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传圣旨,功比卫青、霍去病,助力王昭君,西汉狠人陈汤的那些事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这句话的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写下这句话的,是西汉一位非常有争议的人物陈汤。

有人说他的功劳足以和卫青、霍去病同列,也有人说他只不过是个品行低劣的赌徒,还有人说没有他就没有昭君出塞的成功。今天我们就走近陈汤,走进他跌宕起伏的人生。


一、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假传圣旨

西汉建昭三年,西域都护府。时值盛夏,城外却已是飞雪纷纷风尘暗。万里狂沙之下,不知埋没了多少白骨荒冢,而今只存留几声战马长嘶。这一年距离漠北之战霍去病封狼居胥已经过去了83年。而在漠北之战中被重创的匈奴并未真正销声匿迹,只是分裂为几个部族互相厮杀,连年混战。最后只剩下两股主要的势力——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和北匈奴郅支单于。

呼韩邪表面归附汉朝,其实是想借助汉朝力量铲除郅支。而郅支单于就更猖狂,不仅公然斩杀汉使,侵扰汉境,还攻掠西域诸国,日渐强悍。一时间风云震荡。那时的西域已经成为西汉藩属国。为了稳定西域局势,朝廷任命甘延寿为西域都护,陈汤为副校尉,领军奔赴西域。


此时,西域都护府内甘延寿和陈汤正在议事。甘延寿身经百战,虎躯凛凛,相貌堂堂;陈汤虽然有几分书生清秀,但剑眉朗目,也自有一股英气。陈汤认为郅支单于虽然强悍,但既没有坚固的城池,也没有强弓硬弩。如果组建奇兵,长途奔袭,定可斩杀郅支,建立不世奇功。在这一点上,二人英雄所见略同。

但他们都明白,朝廷根本就无意进攻匈奴,只是让他们来防守的。否则也不会派这么点兵马。要想击败郅支单于,除了手头的军队,还必须收编屯田的士兵并召集西域诸国的人马,这样才能扩充兵力与郅支一战。甘延寿认为这是大事,应该先上奏朝廷。陈汤却认为,战机稍纵即逝,应该马上召集军队。否则等朝廷上那帮闲人杠精互喷完了,黄花菜都凉了。二人争执起来,最后不欢而散。

第二天,陈汤又来找甘延寿商议此事,甘延寿却生病在床,无法议事。陈汤有点沮丧,忽然一个大胆的念头闪电一般浮现在脑海,顿时,热血沸腾了英雄肝胆。他知道他已经无法停止,一如雄鹰发现了野兔就无法收回翅膀,必须雷霆一击。

他现在并不知道,不久以后他的这一决定所产生的效果将惊世骇俗,震古烁今。


几天后,病榻上的甘延寿接到属下报告,城外来了大批人马。甘延寿大惊,出城一看,果然旌旗浩荡,数万大军已集结城下。原来陈汤趁他生病的这几天,伪造了朝廷诏书,手持都护符节调来了四万人马。甘延寿连忙找到陈汤,厉声大喝:“你怎敢如此大胆,假传圣旨,擅自调军可是滔天大罪。我命令你马上撤军。”甘延寿久经沙场,自有一股肃杀军威,这一声断喝如洪钟巨雷,如果在战场上足以震慑敌胆。

但谁也没有想到,书生陈汤竟全然不惧,他怒按宝剑,上前两步,对着甘延寿高声呵斥:“现在大军已经集结,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小子难道想让大军扫兴而回吗?”甘延寿惊呆了,心想这是什么节奏,一介书生,我的下属,居然敢对我如此放肆。也许在那一瞬间甘延寿有想动武的冲动,以他的身手,杀一个陈汤如同砍瓜切菜。但如果是那样,那就不是甘延寿了,而是匹夫之勇。但事实上他只是稍作迟疑后就同意了陈汤的行动,因为在他心里也有一团火,现在狠人陈汤帮他把这团火点燃了,顿时变成了熊熊燃烧的斗志。

二人出城,指挥大军,誓师出征。此时陈汤反倒成了运筹帷幄的主帅,甘延寿则是攻城拔寨的大将。他一旦跨上战马,就满血归来,恢复了往日神采,横刀立马,指挥若定。这支临时组合起来的杂牌军也迅速变成一支虎狼之师,大军分六路挺进,兵锋所指,势如破竹,直扑郅支单于的老巢。

郅支单于本想逃跑,但又心存侥幸,他并不认为这样一支军队会对自己造成威胁。所以他负隅顽抗。但是他显然低估了这支汉朝联军的战斗力,城池很快就被攻破。汉军冲入城中,将郅支单于乱刀砍死。好一场大战,正所谓: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陈汤斩下郅支单于的首级,快马送往长安。随首级呈上的,还有一封疏奏,上面写道: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一则疏奏写得铿锵有声,字字千钧。尤其最后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更是荡气回肠,成为千古名句。在这一场战役中,陈汤是当之无愧的灵魂,正是他破釜沉舟的决心,才让这支军队有了强悍的战斗力。在这次豪赌中,赌的是勇气、智慧和胆量。他赌赢了,他够狂够狠。得胜凯旋的他并没有因为假传圣旨而被治罪,反而被封为关内侯。赐黄金百两,食邑三百户。


最后我用一首小诗来为这个故事作结:风云出汉塞,金戈荡狂兵。封侯非我意,但愿胡虏平。

二、狠人从不按常理出牌

陈汤的“狠”主要体现在胆子太大,做事太出格。这种性格让他取得了成功,但也留下污点。陈汤的不按常理出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件事。

1、父亲去世,他不奔丧。

当时的陈汤已经在长安做了好多年“京漂”,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机会被富平侯张勃举荐为“后备干部”的人选。陈汤于是就整天眼巴巴地等待着“任职公示名单”。可就在这时从家乡传来了父亲去世的消息。

这在古代那可不得了,要知道《水浒传》里的宋江杀人在逃,听说父亲去世还得乖乖回来居丧。可见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事比天还大,但对于陈汤来说,这根本就不叫个事,他拒绝回家。这事很快就在京城传开了,大家立马对陈汤这种不孝行为展开了一拨舆论攻击,有人还扒出了他的老底——从小在家乡就名声很臭。这下好了,陈汤不仅没做成官,还被抓去坐牢了。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陈汤做事不计后果,为了达到目的“至亲亦可抛”。而能做出如此出格之事的人,日后不是大富大贵,就是大奸大恶。

2、贪财如命,名声不好

后来陈汤做官了,但是名声不大好,因为这家伙太贪财了。但平时贪点也就算了,功成名就之后总应该爱惜一点自己的羽毛吧。可陈汤根本不管,就在攻杀郅支单于的当天,他就搜刮了不少钱财。

结果在班师回朝的途中,就被朝廷派出的“纪检委”官员给堵在半道上了,幸亏他足够机智,才化险为夷。这里也很能看出陈汤的另类性格。你说你都一战成名了,今后富贵指日可待,还缺这点钱吗?可陈汤就是陈汤,他要按一般的思路来,他就不叫陈汤了。


3、不顾后果,赌徒本色

陈汤被免职以后,心里非常不服,日夜想着咸鱼翻身,可是苦于没有机会。有一天他忽然听到一个小道消息,说康居国王送来作为人质的王子是假的。他立马上书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皇上,而且言之凿凿,说的跟真的一样。

他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揭发属实,就可以立功做官。结果皇帝派人验明正身,人家王子货真价实。这下好了,陈汤以欺君的罪名又被抓进牢里了。不过他也不在乎,反正监狱他蹲过好几回了,就像串门一样熟得很。这就是陈汤,只要事情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都要赌上一把。反过来说,如果他没有这点“神经质”的勇气,当年也就不可能假传圣旨了。

4、确实有才,但是太狂

陈汤在牢里刚待习惯,忽然接到诏书,让他出狱。原来是乌孙国造反,边境有战事。陈汤说:“朝廷里人才济济,还用得着我这种小人物吗?”汉成帝一听,这是有气啊,赶紧给道了个歉。

陈汤这才开始分析这场战事。经过比较双方的战斗力,以及详细的推演,陈汤告诉成帝,根本不足为虑,朝廷连兵都不用出,敌人会自己瓦解。而且陈汤给出了一个精确的时间节点:不超过五天。果然第四天就传来军报,边境解围。

你看,陈汤就是这样,非常喜欢走极端,不走寻常路,打仗这种事,一般人都不敢预测结果,可是陈汤不仅预测胜负,还预测了时间。连个来回话都不会说。这要是没说对,难免又要被治罪,可是人家就说对了,所以再一次名声大噪。大家觉得他实在是个人才。成帝大手一挥:重新启用。于是陈汤又做官了。可是没多久,就又被免职……

陈汤就是这样,不按常理出牌,出格到离谱,做人做事不留任何余地,够狠。但成也在“狠”,败也在“狠”。有人评价他说功绩可以与卫青、霍去病并列,但在历史上他并没有获得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赫赫声名,反而留下了瑕瑜参半的一生留给后人评说。

三、没有陈汤,就没有王昭君的成功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讲过,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西汉,更多的是为了联合汉朝对付郅支单于,而并不是完全的心悦诚服的归顺。陈汤、甘延寿荡平北匈奴,斩杀郅支单于这件事对呼韩邪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动。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才甘心踏踏实实地做一名汉朝“公民”,他亲自来到长安谒见元帝,并请求做汉朝的女婿,于是汉元帝赐给他五个宫女。


也就是在这时,咱们的大美女王昭君才闪亮登场了。关于王昭君的出场,《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述非常生动:“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就是说昭君一出场,那绝代姿容就瞬间照亮了王宫。呼韩邪陶醉了,汉元帝后悔了,其他人看呆了,而一段长久的传奇也就此展开。

中国民间对王昭君的评价非常高,而四大美女之中文人墨客对昭君的赞美也最多。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昭君是自己主动要求出塞的。第二,昭君出塞彻底结束了汉匈之间长达百年的战争。这一点连卫青和霍去病都没有做到。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和亲,而是一次有效的怀柔,昭君出塞后加速了匈奴的汉化。一个汉朝的普通宫女,成了匈奴母仪天下的女神。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没有彻底臣服于汉朝的铮铮铁骑之下,却沉醉在昭君的似水柔情之中。

关于这一点,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有诗云:“汉武雄图载史篇,万里长城尽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昭君带来了五十年的平安福祉,这一份功绩值得铭记。

第三,人们感怀于昭君的命运。昭君出塞时只有20岁出头,此后就在茫茫塞外度过了余生。呼韩邪单于死后她本有望归汉,却接到朝廷指令,让她继续留在匈奴,并依胡制嫁给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虽然这两个单于对她都不错,但是一个女孩千里远嫁异族的孤独和悲苦,想来令人唏嘘。也许只有在寂寂无人时她才能仰望鸿雁苍穹,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唱上几句汉宫的曲子。于是历代文人墨客塑造了诸如毛延寿这样的反面形象来为昭君出气,千年以下,昭君的形象被反复歌颂,就这样她成为一个完美的女神。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昭君的成功,是以陈汤的成功为前提的。如果没有陈汤斩杀郅支单于,摧毁匈奴人的信心,昭君出塞和匈奴汉化就不可能成功。任凭她有旷世的美貌,也无法化解那天生的野性。而陈汤的成功让昭君的出场成为可能并意义非凡。

陈汤和昭君之于匈奴,就好比是对某人先进行了一通威力无比的雷霆暴击后,又给了他最甜美的一颗糖,从而彻底融化了他的心,让他跳下马背并思考另外一种生活的样子。如果我们能从更长的历史画卷来看西汉和匈奴的百年过往,就能看到卫青、霍去病、陈汤和王昭君是一个完整的系列。由卫青、霍去病打响对匈作战的第一枪,陈汤完成最后一战,王昭君则负责战后的秩序重建。这其中陈汤承上启下,非常关键,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说没有陈汤,就没有王昭君的成功。

结语:

陈汤的一生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耀眼的亮点也有污浊的暗尘,他最大特点就是不拘常理,做人做事不留余地,不计后果。对亲人狠,自己狠,对敌人更狠。在西汉,他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反对者和支持者们分为两大阵营长久地争论不休。这就是陈汤,不完美但是真实,他所有的成败荣辱,是非曲折都历历记录于史书之上,功之罪之,其惟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