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之思楚国-初生

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国君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自此建立楚国。

对于三千多年创造了辉煌历史的楚国,今天的人们知之甚少,它一度是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段长城,第一个县,第一只毛笔都出现在楚国大地,他它不仅是文化最灿烂的诸侯国,也曾是世界文明的最高峰。然后它从秦始皇统一六国,烧毁六国所有文献,而重埋地下,也渐渐风干被人遗忘。

三千六百多年前楚人在商朝军队的驱逐下被迫离开中原,向南迁徙。几百年间,楚人在黑暗中苦苦等待着重回中原怀抱的机会。推翻了商王朝后,他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国家---楚国。然而周昭王率军南下攻楚,楚人回归中原的满腔热情,被周王朝的傲慢和冷漠浇灭。楚国国君熊渠以封子为王的惊人之举,发出一个石破天惊的信号,楚国要使天下刮目相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湖北江陵楚墓中出土的虎座凤架悬鼓与越王勾践剑,令人惊艳,所有出土器物想象奇特,张扬恣肆,与中原人崇拜龙不同,他们崇拜凤凰,楚国的凤凰是一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最高贵,最有神性的动物,他象征着美与对世俗力量的超越。由此引申出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民间典型语句。以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文明与北方的黄河文明双峰并歭。

三千六百多年前,一只疲惫不堪的队伍艰难的向南迁徙,楚人祖先由于不属于商王朝血脉,而在四处扩张的商王朝铁蹄之下,被迫南迁。从中原一步步迁到西南,他们每定居一个地方,商朝军队就尾随而至,终于在今湖北荆山位于丘陵一带,楚人祖先停留下来。史书记载,他们在这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垦出一块又一块农田。原本居住在中原的楚人为何得名为“楚”,有人说楚人的居住地生长着很多荆条(当时被称为楚),也有人说,“楚”字象征着一个人跋涉在灌木中,很多专家认为,楚国源与西周时期,被分封荆山一带,两千多年前由楚国史官书写的“楚居”提供了另外去一个解释。传说火神祝融后裔传下八姓,其中一只传到鬻熊这一代,娶了以为妣厉的女子为妻,妣历生子难产,破腹产后妣历死去,孩子存活,巫师用荆条将妣历裂开的腹部包裹下葬,为纪念这位为生育后代而付出生命的母亲,这个部族自名为“楚”,也就是荆条的意思。

初到南方的楚人由于没有中原文明的种种工具,使得他们不得不像南方的蛮夷学习捕鱼石器等生活方法,他们用捕猎的手法将蛮夷驱逐向更远的南方丛林。然而一向把楚人视为蛮夷的商朝军队浩浩荡荡的开始虐杀楚人。从接过酋长权杖的那一刻起,鬻熊就把振兴楚人部族作为自己的使命。楚人苦苦等待着重返中原文化,此时周文王姬昌仅仅因为一点小事而被商纣王囚禁7年之久。由于商纣王的暴虐,姬昌秘密聚集推翻商朝的各部首领,其中一位就是鬻熊。楚人迫切的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是客气,鬻熊跋涉千里带领一只精兵去中原辅助周文王推翻商王朝,鬻熊的生命是短暂的,直到最后一刻仍在为楚国的后来谱写了舞曲。暴虐商王朝被推翻,周王朝分封仪式举行,诸小国纷纷得到分封,周王漏掉了守在殿外的鬻熊的儿子,漏掉了遥远南方的楚人,是周王有意忽视,还是楚地太小,消息传到楚地,楚人部族被压抑笼罩。楚人为推翻商王朝洒满血水,甚至牺牲了自己的首领,直到天下安定,周王朝才想起来那位尽职尽责的火师鬻熊。念及楚人的帮助,周成王封鬻熊之孙熊绎为子爵,在流浪几百年后,祝融的子孙终于被中原王朝所承认。

周成王在歧阳举行大典,子爵熊绎也在被邀请之列,然此时楚人连祭祀的贡品都拿不出来,然他仍带着对中原文化的憧憬来到了歧阳之盟,在恭恭敬敬的见过周成王之后,熊绎被挡在的殿外,命他与鲜卑之君一同在殿外看守火堆。熊绎去世之后,楚人对进贡不在那么积极,然此时继位的周昭王却大怒不已,率领着旌旗猎猎的车马,举全国兵力南下攻打楚国。这场战争的结局出人意外,仅仅只有两万人的楚国几乎全歼周朝军队,第三次战争中周昭王落水而死。连楚人都没想到,在几百年的丛林沼泽中他们练出了强健的体魄,击败了周王朝军队,取得了令人胆寒的胜利,自此楚人明白了,向中原表示恭顺并不能保护自己,唯有国家强大才能生存。从熊绎到熊渠四代楚国国君在江汉一带全力耕耘着自己的国土,一方面与周围不理巧妙周旋,站稳脚跟;一方面筚路蓝缕,辛苦开发,积蓄力量。西周末年,楚人终于等到千载难逢的机遇,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周王室衰微,诸侯相互攻伐,期间楚国西征庸国,东攻扬越,一直被动挨打的楚国终于要向外扩张了…

疫情期间保护好自己哦!