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著名的一次步骑对抗的经典战例,一位被湮灭了的天才将军


《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的小说,这点没有人会否认,无数故事和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民间广为流传。

但千百年来,却也有一个对民众的大毒害:就是将古代复杂的军事对阵简化成武将的武力值的对抗。甚至许多人还幼稚地认定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网上用所谓的不等式来推论三国时谁武力排第几,这就是这种观念的极端体现。其实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将军"的本意是"率领、指挥军队"的人。一个好的将军真正的作用是带领军队取得胜利,而不是自己冲到最前面当一个对方的靶子。虽然像项羽这样勇猛的战将经常自己上阵冲杀的事例是有,但历史上是绝不多见的。


在冷兵器时代,通常主要对抗的是步兵和骑兵两个兵种。当然还有水军,但是只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在北方根本没有存在的条件。冷兵器时代的对阵,如何布阵和排兵对野战来说是关键。在步骑对抗中,骑兵在这个时代的作战中肯定是处于绝对优势的。直到二战时期,骑兵在一些国家都还在使用。甚至包括前苏联。


骑兵如此重要,但历史上中原大地的骑兵为什么这么少?这就要说到一个成本问题了。



我们知道,自先秦以来,我们中原就已经进入了农业社会,和游牧社会不同的是,对农业社会来说,养马代价非常高昂。在耕作上,马用来拉犁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马的耐力不足。最关键的是马对草料要求比牛高。马匹对摄入的蛋白质,其中75%被排泄掉了;而牛只排泄15%。因而养马在农业区是一种低效的投资。


古时候中国农业区养马,一般是用谷子秸秆喂马,而小麦秸秆、靡子和别的秸秆都不拿来喂马。推测应当是它们不适合喂马。而战马在饲料上要求更高。在中国古代,一般是养一匹战马,可以养五个士兵。养一匹战马,一年就需要饲料一千多斤。所以可以确认,农业社会要拥有大量的骑兵,是有巨大的财政压力的。


所以就不难理解了,在中国历史上两千年时间里,在各种混战中,多数时候,步兵人数都是远多于骑兵。


说完成本问题,现在回到野战中的布阵上来。


古代的布阵,就是骑兵和步兵、弓箭手、标枪兵(三国时期真有,马超的军队就善于使用标枪,是从西域传来的技术,曹操就非常害怕马超的这只部队)、弩机队和盾牌兵之间如何布置,如何变换和照应的具体动作或运动规则而已。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大家可能有的还记得那个场景,邓艾和姜维之间作战,姜维扯了一句:"汝可识此阵否?"接着,若干士兵排成几列稀稀拉拉的队形,傻乎乎地乱跑几步,就成了什么阵!简直就是地地道道的儿童游戏!看得出导演对古代战术是完全无知的。


当然,这个确实知道的人也不多,小编也不例外,不过曾乱翻过几本中国古代的兵书。其中也画了具体布阵的图。那应当是实战的教科书。诸葛亮的兵书中也有详细的布阵说明。比如:"三阵凡用一十四万九百三十人。十一万二百八十人步,内二百四十人充望子;三万六百五十人骑,内六百五十人充探马。"


不过看后反倒有个疑点,蜀汉在最鼎盛的时候,全国的兵力才十五万多一点的。还分兵各处,自己能集中的兵力也就十万左右,这个阵怎么布的出来?诸葛亮难道去偷三万多部队?既然布不出来又怎么知道这个布阵的实用性?而在一个局部战场上能完成这个布阵规模的恐怕只有魏国,估计诸葛是在教魏国如何布阵,说不定还是故意给魏国挖了一个坑。


在历史上步骑的对抗中,骑兵基本是属于碾压步兵的,汉初刘邦出征匈奴,三十万人被对方十万骑兵围于白登就是一个例证。但历史也有偶然,三国历史上也出现过步兵与骑兵对抗完胜的战例,这里就要说到布阵的重要性了,这是一次阵形搭配完美的典型战例,可惜这位出色的将军因为死的太早在三国历史上一直被湮灭了。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载了这次步、骑混合兵种的一次大规模阵地战,结果是步兵取得完胜。这次战例对理解古代战法有相当作用。此战就是是袁绍与公孙瓒著名的界桥之战。录于下:

"绍自往征瓒。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瓒步兵三万余人为方阵,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匹。白马义从为中间。亦分为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


"麯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以步兵数万结阵于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骄锐。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此战中,公孙瓒步兵三万、骑兵一万。就人数及装备而言,大约和当年创建横跨欧亚非大帝国的亚历山大所率的军队相当。而公孙瓒为辽西人。他常年和游牧民族打交道,常与他们作战,自然非常熟悉他们的战法。他在战斗中的布阵也与亚历山大的军队很有相似之处。


其手下的士兵也勇猛强悍。我们前面说过,养战马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在中原乱的一塌糊涂的时候,公孙瓒的军队看来很富有、居然有一万装备精良的骑兵。这支部队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白马义从。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支骑兵中的骑兵,精锐中的精锐。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的军阀中应该是最强大的,这是一支绝对可怕的打击力量。


这里先说下公孙瓒具体布阵的方法。步兵为方阵,在中间。骑兵在两翼。骑兵应当是楔形的,尖头朝前。所谓的"左射右,右射左",大概是左边的骑兵斜对着右翼的骑兵;右侧的骑兵也是斜对着左翼的骑兵。互为犄角之势。这样布阵的想法是左右翼骑兵先冲击对方的步兵,中间的步兵和弓箭兵加以配来杀伤敌人。


公孙瓒多次和胡人交手,连强悍的游牧民族的部队都害怕他的骑兵。他也曾将数倍于自己的黄巾军(估计多为步兵)打得落花流水。这一切自然使公孙瓒不把纯步兵的袁绍部队放在眼里。在和袁绍交手前,他一定是信心十足:我一定会消灭袁绍,独霸整个华北平原。


而这里就要说到这位将军了,他的名字麯义,此战中被袁绍任命为先锋,麯义作战勇猛,足智多谋。而且久在西域,深通羌人战法。大家关心的武力值我们不知道,但战场临场指挥能力却堪称名将,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看这场经典的步骑对抗。



麯义针对公孙瓒的布阵,先让少数步兵出战,人数少的可怜,就八百人。目的是诱敌深入。真正强大的弩机部队藏于后面。


当这些少的可怜的步兵伏于盾牌下,缓慢地推进时,公孙瓒果然中计,也许他压根就没把这些步兵放在眼里,所以他临时改变主意,让两翼的骑兵单独出击,先来一场屠杀。但这一改变,完全打破了他原来布阵的战术预想。他的三万步兵完全被弃之不用。步骑结合的优势完全变成了骑兵单独作战。


客观地说,公孙瓒临时变阵大概是出于他丰富的作战经历。他那支铁骑在对付黄巾军的乌合之众甚至西北游牧骑兵的时候:一次冲击就基本上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屡战屡胜。这样的惯性思维很容易使他再一次用同样的战术对待眼前的这些步兵。



但这一次的对手完全不同。袁绍接手的是冀州的正规军队,训练有素。强弩是当时的重装备,有几千张之多。在汉代的弩机就有瞄准装置,有的甚至需要几个兵才能拉开,射出的箭穿透力极强,是对付骑兵的有效武器。


但一般来说,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的远程打击力量只有达到一定密度,对付骑兵才能有明显的战果。密度如果不够,第一轮打击还没完骑兵就冲到身边了,那就会是一场灾难的开始。然而公孙瓒没想到的是,偏偏袁绍也很富有,虽然骑兵不多,但架不住人家强弩、弓箭多,军队的远程打击力量密度足够。


于是在麯义故意示弱,只为诱敌深入;公孙瓒果然上钩。


当公孙瓒看到他的骑兵冲近袁绍的步兵阵时,他大概感觉到的是一柄大铁锤正在砸向鸡蛋,胜利即将在望了。但接下来出现的战况却让他目瞪口呆:对方步兵忽然散开,露出背后那一排排黑压压的强弩与弓箭和麯义脸上那冷酷和嘲讽的笑容,天空迅速昏暗下来,空中立即布满密集而强有力的箭雨,公孙瓒辛苦打造的铁骑就像一排排稻草一样的倒下去。


最后,铁流竟完全被遏制住了,开始溃逃,又冲击了己方战阵。当袁绍的大军沖过来的时候,他的精锐部队就只有逃命的份了。这里顺便提下的是,勇冠三军的常山赵子龙此时正在公孙瓒军中效力,《三国演义》中界桥之战子龙一枪挑麯义于马下纯是胡扯。不过倒是不知道逃跑的人群中有没有这哥们。


此战是决定当时中原格局的一场大战,公孙瓒从此元气大伤。后又经几战,终被袁氏所灭。麯义在后来的战斗也表现异常出色,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为袁绍奠定当时中原第一势力的地位立下了首功。


这次大战算的上是一次步骑之间的经典战例,麯义的军队经常与周围的游牧民族交战或来往,因此经常学习他们的战法。一个成功的将军是善于向对手学习自己所不足的东西的,从而才能置对手于死地。这次成功就是对西北的骑兵战法的了解加上中原先进的弩机技术与诡计战术的完美结合。


后来袁绍与曹操在一起,他问曹操"若事不济,则方面何所可据?"曹说:"足下意以如何?"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这是当时还是朋友的袁、曹聊天对话,应是袁的内心世界及潜意识的真实流露。他说的第一条是地理的优势,第二条是他有游牧民族的士兵。想来这有两种意思:一是拥有游牧民族士兵;二是他有熟悉游牧民族战法的将军。



袁只说了这两条,可见他对熟悉游牧民族战法的重视。界桥大战中袁绍就是启用了这位领悟到了游牧民族战术精髓的麯义,才战胜了同样拥有游牧民族骑兵强悍风格的公孙瓒。


当后来袁绍率军与曹操在官渡对阵时,他根本没把曹操的军队放在眼里,就像当年公孙瓒没把袁绍的军队放在眼里是一样的。袁绍的骄傲是有几分道理的,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但有一条他忘记了:那位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麯义将军,因居功自傲,袁绍早已把他给杀了。而一个有天分和充满自信的人,通常是有几分骄傲的。


在人格分析上来说,自信、有创造性和低声下气、观颜察色、小心拍马这些特点是无法在一个人身上统一的,但袁绍却要求部下必须做到。而曹操对于为他立下过功劳的将领绝对是信任和厚待的。三国历史上曹操手下那些立下过大功的将领你见过有谁被曹操杀过?没战死的一个个基本都是安享晚年。对比曹和袁对待部下的态度,就明白了袁失败的根本原因了。

史书上说是因为麯义骄傲放纵、心怀不轨,所以被杀。但为什么曹操手下也猛将如云,却无一人心怀不轨,想来这才是这二人差距的根本原因。


麯义,一个天才的将军,在奠定袁绍的基业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史料可查,相信十个颜良和文丑也比不上,这样一位优秀的将军就这样早早被杀了,甚至历史上连他的生卒年月都不详,在三国这样一个恢弘博大的历史下就如同一颗小水滴,连浪花都没翻起就被湮灭了。相信在袁绍杀害麯义那一刻起,后来官渡之战失败的阴影就已经投下。但这已经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