定要稳住不能偏移,格式上,上下要平齐,不能出现如下图中的如此的高低差别。

二、技巧上来说

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点笔画的书写有“墨猪”之嫌,点笔画在行书中算是最为重要的笔画,其顾盼生姿关联整幅作品的气势,而在您的作品中,点笔画的姿态都变没有了,只剩下墨点点。另外,就是驻笔与转笔处理的很是生硬,你的书法基础是有的,但是,若是每次的书法创作都是按照这种态度是没有办法写出好的作品出来的,应该在创作之前斟酌再三,直到脑中没有发现问题了再开始书写,意在笔先,一气呵成,那么,书法作品的气势就出来了。

三、钤印与题款方面

这幅作品使用了两枚印章,这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地方在于:

1、两枚印章都偏小,在一幅作品中印章的大小,以略小于字即可,因此,你的印章应该是现在的两倍左右大小方才适宜。

2、题款中的“乙亥年”可以更改为“岁在乙亥”更为传统。

综上所述

确定创作的格式与章法布局,斟酌再三再下笔,创作是综合能力的表现,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若没有想清楚最好不好去创作,直到清楚为止。

以上为一己之见,同意的朋友点个赞支持下,有不同看法的朋友留下评论一起探讨。谢谢。


书法有云


书写感觉还不错,有部分绞转笔法,也知道追求线条的弧度,这点很难得,很多人不知道线条的弧度的,那写的字弹性和圆润就不足。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不到位,笔法就是动作,动作做出笔法也就能出来,感觉你动作没做到位,注意打点入纸,行笔的提按,收笔。还有动作没出来,也是速度没控制好,后面没人追,不要跑,找到闲庭信步的感觉。第二个是线质有待提高,感觉你练的还是不多。推荐怀素小草千字文,很符合你的个性。个人意见。



扬州睿强文化


看到了您的作品,我作如下评述,希望对你有帮助。

1.从作品可以看出,您个人确实练习过草书,而且掌握了草书的基本特征,基础是没问题的。整体气息是联通的,有一点章草的感觉。可以朝那个方向继续下去。

2.你的用笔还存在一些技巧问题,比如使转的技巧,不是很灵活,使用也不是很到位。不过这个可以在以后练习中慢慢获得。



3.线条质量也存在问题,没有达到笔笔中锋,有部分线条还是侧锋刷出,这样笔画在草书中不要出现。创作中可以看出,你是理解草书的创作方法和意境的,只是没有作到位而已。练习会有好效果的。

4.用墨上建议你浓墨,表现连贯笔画的时候要注意使转和流畅性,现在看来,流畅性也稍有欠缺。必经草书除了书写字形标准外,主要贵在流畅。



5.还有就是书写速度问题,草书的书写,快慢徐急、重轻粗细、巨细收放的变化很大,就是以等匀的运笔速率来书写,这是行草书法创作很是重要的笔法技巧。你在创作过程中要仔细体会,不要轻易下笔,体会好了,下笔就不要迟疑,一气呵成。

5.纸张方面也要注意,尽量使用半生半熟的纸张进行练习。形成的笔触艺术效果也会不同。

6.建议你多看看或者临摹一下张旭的心经,那才叫一个经典。多体会唐朝那个时代的书法精神,了解唐代的人文和社会,对你的书法会很有帮助。




希望这些可以帮到你。我说的也不是很到位。与大家共同交流。


书法影响力


1作者的草书一看就是练了不少时间了,章法处理的很好,气韵连贯,字与字之间的游丝引带很自然,一气呵成。

2用墨浓淡相宜,干湿搭配,对于整服作品来讲增添了不少色彩。书法作品的创作离不开用墨,墨能使用好了,驰骋书法自由翱翔吧


3能看出作者是中锋侧锋兼用,我认为很好。有些人认为写字要笔笔中锋,这纯粹是滑天下之大稽!古人云,高手作字中锋取骨,偏锋取妍。能够二者兼用方是大家,一味中锋纯粹胡扯!!!!



4我看这幅作品笔力较弱,使转不是太自然。草书应该多用圆笔,所谓真贵方,草贵圆。多用圆笔能够是用笔连贯,气息更和谐。


风雅书法


这幅字表明书家很有功底!注意几个细节就能成功,捺笔有问题,秋,天,黄,都是败笔,特别是秋黄的捺雷同,千,东,太楷书化,

注意:草书创作应该多字连一组,空二字,字数自己去掌握,字有大有小,重心要不倒,特别是造型不能太新!你现在多练王羲之的草书肯定有收获!



用户104781432072


不错,少个性,应该算刚入门。



喝茶的人





书法的好坏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摩者的个人欣赏水平也不一样,所得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了。简单评述,个人所见,不怕贻笑于大方。观其形,笔画流畅,章法有度;婉转腾挪,几无呆滞之处。视其力,横有骨,坚有架,撇有势,折有度。显然已得笔力,然笔画扁平,无饱满之态,其力度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看其变,横竖撇捺间还有古帖的味道,需多加练习,多揣摩书法之神韵,多创作自己的作品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