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宋仁宗這句話,暗示范仲淹與呂夷簡將有一場大沖突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一身浩然正氣的范仲淹,不管是史實裡還是在《清平樂》中,我們都看到了一個忠君愛民、敢於直諫的賢臣典範。然而,

他一生的仕途並不平順,總共經歷了三次被貶。

在《清平樂》播出的8集裡,范仲淹就已經經歷過兩次被貶。第一次被貶電視裡只是在太后重病時,與宋仁宗談話中一句話簡單帶過,並沒有詳細演繹,而第二次被貶的前因後果還是比較清楚,而且在這次被貶中,宋仁宗不經意感慨的一句話,為范仲淹一生的仕途運埋下了伏筆,特別是未來與呂夷簡將有一場重大的衝突。

我們先從范仲淹第二次被貶的經歷說起。范仲淹這次被貶黜,是因為直言勸諫皇帝不該廢后。

宋仁宗一直都不滿郭皇后,一方面是郭皇后愚蠢、魯莽、善妒,另一方面是劉太后強塞給他的,他並不喜歡。在劉太后過世後,宋仁宗掌權,郭皇后在與兩位美人衝突時,誤傷了宋仁宗。

這件事件成為了廢后的導火索,讓宋仁宗無法忍受,如果無德無才無法母儀天下,強留並不是對她的慈悲。特別是在呂夷簡這隻老狐狸的慫恿下,立即草詔廢后。

以范仲淹為首的賢臣們紛紛站出來反對廢后主張,認為皇后並無過錯,廢后的行為是古代昏君所為。甚至帶領群臣到緊閉垂拱殿門前,敲門吶喊,請求皇帝出來賜對,當面力陳。

宋仁宗心意已決,直接將范仲淹等諫言的臣子貶黜。宋仁宗在做出決定前,曾眺望著遠方,對身邊的內侍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呂夷簡想要立威攬朝政,范仲淹立志要做個無暇君子,而終究誰能贏?”

這句看似無關緊要的感慨,卻為范仲淹和呂夷簡未來的爭鬥埋下了伏筆,也為范仲淹第三次被貶做好了鋪墊。范仲淹立志所做的無暇君子,他不僅對自己而且對宋仁宗對同僚也有這樣的要求。“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他無所畏懼,只要不利於仁孝之治的行為,他都要站出來指正。

可是人無完人,而且每個人的立場不一樣,對事物的看法就不一樣。就像宋仁宗一樣,一個堪稱完美的古代帝王,他不覺得廢后有什麼違背禮制,反而覺得廢后利於國家選擇更母儀天下的皇后,有利於江山社稷,而且對郭皇后也是一種更好的歸宿。

事實證明,宋仁宗的決策還是對的,

第二位曹皇后在品德、才智等等方面讓郭皇后望塵莫及,為宋仁宗開創的盛世偉績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宋仁宗死後,她還擔任垂簾聽政的要職,如果是郭皇后,我們很難想象那樣的皇后將如何統領後宮統領大宋江山。

而我們也知道老狐狸呂夷簡,左右逢源,圓滑世故,他後期更是培植黨羽、任用親信,這樣的行為在范仲淹這個無暇君子眼裡,當真是大逆不道,按照他的品性脾氣,勢必會直言力諫,當眾揭發。所以兩方矛盾衝突,

呂夷簡如此狡猾,善於詭辯,直腸子的范仲淹仍鬥不過,將有遭受第三次貶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